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易育兒達人
孩子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與千篇一律無趣的大人不同,孩子們都是千差萬別的。不同的孩子之間,往往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不論是性格還是為人處世的方法。
現在普遍每個家庭都有一兩個孩子,父母在注重教育的同時,往往也有些孩子會在不經意間就長成「熊孩子」。
前段時間有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兒子去逛超市,孩子的年紀不算太小了,而且又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媽媽就沒有太過注意孩子的動作,而是在專心的購買所需的物品。孩子自己就跑到了生鮮水果的貨架旁邊。
大概是模樣可愛的桃子引起了孩子的注意,孩子就趴在貨架的旁邊,用手指把所有的桃子都戳了一個洞出來。眾所周知,桃子並不是一種很好保存的水果,因為沒有堅硬的外殼,輕輕的磕碰都會在桃子上面留下一個深色的痕跡。之後有破損的地方很快就會變質。
被戳壞的桃子已經不能再進行售賣了,媽媽沒有辦法,只能無奈把所有的桃子都買下來了。壞掉的桃子裝了很大的一個袋子,相信媽媽的內心也是非常崩潰的。
這件事情被分享到網上以後,不少網友都說,這個孩子真是老闆的好幫手,這下桃子就都不愁賣了,還有網友打趣的建議孩子下次可以去嘗試一下戳榴槤。
1.父母的溺愛
現在不像以前,家家戶戶最少都有三四個孩子。現在各家各戶的經濟條件都越來越好,對於數量越來越少的孩子,也越發的寵溺。可以說絕大部分的熊孩子都是父母一手慣出來的,不管孩子提出什麼樣的要求,父母都會盡力去滿足。就算是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也不加以制止,熊孩子也就由此誕生。
2.家庭教育方針有差異
另外有一些家庭,幾代人生活在一起。有的父母平時並不嬌慣孩子,但是家裡的老人卻持有相反的看法。當父母在責怪管教孩子的時候,家裡的老人就會出來阻擋,父母也不好意思太過忤逆自己父母的意思。孩子有了靠山,自然而然的也就不會聽從父母的管教了。
3.認為孩子年紀小
不少熊孩子的父母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還小」、「和一個孩子見識什麼」……父母們總是覺得孩子年紀小,但是年紀小並不是萬能的,這種託詞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於孩子的縱容。如果一直以這種藉口去庇佑孩子,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熊」。
1.給孩子立規矩
給孩子立規矩是件大事,都說三歲看到老,這句話也存在著一定的道理。孩子小時候的確對很多的事情都並不了解,沒有一個正確的是非觀,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及時制止,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2.適當懲罰
孩子有的時候的確記性不大好,尤其是在孩子聽父母說教的時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往往轉頭就忘了。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懲罰,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兩三次下來,孩子以後就不會再犯了。
當然不論如何懲罰,都要在孩子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過度的懲罰不僅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還會影響到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漸漸地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影響孩子性格發展。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做過什麼「熊事」?在下方評論留言分享出你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