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拿著劇本進去 優質電影出來

2020-12-17 中國電影網

發布時間:2017-08-14  來源:中影股份  瀏覽次數:

444038

對於習慣走路計步的人來說,到位於北京懷柔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走上一圈,步數會輕鬆過萬。這裡佔地800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基地擁有6種規格16座同期聲攝影棚,其中包含5000平方米的超大影棚。

對於那些對電影品質有極高要求的製片人來說,會被基地內世界一流的專業設備、國際水準的技術團隊所吸引。這裡的特效製作、數字中間片製作、數字母版製作等高端服務,以及2D轉3D後期立體轉換,都已達好萊塢A級製作標準。

對於不願東奔西走的導演來說,拿著劇本走進基地,就可以不用再出去了。這裡提供包括攝影棚及外景場地租賃、布景搭置、器材租賃、服裝/化妝/道具、後期製作、動漫製作、車輛租賃、動力提供、製片協作、後勤支持等所有電影製作環節的服務。導演只需專心創作,便可靜候電影出爐。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來到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時,這裡正忙完暑期檔電影的製作,顯得異常寧靜,偶爾只見零星遊客參觀「老炮街」「明清街」「非洲街」「江南水鄉」等外景拍攝地。基地內灰白相間的製作樓,長相一樣的攝影棚,從外觀上看不出特別之處。

錄音剪輯區、服裝/化妝/道具區、置景區、器材租賃區、影棚拍攝區、數字後期區,走過每一座樓會發現,基地涵蓋了電影製作的所有工序和工種,一項不落。

中影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平對此頗為自豪,他對記者說:「任何拍電影的所需我們都能提供,任何一個門類都不需要藉助外部力量,我們都有自己的專業製作人員。」

馬平所言非虛。記者在1.6萬平方米的大型倉庫看到,上百種、數萬件服裝道具可謂琳琅滿目。這裡擺放著電影《建國大業》中蔣介石的辦公桌、《三槍拍案驚奇》中小瀋陽穿的衣服、《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周潤發穿的「金甲」、《赤壁》中演員穿的盔甲、1987版《紅樓夢》裡用過的床……

在錄音剪輯區,工作人員塗捷介紹,基地的後期畫面剪輯、DI(數字中間片)調色和聲音製作是中國乃至亞洲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為電影和電視提供了包括畫面採集、剪輯、字幕製作、畫面調色、同期錄音、後期配音、音樂錄音、音響效果設計、聲音編輯、混錄、聲底片轉錄等全流程的聲音畫面後期製作服務。

在400平方米的錄音棚裡,擺放著一架價值百萬元的施坦威鋼琴以及張國榮拍《夜半歌聲》時彈過的鋼琴。這個錄音棚可以容納一個交響樂團,一些電影裡聽到的交響樂、管弦樂是在這裡通過現場實錄完成的,而不是選擇用電腦做模擬音樂聲。

電影《狼圖騰》導演阿諾對這裡的評價是:「這裡的空間很大,如果你在著手一部大製作,這裡可容納很多人。這裡的每個部門,有著全新的設備。像這樣的錄音棚,在全球來說並不多見。」

全國有大大小小几百家影視基地,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除了能夠提供一站式服務,還有哪些優勢?馬平回答說:「基地前後期電影製作人才將近500人,我們絕大多數人員的技術水平都處在行業高端,這是基地最大的特點。」

「我們在很多專業領域都是首屈一指的,有領先的製作能力、技術能力、藝術能力。」馬平舉例,視覺效果製作、聲音製作、立體製作都是國內頂尖的水平,中國電影65%的數字拷貝母版都是在基地製作。

基地的置景藝術工人得到過好萊塢美術師、設計師的高度評價。器材維修工人甚至超過了美國的技術人員,有些維修工人可以把鏡頭分解到基本的光學器件再進行拼接。美國RED攝影機公司的技術總監說:「我得跟你們學習。」

