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精心呵護,給孤殘兒童一個「五星級」的家

2020-12-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本報記者  翟 倩

「家庭是兒童最大的福利。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維護孤兒基本權益,使其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這是民政人對孤殘兒童的承諾,「明天計劃」「國內外收養」「家庭寄養」「教育康復」等,這些在兒童福利機構內已經生根發芽的有力舉措,讓許許多多的孤殘兒童因此改變了生存和命運的軌跡,重新回歸到了「家」的懷抱。

然而,在兒童福利機構當中,還有很多中重度殘疾的兒童暫時無法回歸家庭,需要更長時間留在機構內。從這個角度出發,「家庭是兒童最大的福利」,不應僅指讓機構內的兒童及時地回歸到家庭當中去,還有義務讓那些暫時還無法回歸家庭的孤殘兒童在機構內儘可能地享受到「家」的福利。近年來,浙江省寧波市恩美兒童福利院積極倡導與實踐「以兒童需求為本」的現代機構養育模式,全面提高護理員的服務水平和護理質量,努力為院內兒童提供一個溫馨、舒心、健康的成長環境,給孩子一個「五星級」的家。

基礎護理:讓孩子們感受愛的溫暖

生活在機構內的孤殘兒童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基礎性疾病,這就需要護理員在日常的生活中花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愛去照料他們。

小超(化名)患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大小便失禁,經常會把自己弄得臭烘烘的。面對這樣的小超,護理員們始終保持從容的工作態度,一次次地為他清理身上的汙垢。為了改善小超的生活品質,護理員每天會記錄下他的飲食、大小便的次數和時間段,根據記錄,制訂相應的如廁訓練計劃。這一訓練,持續了一年多。直到有一天,小超抖著雙腳,急切地對護理員說:「我,我,我想小便。」那一刻,護理員臉上綻放的是驚訝、激動與欣慰:「我們的小超會小便了。」

在撫育二區裡有一個叫峰峰(化名)的孩子,醫生診斷為「小頭畸形、腦癱」,身體四肢十分僵硬,護理員每隔兩個小時就需要給他翻翻身、拍拍背。即使在夜間,護理員也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由於峰峰的吞咽功能和消化功能發育得不完善,4歲的他仍舊不會自己吸奶瓶,更別說吃飯了。每到餵輔食、喝水的時候,護理員都要來到他的床邊,抱起他,就像抱小嬰兒一樣,一口一口地用小勺餵他,一餐就要1個小時,一日三餐堅持了4年。有人會問,不能提高點效率,30分鐘搞定?不行,如果在峰峰的嘴裡還有食物的情況下就急於餵下一口,他就無法適應,很容易發生嗆咳,甚至窒息,後果便不堪設想。

在恩美兒童福利院,像峰峰和小超這樣的孩子有很多,護理員們花的時間、精力和愛心更多。因為有愛,他們不僅要掌握養育殘障兒童方面的撫育理念,還要定期參加醫療護理培訓,學習簡單的康復醫療知識,協助康復師做好康復與生活相結合的訓練工作。因為有愛,他們每天要為像峰峰這樣的孩子進行10-20次的翻身運動、全身撫觸、關節被動活動、輔助座位訓練、扶走練習等康復訓練。因為有愛,他們會親手為先天無肛的孩子處理從腰間滲出的糞便,會一點一滴地用針管給剛剛手術完畢的唇顎裂患兒餵奶,會長年如一日地反覆訓練孩子的生活技能,甚至會使出渾身的力氣抱著幾十斤重的腦癱孩子進入浴室洗澡……他們的愛滲透在孩子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讓這些孩子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特殊教育:讓孩子們揚帆起航

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是第一步,隨著兒童福利機構的轉型升級,恩美兒童福利院也在考慮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他們構建了集特殊教育、社工介入、心理輔導等多專業相結合的綜合體系,讓孩子們重新揚帆起航。

2014年11月,寧波市恩美兒童學校在寧波市恩美兒童福利院掛牌成立,2015年,該院積極聯合江北區教育局,成立了江北特殊教育學校,為0-18周歲的孤殘兒童提供早期教育、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和職業培訓。並根據院內孩子的特點,提出了以「適應生活」為主的教育理念,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圍繞生活數學、生活語文、生活適應和勞動技能等課程展開,輔以手工、美術、音樂、烘焙等特色課程,合理化開發孩子的潛在能力。

