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增收入300億罰款60萬!康美藥業處罰落地,定性財務欺詐,民事訴訟...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程丹

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定性,證監會行政處罰書落地。

證監會5月14日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決定對康美藥業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9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款,對6名主要責任人採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相關中介機構涉嫌違法違規行為正在行政調查審理程序中。同時,證監會已將康美藥業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為移送司法機關。

業內人士指出,60萬的處罰是老證券法中有關於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頂格懲處,康美藥業的違法行為是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此前也下發了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因行政複議等程序導致行政處罰書最近下發。對康美藥業的懲處並未結束,後續的民事賠償、刑事追責將讓康美藥業的財務欺詐付出沉重代價。

長期虛增貨幣基金,證監會定性財務欺詐

經過前期的調查和行政複議等程序,證監會最終認定,2016年至2018年期間,康美藥業虛增巨額營業收入,通過偽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將不滿足會計確認和計量條件工程項目納入報表,虛增固定資產等。同時,康美藥業存在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情況。上述行為致使康美藥業披露的相關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

證監會表示,康美藥業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欺詐行為,踐踏法治,對市場和投資者毫無敬畏之心,嚴重破壞資本市場健康生態。證監會發現案涉違法行為後,立即集中力量查辦,持續公布執法進展,疫情期間通過多地遠程視頻會議方式召開聽證會,聽取當事人陳述申辯,並在堅持法治原則下從嚴從重從快懲處。

證監會重申,信息披露制度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制度基石,依法誠信經營是最基本的市場紀律。一些上市企業無視法律和規則,實施財務造假等侵害投資者利益的惡劣行為,相關中介機構未履職盡責、勤勉從業,嚴重阻礙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對此,證監會將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用足用好法律賦予的職責,綜合運用行政處罰、刑事追責、民事賠償及誠信記錄等追責體系,對財務造假等行為重拳出擊。

早在去年8月份,證監會就向康美藥業下發了行政處罰告知書,根據告知書中的調查結果,證監會調查顯示,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康美藥業分別虛增營收89.99億元、100.32億元、84.84億元,2018年年報虛增營收16.13億元;兩年半時間虛增營業利潤39.36億元,佔同期公告營業利潤的三分之一。

同時,公司在未經過決策審批或授權程序的情況下,累計向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非經營性資金116.19億元用於購買股票、替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償還融資本息、墊付解質押款或支付收購溢價款等用途。

另外,康美藥業在2018年報中存在虛假記載,虛增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投資性房地產,共計36億元。其還通過財務不記帳、虛假記帳,偽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或銀行對帳單,配合營業收入造假偽造銷售回款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分別達225.49億元、299.44億元、361.88億元,合計總額為886.81億元。

康美藥業在彼時作出了回應,表示公司對上述問題帶來的影響,向廣大投資者致以最誠懇的歉意。公司將提高規範運作及信息披露水平,嚴格規範信息披露的相關管理制度,針對查實的相關問題進行認真切實整改,努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時,公司及相關當事人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行使陳述、申辯和要求聽證的權利,公司將就上述事項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9個月過去了,經歷了聽證,證監會最終認定,康美藥業財務欺詐坐實。

後續民事訴訟、刑責或難免

在某股民維權平臺,康美藥業的投資者維權的就達到了5658起,位列第一,證監會也明確表示,已將康美藥業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為移送司法機關。有分析指出,後續可能會有進一步的懲處。

尤其是隨著新《證券法》頒布實施和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財務造假等證券違法違規成本將大幅提升,行政處罰決定作出後,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也將面臨投資者民事訴訟索賠,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今年3月1日實施的新《證券法》大幅提高了財務造假的違法成本,通過新增信息披露條款凸顯出重要性,其中不僅包括擴大信息披露義務人的範圍,信息披露內容簡潔明晰、通俗易懂(第七十八條)以及披露義務人應具有自願性原則(第八十四條)等,而且也就對信息披露的真實程度做了嚴厲的懲罰力度,即相比於原來《證券法》的最高懲罰金額只有60萬,現提高到 1000萬元。同時,新《證券法》還創設了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因財務造假受損失的投資者可通過投資者保護機構參加證券民事賠償訴訟,巨額賠償將大幅提高造假成本,可以預期「重罰+嚴懲+高額賠償」將成為執法常態化。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從嚴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已成常態,近一年多來,已有22家上市公司因財務造假被立案調查;18起典型案件領了罰單,6起財務造假涉嫌犯罪案件被移交公安機關。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此前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一直以來,總有一些上市企業在法律「紅線」邊緣試探,與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背道而行,缺乏對市場、法治、投資者的敬畏之心,擾亂了資本市場生態,更侵害了與市場共擔風雨、共同成長的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甚至近年來還出現了若干起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自己設局操縱自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惡性案件。這些市場違法行為,嚴重偏離了「依法誠信」的基本底線,破壞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發揮。對此,證監會動真格、出重拳、擊要害,以儆效尤,是對資本市場公平、公開、公正秩序的保護。

