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雖然是學習經驗分享,但作為一名普通的高中畢業生,講知識肯定比不過學弟學妹們的老師啦,所以在這裡主要還是分享一些方法上的建議,當然,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也是不同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這些建議大家也就僅供大家參考)。好啦,廢話不多說,我們這就開始吧~
時間管理&心態調整篇
每個同學都應該有自己的學習節奏,這裡只是分享一下學長自己的時間安排和心態調整。
我把課外時間分為了課間、中午、周日還有假期,首先課間的時候可以總結和回顧上節課不理解的內容,也可以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如果這些都完成了也可以做一些小題;中午的時候我們班裡有將近一半的同學都選擇留在班裡學習,吃完飯大概12:30回到班裡學習到13:30,然後再趴在桌子上睡覺,這樣就比別人多了一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周末的時候一般只有半天的自由時間,如果可以來學校的話建議到學校學習,我當時在疫情前每個周末8:00起床,到學校學習到12:00,中午回家吃飯,在學校裡學習比在家裡有氛圍,還便於和老師同學溝通交流;假期的時間更要充分利用(有種說法是假期就是用來超越的)!因為假期的時間非常長,一旦浪費就會落下非常多的功課,開學也就易被別人趕超,所以假期最好是制定好每天的計劃,按照計劃去學習,你只要抓住每一個小時間去學習,就一定會有進步,只要努力,並且掌握了方法就一定會有提高。
如果學習真的很累了,也不要強迫自己去繼續學習,磨刀不誤砍柴工,可以聽聽音樂、看看書或者去運動,通過這些來放鬆心情,然後再回到學習中效率會更高些。
不論在什麼時候都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要堅持學習,可以把自己理想的大學作為目標,也可以在課桌上寫一些激勵自己的話,簡單的一個數字——高考倒計時也是很有激勵作用的,如果有時學習比較累了或者懈怠時,看到那個倒計時就會立刻想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我在高考三百天倒計時之後,每天都在課桌上用便利貼貼上一個倒計時的數字,累了或者懈怠的時候看看數字後就又充滿了鬥志。
另外,對於高三的同學來說,一定要時刻記得自己是在和自己比,不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心態平和,把排名看得淡一些,多關注每次考試給自己帶來的收穫。
最後,希望每一個學弟學妹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學!
語文英語篇
語文和英語都是語言類的學科,重視積累和理解,姑且放在一起吧。
積累、積累、積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語言學科一定要多積累,通過積累可以拿到一部分基礎題的分,比如語文的文化常識、成語,英語的語法填空和短文改錯。想寫出好的作文也更需要大量的積累,比如名人名言事例,還有新聞中的素材,英語的作文更是幾乎全篇都是你積累的素材了(高級詞組、高級詞彙)。早讀、晚讀都要認真的讀,不能浪費,如果困了可以站起來或者到走廊讀書。
語文的話大家最頭疼的應該就是小說、散文、詩歌這些文學類文本的閱讀了,通常老師們都會總結出一套答題套路,掌握這些答題套路是很必要的,容易幫你找到思考和答題的方向,但除此之外總有題不能被套路包含,所以讀懂文本才是最關鍵的。高一高二的同學應該多進行一些深度的閱讀,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和鑑賞能力。這不僅僅是課下額外的閱讀,課上老師在講解課文時也應認真聽講,教材上選用的文章一般都是名家名篇,跟著老師思路融入這些好文章,就是最好的提升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方法了。高三的同學時間相對較少,但是也不能忽視理解能力的提升,以練帶讀,每寫一道題就是讀一篇文章,有的時候真讀不懂的話也可以看看選擇題的選項,通常出卷人會好心地給你一些關於主旨的提示(但也要謹防被選項帶偏)。
語法、詞彙和語感我覺得是英語比較重要的三個部分吧,說是三個部分,其實一個好的例句就可以涵蓋全部了,我記得高中的時候我的英語筆記本上幾乎全是句子,用句子來學詞彙、學語法、練語感,這樣記的也比較深刻。
練字、練字、練字,重要的事情還是說三遍。不管是語文還是英語,卷面都相當重要,每天花上十分鐘練字,不求達到書法水平,只求大小勻稱、乾淨清爽,而且利用好這練字的時間還可以整理不少作文素材(改一下練字的內容就好了)嘛。
數學篇
第一點、基礎知識要紮實。
記得上高中時數學老師總說一百五十分的卷子,一百二十分都是基礎題,其實不只是數學,每一門學科都是如此,不能一開始便想著以題海戰術取勝,正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牢牢掌握基礎知識這個「一」,才能靈活應對考卷中的「萬物」嘛。
現在高一的同學們剛剛步入高中的學習,正是打基礎的最好時機,不要因為知識看起來簡單就輕視它,集合和區間啊,等比數列求和分情況討論啊什麼的,雖然簡單,如果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一時疏忽了什麼細節,選擇前五道題丟分也是很容易的。想想就叫人抓心對不對?尤其是一看到答案就知道自己忘記了什麼知識點的時候最為抓心,嗯!所以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啊!
