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O
我們的SID ASK系列又回來啦!
看看這周
知乎SID學長給大家挑選了什麼問題
01. 985計算機專業,均分78,想申請tu9有多大把握?
有很多同學因為大學前面幾年比較放鬆,導致GPA比較低,特別想申請到德國TU9高校的offer,也會諮詢很多機構,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更多的是不負責任的承諾,還是想系統地了解德國大學錄取機制,以及需要注意的點。
德國各個大學沒有統一標準,即使是TU9聯盟的大學,各個學校之間,各個專業之間的要求差異性也非常大,不能一概而論,也沒有所謂統一的硬性標準,德國大學也沒有對985高校的特殊要求,對國內大學比較熟悉的也就只停留在211高校層面。
申請德國大學的條件比較重要的就是以下這幾點:
1、APS證書。其難點就是在於包羅了大學所有課程的內容,並且需要用英語和德語進行面試和作答。每個同學一共有三次機會,第一次沒有通過,還有兩次補考機會,不過中間等待和報名時間需要浪費3個月,總的來說,盡力一次通過。
2、德語證書。在國內德福考試的時間為3月、7月和11月。一般來說,德國大學對於外國學生規定的德語合格條件是TDN4,也就是聽說讀寫四個部分都要達到4分,這個對於國內學德語的同學來說,難度還是想當大地,一般每次德福考試,通過率在13%左右。
3、課程匹配度。德國大學申請研究生入學,很多學校和專業沒有設置入學考試,所以一般不允許轉專業,課程匹配度就是一個影響非常大的材料。
4、GPA,除了課程匹配度以外,對於受限專業,也就是招生人數有限制或者對外國學生招生人數有限制的時候,GPA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項、打分項。比如申請TUM或者LMU就建議GPA保證在85以上。
5、簡歷動機信。德國大學錄取一般是兩部,首先大學辦公室先審一遍基本條件,包括語言,材料是否齊全等等,第二部就是發到學院教授或者講師去審核,那麼這個時候首先看的最喜歡看的就是簡歷動機信,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6、其他相關公證材料
7、注意申請時間和流程
8、有能力的可以單獨打電話或者發郵件與學校及學院溝通
題主的情況而言,申請到一所TU9問題應該不大,主要涉及相關信息的查詢,通過了解城市、學校、專業設置、教授研究方向等等,去確定哪個城市,哪所學校,哪一個小專業比較適合自己,有針對性地去做好申請準備。
說實話,德國的計算機與國內和美國不同,旨在服務於德國的其他產業包括機械製造,人工智慧,電子等等,偏硬體,所以如果畢業後想回國工作,稍微有點不佔優勢,如果想留在德國,找到一份工作應該不難。
02. 德國研究生幾年畢業?
大多數來想來德國留學的同學都比較關係德國大學的畢業難度和時間。
德國大學(UNI)碩士課程一般會設置為120學分,官方建議分為4個學期來完成,也會給到一個MODUL表格,每個學期可以完成哪一個MODUL。外管局也會相應地給剛入學的外國留學生兩年的籤證。但是由於沒有硬性規定,大學也不會有人來監管或者催促學生畢業,對於沒有籤證困擾的學生,可以一直讀,每個學期修一門課,4個學期課程,你可以修12個學期甚至更多都行,但對於有籤證限制的外國留學生來說,外管局會有監管責任,督促這些學生儘快畢業,一般來說不得超過8個學期,超過4個學期後,可能需要學校開具證明才能繼續拿到籤證。這個是官方的一些規定。
事實上,一個碩士課程多長時間能完成,其實完完全全都決定於自己的勤奮、能力與運氣。
勤能補拙,勤奮也是提升能力和碰到運氣的前提,能力是堅持勤奮、抓住運氣的保證,運氣則是證明能力、回饋勤奮的點金石。
舉幾個極端的例子。
某同學第一年正常上課大概修了40個學分,第三學期開始打工,迷上這種賺錢的感覺,開始荒廢學業,每年幾乎在修1門課程,最後在第9學期時,收到外管局的警告通知,最終在中餐館老闆幫助下成為正式員工,拿到工作籤證,放棄學業,開始了新的生活。
某同學前三年,經過努力,按期修完90學分的課程和實習,第四學期即將在學院開始寫論文,幾乎是要順利兩年碩士畢業了,可惜遇人不淑,學院的導師非常不友善,經過十五個月的掙扎,論文擱淺,無法再進一步,最終只有放棄這個題目,重新在校外找到新的論文題目和導師,經過6個月努力,完成論文,畢業。但由於中間的小插曲,白白浪費15個月。
某亞琛工大同學,2年期間未給自己放過一天假,即使寒暑假期間,也在圖書館學習,每天都是學校、附近中餐館、租房,三點一線,最終兩年半時間完成RWTH的所有課程畢業,期間完成了3篇小論文,1篇大論文,其難度可見一斑。
所以具體的畢業難度和時間由很多因素來決定,總的來說,主導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上,關鍵要有好的學習態度和計劃,加上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以及根據各個城市、學校、專業、相關企業等環境綜合判斷下選擇的最優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