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喬志斌 • 2020年12月22日18:42 • 速途網
古語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享道出行的想要拿到資本市場的門票,走向通達之路,首先要講好兼濟行業的故事。
近日,上汽集團旗下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正式迎來了上線兩周年。在戰略發布會上,享道出行正式宣布已經完成由阿里巴巴和寧德時代共同投資的超3億元A輪戰略融資,未來,三方將在自動駕駛、新能源、數據技術以及差異化模式探索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除了宣布融資之外,享道出行還宣布打造「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通過四大業務板塊,打造一站式出行服務。此外,享道出行CEO吳冰還透露,未來五年內,享道出行計劃獨立進入資本市場。
對於剛剛迎來「兩周歲」的享道出行而言,雖然算不上出行行業的先行者,但在業務擴張方面,卻一直處於提速階段。官方數據顯示,享道出行專車業務註冊用戶已經突破2000萬人,用戶滿意度高達97%。其目前已覆蓋上海、南京、杭州、鄭州、合肥等20座城市,在上海、鄭州、蘇州、杭州、寧波五地專車市場佔有率穩居前三。
與此同時,享道出行的業務線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業務線。除了享道剛剛成立時的網約車業務「享道專車」、企業用車業務「享道租車」外,今年下半年享道剛剛上線的計程車業務「申程出行」和面向私人租車業務的「享道時租」,成為未來享道出行平臺之下四條並行的主要業務線。
四條並行的業務線,標誌著享道出行開啟了面向出行全場景的業務擴張,而此時3億元的融資,正如及時雨一般為享道注入了試水的成本。
然而在速途網看來,雖然享道在業務拓展的過程中,享道在運營與運營方面重點投入,一直強調「合規」「安全」等理念,但是作為上汽新四化戰略之一「共享化」,卻少有提到如何利用數位化手段,為出行產品賦能提效。
在提到本輪融資用處時,吳冰表示:「完成該輪融資後,我們將加強核心技術投入,在數據技術、車聯網、安全保障等方面持續提高創新能力。」她同時表示,享道出行還將「加速業務拓展,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為更多城市的更多用戶帶來更加多元化的出行產品和服務,持續完善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的布局」。
因此,享道在兩周年之際,正式提出「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其中「全場景」體現在四大業務線,而「智慧」則體現面向未來的ACTS技術戰略。其中,「山海」「天巡」是現階段依託自身的技術積澱,利用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的方式,提升了出行派車的調度效率,而「雲享」「星瀚」則是基於上汽全產業鏈技術的賦能,對未來智能座艙以及車路協同,提升出行體驗的布局。
作為此次融資的量大投資方——阿里巴巴和寧德時代,分別是網際網路以及新能源領域的頭部企業,同時兩家企業與上汽集團同樣關係密切。吳冰表示「對於此輪融資,更看重的是投資方背後的戰略資源和戰略協同」。
上個月,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百億級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 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據悉,該款汽車將基於上汽多年對於整車的設計製造經驗,率先搭載寧德時代新電池,並配合阿里巴巴的大數據、達摩院的最新技術、阿里雲等生態圈的協同優勢。
另一方面,根據今年11月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指出:「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在《規劃》的指導下,不僅對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提出了25%左右的要求,為新能源車發展注入了強心劑,同時也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提升提出了要求,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因此,發展「三電」技術成為了新能源車企的重中之重。
想要提升「三電」水平,車企與產業鏈頭部企業合作,成為了大勢所趨。而上汽與寧德的淵源更是由來已久,早在一年以前,上汽乘用車全國第四個生產基地——上汽寧德生產基地項目正式竣工投產,這也是專門的現代化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而如今阿里巴巴、寧德時代對於上汽旗下享道出行的投資,更是加強了三者之間的聯繫,也預示著上汽未來將持續增加新能源車領域布局的決心。
然而,受十四五對於新能源車發展的推動,新能源車賽道已經擠滿了傳統車企以及新勢力車企,同時為了讓新能源車市場充分競爭,相關部門加大了對與汽車市場開放力度,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外資新能源車企開始搶佔市場,為新能源車市場帶來了更多的變數。
反觀上汽,雖然近幾月來新能源車銷量同比有較大增長,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1月銷量超過5.7萬輛,然而售價區間為2.88-3.88萬的五菱宏光MINIEV 1超過3.3萬輛,接近總銷量6成,可見在新能源賽道,上汽高端車型佔比提升仍然任重道遠。
因此,上汽想要在保證新能源中高端車型佔比提升,同時保證銷量穩步增長,享道出行在業務擴張的過程中,創造的大量內部需求,給上汽未來全力發展電動車業務預留了銷售空間,成為上汽發力電動車路徑中試錯積累經驗的重要保障。
而在上個月,滴滴出行發布了與比亞迪定製網約車D1,這種出行公司與車企聯合開發網約車定製車型,或許會成為未來出行行業的一種新的趨勢。
通過融資,享道出行不僅可以進一步擴大業務版圖,但更為重要的是,為享道出行講好「數智化」能力升級的故事,提供了更好的背書。
一方面,通過自身ACTS戰略部署,強化了「享道」品牌的技術力標籤,通過數位化手段提升出行服務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與寧德合作,還為未來享道出行構建充電換電基礎設施,發力純電板塊帶來了更多的想像空間;而通過與阿里合作,則不僅可以獲得數據技術方面的支持,還可以接入阿里服務生態,發揮商業方面的想像力。
在速途網看來,乘著十四五對於新能源車發展的「東風」,享道出行想要獨立拿到資本市場門票,新能源車市場、智能網聯技術必將成為其重要的發力點。若能取得成功,則意味著享道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本注入,讓發展進一步提速;另一方面,享道出行則可以與上汽業務互相支撐,實現聯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