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家長應理性對待,善於溝通發現問題所在

2020-12-04 老張育兒記

前言

家長總覺得聽話就是壞孩子,但其實不聽話和壞孩子之間還是有差別的,希望家長可以理性並且謹慎看待孩子的行為。生活中,每個孩子的性格和做事方式都是不同的,不要總覺得文靜聽話的才是好孩子。從長遠的發展去考慮,反而是不怎麼聽話的孩子更有出息。

所謂的言聽計從,真的不適合用來評判孩子,因為好與壞並沒有明確的定義。確實在孩子幼年時期,那些聽話乖巧的孩子更易於管理,而且很少給家長製造麻煩。但是當這些孩子長大後,家長會發現曾經的聽話變成了過去式,當下的行為表現更讓人頭疼不已。

其實不同性格的孩子,他們背後都有一些掩藏起來的「小秘密」,只是家長還沒有找到他們的閃光點而已。所以才會對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有誤解,覺得他們是壞孩子。說到底,只是他們對於家長的要求或者管理有不同意見,無法做到言聽計從罷了。

不聽話孩子背後的優勢

所謂的不聽話,只能說明孩子此刻已經有了獨立意識,他們想要得到大人的肯定。同時內心的好奇特別強烈,總是想著去實踐和探索,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嘗試之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已。

1、求知慾特別強烈

不想循規蹈矩的去生活,所以很多事情都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所以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特別旺盛,總是想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然後滿足。在探索的途中,孩子會收穫更多的成就感,因為他知道這一切來之不易。同時,孩子的自主性也得到很好的鍛鍊,若是養成習慣,未來定能有所作為。

2、頗具勇氣

好像是骨子裡自帶的勇氣一樣,不聽話的孩子總是會讓人另眼看待。或許是好奇心理的促使,才會讓孩子做出很多大人想不到的事情。在他們心中,總是住著一個很勇敢的自己,凡事都希望做第一個努力和嘗試的人。

3、執行和決策力很強

之所以不聽話,就說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會在獨立思考的途中,找到更完美的處理方案。不需要家長的幫助,哪怕自己思考的結果是錯的,孩子也願意去嘗試,並且為自己的錯誤買單。由此可見,他們的執行能力,以及決策能力都是很強的。

聽話孩子背後的劣勢

可能家長眼中,聽話的孩子什麼都好,但其實聽話不一定是好孩子。雖然家長在教育和管理方面省心不少,但是他終究會成年會長大,將來有些弊端是避免不了的。

1、沒有主見

聽話,是因為他習慣了聽從父母的意見,不管是做事還是抉擇,都喜歡以父母的意見為主。所以長大後,聽話的孩子都沒有住進,他們的思考能力也特別欠缺。這些孩子更適應「被命令」的生活方式,永遠都是站在「服從者」的位置上生活。對待事情沒有想法,而且依賴心理特別嚴重。


2、內心叛逆

可能家長只看到了孩子的表面,並不知道他們內心的活動情況。這些看似溫順聽話的孩子,其他他們內心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暫時能力有限,所以受制於父母的要求罷了。等到這種極端的心理不斷積壓,終有一天孩子會徹底爆發,那個時候會做出很多叛逆的事情。

這樣看來,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最好,而不聽話的孩子也不一定最壞。重點還是要看家長如何教育,以及如何看待孩子的性格問題。都知道家庭教育是特別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卻沒有抓住這樣的機會。

家庭教育的重心要明確

1、給孩子強調規則的重要性

不管他聽話與否,家長都要跟孩子做好溝通。其目的就是,讓孩子明白做事情的一些規則,而不是告訴他如何做。記住,在孩子幼年時候,家長更應該看重他們的做事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所以儘量少用命令的詞語,改換成建議,讓孩子自行拿主意。

2、傾聽孩子內心的說法

教育中父母可能佔據很大的話語權,所以會經常的要求孩子。其實沒必要給他們下達命令,試著去聽孩子說,看看他們內心到底是怎樣的想法。既然是溝通,那麼孩子也有權利去敘述。