相關焦點

  • 「千億白馬」財務造假300億遭頂格處罰,股票卻漲停了……
    昨晚,沉寂許久的上市公司康美藥業( 600518.SH ,現ST康美)突然刷屏,財務造假揭蓋一年之計,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書終於落地。你以為只是這樣嗎?還是太年輕!今天ST康美一開盤,就漲停了!據統計,康美藥業2016年虛增貨幣資金225.8億,2017年虛增貨幣資金299.4億, 2018年虛增貨幣資金361.9億,三年累計虛增的貨幣基金達887億,是公司淨資產的3倍,相當於康美藥業三年造假了三個自己。
  • 康美藥業造假被罰 被罰款60萬財務造假300億
    康美藥業造假被罰 被罰款60萬財務造假300億 2020-05-15 16:04:20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康美藥業造假被罰】財務造假300億,被罰款60萬,股票不僅沒有跌,而且馬上漲停回應——這樣的「黑色幽默」,又一次出現在大A股。
  • 從新證券法視角看: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會罰多少錢?
    目前,證監會已對康美藥業定性為財務造假,其在貨幣資金項目,累計虛增貨幣資金高達887億元,金額之高實屬罕見。專家認為,等待康美藥業的將不僅僅是行政處罰。公司會不會受到更嚴厲處罰?2019年8月16日,證監會發布公告,對康美藥業作出多項處罰。
  • 頂格處罰60萬元成「過去式」 IPO欺詐發行未來將獲重罰
    昨日,證券法修訂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四審,其中,證券違法頂格處罰突破60萬元瓶頸,欺詐發行頂格罰2000萬元成為一大看點。同時,較大幅度地提高行政罰款額度,按照違法所得計算罰款幅度的,處罰標準由原來的1至5倍,提高到1至10倍;實行定額罰的,由原來多數規定的30萬元至60萬元,分別提高到200萬元至2000萬元(如欺詐發行行為)、100萬元至1000萬元(如虛假陳述、操縱
  • 刑法修正案已通過,欺詐發行最高判刑15年,頂格處罰60萬成歷史,來看五大要點!證監會剛剛發聲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受立法等因素限制,證監會對發行人、上市公司等信披造假等行為的頂格處罰為60萬元,這相對於一些發行人數十億上百億的造假極為不匹配。隨著刑法修訂案的落地,60萬行政處罰將成為歷史。60萬頂格處罰將終結近年來,監管在打擊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各類證券期貨違法犯罪行為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但囿於立法等因素,我國對財務造假案頂格60萬元行政處罰,在很多數十上百億的造假面前顯得「微不足道」,違法成本極低,民眾略有爭議。
  • 中國版集體訴訟第一案要來了?康美藥業索賠案將走向何方
    去年以來,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制度閘門開啟,杭州中院、南京中院、上海金融法院、深圳中院等多地法院推出第一批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包括備受市場關注的五洋債債券欺詐案件。不過,特別代表人訴訟一直未能破冰。新證券法落地後,市場和投資者一直關注中國版集體訴訟第一案何時啟動。不過,對於此案能否成為首例集體訴訟案,業內仍存一定爭議。
  • 信披造假20萬處罰上限取消,欺詐發行最高罰募集資金1倍 最新刑法修正案重拳打擊證券期貨違法行為
    本次修訂大幅加強了對欺詐發行、信披造假等證券期貨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以欺詐發行退市第一股欣泰電氣為例,證監會對欣泰電氣處以非法募資3%即772萬元罰款,在新規之下,按照20%至1倍的比例,這一處罰金額大幅提高至5147萬元,最高可達2.57億元。
  • 康美藥業實控人被抓背後:千億市值中藥企業陷財務造假
    淨利潤前後存在20億的差距,證券監督管理委員認為,康美藥業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相關信息披露不準確,未及時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二十五條的相關規定。這不是馬興田第一次陷入謊言風波,因為涉嫌財務造假,馬興田於2019年遭遇證監會處罰。
  • 康美藥業實控人被抓背後:千億藥企如何陷入百億財務造假泥潭
    淨利潤前後存在20億的差距,證券監督管理委員認為,康美藥業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相關信息披露不準確,未及時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二十五條的相關規定。這不是馬興田第一次陷入謊言風波,因為涉嫌財務造假,馬興田於2019年遭遇證監會處罰。
  • 新綸科技處罰落地:虛增7億罰款60萬 投資者啟動索賠
    5月25日收盤,新綸科技股價上漲2.73%,報5.26元/股,總市值為60.61億元。註:截圖自同花順行情(新綸科技去年1月31日至今的股價走勢,前復權)謝良指出,根據《證券法》和相關司法解釋,上市公司因虛增利潤等虛假陳述行為被處罰,權益受損的投資者可依法提起索賠