牙牙學語時,輕聲地呼喚一聲「媽媽」或是「爸爸」,這是孩子的本能。這麼簡單的一個「事」,在腦癱、唐氏症候群等重症患兒的世界裡,卻是一項高分技能,需要消耗的「卡路裡」超出了他們所食能量,這一學,可能會是一年。唐氏症候群患兒小胖(化名),對數字認識敏感度低,能機械化地識別數字,但當提問「這是幾個蘋果」等類似問題時,卻不能清晰表達。老師們根據小胖的教學評估材料,為其制訂個別化教學計劃。為了計劃的有效實施,除了在上課時間進行強化教學以外,老師還利用課外時間進行下班組教學,充分體現教學和生活相結合的理念。功夫不負有心人,小胖慢慢地也有了進步。

為了更好地保障兒童身心健康發展,2016年,院裡與寧波市清荷心理工作室共同舉辦「心靈花園」兒童心理沙盤公益項目。2017年,擴大了項目受眾面,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沙盤遊戲當中,內容也由單一向多元轉變,用多種遊戲治療方法來陪伴兒童,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據反饋,部分兒童通過心理輔導產生了正向的變化,較以往更開朗,情緒也更加穩定。

腦癱患者小姚(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她是個愛畫畫的女孩,身上永遠散發著內斂和靜默,但她的繪畫總是刻板地重複同一個主題,每一張畫上還有一些奇怪的破碎性符號。當時心靈花園的心理輔導專家評估其有病理性傾向。為了讓她擺脫這一心理困擾,解放心靈,專家努力為其營造「自由與保護」空間,讓她感受到舒服和溫暖的氛圍,自由地塗抹,描繪自己的新天地。漸漸地,她不再那樣孤傲,開始與人交談,儘管還是那簡短的語句,但輕鬆的語調顯示著她的改變。

提高自身:構建「五星班級」評價體系

無論是生活還是教育,恩美兒童福利院都有一個宗旨,那就是「給孩子一個五星級的家」。為此,院裡構建了「五星班級」評價體系,旨在通過全面提高護理員的服務水平和護理質量,努力為院內孩子提供一個溫馨、舒心、健康的成長環境。

成立了以院長、分管院長和收養科長組成的「五星班級」考評領導小組。考評小組每季度末開展評選活動,將本季度中各個護理班組的護理質量檢查情況進行匯總,並確定本季度「五星班級」名單,對評定周期內有差錯、事故、投訴發生的班級實行一票否決。

成立了以分管院長和收養科長為首、護理班組長為成員的護理質量控制小組。質控小組每月不定期對護理質量及護理員行為規範進行檢查,每月召開護理質量控制會議反饋分析檢查及扣分情況。

制定了《孤殘兒童護理工作考核標準》。整套標準分為兒童養育質量標準和護理員行為規範標準兩大內容。鑑於目前沒有統一的全國或全省性的孤殘兒童護理工作考核標準,該院按照國家「十一五」兒童福利規劃中要求的「以孤殘兒童的需求」為導向,作為兒童養育質量標準制定的依據。同時還從儀表和服務規範、遵守規章制度、認真執行護理流程三方面制定了護理員行為規範標準。

經過近年來的實踐,「五星班級」創建工作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不僅大大提高了兒童護理質量,還有效地激發了護理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了「比服務、比質量」的良性競爭氛圍。「星級班級創建是我院對兒童養育工作質量、管理、人員激勵方面的一個嘗試,也是兒童護理管理工作由經驗型向規範化管理邁出的重要一步,我院的護理工作逐漸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該院負責人表示。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5.30)