高二的同學目前應該是正一輪複習,你可能還在自嘲別人是女媧補天而自己是開天闢地,不要擔心,一輪複習不就是用來給大家開天闢地的嘛,好好利用一輪複習的機會盤一盤之前的知識點,雖然已經學過沒啥新鮮感,還是好好盤一遍吧(就當圖個安心嘛),或許只是因為在課本上多看了它一眼,從此這樣的坑再也不會掉了呢。
第二點、深度思考不能少。
在打牢基礎的同時不能忽視思考的重要性,如果只做題不思考那就是一臺無情的刷題機器,我記得我物理老師說,做到好題了就要品品這個「小東西」怎麼這麼別致。就要品品天才的出題人是怎麼勾連起這些知識點的,這個題的思路是什麼,怎麼才能讓自己擁有這種思路(當然有的題思路太神奇記在錯題本上供著,時時的膜一下也是好的),這些思考我感覺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某一些題,更是一個捋順知識框架的過程,多思考就會有「啊!原來這些知識點還可以這樣串起來」的驚奇感,以後對知識的運用也會更加靈活,另外自己品不太透的話還可以請教萬能的數學老師,你將會收穫對該題甚至該題型的深層理解和解題模板。總之,多思考,多問問總沒錯。
第三點、及時整理效率高。
錯題本、錯題本、錯題本,重要的事情還是說三遍。其實第二點和第三點緊密相連,對我來說就是整理錯題的步驟一和步驟二,單獨領出來只是為了湊字數表示對錯題本重視與尊重,在深入思考之後把錯題及深入思考後的結果記錄下來,或是這道題的錯誤原因,或是對這道題思路的理解,或是總結一個二級結論、小技巧、小模板,總之是自己(或者剽一下數學老師)認真總結出來的「乾貨」。第一點說了紮實的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要再進階一點的話,我覺得還是要拼一下「乾貨」儲備的,畢竟考試還是要限時的,小技巧用的熟、二級結論用的溜,速度自然就快了。錯題本就是這樣一個「乾貨倉庫」的存在,有了錯題本你就可以隨性地扔掉那些你曾經想扔又捨不得扔的卷子了,還可以把之前的玄妙思路記下來時時膜拜,有的思路本不是你的,膜的多了,就成了你的,多想多記多復盤吧!
最後,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把握好考試的節奏,主要是控制一下做題時間,該放棄的就果斷放棄,課下提升是一回事,實際考試做題又是另一回事了,即使是高考的時候也是這樣,把會的全做對已屬不易,把握住能把握的是最重要的,不必懊惱那些做不出來的題,我們就是做不出來又怎麼樣呢?爭取會的全對,這已足夠使自己感到慰藉。
理綜篇
理綜可以說是最有挑戰性的一科,考試時間兩個半小時,分值為300分,理綜一垮,人就沒了。
理綜試卷的特點是題量大,知識點龐雜,分數高。
要想理綜拿高分,首先要是熟悉理綜試卷的題型。首先是選擇題,21道,每題6分,總計126分,1~6題是生物單選,7~13是化學單選,14~21是物理選擇,一般來說19~21是多選,但也有18~21是多選的情況,一定要看清題目說明。
選擇題一題6分,佔比極大,錯一題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尤其像2020年全國一卷這樣簡單基礎的題目,影響更為致命。單選題要全對,多選題最多扣3分(即少選)。排除法是最高效的方法,但要注意看完所有選項,多選題不確定的就別選。理綜題考點相對固定,尤其是化學,基本就是化學與生活、阿伏伽德羅常數、有機、元素推斷、實驗綜合、電化學、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和反應原理,考前會進行大量的針對性訓練確保不丟分。總之只要細心細緻,基本是沒有問題的,有些比較難算的物理題,排除法很高效,不要盲目硬算,注意時間安排。
不要想著全答完在塗卡,先塗卡!!!126分!!!