  • 康美藥業案迎來大結局,普寧首富亟需一場治理大變革
    康美藥業案迎來了大結局,2018年12月28日立案調查以來,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水落石出,證監會對康美藥業作出了一系列處罰,實控人馬興田、許冬瑾夫婦被頂格處罰。周一,ST康美開盤漲停。二年半虛增貨幣資金887億,康美藥業沒退市?
  • 瑞幸將支付1.8億美元與SEC達成和解,如果在國內上市會怎樣?
    來源:盒飯財經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有了新進展據最新消息,瑞幸咖啡將支付1.8億美元,就美國監管機構對它做出的會計欺詐指控達成和解。此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此前在一份聲明中稱,這家中國公司至少從2019年4月到今年1月間虛構了超過3億美元的銷售額。對於這份指控,瑞幸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如果瑞幸是在中國上市,如此龐大的欺詐行為,中國證監會會進行怎樣的處罰呢?
  • 「降息」落空,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準全面落地
    造假300億罰款60萬,失蹄「白馬」一字漲停在接到證監會處罰後,造假300億的ST康美開盤漲停,封單近18萬手。證監會昨晚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決定對康美藥業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9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款,對6名主要責任人採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相關中介機構涉嫌違法違規行為正在行政調查審理程序中。同時,證監會已將康美藥業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為移送司法機關。
  • 康美藥業300億一夜消失 涉事中介91家A股金主浮現
    300億造假,驚天動地!年報季最後一天,壓軸大雷來了,康美藥業,曾經的千億大白馬,2018年末剛剛遭證監會調查,又捅出A股史上最大財務造假案。靠行賄上市的「中藥帝國」搖搖欲墜...(千億康美帝國崩塌:賄出來的康莊大道)300億說沒就沒了 300億驚天造假案一出,「15康美債」暴跌20%遭臨停後跌幅一度擴大至28%,股價無懸念跌停,封單超過200萬手。造假何出?
  • A股啟示錄:康美的新衣與投機客的舊夢
    最引人矚目的事件為,2012年、2013年,《證券市場周刊》接連發布《康美謊言》、《康美謊言第二季》等重磅文章,披露康美將荒山包裝成藥業項目用地,虛增投資、虛增巨額利潤等多項操作,質疑康美的高成長背後是財務造假,並呼籲證監會介入調查康美藥業。
  • 康美藥業造假門遭小股東吐槽 股價暴跌3%
    2012年12月中旬,中能興業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質疑康美藥業虛增18億元資產,儘管康美藥業第一時間矢口否認,但股價在一周內還是暴跌了16%。如今,康美「假帳門」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但是,究竟是中能興業造謠,還是康美藥業造假,至今仍然沒有確切說法。這讓「躺著也中槍」的康美藥業小股東們坐不住了。「即便死,也讓我們死個明白」成了他們最後的願望。
  • 康美300億「差錯」誰之過?會所服務19年,收費4000萬
    在4月29日披露的前期會計差錯更正中,對於如此驚人的資金、經營問題,康美藥業將原因全部歸咎為會計處理差錯,沒有提及其他原因。公司稱,是內部控制不健全、財務管理不完善造成的。康美藥業的資金、財務謎團,有待監管部門介入調查,方能水落石出。現在,康美老闆不承認造假,那麼,為康美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怎麼說?
  • 健康元內幕交易案罰金高達36億「康美」、「獐子島」們笑了
    繼康美藥業300億財務造假,60萬處罰落地後。6月24日,證監會發布對獐子島(002069,股吧)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決定對獐子島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15名責任人員處以3萬元至30萬元不等罰款,對4名主要責任人採取5年至終身市場禁入。
  • 老爸300億花帳耍得溜 兒子超跑隨便買!康美藥業欠一個交代
    康美藥業2015年至2017年帳上分別躺著158億、273億、341億貨幣現金,四季度平均現金額為133億、229億、313億。這些錢是有利息收入的,但收入僅為1.65億、1.81億、2.69億。這意味著年化收益連2%都不到,這理財能力也逆天了,理財小白買個貨基也比這個收益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