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放榜落下帷幕,
在佛山順德,
出現了幾對高考雙胞胎「學霸」,
微博上讓不少人關注,
大家羨慕不已。
在順德一中,該校高三考生唐武陽、唐文輝是一對「學霸」雙胞胎,哥哥唐武陽、弟弟唐文輝分別考取了理科645、667分的優異成績。
無獨有偶,在順德李兆基中學,也有一對學霸「孖仔」。據悉,李兆基中學雙胞胎兄弟何嘉君、何嘉維在今年的高考中,分別考取了理科661分和629分的好成績。
唐武陽(左一)、班級老師吳近昕、唐文輝(右一)
順德「最牛雙胞胎」,兄弟牽手考出高分
在順德一中,該校高三考生唐武陽、唐文輝是一對「學霸」雙胞胎。
在今年高考中,哥哥唐武陽、弟弟唐文輝分別考取了理科645分、667分的好成績。
「考完後對了一下答案,雖然最終分數和預期差不多,但是比平時在校考試還是稍微低了一點。」哥哥唐武陽告訴記者稱,由於考後給自己定下了心理預期,雖然比理想分數稍低了一點,但也能接受。
弟弟唐文輝則「超水平」發揮。「看到這個成績,我內心是很開心的。」唐文輝告訴記者稱,在得知了自己的分數後,自己覺得不辜負努力,滿意這一份成績單。「這意味著可以選擇更好的專業和心儀的大學。」唐文輝說。
「我是一個『作業困難戶』,我經常寫不完作業,被老師批評。」談及學習方法,哥哥唐武陽說,自己作業效率不高,但找對合適自己的方法,一樣可以提高成績。「作業和複習,我挑重點來完成,這樣有的放矢。」
哥哥唐武陽表示,自己還喜歡幫助別人解答難題。「別人不懂的,覺得難的,一定是他們篩選過的,我在解答的過程中,也是一次學習和複習,對提升自己的成績有幫助。」唐武陽說。
與哥哥不一樣,弟弟學習方法則較為傳統。「越是經典的辦法越管用。」弟弟唐文輝說,寫好錯題集、聽好老師的課會更重要。「課堂上做好重點筆記,課下補充豐富筆記,最終形成自己的筆記,對自己複習有幫助。」
弟弟堅持學醫,哥哥熱衷工科
雖然是雙胞胎,但兩人在校學習生活都十分獨立自主。「分數有高低,競爭會有的。」哥哥唐武陽表示,雖是哥哥,在學習生活上,自己更多是受到了弟弟的照顧。
「現在,我在思考武大、中大的醫學院。」弟弟唐文輝告訴記者稱,考後填報志願,學醫更符合內心的預期。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看到了醫護救死扶傷,勇於爭鋒一線,讓自己深受感動。」唐文輝說,正是因為這一原因,讓自己覺得學醫是一件「神聖的事情」。「我不怕辛苦,就像我為了高考一樣,準備了12年,我願意為學醫再吃一點苦。」唐文輝說。
與弟弟不一樣,哥哥則熱衷工科類專業。
哥哥唐武陽告訴記者稱,根據自己的分數,哈工大、北郵等高校或有機會「衝擊一下」。「這些學校是工科強校,我的選擇權也大一些,會嘗試一下。」
值得關注的是,在考後,兄弟兩人都有考慮做家教,以豐富自己的考後生活。「做家教,可以嘗試一下將自己擅長的東西教給別人,在平時學習中,幫同學答疑解惑很有成就感。」哥哥唐武陽說。另外,弟弟也表示,若被心儀的學校錄取了,自己也會提前去高校「踩點」一下。
另一對「高分孖仔」,雙雙考出「600+」
據悉,李兆基中學雙胞胎兄弟何嘉君、何嘉維在今年的高考中,分別考取了理科661分和629分的好成績。
何嘉君、何嘉維
校方介紹,哥哥何嘉君在高三(1)班,弟弟何嘉維在高三(3)班。平時兩人比勤奮、比學習,競爭激烈,互有領先。
弟弟何嘉維表示:「高考哥哥比我考得好,我衷心祝賀他,以後還有很多方面要向哥哥學習。」哥哥何嘉君則表示:「其實,我們倆從小到大的成績都互有領先,在別人看來,我們倆競爭激烈,但實際上我們更多的是互相幫助。」
何嘉君稱,弟弟兩語好,我數學和綜合好,平時彼此都會利用學科優勢給對方講解題目、總結方法的。「我們還會相互借閱對方的筆記本,彼此打氣、鼓勵。」何嘉君說。
在學習方法上,兄弟兩人喜歡將錯題直接寫在試卷上,複習的時候直接看試卷,加強記憶。「筆記本則專門用於摘抄知識點。」何嘉君說。
據悉,哥哥何嘉君心儀的學校是北京理工大學,弟弟何嘉維內心傾向選擇電子科技大學。「我會將通信工程定為第一志願,而弟弟會選擇智能科學相關的專業。」
背後:「學霸」孖仔養成,離不開好家風
據何嘉君、何嘉維兄弟介紹,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父母對自己的幫助。
據悉,兄弟倆的父母都是教師,兩人在充滿愛和智慧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尤其是父母很注重對孩子的陪伴,注重傾聽孩子們的意見,關鍵時刻能有效引導孩子的成長方向。
「爸媽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哥哥何嘉君稱,由於自家離學校很遠,為了更多地陪伴我們,減少周末往返奔波,在高三這一年,其父母在學校旁邊租了一套房子。「爸爸每天早出晚歸開車幾十公裡去上班,目的只是為了每天能見上我們一面,說幾句暖心話,及時了解我們的想法。」何嘉君說。
而唐武陽、唐文輝的媽媽更是為了孩子、家庭考取了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這對「學霸」雙胞胎母親周女士告訴記者稱,在和孩子接觸中,覺得自己會跟不上孩子的步伐,因為不了解孩子,自己會困惑、抓狂,一些行為也會讓孩子感到壓抑。
「在考取心理諮詢師後,自己學會了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跟隨他們的腳步,起到更好陪伴他們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控制、幫孩子。」周女士說。
另外,周女士表示,自己會將所有的選擇權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做決定。「看到孩子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自己也感到欣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