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琉璃河溼地公園項目是北京市「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10座市級溼地公園之一。該項目由北京東園京西生態投資有限公司建設,總投資額21.75億元。該工程已於2016年6月正式進場施工,截至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35%。
該項目依據琉璃河溼地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需求,以恢復溼地生態服務功能為目標,通過統籌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景觀等技術進行集成優化,並進行空間總體布局,建設成集水文調蓄、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質淨化、科研宣教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城市溼地公園。
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做法有:
首先,統籌謀劃,加強頂層設計。一是助推區域協同發展。發揮與河北地區接壤的區位優勢,開展水環境聯合治理,加大對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夾括河等跨境河道的治理和保護,將琉璃河溼地作為房山區建設生態協同示範區的精品項目,合力構建環首都生態圈。依託首都第二機場建設,將溼地公園等重點項目與發展臨空經濟產業同步規劃,推動總部經濟、創意產業和空港配套服務、文化休閒旅遊等產業,打造成為新航城配套服務區和後花園。二是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統籌推進。琉璃河溼地南部毗鄰鎮域內城鎮建設用地,通過推進琉璃河鎮中心區5個村、生態谷項目區5個村棚戶區改造,完善城鎮配套基礎設施,實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服務集聚能力,營造宜居宜遊的良好環境,為溼地公園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三是與重點功能區同步開發。項目東北部緊鄰西周燕都遺址,西南部緊鄰北京農業生態谷,將建設琉璃河大遺址公園、生態谷項目區建設與溼地公園建設融為一體,打造集文化、生態、休閒旅遊相融合的區域。
其次,加強聯動,健全工作機制。一是成立溼地公園項目專項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包聯領導負總責,責任部門具體抓,增強項目推進的工作合力。實行聯席辦公會制度,強化部門之間的聯動,做到主動對接、積極作為,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重點問題,為企業排憂解難。二是定期督查協調項目進度。每周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分析,每月對建設完成情況進行督查,同時建立以「定期與不定期督查相結合」「重點督查與節點督查相結合」為主的督查機制,及時掌握工作進度,督促各單位及時按照時間節點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確保項目建設進程。三是及時化解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矛盾問題。成立「項目推進指揮部」,加強與村幹部和農戶的溝通,公開透明、耐心細緻地向群眾講解補償政策辦法、項目建設的重要性等,努力破解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瓶頸。
再其次,強化保障,完善配套設施。推進琉璃河地區周邊路網建設,重點實施琉陶路、二機場西延線、長韓路改造等項目,打造「三橫四縱」骨幹交通體系。目前,投入4.55億元興建的可連接溼地公園的琉陶路正在全力施工中,進一步優化景區路網架構。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琉璃河地區新建4座汙水處理廠站,其中2處已進入試運營,將同步減少汙染源排放,改善入河水質。京能涿州熱電廠供熱項目、農村地區煤改電等重點項目的實施,也將整體提升區域生態水平。
最後,政企合作,破解制約瓶頸。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房山區政府積極主動出擊,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同時不斷完善區域交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優化投資發展環境。推行項目集中會辦制和現場辦公制度,針對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全力為企業做好服務。投資企業則充分利用技術、資金等優勢,與政府實現資本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推動共贏發展。
下一步,公司將通過繼續穩步推進生態谷園區和溼地公園建設、整體謀劃遺址核心區兩個村搬遷和加快棚戶區改造進程,以棚戶區改造項目反哺溼地公園建設,以中國北京農業生態谷建設打造產業支撐,以大遺址公園建設提升「燕都小鎮」文化價值,打造多元化複合發展的功能性特色小鎮標杆。 (G)
圖為該項目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