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兩岸關係雖面臨一些障礙,但無論兩岸關係形勢如何變化,大陸有關方面都將一如既往地為臺灣學生來大陸學習深造提供便利和服務。
根據教育部《關於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通知》要求,大陸具有招生資質的384所高校將於2月底、3月初公布招生簡章。
這意味著2021年,大陸高校免試招收臺灣學生工作正式啟動。
大陸高校免試招收臺灣學生始於2010年。
自2010年起,臺灣高中畢業生可憑學測成績申請入讀大陸高校。早期門檻是頂標級(成績為考試總人數的前12%),2011年降至前標級(成績為考試總人數的前25%)。2017年,教育部進一步放寬標準,參加臺灣地區大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就可直接向大陸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就讀。
2019年,教育部再次放寬標準,臺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參加當年學測,語文、數學、英文考試科目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即可直接向大陸高校申請就讀。有資料顯示,2020年共有近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
目前,已經有個別高校公布了2021年對臺招生簡章。
復旦大學在招生簡章裡說,今年對臺招收30人,報名條件是:擁有臺灣地區戶籍的高中畢業生,參加當年度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各檢定科目成績達到頂標級。
山東建築大學對臺灣學生的要求是:語文、數學、英文考試科目中任意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即可。
從往年招生情況來看,頂標級應該相當大陸的重點線,即一本控制線。臺灣十六萬考生劃線後有一萬八的頂標級學生。均標級的分數,應該相當於大陸的二本控制線。
那麼,臺灣地區高校又是如何招收大陸學生呢?
大陸生赴臺就讀工作始於2011年。凡是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高中畢業生,均可報考臺灣地區有關招生高校。
然而,內地考生對臺灣高校興趣似乎並不大。自臺灣高校在內地招生以來,幾乎年年完不成招生任務。
以2019年為例。臺灣高校計劃在內地招生800人,報考陸生有2131人,比起2018年的1578人增加了553人,漲幅達35%,但錄取人數為732人。
臺灣地區共有70所高校招到了大陸生,錄取人數最多的學校依序是淡江大學57人、中國文化大學48人、逢甲大學47人、銘傳大學47人、輔仁大學44人。另有好幾十所高校根本就無人報考。
被錄取的考生主要來自浙江和福建兩省,其他省份考生報名者寥寥,有的省份甚至無一人報考。
除了全日制學籍生,其他研修生招生情況也大致如此。
近年來,臺灣百餘所高校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
2017年末,臺灣教育部門首次公布了全臺157所大專院校的全校新生註冊率,引起廣泛關注。數據顯示,臺灣觀光學院、南榮科技大學等17所高校2017年新生註冊率不足六成,其中8所高校學生總數不到3000人;另一方面,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臺灣知名高校的198個系所招不到學生。
2018年臺灣高校招生缺額破萬,甚至臺灣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等頂尖大學缺額人數都過百。
這一局面的背後是臺灣高校多年的盲目擴張。
1994年至2005年間,臺灣力推高等教育普及化政策,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廣設大學,很多職業院校升格,使「大學」數量瞬間暴增,由最初的23所猛增至120所,在校人數也隨之急劇增長。
臺灣高教市場供過於求,學生反倒成了稀缺資源,為了生存,有一年甚至出現考生最低原始總分只需10分,就有大學可上的尷尬局面。
儘管如此,隨著臺灣青年人口的不斷縮減,官方預計十幾年後,臺灣的私立大學就要關掉40%,公立大學的生源質量也會每況愈下。
呂老師特別提示
1.大陸考生報考臺灣高校門檻低
臺灣高校在大陸招生並非各校單獨招生,而是所有高校聯合招生。錄取標準完全依據大陸考生的高考成績,考生無需參加面試,只要達到本省本科控制分數線即可。
至於費用,雖然相比港澳高校來說要便宜得多,但與內地高校相比,還是要高出一大截。據統計,臺灣地區私立高校每年的學雜費約為2萬元人民幣,加上住宿費、生活費等,每年的總費用約為5萬元人民幣。而且,臺灣規定,大陸學生在臺灣地區不能申請獎學金,也不能打工兼職。
2.受大陸考生青睞的高校和專業
臺灣地區每年在大陸招生的本科高校有100所左右,除金門大學、澎湖科技大學為公立高校外,其他招生院校均為私立高校。
從近幾年臺灣地區高校在大陸的招生情況來看,最受大陸考生青睞的高校主要有:輔仁大學、逢甲大學、銘傳大學、中原大學、東海大學、淡江大學、元智大學等;最受大陸考生青睞的專業主要有:財務金融、企業管理、外語、電子工程、建築、會計、貿易、大眾傳播等。
臺灣地區高校在國際交流和語言環境上具備一定的優勢,與很多知名高校都有交換生計劃,目的是讓學生在大學四年至少寒暑假出去遊學一次,並當交換生一次,體驗各地不同的文化。
3.臺灣當局的「三限六不」政策
自兩岸開放陸生赴臺深造後,臺當局處處歧視大陸學生,給赴臺陸生「量身定做」了「三限六不」政策。即: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和關係安全領域的專業;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不開放報考證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大陸高考之前,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突然宣布,綜合考慮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形勢,決定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臺升讀工作。
2021年,能否恢復臺灣地區高校向大陸招生,目前,還沒有確切消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你如何看待這種特殊招生,贊成?反對?
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為高考改革獻計獻策!
每日更新,請關注「呂老師說高考」
長按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作者簡介:呂迎春,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陽光高考網特聘專家,全國多家電視臺、電臺高考志願主講嘉賓,已出版高考志願專著二十餘本,是全國唯一連續出版高考志願專著的專家。每年應邀到各地講座,接受考生和家長的諮詢。合作及商務洽談請聯繫lyc321123@126.com,或公眾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