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金玉之下,皆為「故事」。9月18日晚7點,《楊奶奶講故事》欄目組一行2人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金玉之下,皆為「故事」。9月18日晚7點,《楊奶奶講故事》欄目組一行2人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多功能廳,和現場的近60位中國小記者一起分享故事裡的生活,生活裡的故事。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院長馬來虎、總監張耀忠、播音主持主講老師李婷玉及部分學員家長參加了本次分享會,一場「故事」的聽覺盛宴就此展開。
首先是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原市實驗退休語文老師、《楊奶奶講故事》欄目主講、平涼兒童閱讀推廣研究會執行會長楊小蘭,朗讀了繪本故事《象老爹》,她繪聲繪色的語言,傳遞著一種自然規律的正常狀態和生命之間的情感交流與相互支撐,引導孩子形成一種對「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態度。
小記者們聽了,紛紛表示這個故事讓人感覺心裡暖暖的、鼻子酸酸的、眼裡潤潤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好好聽爸爸媽媽的話,儘自己的方式好好愛他們,不希望有一天看到「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場景而悔之晚矣!家長們也反映,聽著聽著眼眶就有些發熱,但最後沒有掉下眼淚,而是含淚微笑了,生命的自然規律無可更改,但生命之間的溫情和感動我們都可以擁有和珍惜!
其次,走過祖國最南端的天涯海角、闖過北邊好漢當去的長城、看過最西邊的霍爾果斯口岸和美麗的那拉提草原、好奇過去西天取經的水簾洞孫悟空的生活、愛旅遊、愛生活、愛閱讀、愛講故事、愛聽故事的鄉村語文教師馬雪玲為大家帶來了繪本故事《鱷魚愛上長頸鹿》、《團圓》。與其說馬雪玲老師是在給大家講故事,不如說是她在帶領大家一起讀故事,一起看繪本上的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畫面,有時會從旁指導,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鱷魚先生還會想出什麼辦法讓長頸鹿小姐注意到他呢?」「這個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嗎?」「No,並沒有,你猜猜看會有什麼故事發生?」引導孩子主動思考,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作文主講老師馬小玲說道,「這才是真正的閱讀啊,愛看書的孩子很多,他們的閱讀能力卻千差萬別,閱讀是要『深入淺出』的,正如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督學、北京十一中校長李希貴說的那樣,『看書不等於閱讀。閱讀要質疑,要思考,甚至可以猜測、假想,然後才能有感悟、體驗,這是僅僅靠看書無法達到的』。所謂『文化』,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文』就是書本上的知識,而『化』就是內化,將知識轉化為身上的某種氣質,某種能力,閱讀的過程就是『內化』的過程。」
故事就到這裡結束了,端看各位聽眾、讀者如何「化為己有」了。(中國小記者平涼新聞採編中心站 宣)
本文來自大風號,僅代表大風號自媒體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