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這些變化太重要了!

2021-03-01 好教師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這是教育部春節前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可靠信息。教材的改革,究竟會帶來哪些變化?老師、家長,又應該做好怎樣的準備?

在中小學這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30年的「一綱多本」政策。


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

「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 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具體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帶大家來看一下!

語文課本變天:一年級就有《論語》

變化最大的是語文!使用新教材的語文有什麼值得老師、家長關注的重大變化呢?

大量增加古詩文,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

明年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

細心的老師和家長都會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語文園地裡設有《日積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誦並測驗默寫的。這一欄裡經常會出現文言文,一年級下冊已經要求背誦並理解《論語》選段「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了!

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裡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現在的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孩子每天必須閱讀30分鐘以上。家長們引起重視了嗎?

2018全國各地的中高考結束後,段子手都在吐槽中高考作文,學霸們卻早已開始關注今年升學的最新動向,總結經驗,適應變化,調整提升學習策略和方法了。


中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

2018年高考語文題目剛公開的時候,考生和網友就炸了鍋,所有人都喊難。網友們紛紛感慨,「幸虧畢業的早!」

那中考是什麼情況呢?2018年蘇州中考語文結束,有媒體做了調查:

考生表示今年語文作文題型新穎,考前刷題對語文發揮作用並不明顯。尤其名著閱讀,一些家長表示「有點偏向高中的出題方向了」。

最拉分數的學科為什麼變成了語文?


過去,都說理科容易拉開分數,但是,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很多家長發現,語文逐漸成了拉分厲害的科目。


語文拉分   

杭州天長小學五年級家長說:

孩子進入高年級以後,閱讀和不閱讀對成績的影響開始逐漸顯現了。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在外面上數學培訓班,很多成績較好的孩子,校內數學考試根本不相上下。

反而是語文,從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能堅持有效閱讀的孩子並不多。而閱讀的優勢往往到高年級才逐漸顯現,所以,在優等生之間,往往是語文拉分厲害!

往遠了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

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

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

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語文,拉分容易提分難!說得語文者得高考一點都不過分!未來語文的地位急劇上升。

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


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後重點培養的習慣,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其實,對於很多一直關注中高考動向的教育者來說,這種「難」考生們早該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高考「語文難」就已經是定勢,可惜還是沒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視。

對於中國基礎教育、「新高考」,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表示:

語文又是基礎中的基礎,九年義務教育一共上課9522節課,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共上課13000節課,語文是第一大科,佔總課時的21%以上。

中小學一共上了20門課,語文佔1/5的課時還要多,語文是工具科,是母語,是學習其他各科的基礎前提。


那麼,2018語文高考已經難出了新高度,今後語文究竟會有多難?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驚呆了眾人:「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

「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也就是說,只看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

中高考語文未來會難在哪裡?

如果你的學生(孩子)不經常閱讀,考試時閱讀速度太慢就會吃虧!

舉例「全國卷Ⅱ」的語文考卷,現代文言文篇幅極多,題目或許不多,但是閱讀起來很費時間。這樣就考驗了考生的閱讀速度和抓住重點的能力。

未來語文將成為中高考的殺器,高考要實現15%考生做不完卷子。

對於名著的考核標準已經逐漸提高。

例如,相對簡單的是這樣的題目:

該題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與情節的識記。

而在未來,名著閱讀的試題會考到更多的細節,以免學生只是在得過且過地背誦。

或者是對比分析人物,讓孩子談談對主人翁的個性化感悟;

或是結合給出的具體片段內容,鑑賞評價人物或者作品語言特色;

或者是對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種寫作風格等等。

從最開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現在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家長和老師,務必提高對孩子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

3.不積累古詩文文言文,吃大虧


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再加上名著閱讀的分數,可以說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佔了語文分數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不重視古詩積累、文言文閱讀,將失去這幾十分。

而這不是考前抱佛腳,臨陣磨槍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積月累中完成!

