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知識」骨關節炎的概述

2020-12-20 隴原健康

一、概述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種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病。本病在中年以後多發,臨床上以關節腫痛、骨質增生及活動受限最為常見。骨關節炎的發病無地域及種族差異。年齡、肥胖、炎症、創傷及遺傳因素與本病的發生有關。最常見的症狀:是關節疼痛和僵硬,久坐後起立活動時症狀明顯,活動後稍緩解,但活動過量後又會再加重。骨關節炎主要危險因素:包括肥胖、關節軟骨損傷、膝關節畸形、長時間寒冷陰溼環境等。年齡越大患病可能性越大,女性患病風險是男性的2~3 倍,多累及手指關節,膝關節、髖關節、脊柱等,是影響老年人活動的最常見疾病。採取健康生活方式:積極治療,有助於身體康復、改善生活質量。

二、病因

多種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纖維化而導致的關節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年齡、女性、肥胖、炎症、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其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增生、關節囊攣縮、韌帶鬆弛或攣縮、肌肉萎縮無力等。

三、臨床表現

1.常見症狀:關節疼痛、肌肉萎縮、關節畸形。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常發生於晨間,活動後疼痛反而減輕,但如活動過多,疼痛又可加重。另一症狀是關節僵硬,常出現在早晨起床時,或白天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後感覺關節僵硬,要經過一定時間活動才感到關節自如,氣候變化常促使症狀發生。

2.受累關節可見關節腫脹、壓痛,活動時有摩擦感或「咔嗒」聲,病情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不同部位的骨關節炎:手指以遠端指間關節受累最為常見;膝關節受累在臨床上最為常見;髖關節受累疼痛;脊柱:頸椎病、腰椎骨質增生;原發性全身性骨關節炎(常發生於絕經期婦女);瀰漫性原發性骨肥大症(多見於老年男性)。

3.檢查:(1)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免疫複合物及血清補體等指標一般在正常範圍。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現C反應蛋白和血沉輕度升高。出現滑膜炎者可有關節積液,一般關節液透明、淡黃色、黏稠度正常或略降低,但黏蛋白凝固良好。(2)X線平片:早期並無明顯異常,約數年後方逐漸出現關節間隙狹窄,此表明關節軟骨已開始變薄。開始時,關節間隙在不負重時正常,承重後出現狹窄。病變後期,關節間隙有顯著狹窄,軟骨下可有顯微骨折徵,而後出現骨質硬化,最後關節邊緣變尖,有骨贅形成負重處軟骨下可有骨性囊腔形成典型的骨關節病徵象。