之後是非選擇題。22、23題是物理實驗,22是小實驗,一般佔5或6分,23題是大實驗,一般佔10或9分,兩道實驗共15分。24題是一道較簡單的物理大題,一般是兩問,共12~14分,25題是物理的壓軸大題,佔18~20分,兩道大題共32分。
物理實驗一般為一個力學小實驗和一個電學大實驗,考察的知識點也十分老套,需要熟記力學、電學實驗的公式、考察點,哪怕是創新題,考點其實不會變,如果簡答部分不太會寫,不要想著全寫完後回來寫,至少寫點東西到答題卡上。
24題一般比較簡單,是送分題,25題前兩問一般比較簡單,第三問是壓軸一問,比較困難,可以列上公式後放在那裡,就算結果算不出來,公式一定要寫(如2019年全國二卷的25題第一問計算量就極大),必要的文字說明也不能少(但是不要真像參考答案那樣寫那麼多文字說明)。大題的考察核心,實際上就是總結的模型,模型一定要熟悉,平時也要多練習,熟能生巧。
26~28題是三道化學大題。一般來說,26題是工業流程題,27題是綜合實驗題,28題是化學反應原理題,共43分,分值分布一般為14、15、14。
26、27題基本每年創新,如果刷題刷到過有關的流程,就會輕鬆很多,所以平時在練習26、27題時,不要局限於給出的空,一定要分析整個流程,因為下次見到這個題可能就出其他地方了,有些相當常見的流程甚至可以做出總結。26、27題很多空都是常規套路,如如何加快浸取速率、過氧化氫的作用、如何檢驗氣密性等等,平時做題時要總結一般套路和方法。總之,熟能生巧,必要的刷題很重要。
28題主要考察化學平衡,電化學、離子平衡也會有所涉及,這道題計算量比較大,一定要仔細,注意細節,比如反應速率的單位、K的單位等。如果出的題材比較新(如2019年全國一卷)也不要慌,一些基礎空寫出來,實在弄不懂題的原理,先靠經驗寫出能寫的空。
29~32題是四道生物大題。一般來說,29題是與細胞代謝相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高頻考點。30題和穩態、內環境、調節相關,31題和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相關。32題為遺傳題。四題共計39分。
一般來說,29題、32題較難,30、31題較簡單,尤其是31題,只要背書背得好就沒問題。實際上,生物大題大半的空都是書上的空,背書尤為重要,這幾年連概念默寫都出來了,可見回歸課本是何等重要。書上的課前導言、小字、課後題、課後閱讀材料、單元測試都有很多素材,如果仔細翻一遍書就會發現平時做的題很多都能在書上找到原型,但要注意答題完整。遺傳題簡單的時候很簡單,複雜的時候也是真複雜,簡單的時候要謹慎,複雜的時候要冷靜。
生物簡答總會有幾個簡答題很難答,總之,注意題目要求,能寫多少就寫多少,不要慌。
生物學科和物理、化學不同。在我看來,物理學科重在理解熟悉模型,弄懂後加適量刷題就行,化學學科在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需要大量刷題。而生物,回歸課本、背書是重中之重,而且不能一味刷偏題、怪題,而是要get基本套路類型,比如對於實驗題,要熟悉生物實驗的步驟、原則等等,在這個基礎上拆解,並且挖掘題目信息。對於生物來說,要多回顧經典題。
高考生物的空會比模擬題、練習題少很多,平時的題大多小空一分、大空兩分,但在高考題裡就不一定了,有時候一空的分值相當高,這是對答題的精確性就有很高的要求。
之後進入到選修部分,每道選修大題15分,兩道選修選一道。
33~34題是物理選修,33題考察選修3-3內容,34題考察選修3-4內容,題型為五分的五選三+十分的大題,或者是5分填空(2~3個空)+10分大題。
物理選修題基本是送分題,五選三在不確定時就別選(由於給分規則的神奇),五選三考察記憶內容比較多,這一塊要上個心,不要複習的時候光顧著做計算,大題要注意格式,光學題相對難一些,要對基本的光學模型熟記於心。
35~36題是化學選修,35題考察物質結構與性質,36題考察有機化學。
35題的特點是空之間相對獨立,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大概3分鐘內)拿到10分左右,但有些空比較難答,不容易拿滿分。36題容易拿滿分,但需要推出整個流程,耗時相對長,而且同分異構體一題易錯。
如果已經決定了就寫某道題,另一道題絕對不會寫(複習的時候根本就沒聽),那就專心練習那道題。如果兩塊內容都掌握的比較好,可以在答題鈴聲響起前,看看35題,看完空大概就能判斷出這道題能不能寫出來,如果很簡單的話,不用看36題了,回頭直接寫就行了,如果感覺有比較難答,可以再看看36題,大概看完流程就能判斷出到底能不能推出來,再看看同分異構體好不好推,衡量一下36、35哪個拿到的分多。如2019年全國一卷高考理綜題,35題的圖看著就複雜,而36題很簡單,那就選36題,2020年全國一卷高考理綜,35、36題難度都比較低,兩道都能寫出來的話,就看喜好。這個過程大概耗時一分半,總之要心裡有數,如果時間不太夠了在另行斟酌。
37~38題是生物選修。37題考察選修1,38題考察選修3。
這道生物大題,由於共15分,導致每空分值都比較高,這題雖然有時和新情景結合,但基本空都是書本內容,所以背書一定要背熟,答題要答完整。
選做題要標明題號,一定要記得塗卡!!!!!
