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流感必學!醫生教寶寶咳痰、擤鼻涕的正確做法

2020-12-20 鴿子醫生育兒

寶貝不會咳痰、擤鼻涕,一場感冒拖了快一個月都沒好……看著寶貝生病不舒服的樣子,好心疼!流感季節將來襲,爸媽趕快做好淮備,兒科醫生教你,寶寶咳痰、擤鼻涕的正確作法。

冬天的流感季,爸媽做好抗戰淮備了嗎?孩子有這些症狀,可能是流感徵兆?

流感旺季從每年12月開始到隔年1、2月為大流行期,應特別注意,儘量別帶孩子前往人潮擁擠的公眾場所;此外,流感病毒除了通過飛沫傳染外,接觸傳染也是途徑,用手揉眼睛、鼻子前,記得先洗手,並經常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習慣,且多運動、均衡飲食,及早帶孩子打疫苗,以預防感染。

如果孩子出現發燒、倦怠、肌肉酸痛,以及呼吸道症狀,如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小心!可能是流感徵兆,特別是高燒、倦怠、肌肉酸痛,更要提高警覺,而且其中有一至兩成感染流感的人,會有腸胃道症狀,如嘔吐、拉肚子等,若有以上情形,請趕快就醫。

值得一提,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因冬季溫度降低,氣喘更容易發作,若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襲,會讓過敏的症狀被誘發,導致病情更嚴重。

小心寶寶呼吸急促情形,快送醫!

當寶寶有喉嚨有痰、流鼻涕的狀況,要注意是否有呼吸急促的問題,如發生呼吸急促、唇色改變、精神活力不佳的情形,甚至是呼吸費力、出現肋骨下緣凹陷的狀況,或是感染誘發過敏氣喘,都要趕快送醫。

孩子喉嚨卡痰,傳授2方法

你可能也有同樣的經驗,孩子感冒已經拖了一陣子,但喉嚨總是卡著一口痰,這時該怎麼辦呢?一般感冒病程約兩、三星期左右,一開始會比較嚴重,也許會合併發燒,病程後期症狀會較輕微,可能會喉嚨有痰或是吸鼻子的動作,這時醫生會開一些藥物,幫助痰液較稀、容易咳出來,也能讓鼻涕減少。此外,還有哪些方法呢?

方法1:多補充水分

爸媽可多給孩子補充水分,身體水分較多,痰液也會較稀,孩子較容易咳出來。除了多喝溫開水外,可考慮喝蜂蜜水(切記1歲以下寶寶不能喝)、雞湯,也有機會幫助孩子把痰咳出。

方法2:簡易拍痰法

如果爸媽覺得寶寶痰很多,不太容易咳出來,可考慮幫寶寶適度拍痰。大、小寶寶的拍痰方法,在姿勢上有些不同,大寶寶較不願意趴在大人腿上,可讓他側躺或立著,小寶寶則是趴姿、側臥,或讓寶寶趴在肩上都可嘗試。