自前兩年起中小學都已陸續更換教材,開始使用「部編本」的語文教材。

中國語文課程改革的形勢是:

語文和語文閱讀在中、高考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語文考試越來越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內外的結合將是必經之路。

各地已在相繼增加語文中考總分,且高達30分:

2013年末~2016年,北京中考語文增加30分;

2015年,湖南長沙等地中考語文增加30分;

2018年,山東濟南等地中考語文將增加30分

.


從明年下半學期開始(2019年9月),全國中小學生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整個小學6年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

(來自財經網2018年5月訊)

看看高考的變化、教材的變化、學科重要程度的變化、還有這幾年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語文節目……所有現象都在告訴我們:

「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以後所有科目都將考驗語文水平,確切地說是閱讀水平」。

這不是聳人聽聞,這次教改是全國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化進行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頂層設計的結果。

這次的新教改前後醞釀了整整4年時間,經過了10多輪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北京市教委委員、新聞發言人李奕和中招辦主任曾在中考前透露:

日後的中考理科題目中會增加閱讀量,考查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來看一張中考化學試卷,閱讀量一點不比語文試卷少……

今後的中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


閱讀量少、語文水平欠佳,都會使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受到很大影響,所以會出現考生連題都沒時間做完的情況。

未來,閱讀是一切學科的最重要基礎,如果你依然說自己的孩子沒時間讀書,等同於說要自己的孩子放棄所有學科。

語文變化那麼大,該怎麼學?

幾大教育機構巨頭做了那麼多年課外培訓,把英語、數學做的風生水起,為什麼唯獨語文做不起來?

因為數學,可能刷幾張卷子,成績就能提高;可語文呢,可能你刷一年的題,也未必有效果!

越來越多的陪讀家長已經意識到:語文、是最難學好的一個科目,是見效最慢的科目,也是對教師功力要求最高的一個科目!

新教材普及以後,語文的考試範圍就是這樣的!

那麼在最後,小編給大家介紹6個可以幫助你學好語文的小習慣!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好課堂上用的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讀好書、讀經典。娛樂化的淺層次閱讀是無效的。

一位語文名師曾經說過:

學語文不閱讀,再多的刷題和應試技巧也救不了你!沒時間閱讀怎麼辦?爭分奪秒,見縫插針。歐陽修善於利用「三上」的時間讀書,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讀書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

從小學階段培養閱讀習慣,一旦閱讀習慣養成,閱讀對孩子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根本不用家長督促,他們自動會抓緊一切時間閱讀!

不但要閱讀,還要有效閱讀。做讀書筆記是有效閱讀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閱讀批註。

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學會做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培養勤於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於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

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

a.摘抄、摘錄;

b.做卡片;

c.提要鉤玄;

d.寫讀後感。


3.勤查詞典資料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

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宇字典》《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4.勤於朗讀、背誦朗讀背誦是最傳統也是最有效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
一定要讓孩子大量朗讀、背誦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通過朗讀,文章的內容、情感、文句的優美、漢語音的韻律,都能被體會出來。
背誦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出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就可以做到牢記於心。
5.勤於分享、探討
要學好語文,還要學會分享。現在網際網路提供了很多分享、互動和探討的平臺。如通過網際網路的提問、遠程教育學習網站的在線答疑、論壇發貼等等。語文名師郭初陽老師在《如何精讀一本書》講座中曾經有個很好的建議就是,一本書讀完以後,去豆瓣發帖,和網友探討、研究,甚至是激烈的爭辯。
把自己的閱讀感想分享出來。還可以多看看其他網友的閱讀感悟,取長補短,互通有無。
網際網路是雙刃劍,人家用來打遊戲、刷視頻,學霸卻可以用來讓自己的閱讀水平突飛猛進!
6.勤於練筆、寫日記
語文考試的大頭是寫作,也是今後孩子一生必備的生存技能。
寫作水平的提高,沒有捷徑,只有勤寫!比如,堅持寫日記就是學好語文的最重要的習慣。記錄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日記還可以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寫得簡單,語言也不一定通暢,但堅持寫下去就會逐漸提高。
寫作和閱讀一樣,一旦形成習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更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一個出口。

