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式成了育兒路上難題,教育孩子的方法論,家長真明白嗎?

2020-07-23 芬媽育兒經

現在很多父母們在教育孩子這一點上都是有苦難言。比如孩子學習成績差、叛逆不聽話、自卑內向不愛社交,這些問題出現在孩子身上,輕則影響到在學校的學習,重則影響到個人的性格心理健康,甚至會催生出一些類似校園暴力、學習壓力重自殺的惡性事件,如果自己孩子是當事人,一旦出了意外事故,家長痛心疾首也為時已晚了。

教育方式成了育兒路上難題,教育孩子的方法論,家長真明白嗎?

其實一個人的性格和想法跟生長環境和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對於孩子的發展,要有良好的引導教育幫助,才能讓孩子們身心健康地長大。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中國教育報》上有連載過一項家庭調查報告,目標對象為各省市4萬名家長和兒童,主要針對目前中國教育方式和理念衍生出來的問題進行研究。其中,關於&34;、&34;等教育敏感話題的探討很深入,這個報告也反映出現在父母對於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視

教育方式成了育兒路上難題,教育孩子的方法論,家長真明白嗎?

不過重視是一碼事,正確的方法是一碼事。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教育好優秀有才身心健康的好孩子,可是沒有正確良好的教育手段,即便再有天賦的孩子也得不到正確引導;再悉心努力的父母,也沒辦法做到正確教育。所以要找到適合自己家庭情況的良好教育方法並不容易,這需要家長多加思考和反省,尋找一個合適的教育點,例如看書學習教育方法。

教育方式成了育兒路上難題,教育孩子的方法論,家長真明白嗎?

這兩點錯誤的教育問題要重視,應該儘量避免並解決

1、 言語侮辱,甚至使用暴力

打罵教育在現在的中國是不提倡的。雖然以前有&34;的俗語,但是過分的打罵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心理和性格上有缺陷。例如缺乏安全感、內心敏感脆弱、遇事懦弱畏懼等。

如果情況特殊,可以適當的進行言語警告和懲罰,即便犯了大錯硬要動手也應該注意分寸。畢竟這種時候,動手是作為教育孩子的方式,而不是消除自己怒火的發洩手段,萬一下手太狠,孩子出了什麼好歹,那可是一輩子的事情。

教育方式成了育兒路上難題,教育孩子的方法論,家長真明白嗎?

2、 缺乏溝通交流,走不進孩子的內心

說實話,許多家長不懂自己孩子的想法,卻又固執己見。孩子平時的表現和反應不去思考,不去考慮孩子想法,所以教不好孩子。比如家長自己以為好的東西就要灌輸強加給孩子,但孩子想要什麼家長根本不知道。

藝術來源於生活,很多電視劇裡孩子對父母說&34;之類的話,就很好的反映了現實問題。孩子的想法其實很重要,家長別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就不考慮他們的想法,正是因為年齡還小,所以要抓住關鍵時期好好教導。不論如何,正確的教育方式始終是最重要的。

教育方式成了育兒路上難題,教育孩子的方法論,家長真明白嗎?

這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教育書籍,從5個大方面精準地教你怎麼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和孩子溝通交流。家長們可以在這本書中學習正確的教育理念,並會提供一些有情景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成了育兒路上難題,教育孩子的方法論,家長真明白嗎?

教育方式成了育兒路上難題,教育孩子的方法論,家長真明白嗎?

這款書籍共5冊,月銷量已經達到了40000+,用戶大多是孩子年齡段不同的寶媽們,媽媽們看過書後一致給出了良好的反饋,表示方法很實用,希望自己可以多多學習

這套教育書籍原價136.8元,打折活動價68元。五本書一共六十來塊,一本下來才十幾塊,比那些一本三十多的心靈雞湯寶典更實用。孩子是自己的,教育好了受益終生,帶來的價值不是幾十塊錢可以衡量的,平均一本十幾塊的價格真的很划算,重點是育兒方面非常實用。媽媽們趕緊學習起來吧!