幫寶寶拍痰步驟詳解

STEP 1:幫寶寶拍痰時,爸媽將手彎成空心杓狀,也可使用軟軟的、空心的叩擊罩杯,拍擊聲音雖然很大,但實際上寶寶不太會痛。

STEP 2:拍痰位置為寶寶背部兩邊肩胛骨處,由下往上正向叩擊。左、右兩邊各叩擊5至10分鐘,若無法做到3至5分鐘也可以;一天約進行4次即可。

幫寶寶拍痰留意4件事

注意1:不要在餐前、後拍痰

儘量不要在寶寶餐前和餐後1至2小時拍痰,因用餐前拍痰會影響食慾,餐後拍痰則可能造成寶寶嘔吐或嗆到。

注意2:重要器官部位勿拍

拍痰時不要叩擊寶寶的心臟、腹部、脊椎、傷口、下腹部(腎臟)等部位,以免使寶寶受到傷害。

注意3:隨時注意寶寶呼吸狀況

爸媽在為寶寶拍痰時,要隨時注意寶寶呼吸的狀況,若覺得寶寶呼吸困難或唇色發紫,要趕快停下來。

注意4:較大孩子可鼓勵自行咳出

如果孩子年紀較大,傾向鼓勵孩子自己把痰咳出來。1歲以上的孩子,幾乎都有咳痰能力,拍痰主要使用於沒有力氣把痰咳出來的人,如早產兒、臥床老人等。若有些孩子對拍痰很反彈、一直哭鬧,感覺很不舒服,可讓孩子慢慢自己咳出來,不是非拍痰不可;若寶寶較小,拍一下可能會使痰液較松、容易咳出,則可以試試看。

孩子久咳不愈,可能是氣喘

寶寶感冒拖好久、咳個不停,藥也吃不好,如何處理呢?常見過敏、氣喘的孩子,會以慢性咳嗽來表現,若咳嗽較久,或是總是在清晨、半夜咳,加上有家族史,可能是氣喘所導致,爸媽須注意寶寶咳嗽時,是否出現「休休休」的喘鳴聲。

另一方面,由於寶寶處於什麼東西都往嘴巴送的年紀,要小心寶寶吸入異物後,也會引起咳嗽。

處理寶寶鼻涕2大招

當寶寶鼻腔有鼻涕,卻不會自己擤出來,爸媽該怎麼做呢?

妙招1:教孩子擤鼻涕

2、3歲以上的孩子,可教他擤鼻涕:拿衛生紙壓住一邊的鼻孔,一次擤一邊鼻腔的鼻涕;千萬不能同時壓住兩邊的鼻孔,以免鼻涕的細菌往中耳跑去。

妙招2:使用吸鼻器

如果寶寶不會擤鼻涕,一直把鼻涕往後吸,又因為不舒服而哭鬧不止,可考慮使用吸鼻器,幫寶寶把鼻涕吸出來。吸鼻器分為電動、手動、口吸式,不要選擇力道很強的產品,並在寶寶鼻子外面吸一吸就好,別將吸鼻器的管子伸得太深。至於使用次數,一天進行2至3次即可,不需太頻繁。提醒爸媽,不可直接以嘴巴吸寶寶鼻涕,會有感染的風險。

使用吸鼻器前,可先用溫熱的毛巾敷一下寶寶的鼻子,或是洗澡時的蒸氣,也能幫助鼻涕軟化,再用吸鼻器把鼻涕吸出。

寶寶長期把鼻涕往後吸,怎麼辦?