CT及MRI檢查可在早期發現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質的異常改變。

四、診斷

根據慢性病史臨床表現和X線所見,診斷比較容易。必要時可做關節滑液檢查,以證實診斷。X線改變不能說明是原發性骨關節病。應從病史中明確病損是原發性或繼發性。

作者:王福林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溼骨病科主任

製作:甘肅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

相關焦點

  • 「健康科普知識」骨關節炎食療藥膳推薦
    骨關節炎食療藥膳推薦1.參芪山藥燉雞 組成:山藥30g 熟地20g 枸杞子15g 蓮子肉15g 黨參15g 黃芪15g 當歸9g 母雞1隻。用法:母雞去毛及內臟,加水共燉,飲湯食肉,2日1劑。功效:益氣滋陰,活血養血。主治:頸椎病。頸部僵硬疼痛,夜間尤甚。
  • 關節炎——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
    關節炎與許多疾病相關,包括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紅斑性狼瘡、萊姆關節炎、乾癬、硬皮病、萊特氏症候群、修格蘭氏症候群和類風溼性脊椎炎。表現症狀骨關節炎常見於老年人,主要因關節位置的軟骨持續耗損而致,而且是最普遍的一種關節炎。其病徵包括關節疼痛和僵硬(尤其在運動後)、腫脹、變形,及/或活動力降低。
  • 骨關節健康基地在上海成立
    核心提示:為普及防治骨關節炎的科普知識,提高人們防治骨關節炎的能力,世界衛生組織(WHO)上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合作中心——骨關節健康教育基地於2004年4月10日在雲峰劇場正式揭牌。「骨與關節健康十年」活動涉及的相關疾病包括因肌肉與骨骼失調而引起的各種疾病,例如骨質疏鬆、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下背部疼痛、脊椎功能失調、四肢末端嚴重損傷、兒童致殘性疾病和畸形性病變等。   據統計,我國關節炎患者估計有1億以上。50歲以上的人群中50%有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者有骨關節炎,且人數還在不斷地增加。
  • 科普!原來這就是骨關節炎
    現在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出現關節部位的疼痛腫脹,到醫院就診後醫生診斷為骨關節炎,但是對於骨關節炎,多數的患者其實並不太清楚這個疾病是什麼回事,那麼骨關節炎有哪些常見問題?我們又該如何防治呢?今天有請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廖江峰分享《骨關節炎應該如何防治》,醫生資料。一、骨關節炎是如何產生的? 有什麼表現?
  • 珍愛關節 遠離骨關節炎
    ■李女士:我患骨關節炎已經三年多,活動時能聽到咔嗒咔嗒的響聲,聽人說這是膝蓋長骨刺了,多做做運動但我運動了一段時間,響聲沒消失,關節炎發作時反而疼得更厲害,這種方法管用嗎?  ■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副院長李春:骨關節炎是一種由年齡增大、勞損創傷等原因引起的關節退行性病變,關節腫脹、疼痛、彈響(骨擦音)都是它的症狀表現。對於骨關節炎,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有:  其一,過度鍛鍊。有人認為既然骨關節炎是長骨刺了,就一定要多爬山多走路,把骨刺(掉就好了,但最終結果是病情更加嚴重。
  • 運動有利於骨關節炎患者恢復健康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加速,骨關節炎成為備受關注的重點問題。骨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骨關節病,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關節疾病,65 歲以上人群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達50%以上,75歲以上的人群可達約80%。
  • 「兒童科普」 孩子也會得關節炎嗎?
    "關節炎?"這不是大人得的病嗎?孩子也會得關節炎嗎?家長很難理解、也不願意將"孩子"與"關節炎"這兩個詞關聯起來,但關節炎確實在兒童身上發生。
  • 退行性膝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_治療膝蓋關節炎的方法-健康百科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碰到身邊的老人說自己年紀大了腿不好,膝蓋痛,去醫院一看病說是自己得了膝骨關節炎。 然而,好端端的膝蓋,這咋就突然得上了關節炎呢?到底是哪裡「發炎」了?
  • 更年期女性「關節疼」,多是2種病導致的!怎麼辦?醫生給您支招
    其中,還有一個影響很容易被女性們忽視——那就是激素水平的波動對關節健康的影響,導致女性容易出現關節疼痛。更年期女性出現「關節痛」,警惕圍絕經期骨質疏鬆別看骨頭長得"堅硬",其實它是一直處於"新陳代謝"的過程中的,尤其是人到了35歲之後,骨質就會出現丟失。
  • 骨關節炎需要補鈣嗎?
