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寶媽熬夜猝死!如何健康熬夜?醫生這樣說

2020-12-23 騰訊網

熬 夜

似乎已經是當代年輕人的代名詞了

熬夜一時爽

一直熬夜一直爽

從不熬夜學習的你

為何通宵追劇打遊戲?

本來白天能做完的工作

為什麼要熬夜完成?

加班、看書、遊戲、煲劇、蹦迪

……

又或者是單純不想睡

就是想把白天

沒有自由安排的時間都「補」回來

當代年輕人有幾百種熬夜的打開方式

這種「報復性」熬夜幾乎已成生活常態

但熬來熬去

大家失落地發現

夜總是熬不完的

熬到最後卻把自己熬成了「熬敗」

尤其是這些年

關於熬夜猝死的新聞層出不窮

今天早上

一條微博熱搜把晶報君看得

瑟瑟發抖

令人震驚的是

在這條新聞底下的評論中

同樣出現過類似症狀的人還不少

不僅如此

熬夜的「副作用」甚至還有

脫髮、失明、焦慮、不想找對象

……

不是危言聳聽,就在不久前,浙江常山27歲的寶媽熬夜猝死,被家人發現抬走時眼睛還在盯著手機。

31歲中科院博士肖育眾,由於連續加班到深夜,暈倒在實驗室,送醫搶救無效去世。孩子才剛剛出生7天。知名青年演員高以翔,連續16個小時工作導致心源性猝死,最終不幸離世。

高以翔此前訪談視頻讓人惋惜

曾經我們都以為會猝死的都是那些中老人。但實際上,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猝死事故,大多數都是年輕人,而且猝死也在不斷年輕化。數據研究顯示,70%的心源性猝死都與熬夜有關,救治率不足1%,大多數在發病15分鐘內就會死亡,已經成為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生命殺手。熬夜的危害顯而易見。當然,我們也深知成年人總有些身不由己,比如這位網友:

當有些夜真的不可不熬時我們該如何健康熬夜?讓我們來聽聽深圳市薩米醫療中心神經內科的孫微主任的建議。

如果一定要熬夜,該如何儘量健康地熬夜?

醫學上認為晚上幾點睡就算熬夜?

孫醫生:在醫學上熬夜沒有明確的時間界限,熬夜並不是簡單的「幾點睡」的問題,它涉及到睡眠的「規律性」和「要睡夠」,只要符合自身規律的睡眠並睡夠就可以了。

目前有兩個公認的調節睡眠的因素,一個是生物鐘,一個是睡眠的自我平衡。人類生物鐘因人而異,而且因環境而變。比如,有人晚上10點就必須睡,否則就困的不行了;有人習慣12點甚至凌晨1、2點睡。這兩種入睡情況都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且達到良好的睡眠效果,就是我們日常說的「睡飽、睡好」的話,晚睡的人就不算熬夜。因此,熬夜只是用來衡量我們是否睡好,是否睡飽了的依據。

這就涉及到睡眠的自我平衡,習慣晚睡的人已經形成一個固定的睡眠習慣,他的生物鐘也在這個階段,但他能在足夠的睡眠時間後身心得到休息,意識清醒,他的睡眠自我平衡就沒問題。還有一部分人雖然在晚上11點就睡了,但他中間的睡眠質量不是特別好,即便睡到第二天早上7點,保證了8個小時的睡眠,也得不到效果良好的休息,這跟睡眠的效率也有關係。

睡眠是有個體化的,因此,按照自身的生物鐘來睡眠就可以了。不管你什麼時間睡,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張朝陽實行的「分段睡眠法」每天只睡4個小時,這個方法可借鑑嗎?