這種情形要帶寶寶去看醫生,以辨別是感冒、過敏或其他特殊原因。

相關焦點

  • 寶寶不會擤鼻涕、咳痰?干著急沒用,聰明的媽媽會教寶寶
    文|福林媽咪一位寶媽求助我,孩子1歲了,感冒有黃鼻涕,還有痰,晚上睡覺的時候能聽到嗓子裡呼嚕呼嚕的,但孩子又不會擤鼻涕,還不會咳痰,寶媽急得跳腳。嘔……這都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寶寶不會擤鼻涕,不會咳痰,堵著鼻子、卡著喉嚨,其實他也不舒服。那要怎麼幫助寶寶才是重點。如何把鼻涕「請」出來?
  • 怎樣教孩子正確的擤鼻涕
    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流鼻涕的孩子用鼻子一吸,把鼻涕吸進鼻孔裡去了,可不一會兒,鼻涕又流出來了,就像兩條小蟲一樣在嘴唇上晃動。也有的孩子常常用兩手指捏住兩側鼻孔,用力將鼻涕擤出。其實,這兩種方法都是錯誤的,也是很危險的。  我們每天用鼻子呼吸,空氣中含有許多灰塵、細菌和病毒等物質,如果被吸入肺中,是非常有害的。
  • 幫寶寶擤鼻涕,你的做法可能是錯的
    「您會擤鼻涕嗎?」「您幫寶寶擤鼻涕真的是正確的嗎?」 如兩鼻孔同時擤,其實是容易引起急性鼻竇炎。 兩隻鼻子一起擤,這種做法不僅讓鼻涕清除不淨,還會造成健康隱患。因為鼻腔和鼻竇是相通的,同時擤鼻子容易引起鼻涕倒流,讓細菌、病毒逆行感染,增加寶寶患急性鼻竇炎的機率。
  • 如何教寶寶學會擤鼻涕?
    由於黏液在溼潤空氣的過程中會不斷被蒸發掉,所以我們並不會感到在流鼻涕。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冷空氣或異味的刺激而出現的打噴嚏和暫時流少量的清稀鼻涕,這是一種生理性反射。  打噴嚏和暫時流少量清稀鼻涕,主要是由於淚液通過鼻淚管進入到鼻腔所致,這種情況也是暫時的流鼻涕。如果經常流鼻涕就不正常了,屬於病理狀態。
  • 擤鼻涕擤出中耳炎,醫生:很多寶媽都做錯了,寶寶擤鼻涕要這樣做
    醫生的檢查結果更是讓媽媽驚訝,小小年紀的優優莫名的患上了中耳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醫生在仔細檢查詢問過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優優媽媽不正確的擤鼻涕方法,讓孩子患了此病。因為本身鼻腔和中耳腔就是相互連通的,當你用力擤鼻涕的時候,就會導致鼻腔的壓力不可避免的加大,使得細菌跟隨著鼻涕通過咽鼓管進入到了中耳腔內,導致炎症的的出現。由於嬰幼兒的咽鼓管本身也就更短,並且構造也較為簡單直接,很容易就此感染。
  • 耳鼻喉申醫生:秋冬寶寶鼻涕不斷,可以這樣處理
    秋冬季很多寶寶容易感冒流鼻涕,寶寶的鼻腔裡被一大塊分泌物堵塞著,很多媽媽遇到這種情況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處理。北京玉泉醫院耳鼻喉科申醫生給大家科普一下寶寶鼻腔該如何護理。小寶寶:及時擦乾淨鼻涕,適當清洗如果是小寶寶,像 3 歲以下還不會自己擤鼻涕的,我們只要注意及時幫他擦乾淨鼻涕,時不時用清水洗一下鼻子周圍就可以了。
  • 使勁擤鼻涕 患上中耳炎
    在媽媽的指揮下,他捏住鼻子的兩側,使勁擤鼻涕,擤一次就會感覺舒服很多,於是幾天來經常這樣做。現在,感冒基本痊癒,耳朵裡卻開始流膿,到醫院一查,竟患上了中耳炎,醫生說是因為擤鼻涕引起的。  出現鼻塞、流鼻涕,我們都會習慣性地拿紙巾使勁擤,為了鼻子通氣順暢,有些人恨不得一次把鼻涕擤乾淨。不過,用力擤鼻涕很危險,會將病毒和細菌通過咽鼓管帶入耳朵。
  • 天冷寶寶一直流鼻涕?這樣給寶寶擤鼻涕,會毀了他的聽力!
