北京論壇雲端國際論壇系列之「數字人文視角下的中國歷史研究」線...

2020-12-11 北京大學

由北京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學系和北京論壇聯合主辦的北京論壇雲端國際論壇系列——「數字人文視角下的中國歷史研究」線上研討會於2020年6月6日舉行。秉承北京論壇「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宗旨,研討會以「數字人文視角下的中國歷史研究」為題,邀請了在中國歷史研究領域卓有建樹的學者大家,圍繞數字人文方法如何推動歷史學發展、傳統史學的格局將如何改變、研究者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工具來從事研究、數字人文方法面臨的挑戰與需要突破的瓶頸等前沿學術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對話。

北京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管理系王軍教授擔任研討會召集人,研討會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主任何晉教授、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梁晨教授和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史睿副研究館員主持。

研討會北京大學會場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鄧小南教授認為數字人文可以說是迄今為止在人文領域理念最為開放、成就最為顯著的一種跨學科的研究方式。它打造了多學科交流的平臺,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激發了新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式和研究活力。

鄧小南發言

著名中國歷史研究學者、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席教授包弼德(Peter K. Bol)在「從軼事到數據:傳記數據的網絡和空間分布」主題發言中表示,數字人文將促使研究者對歷代傳記資料在地理信息及社會關係等方面有新的發現。包弼德與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有長期合作,分別建立了兩套適用於中國歷史學研究的網絡資料庫——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和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會上包弼德對此做了詳細的介紹。

包弼德(Peter K. Bol)發言

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研究的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所長薛鳳(Dagmar Schfer)教授發言題目為「新方法開闢新領域,歷史研究中的數字人文」。薛鳳提出,歷史學通過數字人文重組和呈現,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對史料資源的數據分析和結構分析,最大程度解析了史料的產生原因和背景。她提到,把歷史數據轉到新的結構或做成新的資料庫時,我們也同時會對該歷史事件有新的了解,發掘出新的意義。

薛鳳(Dagmar Schfer)發言

比利時漢學家、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所中國史教授魏希德(Hilde De Weerdt)發言的題目為「數字歷史需要什麼?想像力、評測、合作」。她認為人文研究的數位化給歷史學家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會,開放想像力將成為數字歷史發展的新動力。

魏希德(Hilde De Weerdt)發言

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熙遠研究員介紹了他所在的數位文化中心的規劃和發展方向,他認為作為一個數字人文研究者有兩個重要的問題值得重視,一個是文本的分析,另一個是圖像的分析。陳熙遠希望未來有更多人文學者對歷史資料和實物藏品做數字收集、轉譯、展示及數據應用,以推進數字人文學科的全面發展。

陳熙遠發言

在討論問答環節,與會嘉賓與觀眾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動。與會者普遍認為,隨著人文研究語料的普遍數位化,數字方法逐漸滲透到人文學科的研究和教育中,由此形成了「數字人文」這一多學科交叉的領域。一方面,大數據、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慧等技術為人文學科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基於計算的研究範式;另一方面,計算機輔助下研究廣度和複雜度的極大擴展為人文學科提供了新視角和新問題,注入了新活力。「數字人文」作為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其特質正在於突破原有的學術藩籬與組織邊界,為多學科的交流與協作提供了平臺,進而引發高校和學術機構的學科重組和組織重構。

研討會現場

該場線上研討會的直播在嗶哩嗶哩、百度和中國網等直播平臺上吸引眾多海內外觀眾點擊觀看,引發廣泛關注。研討會也受到新華社、光明日報和中國文化報等多家媒體的支持。

作為本次線上研討會的主辦方之一,創辦於2004年的北京論壇始終致力於凝聚全球智慧,融匯世界學識,搭建高端平臺。北京論壇(2020)將繼續推進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對話,迎接全球化的新挑戰,開拓用東方智慧解決世界問題的國際新視野。

北京論壇(2020)將陸續推出「北京論壇雲端國際論壇系列」,聚焦人工智慧、全球健康、數字人文、生物醫學、技術能源、全球治理、公共政策、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展開深度探討,促進學術發展和社會進步。

背景連結:

北京論壇是經中國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導與支持下,由北京大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聯合主辦的國際性學術會議。

北京論壇創辦於2004 年,每年舉辦一次,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六屆年會,有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位知名學者和各界知名人士參加了這一學術盛會。

北京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總主題,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蘊為依託,致力於推動不同文明間的對話交流和全球重大議題的關注與研究,促進世界的學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相關焦點