孫醫生「分段睡眠法」又叫階段性睡眠,階段性睡眠就是我們每天分次睡眠,普通人可能從晚上11點或者12點睡到第二天早上5點或6點,睡眠是整段的。階段性睡眠將睡眠分成幾段,且每次睡眠時間不長,累加起來可能對於張朝陽來講就是不超過4個小時。通過這種對生物鐘人為調節的方法,能夠讓張朝陽這樣有很強自我調節能力的人,在較短時間躺下且迅速達到快速動眼睡眠期,這個時期休息的效果是最好的。

此前,搜狐執行長張朝陽分享的睡眠方法備受爭議

但普通人很少有這種強大的自律性,或者我們很少有躺下就能立馬進入快速動眼睡眠的能力,我們通常會被外界的一些情況幹擾,比如陽光光線、電話、電子屏幕等。所以,我們普通人就不太適合貿然進行這種分段睡眠。分段睡眠一般要睡6~8段時間,每段睡眠時長30~40分鐘,對普通人來講,我們很難滿足每一段睡眠都能完成,少一段睡眠就會出現睡眠不足,我們就會覺得很累、很困。

與偶爾熬夜的間歇性熬夜相比,持續性熬夜危害有啥不同?

孫醫生:持續性熬夜會對人造成更多不良影響。因為,間歇的一宿沒睡,一周左右就會補回來,但如果持續熬夜,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補,我們就欠下了「睡眠債」,這就形成了一個慢性過程,這個過程對人的認知、記憶、反應能力、應變能力都有很大的影響,會讓人慢慢「變傻」,也就是認知障礙所以,持續性熬夜缺乏睡眠影響更嚴重。

所以現在年輕人普遍脫髮,長痘,變胖,可能都與熬夜相關。

孫醫生:是的,這是一個熬夜帶來的綜合負面反應。瘋狂熬夜會導致人睡眠不足,身體得不到休息,處於亢奮狀態,最常見的就是出現心臟疾病和心律失常。長期睡眠不足還會讓人內分泌失調,比如出現甲亢、甲減等此類甲狀腺疾病。對於現在的年輕上班族而言,前一天晚上熬夜後,第二天又要按時上班,在心理上又有焦慮。這些因素一起影響著他們的內分泌,一部人人就表現為脫髮、長痘等這類情況,這是一系列的反應,從小問題到大反應會引起非常大的問題。

保溫杯裡泡枸杞、泡腳這些被年輕人提上日程的養生方式靠譜嗎?

孫醫生:養生不僅僅是喝喝枸杞茶、泡泡腳這些,它還包括其他身心的調節鍛鍊、運動,要從各方面入手,才能全面達到養生作用。單純的邊熬夜邊喝枸杞茶,從根本上改變不了熬夜的情況,那麼我們在不得已必須熬夜的時候,就需要在其他方面一起補充上來,才能讓自己精力更充沛。

現在年輕人也流行吃褪黑素、健肝片等保健品。

孫醫生:褪黑素在理論上可以參與調節睡眠,它尤其能改善比如說倒時差這種睡眠障礙,但關於普通褪黑素能否治療睡眠障礙暫無定論,所以不推薦其作為催眠藥物使用。

我們不提倡直接服用褪黑素本身,而是推薦服用褪黑素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受體激動劑既能縮短睡眠潛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總睡眠的時間,可以用於入睡困難為主要症狀的失眠以及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覺醒障礙,這對我們調節睡眠是有幫助的。

特別提示,對於有呼吸睡眠障礙的患者,褪黑素受體激動劑也是安全有效的,沒有藥物依賴性,也不會產生戒斷症狀,所以很適用於當代人噢!而且我本人偶爾也會吃一點,我們在用褪黑素受體激動劑之前,要讓房間的光暗一點,因為黑暗能促進褪黑素分泌。比如很多明星常常會戴眼罩,他們經常晝夜不規律,睡眠不足,坐飛機時他們就會戴眼罩抓緊時間睡,就是這個原理。

目前褪黑素受體激動劑最常用的就是阿戈美拉汀。它的副作用比較小,還有輕度的抗抑鬱作用,可能比較適合需要改善睡眠的現代年輕人。

至於健肝片,就更缺乏科學依據了。

大寫加粗的重點來了!

以下健康熬夜方法建議保存觀看、牢記於心並反覆實踐!!

