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戀、染頭髮、打耳洞等,這對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來說,是最焦慮的孩子問題。
「家長對這類極端問題的處理方式,最能反應父母的教育理念。」11月29日,在河南商報、動力學社主辦的家庭教育公益課堂上,家庭教育專家、雙動力教育模式開創者姜囡囡分享的核心觀點,以及相關案例,直接點出「普通父母」與「智慧父母」的差距。
孩子染髮、早戀、打耳洞,父母為什麼越管越糟?
「觀念決定行動,」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同樣如此。
「兒子才上初二,就特別愛打扮。一到周末,不是讓我帶著他買鞋子,就是要做頭髮,竟然還要染色,我難以接受!」
「女兒上初三,班主任告訴我,孩子談戀愛了。我怎麼勸都沒有用。」
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姜囡囡經常聽到類似的家長吐槽。她說,「在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時,家長之所以解決不了,越管越麻煩,本質上是教育理念上出了問題。」
在這些父母看來,孩子愛打扮、早戀「都十分不應該」、「是錯誤的」,所以如臨大敵,嚴厲說教、粗暴制止。
而智慧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永遠心懷愛和尊重。即便孩子出了問題、犯了錯誤,會嘗試著先理解,「理解一位青春期孩子的愛美之心、關係需求,因為理解,所以淡定,也會心平氣和溝通,科學、耐心地去引導,而不是暴跳如雷,拿自己的價值觀標準,去指責、說教、幹涉。」
案例對比後,姜囡囡告訴家長,「愛和尊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詞。智慧父母的愛,是無時無刻、言行合一的。」
要想教好孩子,「一手規則一手愛」
現場,有家長提出另一個問題,「家長都愛孩子,但在日常的教育上,光有愛,很多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這位家長分享,她兒子寫作業總是磨磨蹭蹭,一會兒玩筆,一會抖腿,「去管吧,一說孩子就煩。不管吧,每天要寫到夜裡12點」,對此,她十分苦惱。
姜囡囡回應,這也是家長面臨的典型矛盾點。「而要想把孩子教好,規則是少不了的,規則和要求也是愛的一種。」
「一手規則,一手愛,這是教育上的一種平衡」,姜囡囡表示,當你抱怨你家孩子,不夠準時、不夠努力、不夠自律,其實是家長在某一件事上,從一開始就沒和孩子定好規則。「規則,其實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正向引導,愛的表達。」
說到底,智慧父母的「智慧之處」,就是能給孩子「真正的愛和尊重」。即便面對孩子的早戀、玩遊戲、偷懶不學習等任何問題,都用愛和尊重的方式應對,而不是習慣性的生氣、指責、打擊,只做徒勞的發洩和說教。
家長的教育理念調整到從愛出發,和孩子的說話方式、溝通方式都會向好的方向轉變,有效的解決方法也就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