  • 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系列線上論壇召開
    11月11日至12月2日,由義大利路易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的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系列線上論壇召開。11月11日,由義大利路易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的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系列線上論壇開幕式暨首場論壇召開。首場論壇以「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應用」為主題,來自聯盟高校及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討論。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通過視頻發表開幕致辭。
  • 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
    >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數字人文是國際學術界的前沿領域,也是一個目前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交叉學科。11月23日,上海師範大學主辦,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上海市「中華典籍與國家文明」戰略創新團隊承辦的「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滬召開。  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陳恆致開幕詞。
  • 「新鶯初啼:雲端論壇中國社科院大學專場第一講」舉行
    >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通訊員 常文相 記者 華夏 曾江)2020年6月14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宋元明清制度、文化傳承與融合研討班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聯合主辦的「新鶯初啼:雲端論壇中國社科院大學專場第一講」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苗計劃學術沙龍第三期成功舉行。
  • 「雲端論壇」設計學院系列講座 | 預告 臺灣藝術大學 謝顒丞 教授《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及案例分析》
    本期「雲端論壇」,邀請臺灣藝術大學原校長謝顒丞教授來到設計學院ZOOM線上學術報告廳,與我們分享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問題。謝顒丞  臺灣藝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IowaState University工業科技與教育哲學博士(Ph.D.)
  • 國際博物館日 南京74場系列活動開啟人文「奇幻之旅」
    2020-05-18 07:3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由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南京系列活動率先在朝天宮拉開序幕,六大主題、74項展覽和活動正式宣告這座博物館之城踏上一場人文「奇幻之旅
  • 西北師範大學主辦第四屆中國與中亞人文交流與合作國際論壇
    12月18日-20日,第四屆「中國與中亞人文交流與合作國際論壇」在中國蘭州舉行,來自哈薩克斯坦塔拉斯國立大學、吉爾吉斯國立大學、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國立東方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60多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與會,共同圍繞「絲綢之路文明交流
  • 清華國關新知論壇總第66期——雲端系列第7期活動簡報
    2020年12月11日中午12:30,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黃宇興做客清華國關新知論壇總第66期——雲端系列第
  • 北大人文論壇暨第五屆中國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高端論壇舉行
    2019年11月1日-2日,北大人文論壇暨第五屆中國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高端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北京大學人文學部、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二語習得研究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主題為「多語種的習得研究」。
  •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系列專題論壇暨2020年首期線上高級研修班...
    中國社會科學網報導 8月15日,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系列專題論壇暨2020年首期線上高級研修班在線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編輯部、上海交通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協辦。
  • 【簡訊】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國際貿易論壇雲端會議順利召開
    張宇燕會長指出,國際貿易論壇是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四個專業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全球化遭遇疫情、大國博弈的背景下,召開國際貿易論壇恰逢其時。張會長進一步指出,理論和現實聯繫是非常緊密的,最理論的問題同時也是最現實的問題,特別是在疫情衝擊和中美大國博弈的背景下,思考中國如何參與全球貿易體系治理特別值得關注。最後,張會長希望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各位同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共同努力推進國際貿易理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
  • 鄧小南、包弼德、薛鳳、魏希德、陳熙遠:數字人文與歷史研究
    2020年6月8日,由北京大學數字人文中心聯合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學系和北京論壇共同主辦的「數字人文視角下的中國歷史研究」研討會在線上進行。本次研討會是「北京論壇雲端國際論壇系列」的首場活動,根據現場統計,至少有5000人在線參與了這次研討會。
  • 《探索與爭鳴》的2020·​青年論壇篇
    參與論壇的青年學者們從哲學、政治學、行政學和社會學等多維視角出發,運用了規範研究、定量研究和質性研究等多種方法,聚焦治理理論的中國化這一時代大問題。「技術」參與定義了現代性,而「技術進化」則在社會權力的支配下壟斷了現代性。在技術進化與現代性之間存在著穩定而變幻的權力機制,社會權力與技術之間的糾纏關係成為了決定現代社會變化的關鍵變量。本場分論壇,圍繞技術-權力關係之於中國和世界的影響展開,依次從「技術、權力與治理」「技術時代的國際競爭」「技術型時代的『中國之治』」等三個維度進行了探討。
  • 「疫情視角下的社會治理現代化」線上高峰論壇舉行
    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 (萬鵬 吳兆飛 任一林)3月27日,「疫情視角下的社會治理現代化」線上高峰論壇舉行。針對疫情大考中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以及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等課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和地方單位代表在線進行理論研討與案例分享。
  • 第三屆復旦中外人文交流論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
    2019年11月23日,第三屆復旦中外人文交流論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在復旦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復旦大學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和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協辦。
  • 北京論壇(2020)在北京大學開幕
    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 -- 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為主題,邀請全球知名人士和學者聚焦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發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並在人民日報、中國網、北京日報、澎湃新聞等多平臺全網直播,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的雲端會議。
  • 上海交大舉辦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系列專題論壇—新聞—科學網
    8月15日至9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等通過線上雲會議的形式,舉辦以「中外文化互鑑、科技人文融合」為主題的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系列專題論壇暨2020年首期線上研修班
  • BDA舞蹈論壇(2020)明日開幕!全球舞蹈專家學者雲端對話,聚焦疫情下...
    BDA舞蹈論壇(2020)明日開幕  全球舞蹈專家學者雲端對話  聚焦疫情下「舞蹈的未來與共同發展」  2020年11月1日-3日,BDA舞蹈論壇(2020)將在北京舞蹈學院舉行。
  • 「在世界之中:中華文明的主體性」國際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成功舉辦
    中國日報12月2日電(記者 鄒碩)近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主辦的 「在世界之中:中華文明的主體性」國際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學堂舉行。本次國際論壇恰逢「第三極文化」理論提出10周年、「看中國 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實施10周年、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成立10周年。
  • 中國—中東歐國家出版聯盟「人文經典互譯與文明互鑑」論壇在北京舉辦
    中國網8月27日訊 2020年8月25日,中國—中東歐國家出版聯盟「人文經典互譯與文明互鑑」論壇在北京舉辦。本次論壇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中東歐國家出版聯盟主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中國文化譯研網承辦。來自國內外出版界、翻譯界、學術界近300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舉辦2020中國數字財政高峰論壇
    2020年10月30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和北京用友政務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聯合舉行「2020中國數字財政高峰論壇暨《2020年數字財政年度報告》發布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兼總裁陳強兵出席會議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