總結

不要再糾結孩子是否聽話的問題,只要家長在教育中能夠明確方向,讓孩子變成一個有主見,懂得思考的人就好。

相關焦點

  • 孩子說髒話 家長應如何對待?
    對此,幼教專家表示,寶寶說髒話只是一種模仿,家長應理性面對,正確引導。態度PK寶寶說髒話,家長該咋辦?態度一:平靜面對,不當回事小美的寶寶5歲了,最近時不時地冒出一兩句髒話出來。小美說:「第一次聽到他嘴裡冒出的髒話,一家人都忍不住笑了。
  • 不聽話的孩子難教育?家長用錯了方法,做好這四點讓孩子乖巧聽話
    家中用哪些錯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導致孩子越來越不聽話1. 家長用命令的口吻教育孩子家長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只是將一味地強調自己是大人的身份。跟孩子說話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做事,不給孩子拒絕的機會。家長一直強調自己的權威,從開始就是讓孩子做這個做那個,還用我是大人,我說的話一定是對的,你只要聽話去做就行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樣子會讓孩子心裡不服氣而已,心裡滿滿的會出現逆反情緒。2.
  • 孩子叛逆不聽話,應如何教育?
    在這三個時期內,60%~80%的孩子存在著「不聽話」的現象。違拗與對抗的孩子多見於成人常常對孩子要求高,質疑與批評多,限制孩子活動自由,較多嘮叨,經常用羞辱、批評、生氣和找茬兒、體罰等方式對待孩子的情形。 違拗(多見於幼兒)常常因父母未能滿足兒童某些要求而爆發。
  •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溝通的父母
    ,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總是和自己反著幹,怎麼說都不聽。很多家長總是在抱怨孩子不聽話,不懂事,往往忽略了孩子其實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認知,如果只是一味的「聽話」,沒有自己的獨立想法,這無疑是家庭教育的失敗。所以,孩子不「聽話」也很正常,與父母之間出現認知偏差也屬正常。這些所謂的「問題」,其實都屬於溝通的問題。
  • 孩子不聽話,請不要跟他們硬碰硬,好父母會懂得和孩子平等溝通
    你是否發現你懂事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有時甚至能感到孩子有什麼事在瞞著你?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或許大多數家長會嚴加管教甚至用家長的身份去命令孩子好好聽話。但是你覺得為他好時,他又會是如何看待的呢?各位家長請明白,採取平等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才會讓他們接納你的好。
  • 面對孩子的頂嘴,家長不妨理性對待,「三步走」讓孩子受益匪淺
    當然也說明孩子此刻正處於叛逆的一個階段,這跟年齡大小沒有關係,有些三四歲的孩子也會經常頂撞父母。因此父母在對待頂嘴這個行為時要理性,雖說內心已經「氣憤」到了極點,但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還是需要做到「穩住」火氣。
  • 小孩不聽話怎麼辦?家長這樣做,比家長直接打罵更管用
    小孩不聽話是讓家長最頭疼的一件事情,一些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總是感到非常苦惱。雖然家長也教育過,可是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那麼,小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有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嗎?對於孩子不聽話的行為,有些家長往往就會因此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便會對孩子進行打罵,雖然這種方法可以暫時制止孩子的行為。可過一段時間後,孩子又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 為什麼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
    一位家長朋友說,當她在沒有孩子之前特別不理解那些打罵孩子的行為,成年人用武力徵服孩子是無能的表現。如今當她有了兒子之後,才發現很多事情只靠講道理是完全行不通的,幾乎每個學期都會忍不住動手打孩子。隨著孩子的成長,她發現自己的方法越來越不可行,耐心也越來越少,正在逐漸變成自己討厭的那類人。
  • 愛頂嘴並非壞事,家長應理性看待,別讓"聽話"教育毀了孩子
    文章/妮妮編輯/妮妮同事近幾日都在說自己家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在家總是跟家長頂嘴,同事本身又是一個性格強勢的人,這讓她感覺到自己作為父母的威嚴被挑戰了,所以常常採取責罵的方式讓孩子能夠乖乖聽話,不再跟家長頂嘴。
  • 對待不聽話孩子 這三招足夠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家長課堂>正文對待不聽話孩子 這三招足夠了!2019-01-22 11:39 來源:幼教網 作者:   實用三招對待不聽話孩子的辦法