    對此, 不少人往往習慣於盲目補鈣或使用止痛藥, 更有甚者長年誤把骨關節炎當成骨質疏鬆,耽誤了治療。人們常有這樣一個誤區:鈣的流失會造成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引起骨關節病,所以骨關節痛都需要補鈣。那麼患了骨關節炎真的需要補鈣嗎?
  • 膝關節骨關節炎怎麼辦?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健康百科
    1、年齡越大、越傾向於膝關節置換;年齡越輕,越傾向於關節鏡手術; 2、關節畸形越明顯,傾向於膝關節置換;關節形態越正常,傾向於關節鏡手術; 3、骨軟骨為主要病因傾向於膝關節置換;半月板為主要病因傾向於關節鏡手術; 4、膝關節置換的長期療效比較穩定;關節鏡手術治療骨關節炎是
  • 退行性骨關節炎的三大治療方法
    退行性骨關節炎的三大治療方法   退行性關節炎又稱肥大性關節炎,是指一些老年人常常會有腰痛、腿痛、關節痛。由於它多見於老年人,因而也稱作老年性關節炎。
  • 《YO請名醫》聚焦骨關節炎,開啟「關節保衛戰」
    」骨關節炎以高患病率、高致殘率不僅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更出現年輕化趨勢由於運動不當、外傷導致的骨關節炎越來越常見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有何不同?骨關節炎和骨質疏鬆又有何差別?得了骨關節炎吃鈣片有效麼?如何科學預防骨關節疾病?
  • 退行性骨關節炎是怎麼來的?該怎麼預防?
    退行性骨關節炎是關節炎的一種常見類型,在中老年患者身上多發。退行性骨關節炎在發病初期症狀較為輕微,但隨著時間延長,病情逐漸加重,可能會造成較為嚴重的骨關節損傷,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退行性骨關節炎最主要的誘因就是軟骨磨損,如果能夠在生活中做好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退行性骨關節炎的發作概率。近年來,隨著生活條件逐漸改變,肥胖人群數量出現大幅度增長。調查研究顯示,在肥胖人群中,發作退行性骨關節炎的概率大幅度升高,考慮與體重基數過大有關。
  • 骨關節炎患者最適合的運動方式是什麼?骨關節炎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骨關節炎患者最適合的運動方式是什麼?骨關節炎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得了骨關節炎以後,時常會感覺到僵硬,上下樓梯時腿腳發軟以及膝蓋酸痛等症狀。很多骨關節炎患者以為自己得了這種疾病以後,只有多休息才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關節。
  • 我這麼年輕,怎麼會得骨關節炎呢?
    骨關節炎多見於老年女性,患病男女比例大約為1:2。.隨著年齡的增加,它的發病率也就越大。骨關節炎的好發部位為膝、髖、脊柱及遠指間關節,中老年人如出現關節疼痛,並且活動時疼痛明顯加重,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誘發骨關節炎的因素 1.
  • 骨關節炎這11個問題你掌握了嗎?
    骨關節炎 以中老年患者多見,女性多於男性。預計2020年65歲以上老年人將有一半成為骨關節炎患者。今天為大家整理了「骨關節炎」的11個常見臨床問答,一起溫故知新吧!1骨關節炎是否有家族遺傳性?骨關節炎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 骨關節炎疼痛難忍?選氨糖要注意這幾點!
    秋天到了,陰冷潮溼的氣候讓眾多骨關節炎患者苦不堪言,有沒有什麼良方,能把患者從病痛中解救出來呢?答案是肯定的,並且這個方法並不複雜,只需要人為地補充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又稱氨糖,是人體裡普遍存在的天然化合物。它對骨關節炎的療效,相信眾多病友並不陌生:它被歐洲醫學界認可對骨關節炎有治療作用,能有效修復關節受損軟骨,催生關節滑液,並抑制關節炎症疼痛。
  • 它是人們公認的水果霸主:這樣吃,關節炎、牙周病,膽固醇全部清光光!
    而從酪梨果實榨取出的酪梨油,更是濃縮了酪梨的各種營養成分,每天攝取300~600毫克的酪梨油,就能提供多種健康功效,包括降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更能預防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關節炎、牙周病等,而且用途多元,適合各種料理方式!
  • 用湯臣倍健膠原軟骨素鈣片 骨關節炎早治早好
    提到中老年人危害比較大的疾病,人們的反應往往是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等疾病,卻忽視了骨關節炎的危害。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屬於中老年人的常見骨病,它的發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由於初期沒有什麼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事實上它是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與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構成三大健康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