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次春季躁動行情持續42天,這次會怎樣?
近日,順周期板塊持續調整,食品飲料、休閒服務、電氣設備則呈現結構性行情,板塊輪動節奏明顯加快,春躁行情話題似有再度開啟之勢。
廣發證券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0年的春季躁動行情每年都會出現,2020年市場的春季躁動行情則由成長風格主導,持續了將近42天,大致從2019年12月2日延續到2020年1月13日。對於今年的2021年的春季躁動行情,超七成私募認為會如約而至,新能源、半導體等板塊有望成為春躁主角。
春季躁動已「常駐」十年
每到年底,春季躁動行情自然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但今年是否會出現呢?
廣發證券研究報告顯示,過去10年春季躁動行情每年都會出現,背後的原因在於:首先,年初市場的流動性環境一般比較寬鬆;其次,年初是經濟和政策的「真空期」,留給市場集體「炒預期」的窗口期;最後,年末/年初的時候,機構投資者一般已經進入新一輪考核周期,這使得春季躁動行情的容錯率更高,變相提升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從數據可見,過去10年中,只有2013年、2018年和2020年的3輪春季躁動行情提前到上一年的12月啟動,廣發證券分析稱,2013年春季躁動提前啟動的原因在於,2012年9月14日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同年11月推出加強版第四輪量化寬鬆;2018年春季躁動提前啟動的原因則是,2017年11月22日央行降息;2020年春季躁動提前啟動的原因為,2019年12月市場預期新一輪「降準」周期啟動,同時,2019年美國也處於一輪降息周期中。
七成私募期待春躁行情
過去十年,春季躁動行情每年都如約而至,那麼站在當前時點,是否可以期待2021年的春躁行情呢?
據私募排排網調查,目前71.43%的私募認為A股的春季躁動行情會如約而至,有私募表示,新能源、半導體等有望成為春躁的主角。僅有28.57%的私募不看好本輪的春躁行情。另有私募表示,今年的是機構豐收的大年,在鎖定收益的邏輯之下,機構或將頻繁調倉換股,近期市場整體將表現為震蕩格局。
盤耀資產表示,臨近年末,正值上市公司業績真空期,加之部分資金兌現壓力,市場易受各種噪音幹擾,呈現出輪動加快。鑑於政策中性,基本面恢復,以及結構性低估,春燥行情依然值得期待。在此期間,需恪守能力圈,在市場混亂中不迷失,敢於積極逆向布局優質板塊和個股。
從近期倉位變化來看,私募對於春季行情的布局動作也頗為明顯。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股票策略私募已經連續4周加倉。截至12月4日,股票私募整體倉位指數為79.56%,環比上周提升了0.35個百分點。具體來看,61.37%的股票私募倉位超過八成,僅12.17%的股票私募倉位低於五成。
其中,頗受市場關注的百億級私募倉位指數最高,環比上周提高了0.77個百分點,升至85.46%,該指數已經連續9周上漲。具體來看,67.11%的百億私募倉位超過八成,4.42%的百億私募倉位低於五成。
熱門板塊有望成主角
既然春季躁動行情值得期待,那麼私募關注哪些布局方向?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半導體等熱門板塊存在投資機會。
昶元投資基金經理張秋認為,今年順周期、低估值板塊沒有太大表現,而最近又持續回調,因此從估值切換或者「分紅率」角度,這些板塊有望迎來一輪「反彈」行情。另外,光伏與新能源汽車等主線板塊細分領域的行情深化,有望成為2021年春季躁動的主旋律。
華騰投資基金經理沈立權則表示,持續看好國內的消費板塊、新能源板塊以及半導體板塊。近期隨著國內補齊高科技產業發展短板的緊迫性逐漸提升,國內半導體板塊將會迎來政策和資金的雙向支持,國產替代爆發式增長的趨勢不可逆轉。
百億級私募於翼資產也表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從「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這過程中將誕生一批新興經濟的優質企業,科創板開板後將加速這一進程,且新興成長方向將迎來新的估值錨,階段貿易博弈擾動不改核心成長內在邏輯,短期科技板塊景氣度見底之後迎來新一輪估值提升行情,繼續看好、深挖雲計算、消費電子、安防、半導體、5G等板塊龍頭公司的真成長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