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組合》的教學設計

2021-03-01 霞光教育


二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搭配

《排列組合》的教學設計


---林明法

教學內容:

教材第97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找出最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具準備:數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難點:有順序和組合的思想和方法。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來上一節有趣數學活動課,你們喜歡嗎?

數學活動:出示課件畫面懶羊羊被灰太狼抓到狼堡關起來,鎖住了。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大家多有看過這部電視吧,同學們議論紛紛,興趣高昂。接下來請一位同學來講故事。

創設意圖:通過講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動手操作,探索規律

1、喜羊羊,美羊來救懶羊羊,關到狼堡,進入狼堡需要解密碼,密碼鎖是由1和2組成的兩位數,這道門的密碼可能是哪些數?

全班交流,可以擺出2個二位數。即12和21。讓學生觀察這二個數有什麼不同?(這二個數交換位置)。密碼到底是多少呢?

我們來看一看,課件顯示:密碼跳動,跳到12時,12打不開。12不行,那肯定是多少呢?是21。為什麼是21呢?(因為1和2組成兩位數不是12就是21.)課件顯示:密碼跳動,跳到21時門慢慢打開了。

2、進入第二道門,出現了密碼提示:這道門的密碼是由1、2、3三個數字組成的。密碼可能會是那些數呢?

3、各小組交流反饋。用1、2、3可以拼出不一樣的什麼數呢?

教師激勵學生動腦擺一擺:從數字卡片中任選兩張卡片,你能組成什麼數?小組同學討論,並把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拿出卡片,自己動手擺一擺。

引導學動腦,找規律去擺,我們比一比誰擺的數朵而不重複。

4、學生擺完後,小組交流,組長把成員擺的數記下來,並總結擺數的方法。

先用1和2,擺出兩位數12、21然後用1和3,擺出兩位數13、31.最後用2和3,擺出兩位數23、32。提示密碼是是由1,2,3從小到大排列的第四個數三張卡片可以擺出6個兩位數,這樣按順序擺出的兩位數,不重複也不遺漏。

5、小組匯報。師生總結,指明學生說一說。

設計意圖:在匯報與交流中得到最佳的排列方法,一切順裡成章,使學生容易接受。

三、小組合作,鞏固發展

(1)三人做握手的遊戲。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幾次。

(2)小組匯報,三人到臺上有規律的握手,得出結論。(3次)

(3)為什麼三個數數組成6個兩位數,而3個人只能握手只有3次呢?(因為兩個數字組成不同的兩位數,交換位置可以組成不同的兩位數,而2人握手只能算一次,與順序沒有關係)。

(4)從狼堡逃回到羊村有幾條路可走?你會選擇哪條路線呢?(有6條,走中間這條是直線比較近)

2、師:我這有一本練習本賣5角錢可以怎樣付錢。課件人民幣有5個硬幣1角,2張2角,一張5角。動手試一試。誰想來賣?

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到臺上來賣。(四種方法)

板書學生的方法。

3、衣服搭配

出示兩件不同的上衣和兩條不同的褲子圖:請看這裡有幾種搭配方式?試一試。(4種)

交流反饋。

設計意圖:在做做,練練、說說中鞏固學習到的排列方法,做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玩的有趣嗎?說說你學會了什麼?

教學反思:

激趣導入,在遊戲中講故事讓學生產生興趣,在活動中找到啟示。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操作活動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受到學習的樂趣。並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相關焦點