相關焦點

  • 瀋陽市兒童福利院開展孤殘兒童護理急救知識技能培訓(2020/12/07)
    為有效防止初冬時節因氣溫更替引發的多種兒童疾病,市兒童福利院於11月16日開始,開展了為期兩周的「守護童心、呵護成長」孤殘兒童護理急救知識技能綜合培訓,培訓對象為院內寄養家庭家長及全部一線護理人員。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特殊教育基礎知識、腦癱康復訓練基礎知識、《兒童權益保障法》等課程,由該院具有多年護理經驗的工作人員進行講解並組織演練。培訓現場,學員通過模擬及實際操作等形式掌握殘疾兒童護理、急救技能,並通過考核測試確保人人過關。
  • 國際兒童日 | 關愛孤殘兒童,馨蓓安在行動!
    11月20日,國際兒童日的當天上午,在武漢市兒童福利院內,一場小朋友與馨蓓安品牌創始人——鈞鈞媽的有愛互動正在上演。現場其樂融融,十分溫馨。為關愛孤殘兒童,鈞鈞媽育兒團隊代表一行6人走進武漢市兒童福利院,給福利院的孩子們帶去了馨蓓安品牌旗下的寶寶系列產品以及糖果、畫板等慰問品,給這些特殊的孩子送去特殊的愛。
  • 為愛前進,愛錢進走進春暉關愛之家為孤殘兒童慶生
    2018年4月19日,愛錢進志願者一行走進春暉關愛之家(CCH),為接受手術前中後護理和照顧的孤殘兒童舉辦了一場溫馨的「為愛前進——暖春生日會」,這也是愛錢進首次以員工志願者形式參與公益活動。(愛錢進員工為春暉關愛之家的孤殘兒童慶祝生日)活動當天,愛錢進志願者們不僅為春暉關愛之家的孤殘兒童們帶去了很多貼心實用的日常生活用品、生日禮物,還精心為他們布置了房間。親切互動之餘,一起唱生日歌、切蛋糕併合影留念,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溫馨的生日party。
  • 15名孤殘兒童首次在「家」吃年夜飯
    在101號家,愛心父母的兒女從湖北來到中山,和加入愛心之家的4名孤殘兒童一起過年。2月3日,農曆大年廿九。傍晚時分,市兒童福利院的愛心之家,「篤篤」的切菜聲、「譁譁」的流水聲和「滋滋」的炒菜聲,匯成一部「廚房交響曲」。4個模擬家庭的愛心媽媽正忙著為15個孤殘兒童張羅年夜飯。「今年是我們4戶『新』家的第一個年夜飯,我把自家孩子接過來,和弟弟們一起過,可熱鬧了。」101號家、來自湖北的陳如愛邊炒著菜邊說。
  • 茂名市社會福利院院長李蘭:孤殘兒童的「院長媽媽」 堅守23年不離...
    23年來,她堅守在福利院,用心呵護每一個孤殘兒童,用真情和愛心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幸福溫馨的「大家庭」。在茂名市社會福利院,孩子們親切地稱李蘭為「院長媽媽」。她說:「每個人都應該有媽媽,我明白這些孩子的心情,願意讓他們叫我媽媽。希望通過我的努力,每個孩子都可以健康快樂地長大。」
  • 房企公益之路|世茂「彩虹中心」:溫暖重症孤殘兒童希望之心
    他們不幸的人生因受到世茂彩虹重症兒童安護中心(以下簡稱「彩虹中心」)的幫助,得到了更多「媽媽」和社會的呵護,重新獲得關愛,再次擁抱陽光。2013年,世茂啟動重症兒童慈善事業和兒童臨終關懷項目,開啟公益慈善又一通道——專注關愛社會特殊弱勢群體。
  • 長沙孤殘兒童護理員悉心照顧孤殘孩子15年 孩子們已離不開她
    「長大後想賺很多錢給譚媽媽用」 長沙彩虹孤殘兒童服務中心護理員譚美紅悉心照顧孤殘孩子15年,孩子們已離不開她 11月26日,長沙彩虹孤殘兒童服務中心一服務點的前坪,譚美紅正和孩子們聊天。圖/記者楊旭 近期,多地發生幼兒在幼兒園受到侵害事件,如何照顧孩子的話題引發關注。
  • 人民日報評論:關愛孤殘兒童彰顯小康成色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關愛孤殘兒童彰顯小康成色(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黨和政府關心孤殘兒童注重實效,全面落實相關養育和保障服務政策,確保他們獲得應有的權益和尊嚴>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DaDa「To Be With You」持續關注孤殘兒童 走進北京春暉關愛之家
    2019年1月9日,DaDa「To Be With You」項目公益團隊持續傳遞關懷,來到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的春暉關愛之家,為機構內的兒童護理人員提供專業醫療培訓,為孤殘兒童的成長提供關愛與保障。
  • 愛的寄養:80名孤殘兒童有了「新爸媽」
    黃宏英(左)上門回訪寄養家庭的孤殘兒童。   紅網時刻1月24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劉丹青)1月17日下午,陽光明媚,位於長沙縣江背鎮五美社區的長沙市第一社會福利院梅花家庭寄養管理站聯絡員黃宏英來到社區居民李健的家中,看望寄養在她家的腦癱兒童小香(化名)。坐在輪椅上的小香一見到黃宏英便開心地笑起來。
  • 關愛孤殘兒童美倫大飯店福利院中秋送月餅
    N王帆宇 9月24日上午,福州美倫大飯店員工一行,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帶著酒店出品的精美月餅來到福州市兒童福利院開展中秋慰問活動,為福利院康復中心的孤殘兒童送去愛心和節日的祝福。 福州市兒童福利院相關負責人帶福州美倫大飯店員工一行,參觀了福利院新建的康復中心,美倫大飯店的員工們把月餅分發給康復中心內的孩子們。兒童福利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感謝酒店對孤殘兒童的這份關愛,雖然只是小小的月餅,卻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 廣東中山市兒童福利院嘗試孤殘兒童養育新方式