    最近越來越冷,很多寶寶都感冒了,鼻塞、流鼻涕,呼哧呼哧的,超難受!吃奶都困難!感冒時,鼻腔和鼻竇的黏膜腫脹,鼻涕就會增多,把鼻腔堵塞住了。小寶寶還沒學會主動擤鼻涕的技能,所以更容易塞住鼻子。不能及時清理的鼻涕,在寶寶哭鬧時,還會被更深地吸入,把細菌、病毒等髒東西也帶得更深,搞不好還會引發支氣管炎和肺炎。1這樣給寶寶擤鼻涕,會毀了他的聽力!拿一大張衛生紙,包裹鼻子,用力一擤,那叫一個舒服!但這對寶寶來說,太粗暴了,而且也會損害聽力。
  • 用力擤鼻涕易致耳膜穿孔 醫生:清鼻涕方法要正確
    用力擤鼻涕易致耳膜穿孔 醫生:清鼻涕方法要正確 2008年12月15日 14:30 來源:天津日報 發表評論   李先生感冒了,不停地流鼻涕,他便使勁往外擤。
  • 教你一招,用桌球就能讓寶寶學會擤鼻涕!
    寶寶小你說讓她擤鼻涕她也聽不懂,只能演示,我家寶寶前幾天不是感冒了嗎,鼻子裡也是有鼻涕,寶爸就教她擤鼻涕,但是學著了皮毛,你拿紙放她鼻子上讓她用力,她就跟鬧著玩一樣使勁啊,但勁使不到點子上。寶寶3歲之後還不會擤鼻涕,那家長就可以教教他了。
  • 怎么正確給寶寶擤鼻涕?這2個錯誤很多人都容易犯
    怎么正確給寶寶擤鼻涕?正確給寶寶擤鼻涕要做好這 3 點1. 擺好寶寶姿勢擤鼻涕的時候最好是採用上身向前傾的姿勢。一次只擤一邊先用手指壓住寶寶一側鼻孔,根據大人的指令,讓寶寶稍稍用力慢慢向外吹氣,另一側鼻孔的鼻涕就可以擤出,同時應該多做吞咽、咀嚼動作。這一側擤完鼻涕後,再用同樣的方法擤另一側鼻腔。注意,擤鼻子時不要讓寶寶太用力,以不讓耳朵有嗡嗡聲為宜。3.
  • 擤鼻涕方法不正確也會患中耳炎(圖)
    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林虹教授說,中耳炎的發病原因很多,像傷風感冒啊、遊泳啊都可能引發中耳炎,就連擤鼻涕的方法如果不正確,也會讓中耳炎找上我們!  症狀  耳鳴耳痛耳內悶脹  「中耳炎一般多發在春秋兩季,有急性與慢性、化膿性與分泌性之分。最近,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中不少人都是來看中耳炎的。」林教授說。大人、兒童都會得中耳炎。
  • 寶寶流鼻涕,不會擤怎麼辦?
    點擊視頻,看馬揚醫生的靠譜解答▼答:寶寶本來的鼻腔分泌物就比較多,會有生理性的流鼻涕,因此家長要學會分辨寶寶生理性的腺樣體肥大:寶寶總是流著長長的鼻涕,說話的時候鼻音很重,而且這個孩子不太容易胖,睡覺的時候還有可能打呼嚕。如果家長們發現寶寶有上述的情況,或者是家長們自己不好做出判斷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地帶寶寶去看耳鼻喉科的醫生,請他們幫助尋找寶寶流鼻涕的原因,以便及時給寶寶做出治療。
  • 寶寶擤鼻涕患上中耳炎 7個傷害寶寶耳朵的舉動
    擤鼻涕、打噴嚏、掏耳朵……這些再平常不過的動作,如果做得不對,會傷害孩子的耳朵,甚至影響他的聽力。下面的這些舉動,如果你也有的話,快糾正吧。2.捏緊兩側鼻子用力擤鼻涕感冒的時候鼻涕很多,孩子自己又不會擤,於是擤鼻涕就成了家長的事。有的家長給孩子擤鼻涕時,往往用兩個手指捏住他的兩側鼻翼,讓他用力將鼻涕擤出。這種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險,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會在壓力的作用下被從鼻後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引發中耳炎。