01

最健康的方法就是能不熬夜就不熬夜(請默念3遍)。

孫醫生認為,要儘量減少熬夜,讓自己規律下來,早睡或晚睡,重要的是睡眠要夠,得到充分休息。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的確不簡單,除了主動熬夜的人,還有大把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社畜不得不熬夜加班,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02

需要值晚班的人儘量減少倒班次數並使用「正順序倒班法」。

一些服務行業比如醫生、警察、媒體等行業需要值晚班。那麼將倒班次數減少並固定值班時間有利於規律員工的生物鐘,讓他們得到充分休息。此處@老闆們。

03

熬完夜後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補回來。

有研究表明,你熬一宿欠下的睡眠,需要一周時間才能讓你的腦袋恢復正常,也就是讓你的認知注意力恢復到原來的水平。而且這一周的時間前提是每天都要睡夠!!如果累加起來欠了睡眠的太多債,那就要注意你的認知正在逐漸減退。已有多個權威研究證明,痴呆和認知障礙與睡眠不足存在一定的關係。

不要懷疑,熬夜真的會使人變傻……所以下次熬夜前請多想想所剩無幾的智商……

04

熬夜時放下重油重辣的食物,選擇清淡食物,不管熬到多晚,早餐一定要吃,且以清淡飲食為主。

一項跟蹤13年的調查顯示:每天睡覺時間少於6小時,BMI較高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7.5倍。這也就是為什麼越熬越「月半」的原因。小龍蝦、麻辣燙、炸雞烤串……熬夜時大家通常喜歡點這些高油高鹽重辣的熬夜搭檔,但這不僅會增加我們的腸胃負擔,將吃過的東西都變成一圈圈明顯的脂肪,還會因為本身熬夜抵抗力下降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夜宵可以有,但不要暴飲暴食,建議以粥或酸奶等清淡食物為主。

另外,熬完夜倒頭就睡常常導致三餐不規律,孫醫生建議,不管早上有沒有胃口,都要爬起來吃一點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墊墊肚子,否則熬了一宿本來就消耗巨大的腸胃更加空空如也,長期下去胃酸會損害胃黏膜,吃早餐也能調動人體代謝,這樣即使因為補覺一天吃兩頓飯也可以。

05

每周固定時間適當運動,微微出汗。

微微出汗的運動能讓熬夜後的體力更好的恢復。可以選擇慢跑、瑜伽、跳舞等運動方式。對於現在好不容易有休息時間,想宅在家裡的上班族,也可以在家跟著運動視頻做一些動作。

06

適時休息,給自己放鬆的時間和機會。

熬夜傷身,也會帶來一些諸如焦慮緊張、壓力大等心理問題,孫醫生建議,一定要適時放鬆自己。如果感覺某段時間很累,壓力很大,就應該適度給自己找一個放鬆的方式出去散散心,比如請個假出去走走,和身邊的人說明自己的情緒和問題。可持續發展建立在身心健康上,在身體發出求救信號前要適度給自己「鬆綁」。

07

自律、愉悅地熬夜。

這也是孫醫生在採訪中反覆強調的一點,睡眠和學習、工作一樣,都建立在自律上,不要放縱自己。在深圳這樣的快節奏城市,熬夜是大部分年輕人都面臨的問題,既然選擇了這種生活,就儘量養成規律作息,保持身心健康。

這些健康熬夜Tips

你都記牢了嗎?