馬平是業界知名的電影調色師,在他看來,基地的製作人才是手藝人,他們都傳承了幾十年的技術和優良作風。

從北京電影製片廠成立到現在有68年的歷史,技術上的傳承,師傅們的敬業精神,工業流程的嚴謹,打造出一支成熟、默契、高效、高水準的製作團隊。

中影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後期業務部經理、國家一級錄音師王丹戎1993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錄音車間工作。王丹戎說:「影視製作是帶有藝術性質的服務工作,人的作用很大,我們是一支穩定的團隊,這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可年產100餘部電影故事片,200餘部電視電影,500集電視劇。基地每年參與的影視作品超過150部,而票房過億的影片超過50%。馬平表示:「我們的滿足感在於作品的品質。」

「基地所有設備器材都與好萊塢同步,軟體和硬體都與好萊塢一樣。」馬平表示,基地一方面服務電影行業,另一方面也一直在引領行業的方向。很多新技術的研發,已經讓觀眾深有感觸。

比如,數字調色技術讓中國電影的畫面變得好看,導演尹力在放映室看《雲水謠》拷貝時,興奮地從椅子上跳起來說:「我從沒看過這麼幹淨漂亮的電影畫面。」而基地自主研發的中國多維聲系統,讓很多中小成本電影也可以使用世界尖端的沉浸音技術,給觀眾提供更好的視聽享受。

在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虛擬拍攝棚,後期視效中心虛擬拍攝組長方榮國向記者介紹,基地目前使用的虛擬拍攝系統是世界級的,拍過《阿凡達》、《愛麗絲夢遊仙境》、《星球大戰》續集等特效和科幻類電影,這套系統也參與製作過國產電影《巴啦啦小魔仙2》《封神傳奇》《三生三世》等。

雖然使用的設備已經是國際一流,但方榮國和他的團隊並沒有滿足於此,而是致力於把最先進的技術理念消化吸收。方榮國感慨說:「只要人類向上的追求還在,電影的進步就不會停息。」

《狼圖騰》《長城》《鐵道飛虎》《中國推銷員》《繡春刀2》都曾在基地進行製作,除了對投資較大的電影進行製作外,基地還會對小成本、品質好的影片進行扶持。比如電影《八月》,基地只收了比成本還少的錢,卻用了最好的人員、棚室,把聲音和畫面做得精緻。

談到目前基地面臨的問題,馬平並不迴避:「我們習慣了做幕後工作,對外宣傳方面還不夠,很多國家並不知道我們。我們應當把自己推廣出去,讓全世界知道,在中國有一個設備先進、人員技術一流、配套完善的影視製作基地。」

硬體優勢特別突出,是記者翻閱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宣傳冊時,留下的最初印象。

當深入基地採訪,在錄製動作效果聲音的錄音棚、在電影實拍與數位化景物實時結合的虛擬攝影棚、在儲藏上百種數萬件服裝道具的大型倉庫……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領先的硬體條件,更看到了一支成熟、默契、高效、高水準的製作團隊。

「電影就是『手藝人』的集合,正是有這些『手藝人』存在,基地內部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這也是國內其他影視製作基地難以複製的模式。」採訪中,中影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同時也擔任調色師的馬平的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

當前,中國電影人面對的是全球競爭形勢與合作機會。當得知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在國外知名度還很有限時,我們為之感到遺憾。在中國電影市場發展正引起全球關注、國內外合作機會越來越多的今天,聚光燈打在臺前人員身上,掌聲也應該獻給這些自稱「幕後的幕後」的「手藝人」。

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正通過與好萊塢合作、建設英文網站擴大知名度,我們也同樣期待,基地未來能夠拓展更多形式,把一個個電影製作的幕後故事介紹到海外去,讓越來越多的海外電影人來到這裡,和中國「手藝人」一起做電影。