  • 擤鼻涕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原標題:擤鼻涕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日常生活中我們摳鼻子、擤鼻涕等不經意的小動作如果處理不好,將可能給小鼻子帶來大麻煩。  記者隨機訪問了身邊的同事和朋友,發現大多數人擤鼻涕習慣用手指把兩側鼻孔都捏住後再用力擤;還有人喜歡摳鼻子,感覺鼻子髒了,不「動手」就渾身難受。
  • 幫寶寶擤鼻涕要小心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 徐慧賢  文/張秋霞  每日 健康提點  關鍵詞:擤鼻涕  陪她看書、遊戲時總是聽到她那刺耳的倒吸鼻涕聲音。於是,家裡人不約而同地用拇指和食指分別把女兒的兩側鼻孔壓住一半,然後囑咐她使勁用鼻孔噴氣:「鼻孔噴氣!讓氣同時從兩個鼻孔噴出來!」我還認真地抓起她的手指放到我的鼻孔前作示範,讓她感受什麼是「鼻孔噴氣」。這樣,討厭的鼻涕出來了,刺耳的聲音就會消失,她的鼻孔也會通爽許多。所以,每當她聽話用力擤鼻涕時,我們就拼命地鼓勵、誇獎。
  • 秋天鼻涕成行、噴嚏不斷?寶寶鼻塞解決對策大放送!
    最近季節交替,很多孩子都被鼻涕和鼻塞所困擾:鼻涕呼哧呼哧往下流,家長恨不得走幾步就給擦擦;秋季鼻腔乾燥,幹鼻屎增多,寶寶總想挖鼻摳鼻;鼻塞的孩子更遭罪,吃不香也睡不好……正確護理,遠離鼻部困擾1.普通感冒或流感對於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如果情況較輕,比如偶爾流鼻涕,偶爾咳嗽幾聲,只要孩子精神狀態好,問題都不大。2. 小寶寶:及時擦乾淨鼻涕,適當清洗如果是小寶寶,像 3 歲以下還不會自己擤鼻涕的,我們只要注意及時幫他擦乾淨鼻涕,時不時用清水洗一下鼻子周圍就可以了。
  • 你擤鼻涕的手法是對的嗎?
    許多人都會通過開空調、吃冷飲、洗冷水澡等方式降溫,而外面的溫度高,這樣一冷一熱,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從而引起鼻塞、流鼻涕等。可你知道嗎?擤鼻涕也有講究,如果手法不對,不僅鼻子容易受傷害,耳朵和眼睛也可能遭殃。   很多人喜歡拿著紙巾包住鼻孔,隨後按著兩隻鼻孔一起用力擤出鼻涕,殊不知這種做法不僅清除不淨鼻內分泌物,還可能埋下不小的健康隱患。
  • 擤鼻涕居然會傷害到寶寶的耳朵?
    本文原創,歡迎個人分享轉發,媒體轉載請聯繫作者作者丨鴿子醫生 ID:air863孩子不聽話時,父母在氣急之下總是會不自覺的擰孩子的耳朵,或者家長喜歡聽搖滾音樂,即使孩子在身邊也沒有打算將聲音關小。孩子的一切都是脆弱的,即使身為成年人的我們,有時聽到一些聲音也會捂住耳朵,更何況是寶寶呢?對於寶寶的耳朵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以免造成寶寶聽力損傷,一旦寶寶的聽力出現問題,將很難恢復。以下幾點需要寶爸寶媽們多加注意:1.胎教時聲音不要過大。不要以為,寶寶在肚子就對外界的聲音沒有感覺。
  • 教寶寶擤鼻涕的正確姿勢,你知道嗎?
    今天要說的話題是鼻涕。每人每天大約可以分泌1000ml-1500ml的鼻涕。1000ml~1500ml相對於兩到三瓶礦泉水的量,是不是很驚訝,完全沒感覺自己每天「處理」過這麼多的鼻涕!沒感覺到就對了,這些鼻涕中只有一少部分變成了鼻屎,而大部分被我們咽了下去。看到這裡也別慌張,覺得鼻涕這種東西咽下去了不健康。多心了,身體是很機敏的,正常被咽下去的鼻涕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祖祖輩輩都是這麼咽的,沒事兒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