  • 《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設計
    教師板書:排列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更好的學習狀態學習新的知識。) 二、探索交流,掌握新知。1.課件演示:聰聰一家高高興興地去照相。     師:請同學們看情境圖,爸爸媽媽和聰聰照相,如果他們站的位置不同,可以照出幾張不同的照片?自己先想一想。
  • 第201115期【羅偉專欄】課堂中排列組合的教學實踐
    排列組合作為高中代數課本的一個獨立分支,因為極具抽象性而成為「教」與「學」難點。有相當一部分題目教者很難用比較清晰簡潔的語言講給學生聽,有的即使教者覺得講清楚了,但是由於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還不太適應。從而導致學生對題目一知半解,甚至覺得「雲裡霧裡」。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經過嘗試總結出一些個人的想法跟各位同行交流一下。
  • 排列組合學習指南
    從教9年,9000小時班課授課經驗,所帶學生人數5000+,懂高中數學,更懂數學教學。以其獨樹一幟的教學和濃鬱的個人風格深受學生歡迎。排列組合這個內容在高考中佔的比重不高,但是,這個內容在同學們的學習中,會感覺特別的困難。因為這部分知識比較孤立,屬於獨立的一部分內容,有一些獨特的解題法方式和方法。大家在學習的時候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重視第一個,忘記你以前小學奧數裡面學到的這部分內容。
  • 以《搭配》為例 提煉「排列與組合」版塊的教學模式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8單元《數學廣角—搭配》。【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喜歡思考,具有簡單的分析、判斷、推理能力。但是思考問題不夠全面,有序性不強。孩子們處於想怎麼排就怎麼排,還處於一種無序思考的狀態。但只要教師稍加引導,學生就能在活動中體會有順序地排列組合的好處,掌握「排列組合」的方法。
  • 排列與組合問題
    說明:本文是在網絡材料《輕鬆搞定排列組合問題》的基礎上增加大量的新題目,為尊重原作者的勞動,筆者保留了原作者的絕大部分題目排列組合問題是高考命題的一個熱點,一般作為中等題呈現。解決這類問題時,一定要問問自己:怎樣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這樣做是否保證不重不漏了?應採取分步還是分類,或是分步與分類同時進行?分多少步及多少類?每一步或每一類是排列問題(有序)還是組合(無序)問題?當然,對於一些常見的問題,還需學會根據具體的問題,採用相應的解題方法,這樣就能做到遊刃有餘。
  • 十六類排列組合題型及解題策略
    近日,不少網友在後臺留言搜索「排列組合」,現將《十六類排列組合題型及解題策略》再次推出。幾點說明:1.本號後臺留言不具備搜索功能,如果找資料,請關注公眾號後在號內搜索,本號定期匯總發布教研資料;2.排列組合是中學數學中相對獨立性較強的一部分,也是密切聯繫實際應用較強的部分。
  • 排列組合公式
  • 一文學會排列組合
    言歸正轉,排列組合是面試中的熱門考點因為看似簡單的排列組合可以有挺多的變形,根據變形,難度可以逐漸遞增,而且排列組合本身有挺多的解法,能很好地區分一個侯選者的算法水平,排列組合如果用遞歸挺不容易理解的(反正筆者一開始看了好幾遍代碼愣是沒看懂),之後我會教大家如何用一種非常簡單地方式來理解排列組合的遞歸,這也是寫本文的根本目的接下來我們看看如何用
  • 排列與組合公式的原理
    排列公式其實很簡單,就是不重複、有順序的抽取,利用了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即可得到計算公式。從m個元素中隨機抽取n次、不放回抽取,其中n不超過m,那麼根據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可知所有可能的情況的種類數量為用另一種更簡便的公式表示為上式即為排列公式,表示從m個元素中隨機抽取n個進行排列的可能種類數。那麼當m=n時,排列公式變成我們把上式為全排列公式。
  • 【輕鬆學】排列組合與概率——排列A組合C
    輕鬆學計劃】集合容斥——公式類【輕鬆學計劃】集合容斥——圖示標數類【輕鬆學】經濟利潤問題——基本公式類【輕鬆學】經濟利潤問題——部分打折類(常考送分題)【輕鬆學】排列組合與概率——基本概念排列   有順序       順序改變影響結果組合   沒有順序     順序改變不影響結果題幹關鍵字:排列   排隊、排法、次序、順序
  • 排列組合15類重點題型及解題方法
    排列組合的問題豐富多樣,在學習排列組合這一章節的內容,同學們從基本問題入手,認知典型問題的特點,掌握分析典型問題的原則,例如:特殊元素、特殊位置優先排;最短路徑問題,不走回頭路;    掌握處理典型問題的方法,例如:相鄰問題捆綁法,捆綁式既要注意「大格局」問題,也要注意「小局部」問題;不相鄰問題插空法;平均分堆除容量;限制問題間接法、除雜法;
  • GMAT數學:排列與組合的區別
    (2)排列數公式: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排列  當m=n時,為全排列Pnn=n(n-1)(n-1)…3·2·1=n!  (三)組合和組合數  (1)組合: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並成一組,叫做從 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組合。
  • 排列組合解題方法
    排列組合解題方法歌訣明確目標任務,確定分類分步;各類獨立完成,各步協作才行;類中種數要加,各步種數用乘;考濾順序作用,排列組合分清;有關順序排列,無關順序組合。
  • 軍轉幹行測備考:排列組合問題的「殺手鐧」
    ,排列組合有相對來說,不是特別簡單,所以有時候經常會跟開玩笑一樣,排列組合感覺都會,就是算出來的答案沒有。那麼,中公教育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排列組合,幫大家解答內心最深處的疑惑。主要從一下幾步講解:一、基本原理排列組合是求方法數的,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就會設計到兩個基本情況,也就是完成這樣一項任務到底是分類還是分步,又或者都有。第一加法原理:一步到位,分類用加法。例:A地到B地,高鐵3趟,大巴4趟。
  • 行測核心考點——排列組合
    排列排列指的是從n個元素中任取m個按照一定順序排成一列,計算排列種數,則有如圖3. 組合組合指的是從n個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為一組,叫作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組合。計算組合種數,則有如圖二、限制條件型問題1. 指定位置型在排列組合種,有些元素有特殊的位置限制。此時用特殊元素優先法進行求解,先排特殊元素或者特殊位置,再排其他元素或位置。
  • 計數原理與排列組合
    二、排列與組合1、排列一般地,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permutation),記作,為了方便,書寫為A(n,m)。例如:從7個人中取出4人站成一排,共有排列方法A(7,4)種。
  • 插板法在排列組合中的應用
    插板法在求解排列組合題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但並不是所有排列組合問題都能夠用插板法。使用插板法進行求解,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進行排列的元素都是同質的,也就是說不存在任何差異,將一個元素放入第1組和將另一個元素放入第1組沒有任何差別;2)每個分組至少保證有一個元素。1. 標準的插板法習題所謂標準的插板法習題,是指習題完全滿足插板法的兩個條件,如下面的習題1。
  • 排列組合之技巧集合!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必須認真審題,明確是屬於排列問題還是組合問題,或者屬於排列與組合的混合問題;同時要抓住問題的本質特徵,靈活運用基本原理和公式進行分析,還要注意講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排列: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個元素(這裡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
  • 高中數學排列組合知識點
    高中數學排列組合知識點 2019-01-28 21:52:04 來源:三好網   2.理解排列的意義,掌握排列數計算公式,並能用它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問題。  3.理解組合的意義,掌握組合數計算公式和組合數的性質,並能用它們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問題。  4.掌握二項式定理和二項展開式的性質,並能用它們計算和證明一些簡單的問題。  5.了解隨機事件的發生存在著規律性和隨機事件概率的意義。
  • 高二數學排列組合公式大全
    排列P------和順序有關  組合C-------不牽涉到順序的問題  排列分順序,組合不分  例如把5本不同的書分給3個人,有幾種分法."排列"  把5本書分給3個人,有幾種分法"組合"  1.排列及計算公式  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排列的個數,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排列數,用符號p(n,m)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