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寄來的包裹被郵遞員破壞,蘇軾寫下一首討伐詩,引人大笑不止

2020-12-13 解憂文史

唐宋文壇能稱得上跌宕風流的人物,唐代當屬李太白,宋代當屬蘇子瞻。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用在蘇軾身上再合適不過:利涉大川,履險如夷,事後他卻輕鬆付之笑談;同僚構陷,世俗髒水,他卻以之洗去虛利浮名;淡妝濃抹,司馬青衫,他卻依舊坦然,於跌倒處留下瑰麗詩篇。

蘇軾以一句「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總結了自己倥傯的一生,這其中的惠州是今天廣東省南部的一座城市,在宋代屬於冷僻地域,蘇軾在惠州謫居的三年時間裡,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文學梗兒,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關於蘇軾因快遞被破壞而寫詩討伐的故事。

蘇軾被貶惠州時早已聲名在外,在全國各地都擁有眾票詩迷,時任廣州知州的章質夫就是其中一個。章質夫知道蘇軾喜愛美酒,便答應每月給蘇軾贈酒六壺,而跑腿送酒的這份差事自然落到了酒吏身上。然而宋代快遞並不保險,有一次酒吏辦事不力而將酒傾灑殆盡,送到蘇軾手裡的只剩下空空的酒壺。

宋代典籍《後山詩話》記載了這件事:「東坡居惠,廣守月饋酒六壺,吏嘗跌而亡之,坡以詩謝。」一個「謝」字飽含深意,雖然酒灑了,但蘇軾是寬容豁達的,他既表達了對章質夫的感謝,同時又暗暗地表示了對酒吏的討伐。不信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蘇軾的這首千古趣詩,構思巧妙,用典巨多,令人忍俊不禁。

《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

白衣送酒舞淵明,急掃風軒洗破觥。

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

空煩左手持新蟹,漫繞東籬嗅落英。

南海使君今北海,定分百榼餉春耕。

別看蘇軾在題目裡自稱是一首戲作,其實此詩所蘊含的文化底蘊相當深厚,其中包含的典故非常之多,系好安全帶別掉隊,我們即將踏上一場古典文化之旅。

「白衣送酒舞淵明,急掃風軒洗破觥。」

第一句就用到了陶淵明與白衣送酒人的典故,出自《續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

蘇軾自比陶潛:古有王弘送酒陪飲,今有章質夫贈酒留醉,端的就是驚喜,快哉快哉!「風軒」是指有窗檻的小室,「觥」是古代酒器,可見蘇軾非常興奮,為了迎接美酒的到來,竟隆重地打掃了屋子、清洗了酒杯,就差沐浴更衣了,他對酒的痴迷有種惹人發笑的衝動。

「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

乍讀之下,難以看懂,殊不知這簡單的兩句又是兩大典故也。《世說新語》曾記載:「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齊桓公帳下主簿有辨別酒質的本事,好酒便稱「青州從事」,劣酒便稱「平原督郵」,至於原因,太過複雜,暫且不表。

知州送給詩神的酒必然是好,可誰知卻化為了「烏有先生」,這話容易理解,酒灑了就等於化為烏有。不過這也是個典故,烏有先生是司馬相如《上林賦》中的一個人物,原意是子虛烏有之人,當然此處即表酒無。蘇軾開創性地將酒稱為烏有先生,顯示出了十足的俏皮和可愛,令人會心一笑。

「空煩左手持新蟹,漫繞東籬嗅落英。」

蘇軾果然是個吃貨,早就準備好了下酒餚,對酒剝蟹,豈不暢快?然而,這又是一個典故!《世說新語》有小詩一首:「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一股人生恬淡的味道撲面而來,非常符合蘇軾煙火清涼的個人風格。

「東籬嗅落英」又是陶淵明的典故,他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失去了美酒的蘇軾卻只能在東籬下聞聞花香了。上下兩句詩體現出巨大的反差,從煮蟹待酒的激動狂喜,到東籬嗅花的悵然若失,活脫脫一個傲嬌的蘇軾形象躍然紙上,實在是可愛得緊。

同時,蘇軾極力表現悲喜反差的目的還有一個,那就是「討伐」,當然是半玩笑式的討伐:老章啊你看我一把年紀了,好不容易期待的一件事,卻被快遞給搞砸了,如今無酒可喝,只有落寞賞花,孤獨啊!蘇軾寫詩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再次討酒,這一句還有所掩飾,而下一句則算是公開討要了。