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刪。

相關焦點

  • 最新通知:2019年中小學教育啟用新教材,太重要!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和政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說「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語文越來越重要了。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統編教材正式走入課堂,2019年,「部編版」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年級,之前在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式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
  • 2019年秋季新學期,我省中小學啟用新教材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啟後,我省中小學教材迎來大變革。今年9月開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6個省(市)率先使用。同時,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也在今年秋季學期實現小學、初中所有年級「全覆蓋」。  新教材有哪些新亮點和新變化?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時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教材有大變化,這門學科要引起重視
    教育部通知,自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目前,全國中小學使用課本不一樣,有人教版、蘇教版,也有部編版等,這次將統一全國的教材,實現各地區的教材的同步,縮小地區之間的教育差距。雖然這對於老師們的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 教育部重大通知:2019年中小學全面啟用新教材,不小心高考要吃大虧!
    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驚呆眾人!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2019年中小學要啟用新教材
    太原共青團你觸手可及的朋友圈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至9年級閱讀書目
    下學期,孩子們的課本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具體變化是哪些, 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開始,中小學教材改版,事關所有中小學生
    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學校和體育運動學校教學的《2019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從目錄內容上看,義務教育用書改動不大,但高中課程用書有較大幅度變動。一、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 1、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用書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程,無論六/三制和五/四制,中小學國家課程必須使用本文件所附目錄中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學國家課程教學用書按教育部批准的方案執行。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教材有新變化!
    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閱讀書目)| 頭條
    教育部通知: 2019年春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而在之前,「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重點與大家分享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及語文學習策略。
  • 教育部重磅通知:對中小學教材提出最新要求,尤其高中生要注意
    教育部重磅通知:對中小學教材提出最新要求,尤其高中生要注意 近年來,各省份正在陸續進行高考改革,今年有四個省市將實施新高考,分別是海南、北京、天津和山東,2022年前,所有省份將全部完成高考改革。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閱讀書目)
    教育部通知:2019年春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而在之前,「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2019年中小學三科全部啟用新教材,這些變化早知道!
    小編提醒家長們,開心之餘,要記得幫孩子提前熟悉新教材哦~   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還沒清楚新教材的家長,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6年級閱讀書目)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閱讀書目)教育部通知: 2019年春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語文教材新變化,你需要這樣學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語文教材新變化,你需要這樣學從古至今,從以前的科舉制度到現在的高考,貌似語文始終是我們學生永遠的「必修課」。語文新變革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所有的中小學語文、歷史、政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在這個政策之前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都是使用「一綱多本」政策,就是教育部來規定大綱,然後根據大綱來自行編訂教材,但是現在要統一了。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教材有新變化!語文課本大變天!
    本文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
  • 教育部通知:9月1日起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這一科難度將大幅增加!
    從2017年秋季,開始,教育部統編教材開始正式啟用,陸續走進中小學課堂。經過三年的過渡期之後教育部再啟動教材改革,發出通知:今年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將統一使用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部編版教材,之前的各種「一綱多版」教材將徹底退出義務教育階段課堂。
  • 福州中小學部分科目啟用新教材 更實用簡單
    今年年初,教育部修訂出臺了《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2011年版)》,取代2001年公布的《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實驗版)》,並決定從2012年秋季開始執行。昨天是秋季新學年的第一天,這些新教材到底變成啥模樣?與原來的課本相比,新老課本有什麼區別?昨日記者走訪了中小學,打探中小學教材中的這些「新面孔」。
  • 教育部:2019年秋季中小學三科全部啟用新教材!這些變化必須知道!
    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根據中央對於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驗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
  • 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至9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小語說: 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這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