趕緊轉發給身邊越夜越美的朋友吧~

***

還有什麼想說的

「熬夜冠軍」們,留言區集合啊~

相關焦點

  • 熬夜的寶媽猝死,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如何做才是愛媽媽的正確方式
    27歲正值如花的年紀,對於初為人母的女人來說,大多數女性從心態上依然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每天的生活都圍繞孩子,自己不僅面對著日益肥胖的身材,毫無私人時間的生活,都在不斷地摧毀著她們的精神。前幾日,在網際網路上發布的,27歲的寶媽夜晚玩手機時,突然出現猝死的情況,面對如此噩耗,讓很多人感覺到震驚,難道手機的世界真的有那麼精彩嗎?真的值得覺都不睡地沉浸在其中嗎?
  • 為什麼寶媽一邊喊著缺覺,一邊又熬夜不肯睡?原因很心酸
    為什麼有娃後,寶媽就漸漸習慣了熬夜,再也不記得之前上次倒頭就睡是什麼時候?有位寶媽說得好:有娃後,熬的不是夜,而是自由!白天忙著帶娃做家務,寶媽沒有一點兒放鬆的時間,有時候甚至懷疑自己就是個帶娃機器,娃哭了餵奶、娃困了哄睡,完全沒了自己的想法。只有在晚上寶寶睡覺後,寶媽才能真正做回自己,可以徹底放鬆地玩手機,追劇或刷微博,這一刻寶媽的內心的十分快樂的。
  • 27歲二胎寶媽通宵玩手機猝死,被罵不自律,媽媽:不可能不熬夜
    27歲二胎寶媽通宵玩手機猝死,被罵不自律,媽媽:不可能不熬夜前段時間有一則令人痛心的事情,一位27歲的年輕媽媽在晚上玩手機的時候不幸猝死,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大女兒6歲,小兒子剛剛2歲。最後醫生說媽媽是因為過度疲勞才引發了心臟問題
  • 揚州24歲女孩睡夢中猝死 或與經常熬夜有關
    【探因】平時喜歡上網熬夜?女孩這麼年輕,竟然會在睡夢中意外死亡,很多居民都有些想不通。「平時看小女孩蠻健康的,看不出有什麼病。」小區內一居民稱,大家最近去超市買東西,沒看出歡歡有什麼異樣,只是聽說,小女孩平時喜歡上網和玩手機。
  • 大學生寢室內猝死 熬夜玩遊戲十多小時
    連打遊戲十多小時 27歲女子凌晨猝死  經常通宵玩遊戲,在連續打遊戲十幾個小時後的一天凌晨,上海一名27歲女子突然胸悶、摔倒,神志不清。  醫生方晶提醒,長時間連續遊戲不休息,不僅影響作息,更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增加猝死機率,切記注意休息。
  • 「經常熬夜的朋友猝死了……」死亡離你很近,這話可不是危言聳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醫生成為了中國的高危職業。據媒體報導,7月4日下午3時,年僅31歲的中科院博士肖育眾被發現暈倒在實驗室,送醫搶救無效去世!而他的孩子才出生7天……  然而,肖育眾並不是個例。就在六月底,也有兩位青年醫生相繼離世。
  • 小象健康熱點聚焦:熬夜猝死,下一個輪到誰
    在搶救室裡,醫生說必須要聯繫家屬,因為手術是要把鋼絲插進腦血管裡打通;風險就是會腦出血、癱瘓或者智障。  隔壁病房裡還有好幾個30歲左右,因為熬夜直接癱瘓了的年輕人。  這位朋友算是萬幸,躲過一劫。但同時也有更多的人,當熬夜病來索債,致命一擊,一擊即倒,一點反應餘地都沒有。
  • 睡不著和喜歡熬夜是兩回事,27歲二胎媽媽凌晨猝死,引人思考
    一個懷著二寶的媽媽猝死,撕裂了一整個家庭,這樣的悲劇,讓一家人從此生死相隔。不同的生活態度,決定生命的質量和長度。去世的27歲二胎媽媽因為通宵玩手機猝死家中,對此,不少刺耳的網評是:「怎麼那麼大的年紀,還不小心,竟然如此不自律
  • 熬夜或為猝死誘因 專家支招如何自救
    近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另有網傳一23歲網際網路企業員工,連續加班後在下班路上猝死離世。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我們提出了關於猝死的8個問題……1、什麼是猝死?【同期】北京天壇醫院心臟及大血管病中心學科帶頭人 金澤寧猝死應該是首發症狀,從患者感覺到不舒服,到死亡一個小時之內的這種過程,稱之為猝死。
  • 逃過了熬夜過勞猝死,還有便秘猝死這一關
    先有網際網路企業員工高強度加班後猝死,引發了網民的聲討,後有童星出道的演員跨年後猝死,兩位不幸的逝者年紀都不過二十來歲而已。近年來,年輕人猝死案例屢見不鮮,原因顯而易見,高強度的工作和不規律的生活被認為是主要問題。死亡前一天還生龍活虎的人說沒就沒,這讓很多年輕人對猝死產生了恐慌。
  • 報復性熬夜其實最傷身 醫生:長期熬夜危害健康
    今年30歲的張思在成都一家公關公司工作,睡前必刷手機至少三小時的她,對於報復性熬夜最大的感受就是,記憶力明顯衰退,「明明很熟悉的人,或者電視上的明星,總是說不出名字。還有就是經常會忘記鑰匙、門卡放在哪裡。以前我以為記性不好只是偶然,現在內心很難受,覺得自己在走向衰老,從皮膚到記憶力。」
  • 15歲男孩熬夜學習,心臟驟停猝死課堂,熬夜的傷害不只是身高