    他們無依無靠,沒有爸爸媽媽的關愛,沒有溫暖的家,這個特殊群體就是孤殘兒童。生活雖然給予了他們許多磨難,然而他們卻在這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愛,這裡就是廣東省中山市兒童福利院。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中山市兒童福利院目前在院兒童451人,殘疾兒童佔95%以上。近年來,福利院大力開展家庭寄養、國內收養、涉外送養等業務,有效提高了兒童的生存和生命質量。
  • 張掖市兒童福利院黨支部 為孤殘兒童舉辦集體生日會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親情和關愛,讓全體黨員和孩子們增進感情交流, 1月5日晚上張掖市兒童福利院黨支部為全院一月份過生日的孩子舉辦了集體生日會。「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在熟悉而又溫馨的旋律下,集體生日會緩緩拉開了帷幕。幾位小壽星在許願卡上寫下各自的生日願望,開心的吹蠟燭。
  • 陳燕清:用陪伴,守護孤殘兒童寫下人生的詩行
    人物名片:陳燕清福州市兒童福利院護育一處主任兼幼兒早教教學●2012年獲「福州市先進教育工作者」●2015年獲「福州市第三十四屆勞動模範」●2016年獲「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孩子沒法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 孤殘兒童「快樂農場」戶外情景教學歡樂多
    華聲在線4月24日訊 4月23日,在這個溫暖宜人的四月,衡陽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開展「我能行之快樂農場」主題戶外情景教學活動,為讓院內孤殘學生走近大自然,拓展視野,讓課堂中知識理論聯繫實際,讓福利院學生更好的直觀教學,認識植物,了解食物來源,培養動手能力和協作精神,體驗生活,豐富知識
  • 德興故事,18年收養85名孤殘兒童的最美媽媽
    而今天我想和你說一個發生現代的德興故事。故事主人公饒美香,18年默默收養85名孤殘兒童。數年前德興人論壇的網友組織一次公益活動。讓大家帶上家裡用不著的舊衣參加,尤其是孩子的衣服。當時不明就裡,現在人家的孩子金貴得很,誰會要別人用過的舊衣?雖如此想,依言各自帶了一大包舊衣。德興雖號稱中國銅都,城卻小。
  • 九江市公安局團委深入孤兒院看望孤殘兒童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通訊員萬麗娜報導:5月4日下午,九江市公安局團委與市直部分團委在市直團工委的帶領下,深入市孤兒院看完孤殘兒童,代表團員獻上愛心。市局團委書記段琳娜出席活動。今年市局團委提前謀劃,與市直團工委一起深入市孤兒院,送去團員的關心與問候,孤兒院負責人帶領團幹代表參觀了孤兒院,團幹代表與孤兒進行了互動,看望了部分孤殘兒童,並觀看了孤兒院的專題紀錄片,團幹代表紛紛表示深受感動,回去後,一定號召更多的青年來關注這些可愛的孩子,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青年大哥哥、大姐姐們的關愛。
  • 好聽音樂公司關注孤殘兒童,助力公益傳播
    歌曲《別怕,我在》作為北京春暉博愛兒童救助公益基金會同名公益宣傳片的背景音樂,由好聽音樂公司免費授權,公益傳播的內容與歌曲要傳遞的精神十分契合.在得知春暉博愛兒童救助基金會需要歌曲授權作為背景音樂的時候,好聽音樂公司義不容辭加入到關愛孤殘兒童的行列,以最快的速度授權其使用,希望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孤殘兒童送去一點關愛.
  • 公益活動「為愛行走」 500餘人情暖貧困孤殘兒童
    延安市舉行首屆四分之一程馬拉松集體行走公益活動  500餘人為愛行走 情暖貧困孤殘兒童    愛心人士為62歲環衛工人朱生榮捐款 賀晶晶 劉梅 三秦都市報記者張玲攝  11月22日,由延安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主辦的四分之一程馬拉松集體行走公益活動舉行,我市500餘人共同走完了全程10.5482公裡,在活動的折返點和終點,分別舉行了為受傷環衛工捐款和為貧困孤殘兒童認購
  • 讓這些孩子享有家庭溫暖——孤殘兒童問題採訪記
    新華社鄭州11月7日電讓這些孩子也享有家庭的溫暖——孤殘兒童問題採訪記    新華社記者郭久輝、齊健、艾福梅    家庭是孩子們的天堂。    5年前,家住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旭升村的居民郭煥英,從福利院把患腦癱下肢癱瘓的黨子建帶回家。當時黨子建只會爬,大小便失禁,智商也比正常孩子偏低。郭煥英和老伴兒沒有嫌棄他,每天換洗衣服被褥,總是讓子建乾乾淨淨的。「不是為了一個月450元的寄養費,說實話,給1000塊錢都沒人願意伺候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我實在是看孩子太可憐,從小沒有家。」郭煥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