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中秋」兩節疊加,社會公眾出行意願強烈,省內公路網將很可能保持高位運行。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9月2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於洪亮介紹,兩節期間,預計將以中短途與長途並重,旅遊、探親為主的自駕車出行比例相對較高,重點旅遊城市、景區周邊道路,交通壓力將明顯增加。收費公路免費通行時間為8天,具體免費時段從10月1日00:00開始,8日24:00結束,高速公路以車輛駛離出口的時間為準。預計假期期間,全省高速公路網總車流量將達到1750萬至1900萬,同比增長10-15%左右。
在出行空間分布方面,全省「出行潮」主要呈現沿海城市、重要旅遊景點城市集中分布的特徵,熱點地區和重點方向車流量較為密集;交通流主要集中在魯西、魯中路網密集路段及各大旅遊熱點城市進出口、主要通道、重點景區周邊、重要旅遊路線等路段,預計G35濟廣高速濟南-菏澤段、G20青銀高速淄博-青州段等重要路段,以及省內5A級景點周邊,車流量將會增長明顯。在出行時間分布方面,交通流「潮汐」現象會比較明顯,出程高峰主要集中在9月30日、10月1日,返程高峰主要集中在10月6日前後。
道路通阻情況與道路車流量正比相關,經綜合分析研判,從擁堵時段來看,預測9月30日下午19點至21點可能出現擁堵,10月1日上午10點至12點可能出現擁堵高峰,返程擁堵高峰可能出現在10月6日前後。從擁堵多發路段來看,省內公路網容易擁堵的節點,主要集中在濟南、青島、煙臺、濟寧、泰安等城市,旅遊熱門城市周邊必經的高速路段、重要節點立交樞紐和收費站,預測G3京臺高速、G15瀋海高速、G20青銀高速、G1511日蘭高速、G18榮烏高速等交通主通道,會出現擁堵較為明顯的情況。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保障工作,山東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方面,全省道路客運、城市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出租汽車和水路客運等領域,嚴格落實交通運輸工具、場站和服務區通風消毒、人員測溫等措施,對車輛船舶內部、乘客接觸的設施設備、乘客和工作人員接觸空間、行李艙等區域,每日至少徹底消殺一次,候車室、餐廳、商店等公共區域、客運車輛、船舶等至少每4小時通風一次,乘客口罩佩戴率、體溫測量率、站務司乘人員口罩佩戴率、體溫測量率要達到四個100%。
鐵路和機場的室內場所,根據人員密度採取不同頻次的防控消殺措施,加強對衛生間、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用設施和高頻接觸部位清潔消毒,保持良好通風,必要時進行人群控流。鐵路車輛和航空工具每天清潔消毒。
在交通保障方面,主要就是「兩保兩優」:保暢通、保安全、優組織、優服務。
保暢通,就是全力保障路網暢通。督促公路運營單位提前做好公路管養,科學安排施工計劃,確保公路、橋梁、隧道設施完好;節日期間,除京臺高速南段、北段、日蘭高速巨野至菏澤段、萊泰高速泰安段等4處改擴建路段,其餘路段施工活動全部停止。加強路網運行監測、調度和管理,針對易堵路段和收費站開展專項治理,通過山東交通出行網、山東交通廣播及路上可變情報板等,及時發布公路路況、交通管制、分流繞行、惡劣天氣安全出行提示等信息,並做好各種突發事件和應急運輸準備。
保安全,就是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嚴格執行汽車客運站「三不進站、六不出站」規定,堅決防止違禁物品進站上車。渤海灣客滾運輸嚴格執行七級風不開航、船舶防碰撞等管理制度。強化城市公交安全管理,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檢查員,加強對「三品」安全檢查。對參加「黃金周」運輸的車船及相關設施設備,全面實施維護保養和檢修檢測;嚴格落實對駕駛人員的各項管理措施。
優組織,就是全面優化運輸組織。督促運營單位制定詳細的假期運輸組織方案,強化運輸組織銜接,最大限度增加運力供給。密切監測運輸市場動態,實時調整班次密度,及時增開車(船)數量,確保不發生旅客大面積滯留。有效銜接火車、飛機、公交、出租、道路客運、軌道交通等各種運輸方式,科學組織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接駁聯運,暢通公眾出行「最後一公裡」。
優服務,就是努力提高服務質量。高速公路服務區全力保障餐飲、停車、如廁、加油、汽車充電等各項服務,並優化「健康碼」查驗通道設置,減少等候查驗時間。進一步改進車船候乘環境,完善省道路聯網售票平臺服務功能,優化退票、改籤等便民措施。積極落實軍人、消防救援人員依法優先出行規定,健全老年人、殘疾人出行便利設施。增設服務臺和流動崗,方便旅客諮詢。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於新悅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