相關焦點

  • 中影數字製作基地落成 基本壟斷國產電影後期製作
    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佔地800畝、第一期投資近20億元、堪稱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最近在北京懷柔區正式落成。隨著中國電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落成並投入使用,一大批國內頂尖電影、電視劇製作企業紛紛落戶懷柔。
  • 探尋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 北影節場地揭秘
    網易娛樂3月31日報導 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閉幕式將在懷柔區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中影製作基地」)舉行。中影製作基地是《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也是北京市首批十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被列為2008年北京人文奧運工程項目,歷時兩年半的時間建設而成,於2008年8月開業。
  • 廣電總局就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情況答問(實錄)
    問:最近,《梅蘭芳》、《赤壁》等國產影片的上映成了人們的熱門話題之一,而影片的拍攝或製作地點--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也因此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麼可否請您先簡要介紹一下基地的總體情況?答:好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即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簡稱為中影數字基地,是《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之一,是「2008年北京市人文奧運工程項目之一」,也是「北京市首批十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中影數字基地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一期工程項目已於2008年6月30日竣工並於7月31日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儀式。二期工程預計2010年6月竣工。
  • 王言Vlog丨打卡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中,而北京作為中國電影的誕生地,見證了中國電影發展,並一步步走向國際的全過程。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拍攝、剪輯、製作……有很多環節。覆蓋影視產業全產業鏈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則成為了各大電影團隊的首選。
  • 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就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情況答問
    問:最近,《梅蘭芳》、《赤壁》等國產影片的上映成了人們的熱門話題之一,而影片的拍攝或製作地點--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也因此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麼可否請您先簡要介紹一下基地的總體情況?    答:好的。
  • 富士膠片與中影數字基地籤署《中國電影製作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上海2019年2月1日電 /美通社/ -- 1月29日,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膠片(中國)」)和中影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影數字基地」)在北京籤訂了《中國電影製作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 中影基地電影核心科技新突破——「中影•神思」人工智慧圖像...
    由於素材質量差、數量大,若採用傳統的數字修復手段,利用手動去場工作,每人每天平均能夠製作3-5幀鏡頭。照此速度將無法按時完成該項目的修復工作,這成了亟待攻克的一項難題。面對生產需要,促使中影基地必須要尋求一種高效的方法來完成製作任務。於是中影基地發散思維、主動探索,在看到人工智慧技術在其他領域的運用,聯想到是否能夠與數字修復相結合。
  • 北京國際電影節·嘉年華將在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舉辦
    發布時間:2017-04-10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數:32099 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嘉年華將於4月15日至5月1日在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和星美今晟影視城兩大園區舉辦(4月16日、23日閉園),主題為「電影夢·夢園懷柔」
  • 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盛大開幕