「南海使君今北海,定分百榼餉春耕。」

廣東自古有南海之稱,所以此處的「南海使君」是指章質夫;因孔融曾任北海相,所以世人皆稱孔融為「孔北海」;「榼」是古代酒器。那麼可以看出,這兩句是蘇軾誇讚章質夫的,首先讚揚他的功績之廣,然後默默地說了句:「定分百榼餉春耕」。

蘇軾指出既然老章你這麼厲害,將來一定要送更多的酒給我!現在只是六壺,而蘇軾卻言「百榼」,仿佛獅子大開口。而且說是將來,蘇軾意思就是現在,立刻、馬上送來!而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蘇軾這是在向章大人撒嬌索酒喝呢。

相關焦點

  • 蘇軾與朋友同遊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十分高明,堪稱誇人的典範
    不過無論多麼樂天的人都會有傷心難過的時候,更何況是蘇軾這位情感豐富的大文豪,他也有過人生的低落,他思念亡妻也曾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他被貶官後也曾寫過「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面對困境他也會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體會。人生遭遇挫折不可怕,最怕的是永遠沉淪,一蹶不振。
  • 蘇軾、李清照各自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詩,「肉麻」程度不相上下
    蘇軾是宋朝時期最具盛名的詞人,其名程度可以和唐朝詩人李白相媲美,而李清照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女詞人,她寫的詞不僅唯美,還很有深意。雖然蘇軾和李清照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他們兩人都在新婚當夜寫過一首詩,而且兩個人所寫的詩內容都很「肉麻」,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 蘇軾大婚當晚詩興大發,為妻寫下一首詩,讀完覺得太浪漫
    要說宋朝最可愛的詩人是誰,非蘇軾莫屬。遭遇貶謫,便游離四方,用詩句記錄人間美味,翻開他的詩篇全然不見失落之苦,唯有舌尖上的美味,勾得你口水連連,趕緊下單一盤東坡肉,大快朵頤。在蘇軾生活的朝代,他的詩因其膾炙人口,老少鹹宜,深受朝中士大夫和市井百姓的喜愛,廣為流傳。
  • 蘇軾結婚當天,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卻名傳千古,讀完讓人臉紅
    從夢中驚醒之後,他仍然難掩悲傷,揮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悼亡詩。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
  • 蘇軾被貶偏遠的惠州,寫下一首有趣的詩,現在成了惠州的一張名片
    那說起蘇軾對於惠州最大的一個貢獻,自然是他所留下的那些感人的詩篇,其中這首《惠州一絕》,更是令這首詩現在已經成為了惠州的一張名片,人們只要一提起惠州,自然而然地會想到蘇軾,進而想到他這首詩,以及裡面所描寫的荔枝。那作為東南沿海一帶比較常見的一種水果,可是到了大文豪的筆下,則是重新煥發出了生命,並且也讓人們見識了惠州最有獨特的水果。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不管是在何時何地看見非常好的詩詞歌賦,都想要嘗試一下模仿出一首相似的出來。歷史上的很多詩詞,都被蘇軾模仿過,並且成為了傳世經典。同時,蘇軾的模仿還能夠讓這些作品擁有很大的名氣。不過,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三個地名,開頭兩句嚇死人
    更何況是人生坎坷的蘇軾呢。錢穆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今天,小編要跟大家推薦的是蘇軾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詩,寫下此詩時,是公元1101年6月,兩個月後,蘇軾便與世長辭,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蘇軾的絕筆詩。這首詩就是《自題金山畫像》,詩開頭兩句嚇死人,只讀這首詩的開頭兩句,你一定不會想到會是蘇軾的作品。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首詞背後的故事:蘇軾寫下這首詞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了,當時因為寫了一首詩被捲入「烏臺詩案」,所以被貶到黃州。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可能是一件極其難過的事情,但是經歷過人生的大風大浪的蘇軾卻不以為意,甚至在這最不如意的時刻寫下了最好的詩詞,結交了最鐵的朋友。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還常常蘊含哲理,具有宋詩的典型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而我們更熟悉的蘇詞,則開拓了豪放氣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蘇軾的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 李白這首詩意境高遠,更是啟發蘇軾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李白和蘇軾那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豪,他們兩人都寫過很多的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而且他們的那些文學作品到現在早已是成為了中國古典文學精品之作,每一首拿出來都足夠震撼人心,所以他們兩個人對於中國文學都起到了巨大的影響,使得後世很多的文人都是在他們的基礎上,才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學作品
