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旅遊攝影頻道原創】來韓國旅行,首爾肯定是大部分遊客的第一站。大多數人對於韓國的印象就是購物和化妝品,但是來到韓國旅行,也可以進行文化之旅。來到首爾,文化之旅的第一站大C建議大家來到景福宮,這也是韓國王室宮殿中最著名的一個了。(本文所有圖片均由尼康D7000單眼相機與18-105mm鏡頭拍攝)
註:本文所有圖片均是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景福宮是朝鮮王朝時期韓國首爾的五大宮之一,也是朝鮮王朝的正宮,佔地12.6萬坪,由330棟建築組成,共計5792個間。它是朝鮮王朝的始祖——太祖李成桂於朝鮮洪武二十八年將原來高麗的首都遷移時建造的新王朝的宮殿,具有500年歷史。景福宮得名於中國古代《詩經》中有「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的詩句,因位於首爾北部也叫「北闕」。
著名的光化門
● 交通
地址:首爾市鍾路區世宗路1號
1、首爾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下,出5號出口後步行5分鐘即到。
2、首爾地鐵5號線光化門站下,出2號出口後步行5分鐘即到。
● 門票
門票:成人3000韓元,兒童1500韓元(售票時間到閉園前一小時結束)。
開放時間:每天9:00~18:00(每年11月~次年2月期間僅開放至17:00,每年5月~8月的周末開放時間則延長至19:00),逢周二休息。
● 大C一句話簡介
猛擊圖片關注「大C遊世界」
我是大C,資深旅行家、美食家、單眼相機發燒友,熱衷於環遊世界的旅遊達人,現任中關村在線旅遊攝影頻道主編。大C將會定期為大家帶來世界各地的美食、美景、旅行的攻略和經驗分享。
景福宮東面是建春門,西面是迎秋門,北面是神武門。景福宮內有勤政殿、思政殿、康寧殿、交泰殿、慈慶殿、慶會樓、香遠亭等殿閣。景福宮的正殿勤政殿是韓國古代最大的木建築物,最雄偉壯麗,是舉行正式儀式以及接受百官朝會的大殿。
光化門的牌字
建築風格與故宮極為相像
光化門的守衛
光化門的守衛
光化門的守衛
光化門的後面
景福宮東面是建春門,西面是迎秋門,北面是神武門(原名玄武門,後避清康熙帝玄燁諱而改名),南面(正門)是光化門。光化門在韓戰時期曾遭全毀,重修後的光化門的門匾,據稱是韓國唯一用韓文寫成的門匾,而且是前總統樸正熙的手筆。
景福宮佔地面積達15萬坪(約合50公頃),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門光化門。光化門和勤政門之間是二樓建築興禮門,「興禮門」在《景福宮全圖》和《宮闕志》等朝鮮初期畫圖或書籍上記載為「弘禮門」。
景福宮入口
一個小門
興禮門
古代的傳達室?
小偏門
韓國標誌性的大鼓
興禮門的旁邊建築
石橋
側面的房子
大門的背面
在古代,中國是朝鮮的宗主國,故作為藩屬的朝鮮要「避諱」。因此,到了朝鮮末期把它改為「興禮門」。興禮門構造十分堅實,上下樓皆為正面三間和側面二間。「興禮門一帶」指的除了光化門以外的第二個宮門,範圍為從興禮門直達勤政門的地帶。這裡不僅是保衛國王的,而且是設有軍事部門的重要地區。以前日本帝國主義把泥土堆至高一米五後,上面重築「朝鮮總督府」。
景福宮內有勤政殿、思政殿、康寧殿、交泰殿、慈慶殿、慶會樓、香遠亭等殿閣。景福宮的正殿勤政殿是韓國古代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物,最雄偉壯麗,是舉行正式儀式以及接受百官朝賀的大殿。
房頂的雕刻
房頂的雕刻
長廊
勤政殿
石梯
大殿周圍的護欄
護欄上的石雕
大殿的窗戶
大殿內部
大殿內部
高宗同治六年,勤政殿由興宣大院君重建,在花紋華麗的兩壇月臺上,冠以兩層重簷,顯得雄偉壯觀。殿內有寶座和藻井,殿身四周繞以迴廊,殿前鋪平石板,此外,配色華麗的丹青,造型秀麗的藻井,使建築更為莊嚴肅穆,異常壯麗。殿前方的廣場就是百官朝會之地,廣場的地面鋪以花崗巖,分三條道路。中間的道路稍高、稍寬,是國王走的路,兩側的稍低一些,是文武百官走的路,還有品階石分列於廣場兩側。
思政殿位於勤政殿後邊,為國王的辦公地點。「思政」意味著國王深思國事,細心虛理。康寧殿是國王的寢殿。建於太祖洪武二十八年,燒毀於宣祖萬曆年間的日軍入侵,高宗同治六年與勤政殿同時重建竣工。大正五年昌德宮內殿被燒毀重建時,將景福宮的宮殿遷至此處,並將該殿作為昌德宮的熙政堂。
準備前往後殿
屋簷
一個屋子內的陳設
一個臥室
鏽跡斑駁的窗戶環
一間偏房
長廊的一部分
一間偏殿
慈慶殿和交泰殿分別是王太后和王妃的寢殿。交泰殿是王妃的寢殿,這裡的特點是沒有屋脊,朝向峨嵋山的殿牆及後門尤為美觀。與此同時,康寧殿、昌德宮大造殿、昌慶宮通明殿都沒有屋脊,這些建築均為國王和王妃的寢殿。大正五年拆除該殿,在此處重建昌德宮大造殿。
景福宮內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文化遺蹟。有敬天寺十層石塔(國寶第86號)、梵天寺地光國師賢母塔(國寶第101號)等國寶級的遺蹟以及安裝自鳴鐘的報漏閣、安裝自動水漏的欽敬閣等,這些本來散布在全國各地,後來移至景福宮。
康寧殿
別致的雅苑
一個小門
交泰殿
又一個別致的雅苑
色彩很豐富的房簷
跟北京四合院似的
一個後院的房
韓國獨立後,開始了景福宮的重建工作;光化門1968年在總督府前面重建(原先被移到今天國立民俗博物館的地方)。朝鮮總督府在1995年開始拆除,1996年拆除完畢。光化門從2006年開始進入整修,往南移動14.5公尺到100年前原來的位置,在2009年完成重建。
對於景福宮的整體印象,就像是參觀中國大官的官邸一樣,或者是王府。相比北京的故宮,景福宮的整體規模還有奢華程度都非常一般,但是來到韓國首爾,如果說參觀這種類型的景點,景福宮仍然是首選。
說起韓國,最先想到的就是「」思密達「語氣助詞」和百年不變的泡菜。這也是很多中國人首選的物美價廉旅遊景點之一。
李金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