理綜題的時間和準確度的綜合考慮是另一個重點,答題卡上空位有限,修正答案受限,題量大,時間緊張,如何平衡速度和準確度也十分重要。
不同同學有不同的答題習慣。就我自己來說,最開始我是先寫完選擇,跳過物理直接寫化學生物選做,最後再寫物理大題(往往就剩半個小時了,然後爆手速剛完,但真的很容易翻車,尤其是25題比較難的時候,往往寫完第一問就交卷了)。後來是跳過25題答完其他的,最後再答25題,最後是順著寫了(2020全國一卷的25題真的太簡單了,完全不配當壓軸題)。在平時練習的時候,可以試試多種答題順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種,平時的模擬還是很多的,到後期,你可能不到兩個小時就能剛完一套衡水卷(題是真的基礎,而且套路單一),那就OK了。還有檢查,我是習慣寫完選擇,塗卡的時候就檢查一遍,這是為了避免塗錯卡,塗錯卡是真的致命,包括心裡想著這個,手上填了那個,但後果是選擇題基本要花55分鐘,我本人是比較擅長生物化學大題(30分鐘就能答完)才敢這麼幹的。我還幹過25分鐘生物大題+三道選做等等,最後交卷真的心跳加快。總之,學弟學妹要考慮自己做題的習慣,答題時間分配不要盲目聽別人的,熟悉的地方可以適當少分配時間。還有一百多天時間和數不盡的理綜卷,足夠get自己的做題規律了!
PS.高考時不要隨便改變做題順序,否則會死的很慘。
最後稍微說一下化學和生物的日常學習經驗。
回歸課本夯實基礎。
這兩個學科知識點比較瑣碎,也要積累,後期可以通過刷題來查漏補缺。遇到沒見過的答法,就積累到本上,生物課本很重要!四本書,邊邊角角,大字小字,甚至課後題,都要看一看,重要的地方尤其要滾瓜爛熟。做題的時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就翻到書對應的地方看一看,這兩個學科有點偏文,最好的辦法就是積累、時時回顧課本(課本簡直是寶藏)。
善用教輔輔助總結。
正在進行總複習的高二高三同學要善用學校發的複習資料,這些教輔材料講的往往非常詳細,還有各種題型和知識點總結。要結合自己的做題經驗對這些總結進行消化吸收,生物我一般直接整理在課本對應章節處,這樣才會在考前例行翻課本的時候看到它們(複習量驟減),整不整理其實也不是非常重要,主要是要保證能常常翻看(教輔那麼沉我覺得常常翻看的概率比較小),不管是哪一個學科,其實最關鍵的是通過做題、總結、深入思考,發現一些核心的規律,通過類比來找到一個類型題統一的做法。還要多問老師問題,不懂就問,不要積累,有問題可以一下課就立刻跑上講臺去問。
抽時間背書背書背書。
不管總結做得多麼的好、課本翻得多麼溜,考試總歸是閉卷考試,一定要把知識點記到腦子裡去,但是生物化學又是知識這麼瑣碎的學科,早讀最好還是抽出20-30分鐘給化學生物。
最後祝廣大學弟學妹金榜題名、三甲及第!
(特別感謝:河南省實驗中學20屆鄭同學)
往期精彩!
專業詳解1:計算機類專業
專業詳解2:臨床醫學
首屆高校附屬醫院臨床實踐教育質量評價結果出爐!
專業詳解3:財經類專業
閒聊口腔醫學專業
閒聊眼科學專業
法學學科情況介紹
閒聊公務員考試及熱門專業
閒聊電氣強校及電力高校聯盟校
部分熱門工科專業領頭院校介紹(電子信息及電氣類)
部分熱門工科專業領頭院校介紹(機械材料光電環境水利力學類)
河南省部分影響力高校介紹
閒聊計算機類高校排名
閒聊財經類院校
閒聊湖北省部分影響力高校介紹
閒聊北京985高校
閒聊北京211高校
閒聊北京雙非高校
閒聊上海高校
2021屆鄭州三甲強基破格資格人數出爐!
最通俗易懂的高考平行志願講解——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