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 JoJo媽育兒
正如JoJo爸一樣,身邊很多男性朋友都是十足的女兒奴,從女兒出生起,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簡直寵成小公主似的。對於有女兒的家庭,最大的擔心就是怕女兒長大後,遇人不淑,生活不幸福。
父母會把女兒捧在手心,呵護倍加,但其他人卻不一定會。所以,想要女兒以後生活幸福,更有氣質更加自信,父母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養育好女兒。養女兒有五大原則,家有女兒的一定要看。
第一個原則是學一門藝術。家有女兒的父母一定要記住,外在的美貌可以一時蒙蔽別人,但不是長久之計,父母一定要給女兒報一門藝術課,比如唱歌、跳舞、樂器等。內在氣質永遠比外在美貌更重要,更能影響孩子未來生活質量。
第二個原則是多讀書。相信大家都知道讀書和知識可以改變命運,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以增加人生知識量,進而改變思想、品格以及人生格局。比如,如果生活和混跡於市井,那每日所圍繞的就是蠅頭小利以及斤斤計較的柴米油鹽,但如果生活中有詩和書,那人生格局將會大不同,即使同普通人一樣囿於生活的瑣碎和柴米油鹽,但讀書的人可以把生活過成詩,把情調和韻味融於瑣碎,人生將會幸福和樂觀很多。
第三個原則是多旅行。讀書可以增加知識量,但不足以開闊視野和增加見識,心胸尚不豁達。為人父母給予孩子的寵愛和呵護只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但不足以釋放孩子的心胸和境界,不足以支撐孩子在社會上迎刃有餘。旅行就可以,旅行既可以增加孩子的見識和視野,又能提升孩子的格局和境界,同時開闊孩子的心胸,樂觀積極的面對人生的喜怒哀樂。
第四個原則是多溝通。女兒不同於男孩,女兒的情感世界要更加豐富和細膩,內心世界更加繁雜,所以,父母要多關注女兒的一舉一動,及時察覺到女兒的變化和心理波動,適時作出引導。鄰居家劉姐的女兒欣欣突然之間性情大變,變得自卑和自閉,劉姐卻不知道女兒為何病情如此嚴重。這正是父母疏於觀察和溝通所致。欣欣的成績有所下滑,老師對她的關注度有所下降,她主觀的覺得老師不再喜歡自己,慢慢變得自卑,看待周邊同學的心態也有所改變,漸漸疏遠與同學的人際交往,反而她認為是同學覺得她成績不好而不理她。父母沒有察覺到欣欣的心理問題,漸漸的越發嚴重,達到輕度抑鬱症。
第五個原則是多點父愛。爸爸的愛與媽媽的愛不同,對於女孩來說,從小沐浴在爸爸的愛裡,她的成長會更有安全感,對男性的認知更加全面,長大後,不會被一丁點虛情假意的愛騙走,也能很大程度上預防早戀和促使女兒找個優秀疼人的老公。爸爸如果能夠多點關愛,女兒的未來會更加幸福。
女兒的成長更像嬌嫩的花朵,需要溫室,需要呵護,才能茁壯成長,才能開出絢爛的花朵。如果你家裡有女兒,那就請按照這五個原則來撫育她吧,多給她心靈上的營養,精神上的富足,她會更加自信,思想更加活躍和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時更能應付自如,未來的人生也會更加寬廣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