    人民網尹星雲 攝 人民網北京4月16日電 (尹星雲)今晚,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在位於北京懷柔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舉辦。開幕典禮深入探索了電影與北京的靈魂,讓古老北京與電影傳奇進行了一場跨越時間、空間的深情對話。
  • 國家中影數字基地副總經理馬平:人工智慧是中國電影科技彎道超車的...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央廣網記者就以上內容對國家中影數字基地副總經理馬平進行了專訪。科技助推電影發展 但講好故事是核心精彩的內容搭配精良的特效,優秀的科技電影在展示了中國產業科技發展新成就的同時,也為觀眾奉獻了絕佳的觀影體驗。在馬平看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電影藝術的發展本身就是技術驅動的產物。
  • 中影基地助力懷柔文化創意產業
    正值京城無處不飛花的時節,亞洲最大、世界一流的影視中心——坐落在懷柔區楊宋鎮的中國電影集團電影生產基地悄悄完成了主體辦公樓和多個單體工程的封頂,明年7月投入使用。「我們要搬到設在懷柔的中影基地去,下半年要設計超淨車間等光碟生產所需的環境,並著手在懷柔當地招工,首批計劃招200至250人。」華韻光碟是中影集團的子公司,它和服裝製作租賃、美術置景製作、錄音剪接製作、華龍數字電影製作等其他10個子公司,都選擇到中影基地落戶。「在這裡可以搶佔市場先機。」
  • 中影發行數字全業務平臺揭秘
    無論是資本的多元化、發行渠道的多元化還是發行主體的多元化,都反映了中國電影市場全面數位化後產業鏈路的飛速變遷。從膠片時代到數字電影時代的發展,順應了社會生產效率提升最大化的歷史規律。自1999年組建以來,中影股份作為坐擁完備生產發行放映能力,及國內最大的數字電影發行管理平臺的產業航母,在電影發行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宜賓與中影集團籤約 設立「宜賓電影產業專項資金」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琳 黃大海)6月25日,宜賓與中影集團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從原有的合拍電影擴展到電影產業資金的設立,電影文化活動的開展,城市和鄉鎮影院的合作,電影和文化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等領域,將進一步擴大雙方在電影產業的合作範圍。
  • 後期製作進行時,中影文創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電影倩女幽魂番外
    近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 7 月 20 日有序恢復開業。此消息一出,便在影視圈暴風式刷屏,可以說電影人和觀眾等這一天都等得太久了!
  • 《2020中國電影數字製作標準白皮書》(試行版)正式發布
    在科技強國、電影強國的大背景下,電影工業備受關注和期待,其中電影數字製作技術作為電影產業科技成分很高的關鍵環節之一,尤為突出。健全的、規範的工業化製作標準不僅是各電影製作從業者關注的重要話題,也是促進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 林清玄與臺灣電影:寫完幾個劇本,上山修行去
    林清玄20歲入文壇,在他25歲事業高峰的時候,受邀撰寫劇本。1979年,他和吳念真,以及另一位臺灣著名散文家陳銘磻一起,為臺灣「中影」撰寫了《香火》的劇本那個時候辜振甫先生還是「中影」董事長,所以是該片的監製,而臺灣新電影的推手明驥是中影製片廠廠長,所以是該片的製片人。《香火》的導演是徐進良,他拍了這部電影後離開「中影」,以轟動的《拒絕聯考的小子》開創了學生電影熱潮。他後來轉去拍電視劇,趙文卓、何潤東的電視劇版《風雲》就是他導演的。
  • 國產片遭盜版情況愈加嚴重 中影數字查影院盜錄
    新京報訊 (記者楊林)5月23日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數字)下發《關於嚴查影院盜錄影片事件的通知》,該通知指出,近期某些影院為了蠅頭小利配合盜版方盜錄影片時有發生,該公司協助影片版權方利用數字水印技術追查違規影院。
  • AI也能為電影寫劇本、參與表演?專家:這已成現實
    觀看一部由人工智慧編寫劇本、設計視聽效果、製作特效、自動剪輯、制定發行策略,甚至參與表演的電影,已經不再是一種未來主義的想像,而是活生生的現實。人工智慧驅動電影業的自動化目前,人工智慧在電影業最主要的應用是大幅度提升電影創作和管理工作的自動化水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把電影工作者從許多傳統的重複性勞動中解放出來,使之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創意性的工作中。
  • 中影北藝大協作 1年拍2電影
    繼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父子打造電影夢後,耗資30多億元入主中影公司的郭臺強也有大動作。
  • 中影國際影城海韻店開業儀式暨中影影院項目合作洽商會珠海舉行
    中影國際影城珠海海韻店盛大開業儀式中國電影科研所所長張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電影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楊雪培、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副會長陳連寶、國家電影專資辦辦公室主任孫唯嘉、香港影業協會理事長洪祖星等領導,與中影影院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和發展的地產開發商、招商機構代表,以及與中影長期保持密切互動的品牌合作夥伴,為中影國際影城提供技術和設備支持的中影內外部機構的領導以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