相關焦點

  • 孩子頂嘴摔門家長如何管教,避免四種錯誤教育方式,解決親子難題
    哈嘍,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家庭教育中的四種錯誤方式!Matt老師家庭教育集之——避免四種錯誤教育方式,解決家庭交流難題。(媽媽開啟管教模式,但管用嗎?)......20分鐘過去了,媽媽一直在教育小德,嘗試讓孩子明白這些道理,孩子沒有再說一句話,默默地玩著手裡的玩具,完全屏蔽了媽媽的聲音。在這個家庭教育案例中,媽媽的教育方式是眾多家庭中是有代表性的,非常典型。
  • 育兒先育己,父母想把孩子教育好,明白這個道理是關鍵
    不少年輕夫妻升級做父母后,也想著自己要努力把孩子教育好,並且也看了很多育兒類的書籍。可問題是真到教育孩子的實踐中時,卻發現很多理論在孩子身上完全就沒用。就像父母們幾乎都知道吼孩子不好,可是捫心自問又有幾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呢?
  • 教育孩子成難題?家長巧妙運用「扇貝效應」,效果顯著事半功倍
    導讀:教育孩子成難題?家長巧妙運用「扇貝效應」,效果顯著事半功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育孩子成難題?家長巧妙運用「扇貝效應」,效果顯著事半功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育路上,家長要明白這些
    在教育路上,千萬別放養孩子。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懶,最終都會成為無法彌補的遺憾。但只要父母擁有好的習慣,孩子就會模仿,用好習慣贏來一生的優秀。老師保證不了孩子的好品行。但只要家庭有好的教育,父母給孩子好的教養,孩子就會擁有良好的品格。老師能做的真的很少很少,教育的成功,更多的是靠家長和老師、家庭和學校的配合。
  •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你為什麼這麼累?
    ,農村家長或許比城市家長更想的開,更適宜孩子茁壯成長。而我這裡的家長呢,不要奢望檢查孩子作業,在探討孩子的學習問題時,聽到最多的也是「老師,他從小就學習不好」;「老師,我們也管了(偶爾),他不是學習的料」;「老師,初中畢業讓他學個技術就行了」,「老師,他不聽我們的」……哎,我一開始各種苦口婆心的勸,後來,我終於明白,在農村教育主要靠老師,家長關心但很少幹預學習的事情。
  • 「學會溫和教育孩子後,我輕鬆多了」,如何才能不情緒化育兒
    孩子犯錯是日常,但是家長卻因為種種事情而發生情緒蔓延,導致孩子成了家長情緒的「接收器」。所以,溫和的育兒方式其實並不難做到,家長認清自己的情緒就不是難事。父母溫和的教育方式,遠比情緒化更有效,這2點父母要做到1.學會傾聽孩子很多時候家長發脾氣,都是從自己的主觀出發去判別孩子的對錯,但事實上,很多事情並不是只有對和錯之分。
  • 于謙教育方式,孩子走過最長的路就是家長的套路
    于謙教育方式,孩子走過最長的路就是家長的套路于謙教育方式,孩子走過最長的路就是家長的套路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這樣會讓孩子明白,這件事情是因為我付出努力了,我才能夠有這個機會,我在內心會有自豪感,會更加珍惜這個機會。家長可以換一種思路,反其道而行,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不管教的勇氣》:你還靠吼叫、打罵、體罰、冷暴力教育孩子嗎?
    吼叫,打罵,體罰,冷暴力,是我們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式。原本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糾正不良行為,可是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怎樣正確有效地管教孩子,成了育兒路上的一個難題。日本哲學家,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心理諮詢師、顧問岸見一郎通過《不管教的勇氣》這本書,提出了與傳統教育理念完全不同的觀點,認為教育孩子既不能批評,也不能表演,並且指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自立。
  • 《不管教的勇氣》:你還靠吼叫、打罵、體罰、冷暴力教育孩子嗎?
    吼叫,打罵,體罰,冷暴力,是我們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式。原本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糾正不良行為,可是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怎樣正確有效地管教孩子,成了育兒路上的一個難題。日本哲學家,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心理諮詢師、顧問岸見一郎通過《不管教的勇氣》這本書,提出了與傳統教育理念完全不同的觀點,認為教育孩子既不能批評,也不能表演,並且指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自立。
  • 有幾種錯誤的育兒方式,很多家長都在犯,看看有沒有你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Doris媽媽說育兒」 「陪寶寶讀童書」。父母對於孩子而言,是什麼?有人說是老師、榜樣;也有人說是朋友,是傘。美國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別出心裁地認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育兒路上永遠別用恐嚇的方式教育孩子
    當我們認為小寶貝不聽話、撒謊、和自己對著幹得時候,會用什麼方便快捷的方式有效制止呢?「大馬猴專吃不聽話得小孩兒」、「撒謊不是好孩子,會被警察抓走」、「再亂說話、頂嘴,就把你的嘴縫上」等等諸如此類,是不是很耳熟?亦或是被娃折磨的筋疲力竭之時的脫口而出?
  • 霍啟剛的教育方式成豪門清流,真正的教育,不僅僅是富養那麼簡單