  • 孩子厭學叛逆,家長應做一個觀察者,引導者
    孩子處於成長階段中的過度期,悄悄發生著改變,這時的孩子需要溝通,交流。病剛開始的時候,都好治。這句話放在教育孩子上,也同樣適用。叛逆期如何和孩子溝通:1.學會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家長應該帶著平和的心態和口吻,嘗試著疏導孩子的不滿情緒。一味的教育說辭並不起作用,如果父母也抱著不耐煩的心態,又怎麼要求孩子認真與自己說話呢?
  • 孩子不聽話家長怒撕作業本,小心你的後果教育,讓孩子變「乖」
    典型的中國父母,都有這樣一個共同點,希望孩子聽話。而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打溫情牌,讓孩子愧疚自願聽話,另一種則是使用暴力,讓孩子屈服聽話。自從升級當了媽,跟朋友聊天最多的就是家長裡短,經常聽到有人對著孩子說:「現在你知道後果了吧,看你下次還敢不敢這樣做。」
  • 孩子不聽話,家長的正確教育方法
    因孩子不聽話,昨日一本科父親竟然往返五次將公廁糞便塞入孩子嘴中,如此另類的教育方法實在令人發怵。小孩子哭鬧、不聽話有時確實很挑戰家長的耐心,但是身為父母我們就有責任來耐心的教育孩子。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不聽話,家長的正確教育方法
    因孩子不聽話,昨日一本科父親竟然往返五次將公廁糞便塞入孩子嘴中,如此另類的教育方法實在令人發怵。小孩子哭鬧、不聽話有時確實很挑戰家長的耐心,但是身為父母我們就有責任來耐心的教育孩子。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的「自私」行為,家長應理性對待,而不是強行讓孩子改正
    結果自然是特別尷尬的,靈靈媽覺得很不好意思,最後玩的時間不長,直接就帶著孩子回家了。靈靈媽說像此番事情,她已經司空見慣了。每次都跟孩子提前說好,可是她的作為已經讓媽媽接受不了。相信沒有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變得自私,所以一旦發現他有自私行為的話,肯定會讓孩子不斷去改正。
  • 不聽話的孩子不等於壞孩子,在溝通中,家長要把握好教育的重點
    在很多人眼中,只要孩子對家長言聽計從,事事遵從,就是「好孩子」。孩子小的時候,聽話的孩子確實方便家長管教,但是當孩子越長越大,家長也許會發現,那些曾經很聽話的孩子卻越來越讓人窩火。3.決策力和執行力都很強不聽話的孩子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是什麼事情都需要家長開口了才能做,即使不知道對不對,孩子出好奇心都會自己嘗試,決策力和執行力非常強。
  • 孩子不聽話,多半與家長說話態度有關,學會「低聲教育」很關鍵
    文/小雪媽媽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孩子犯錯的時候,文化程度低的父母,通常嗓門都比較大;而文化程度高的父母,面對孩子犯錯更加理性,表情雖然很嚴肅,但很少衝著孩子大吼大叫。面對孩子犯錯,家長心裡會很焦慮,忍不住吼叫是正常的情況,可你也能發現,你越批評孩子,孩子越是不聽話。
  • 「左耳進,右耳出」,孩子不聽話,這幾招教家長和孩子有效溝通
    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們的家長都異常一致的諮詢我:在家裡家長說話,孩子們卻「左耳進,右耳出」。沒錯這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孩子不聽家長的話。經過溝通了解,這位母親在工作中是一個女強人,說話與人溝通都無意識的帶有命令式的語氣。所以這就是問題所在,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的方式尤為關鍵,這位母親就沒有進行正確的有效溝通。
  • 孩子愛頂嘴不聽話?家長要改變溝通方式了,試用「我信息」表達
    對於這個問題,除了孩子處於叛逆期,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可能出現在家長身上,也就是說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出現問題。 在孩子總是不聽話頂嘴的時候,有些家長會忍不住對孩子大打出手,把"不罵不成器,不打不成材"掛在嘴邊,但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還是沒長進,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藉由"我信息"來和孩子溝通,或許孩子就可以改正自身的錯誤行為,接下來我們來詳細地了解一下。
  • 孩子很愛發脾氣不聽話 家長應該怎麼辦
    家長們應掌握學生對待孩子的一些企業基本理論原則,例如言而有信,不出爾反爾、要求我們孩子可以做到的大人們對於自己也必須能夠做到 首先,孩子不聽話,生氣。 一定有一個家長喜歡發脾氣,孩子模仿學習。先讓孩子改正,家長先改正,也可以跟孩子改正,遇到問題,冷靜,坐下來溝通,脾氣解決不了問題。 全家人設定固定的時間一起讀,寫,畫。 如果一周不發脾氣,來一次獎勵,半個月沒有發脾氣,然後一個大獎勵,所以慢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