    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學習成績提上去,經常讓孩子熬夜學習,這樣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久而久之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嚴重的傷害。男孩熬夜學習,突然心臟驟停猝死,熬夜不僅僅影響身高!梁先生今年40歲,是一個普通的公司職工。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傑傑,今年15歲。
  • 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
    核心提示:熬夜在日常生活中屬於非常不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對於經常加班熬夜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如果經常熬夜,身體健康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健康方面的影響只是其中一方面,如果長期熬夜會讓自己感到非常的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幸出現熬夜猝死的現象,並且還是在毫無防備的出現猝死的現象,那麼,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15歲學生熬夜學習猝死,熬夜就是過度透支生命,家長不得不防
    15歲,正當青春年少,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心中剛剛知道追求夢想,並為之努力,但不幸的事情也在發生,降臨到這個少年身上,到底是什麼傷害了孩子?前段時間,根據新聞報導了解到:這位15歲的少年小秦(化名)在老師眼裡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父母眼裡的勤奮聽話的好孩子。
  • 熬夜危害健康,如何做才能補救回來?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熬夜反而變成了一件時髦的事,「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雖然知道熬夜對身體的危害,但是大家還是控制不住自己那顆「想熬最長的夜」的心。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報導熬夜猝死、長期睡眠不足猝死的新聞,熬夜和猝死之間是否真的有直接的關係呢?中國睡眠醫學協會曾發布過一份調查:90%的年輕人猝死、腦溢血、心肌梗塞都與熬夜有關。
  • 別再熬夜了,真的會死!熬夜的危害比你想像還要大!
    看起來平時挺健康的一個人,怎麼突然就這麼脆弱不堪。卡卡問醫生病因,醫生查來查去,只查到兩個字:「熬夜」。  別再熬夜了,真的會死!  「  2015年1月28日,27歲的女警楊先文,因為腸癌晚期昏迷後就再也沒有醒過來。腸胃沒有得到正常的作息,長期這樣下去會導致腸胃疾病。
  • 孕媽經常熬夜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有哪些?孕期別輕易熬夜
    但事實上,經常性的熬夜不僅會影響孕媽的健康,還會給孩子帶來危害。經過了解,她發現自家寶寶長得要比別家寶寶慢得多,張女士不由得擔心了起來,群友們幫忙分析了原因,可能是因為孕期不注意引起的「後遺症」:因為孕期時寶媽總是喜歡熬夜,導致孩子的生物鐘也被影響,也習慣了白天的時候睡覺,晚上的時候活動,很多寶媽都建議她去諮詢醫生。
  • 人到中年,請別再熬夜!猝死不是偶然發生!
    短短半年前,知名演員高以翔在熬夜錄製綜藝節目中忽然暈厥而導致心力交瘁過勞而死。這樣的意外並不是偶然發生,高以翔生前就邊跑邊說自己「不行了」,但節目中並一度以為他是開玩笑,是節目效果。人到中年,請別再熬夜!
  • 27歲女博主飛機猝死,警醒百萬青年: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我一問,才發現是知名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北京飛往上海的飛機上因心臟停止跳動而去世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猝死。這一年,她也才僅僅27歲。這位知名時尚博主,在微博上有著141萬的粉絲,由於她常常喜歡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穿搭和美妝心得,很多人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小雅。儘管其死亡原因目前不明還在調查中,但我從小雅過去的動態中,還是能夠窺見一些端倪。
  • 27歲寶媽生娃後,「一夜衰老」成「老太」,醫生:世界罕見
    所以說,每個母親都是偉大而值得敬重的。女人在生產後,若是沒護理恢復好,很可能留下一輩子的後遺症,運氣不好的還會遇上一些疑難雜症。寶媽胡娟的故事,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歲寶媽生娃後,「一夜衰老」成「老太」,醫生:世界罕見1985年生胡娟和丈夫是青梅竹馬,女方青春靚麗,男方長相也很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