    文丨飯飯媽現在大部分人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比較相似,但是也有不少家長會去思考那些豪門貴族是怎麼教育孩子,是不是都是把最好的給孩子,或者是僅僅給孩子買東西,給孩子零花錢,都不用怎麼管教孩子。但是在這麼多寵孩子的豪門父母中,有一對夫妻卻是一股清流,他就是霍啟剛和郭晶晶夫婦。霍啟剛家的企業,相信我不用多說,大家應該也知道,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好的發展,是非常出名的企業家,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而且還擁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這樣的家庭應該怎麼樣養孩子呢?在介紹真貴族育兒方法之前,有必要告訴各位家長,什麼叫做真貴族?難道就僅僅是錢多嗎?
  • 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看到宋丹丹的育兒方法,我就明白了
    很多吃瓜群眾也頓時能夠明白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成就了,原來她也是一個有著強大家庭基礎的人。然而,趙婷所有光輝的背後,並不是倚靠繼母的成就基礎,反而是繼母對於趙婷的「成全」。孩子與自己有無血緣關係,這其實影響到其監護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方法。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確實並不難發現,那些沒有明顯親子關係的孩子,在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底下,更能夠成為小有成就的人;相反,那些有濃厚血緣關係的親子,孩子們在受到過於濃烈的愛的教育之下,往往難以走向成功。對於這些家庭來說,家長們對於孩子的一些安排很有可能是出現了問題。
  • 育兒路上的「坑」你踩過幾個?那些花哨的「育兒經驗」管用嗎?
    把孩子養好是一門學問,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會通過看書、看講座來增加自己的育兒知識。育兒這條路上有很多有名的育兒經驗,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虎媽"教育、"鷹爸"教育,但很多家長發現,自己這麼教孩子,效果卻達不到預期。
  • 一些中國家長嚮往國外的寬鬆式教育,這真適合中國孩子嗎?
    文|韓曉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中國老師在英國》這部紀錄片不知道有沒有家長看過。這部紀錄片直觀地體現了東西方在教育上的差異。2.中國式教育不同的家長對中國式教育的理解角度各有不同,但相同的一點就是「應試教育」和「嚴師」。背書、刷題、考試、甚至每天十五六個小時的在校學習時間……這些成了中國式教育的「標籤」。因此社會在呼籲減負、孩子在不停地喊累、家長也在不停的抱怨教育制度的「殘酷」。
  • 日本教育專家大坪可奈即將空降深圳,為中國家長解答育兒難題!
    日本教育專家大坪可奈即將空降深圳,為中國家長解答育兒難題!《讓0-6歲孩子更聰明的教育方法》帶到深圳,為中國的媽媽們帶來育兒福音。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父母將注意力轉移到孩子的教育上來。如何教育好孩子成為眾多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很多家長一擲千金,將孩子送到少兒教育機構,但是這真的就是家長們所需要的麼?
  • 育兒專家的孩子都過怎樣?看到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瞬間明白了
    「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無以回報」,所謂「養」就是我們的衣食住行,那麼「育」即教育孩子為人處世。養這方面,很多家長都做得很好,把孩子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但是卻在「育」這塊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下手。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思想,面對不同的教育理念也會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父母要做的就是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相對的教育理念,共同尋找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 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你的教育方式對了嗎?
    而且孩子的想像力非常豐富,總是不經意的帶給你驚喜。今天早上我買了幾個蓮蓬,回家以後,二寶向我跑過來 ,我拿了一根蓮蓬給他:寶貝,想吃嗎?他從我的手上接過去,對我說:媽媽,這是洗澡澡的。我想了半天,沒有理解他說的是什麼東西?直到我去廁所拿毛巾洗臉的時候,看見了洗澡用的淋浴噴頭,一時間才恍然大悟。
  • 哈奇光屏M1與興趣班,「超前教育」被禁後不同家長的育兒選擇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活動。首次以立法方式叫停「超前教育」,旨在更好保障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面對教育部新規,家長們的育兒方式各有不同的新選擇。一些「保守派」家長用起了「幼兒園+興趣班」模式。
  • 黃聖依沒空帶孩子,卻把安迪培養成了小學霸,教育方式值得家長學
    我們看親子類綜藝節目,發現很多明星都特別會教育孩子,大家對他們的教育方式及教育成果非常關注,也從她們身上學到了不少經驗方法。作為星女郎而大紅大紫的黃聖依,雖然事業發展令人羨慕,但她和兒子安迪的關係有些許疏遠,這和她在外忙工作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