  • 李清照和蘇軾都在自己新婚時候寫下一首詩,「香豔」程度不分伯仲
    大家都知道蘇軾是北宋豪放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而李清照是南宋婉約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因為所處的年代不同,兩個人之間肯定是不會有什麼交集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兩個人都在新婚之夜寫過一首詞,其「香豔」程度不分伯仲。
  • 為讚美小妾貌美,蘇軾寫下一首妙趣橫生的詞,順讀和倒讀一字不差
    導語:美妾死後,蘇軾懷念無比,為了讚美小妾的美貌,他寫下人生最難的一首詞,順著讀和倒著讀一字不差,可謂是千古奇詞。蘇軾是宋代最傑出的詩人、詞人,他不僅有"詩神"之稱,更是有"豪放詞宗"的美譽。蘇軾一生寫下過無數經典的佳作,無論是"一蓑煙雨任平生"或是"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都堪稱是千古絕唱。而對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字研究透徹的蘇軾,在迴文詩的創作上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蘇軾一生創作過許多著名的迴文詩,像《菩薩蠻·回文夏閨怨》、《西江月·詠梅》都是迴文詩詞中的巔峰之作。
  • 新婚之夜蘇軾寫下「洞房詩」,卻成為千古絕唱,其內容讓人臉紅
    北宋時期曾出現過一個詩人,他就是柳永,他之所以被稱為「情聖」,是因為他寫詩的靈感都來源於女人,這也是那時的文人都被稱為「風流才子」的原因之一,而蘇軾也是如此,他在結婚的當天晚上,居然寫下了一首「洞房詩」。
  • 蘇軾最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忍不住會心一笑
    古代詩人在交往過程中,往往會寫一些詩互贈,以聯絡彼此的情誼。而在贈詩中,有一種詩往往是詩人抱著開玩笑的目的寫出來的,這便是戲贈詩。雖然說是開玩笑,其實是表現了至交之間的真情實話。戲贈詩,一般語言詼諧幽默,讀起來相對於傳統詩作要更為有趣。比如,蘇軾的詩作《戲贈張先》。
  • 蘇軾被朋友妻子趕出門,生氣寫下一首詩,卻讓一個成語火了上千年
    當天蘇軾剛好去還陳季常落在外面的東西,見此情景,就要為好友抱不平。但是還沒等蘇軾開口,柳氏就將蘇軾趕了出去。蘇軾十分生氣,為此還專門寫了一首詩,名為《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全詩如下: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鉛。
  • 蘇軾寫了一首《洗兒詩》,三個詩人跟他唱反調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詩中的意思淺顯而明白,蘇軾自嘲自己被聰明誤了一生,希望自己的兒子「愚且魯」,無災無難就好。蘇東坡《洗兒詩》短短四句,語氣戲謔,基調反諷,實乃事出有因。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又在詩文中譏諷「新進」,被對手構陷入獄。一場「烏臺詩案」,震驚朝野,幸有元老重臣營救,蘇軾才免得一死,貶謫黃州。
  • 蘇軾被友妻趕出門,憤然寫下一首詩,卻意外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而要說"宋詞第一文人",在筆者心中則非蘇軾莫屬了。筆者偏愛蘇軾的理由,不僅在於他命途多舛卻依舊灑脫地"一蓑煙雨任平生";也不止於他"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絕美文筆;還有他報國不得志的"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很多年
    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還常常蘊含哲理,具有宋詩的典型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而我們更熟悉的蘇詞,則開拓了豪放氣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蘇軾的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 蘇軾寫一首詞送給朋友小妾,現在成了流行語,殊不知原句更高級
    不止刻在我們的骨子裡,他還普及在我們的生活中。現在好多的詩詞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會經常遇到,還會有好多的網紅句。比如說,倉央嘉措曾經有一句詩: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而這首詩也有出處,就是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這首詩是蘇軾寫給朋友小妾的一首詩蘇軾當年因"烏臺詩案"被貶,蘇軾好友王鞏也因此案受到牽連,被貶到嶺南。王鞏被貶時,小妾歌妓寓娘堅持隨王鞏一同前往。
  • 蘇軾重陽節賞菊寫下這首趣詩,前四句模仿李白,卻句句超越了李白
    蘇軾和李白都是是典型的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兩者各參其半,積極享受當下生活的美好,哪怕是在人生中最艱難最困苦的時刻,依然能苦中作樂,找到生活中的美好,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遐想,從而繼續享受生活,不為現實社會裡的種種磨難所擊垮。蘇軾屢次被貶,卻寫下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