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27歲的王女士是位不折不扣的「時尚辣媽」,衣服、鞋帽、化妝品幾乎都從朋友圈微商代購那裡買的,近日,她為自己6個月寶寶代購的澳洲奶粉,卻讓寶寶吃得上吐下瀉,多年代購信任破碎,想到對方承諾「假一罰十」,王女士將近日代購產品一一核實真假,算了筆帳,要求對方賠償其68000元。
吃洋奶粉拉肚子,「辣媽」懷疑買到假貨
王女士熱衷朋友圈代購,在她看來,代購花錢少服務周到,想要什麼簡單一聊就可以送貨上門,尤其是有些代購方承諾「假一罰十」,更是給她吃了定心丸,鞋帽、衣服、化妝品基本上都在朋友圈裡微商那裡買的。近日,王女士再次找到代購「老熟人」,為6個月大的寶寶代購了兩盒澳洲奶粉。
對方送貨速度很快,王女士也欣喜地給女兒換上洋奶粉,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孩子換奶粉後竟開始腹瀉,王女士認為這也有可能是著涼,又餵了兩頓,孩子開始出現作嘔狀,奶粉喝不進去,王女士這才回過神來,也許是自己太信任朋友圈代購了,這次遇上了假貨。
「給我代購的那人每天都在朋友圈刷買家好評,我也是精心挑選的,才讓孩子嘗試換奶粉,那麼多買家都沒事,我的孩子有這麼多不適反應,肯定是我遇到假貨了。」王女士說道,並私下與其他買家聊天得知,原來代購的澳洲奶粉孩子吃後並沒有對方宣傳的那麼好,之所以眾多媽媽刷好評,是對方承諾好評返現金20元至50元不等。
多方鑑定假貨,「辣媽」算帳索要賠償
了解至此,王女士確定自己買到了假貨,想要找代購方索要說法,對方稱「每個孩子體質不同,出現腹瀉可能是不能消化這種奶粉,並不能說明奶粉是假貨。」面對這種說辭,王女士有理難辯,想到一直以來對代購信任,王女士決定找足證據,落實假奶粉真相。
隨後,王女士向對方詢問獲得渠道,要求其出示該奶粉的檢驗檢疫證書,對方稱奶粉獲得渠道是商業機密,不能向其透露,而奶粉的檢驗檢疫證書並不是每盒奶粉都有,因此也無法出具。為此,王女士又找到進口奶粉經營店工作人員,據介紹正常進口奶粉應有中文標籤,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報告以及報關單,沒有這些標誌可以判斷並非正品。
了解到這些後,王女士再次找到代購方,對方依舊不肯承認,並且態度蠻橫,王女士十分氣憤,回想自己一直熱衷在這家店內代購各種東西,總共花費不下2萬元。「他家一直承諾『假一罰十』,我把在他家買到的東西挨個核實一下,一定要為自己討個說法。」王女士氣憤地說道。
律師:朋友圈「假一罰十」可作為賠償依據
經過努力核實,王女士懷疑已買到手的一副太陽鏡和一個錢包也是假貨,加上奶粉價格,按10倍懲罰共計約68000元。可此時又一個問題擺在王女士面前,「朋友圈裡小廣告上說的『假一罰十』能當真嗎?我能憑這些證據上訴嗎?」王女士說道。
對此,記者諮詢山東九州興律師事務所張寶峰律師,據介紹,在對方承諾「假一罰十」的情況下,如果能找到充足證據證明買到假貨,可以生成法律效益,對方必須按付款價格的10倍進行賠償。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女士的案例中,已有足夠證據證明奶粉是假貨,同時,奶粉也給王女士孩子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在要求其承擔民事責任,賠償違約金的同時,也要對孩子身體進行檢查,造成較大傷害,應及時報警,要求對方將要承擔行政責任,如果對方拒絕賠償,可撥打消費者協會電話、工商局電話,進行舉報,按照法律程序對其進行處罰。
■相關連結
如何分辨代購奶粉中的假貨
罐體嶄新,外包裝字體和圖案清晰,廠名、廠址、執行標準、商標、適用對象、淨含量、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產品和企業信息標註齊全。
注意包裝上的製造日期和保質期限有沒有更改痕跡。
優質配方奶粉呈淡黃色,色澤均勻,次品或呈暗灰色,無光澤。
正常奶粉有乳香味,劣質奶粉多加入奶油香精,有奇怪的香氣。
劣質奶粉衝調後有小結塊、小黑點或異物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