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與上海歌劇院聯手,共同發起「用音樂溫暖世界——世界地球日特別直播」已近尾聲。
近12小時的直播中,來自全球十餘個國家的知名樂團、劇院和近百位音樂家「接棒」上陣,對於古典樂迷而言,無疑是一場雲上盛宴。「花多少票錢才能聽齊這些大咖名作!」彈幕中,有網友感嘆道。
作為活動的發起人之一,著名指揮家許忠向全球音樂人廣撒邀請帖,其中大部分都是他「朋友圈」裡的舊交好友。
架起手機,帶上耳機,有人拿起再熟悉不過的樂器,有人站在書房裡、陽臺前放聲高歌,宅在家中的國外藝術家們發來一段段視頻,用音樂溫暖世界。
但總有人不按套路出牌,總是正襟危坐在劇場舞臺中央的藝術家,在脫下禮服,居然也有這樣調皮的一面——他們中,有人爬上了屋頂、有人跑去了森林,還有人一人分飾8角,玩轉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
此外,不少音樂伉儷聯袂獻演,也收割了屏幕前的一大批CP粉。
巴黎,是許忠的第二故鄉。「1986年9月27日,我離開上海去巴黎國立高等音樂求學「,直播間裡,回想起當年的許忠感慨萬千。
他向巴黎管弦樂團發出邀請後,收到了對方的熱情回應——樂團隔空投遞了一份超值「大禮包」——來自五位首席的歌曲串燒。
五位身在巴黎的藝術家,不僅帶來了美妙的音樂,更將法式的浪漫氣息溢滿屏幕。
視頻中,不少樂手的背後,是鋪滿整座牆壁的書架。但有一人卻不走尋常路,悄悄爬上了屋頂。他就是巴黎管弦樂團圓號首席Giorgio Mandolesi。
「和巴黎管弦樂團合作,有時候是一件很頭痛的事,他們不但博覽群書,而且個性十足」,許忠笑言。
特立獨行的圓號首席不止一位。Giorgio Mandolesi之外,德國薩爾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圓號韓小明更是走進了森林中,吹響號角,與自然合為一體,傳遞天籟之音。
此外,巴黎管弦樂團的一對夫妻檔——豎琴首席Marie-Pierre Chavaroche和小號首席Frédéric Mellardi也帶來了一段「宅家二重奏」。
默契的配合,讓網友豔羨,紛紛發出彈幕:
「兩位藝術家琴瑟和鳴,樂韻繞梁。陶醉!」
「這樣的夫妻檔在家隨時二重奏。」
「羨慕這樣的Couple+10086!」
讓人眼前一亮的音樂伉儷,還有義大利男中音歌唱家Luca Micheletti和他的妻子,女高音歌唱家Elisa Balbo。兩人帶來了多尼採蒂的藝術歌曲《飲酒歌》,親暱倚靠在一起的他們,以一段充滿愛意的二重唱,收穫不少網友的點讚:「義大利歌唱家一亮嗓,真的特別厲害!」
這些音樂人的家中,大多沒有華麗的裝飾,最顯眼的莫過於他們的樂器。
法國鋼琴家Jean-Francois Hisser家的一架雕花古董三角鋼琴,可謂彈眼落睛。據許忠介紹道,這是一架生產於1867年左右的戚克林(CHICKERING)鋼琴,「這個(品牌)與斯坦威齊名,在1867年世博會上拿過金獎。它選用的是檸檬木,無論是木質,還是上面手工雕刻的花紋,都非常珍貴。」
此前,義大利「陽臺音樂會」在社交網絡上走紅,尤其是小提琴家阿爾多·奇科裡尼在陽臺上演奏的一段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被居住在隔壁的中國鄰居錄製下來,傳上了微博,更登上熱搜。
今天的直播中,被譽為「義大利歌劇界最美聲音」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馬克·貝爾蒂也站在自家的陽臺前,帶來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我的太陽》,儘管只是手機錄製,但輝煌的音色依然越過海洋,穿過屏幕,震撼人心。
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Juan De Dios Mateos,則在書房帶來了一段比才歌劇《採珠人》的片段。演唱前,他特地在一旁放了一幅自己鍾愛的畫作。
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居住在世界各個地方的中國音樂家,更加思念自己的故鄉。
作為許忠曾經的同學,旅德小提琴家張纓出生在上海,她是第一批考入上音附小的學生,1986年,赴德國科隆音樂大學求學。此番她帶來了一首柴可夫斯基的《故地回憶》,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在古典音樂家的家中,除了夫妻檔,還能看到不少父子檔、母女檔。這首作品中,給張纓伴奏的正是她女兒。
身在德國的小提琴家寧峰則挑戰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人分飾8個角色演繹孟德爾頌的《八重奏》片段。視頻中,除了最擅長的小提琴,他還拉起了中提琴和大提琴。以一抵八的實力,讓人不得不服。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