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為冬日長春帶來勃勃生機的同時,長春的巨變也為冰雪產業發展提供了最生動的案例。
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長春正朝著冰雪旅遊資源和冰雪經濟大市奮力邁進,以冰雪體驗為主體,冰雪觀光、休閒度假為補充的特色冰雪旅遊發展模式正在形成。
特別是近年來,冰與雪交相輝映、動與靜相互結合、晝與夜各具特色、「吃住行遊購娛」協同並進……長春「都市冰雪」的發展脈絡日漸清晰。
在感受無邊山水、自然饋贈的同時,盡享便利的生活服務,這就是長春「都市冰雪」產業帶來的舒適體驗。
準確定位
重構冰雪旅遊發展新坐標
冰雪是大自然賜給長春的神奇禮物。面對國內其他城市加快發展冰雪旅遊的態勢,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乘勢而上?
長春審時度勢,深入剖析冰雪與城市的關係,從全國冰雪旅遊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角度出發,充分認識冰雪產業在經濟發展全局所處的戰略地位,分析研討長春冰雪旅遊產業基礎、成果、特色,結合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發展戰略,對冰雪旅遊產業的發展方向、定位進行了深度思考,果斷決策發展「都市冰雪」。
發展「都市冰雪」,是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長春表達。
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吉林省代表團審議時,就殷殷垂詢「冰天雪地」的開發利用狀況,並關切地問道,「白雪換白銀,換來了嗎?」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時強調,「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樣簡短的話語,把東北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辯證結合起來,為東北的發展指明了一條發揮資源環境優勢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對於擁有「冰天雪地」資源的地方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要啟示——應及時轉變觀念,重新審視當地冰雪資源價值,積極發展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經濟,這既是加快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增加居民收入的必然要求,也有利於滿足人們對冰雪旅遊、冰雪運動日益增長的需要。
白雪換白銀,做好雪文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始終是長春的發展遵循和探索方向。
近年來,長春認真貫徹落實「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把握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契機,發展「都市冰雪」。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冬季旅遊項目,打造特色冰雪活動品牌,提升城市服務功能,把冰雪經濟培育成長春市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構建旅遊發展新格局,讓長春市的冬季旅遊真正「火」起來。
發展「都市冰雪」,與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戰略並行,成為長春發展一條特色化的脈絡。
去年8月,長春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提出加快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一年多時間裡,長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擴大有效優質投資、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做強大長春、帶動大吉林、輻射大東北」的協調發展新格局加快形成,現代化都市圈建設邁出了嶄新而堅實的步伐。
與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一脈相承,發展「都市冰雪」,是融入城市發展戰略的主動選擇。
都市圈是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是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深入發展,城鎮化自然演進的結果。
長春冰雪旅遊產業的核心景區、場館、產品、景觀等均在1小時通勤圈範圍內,天定山、淨月潭、蓮花山、廟香山四大滑雪場,距離城市最遠距離僅為50多公裡;國信南山、御龍、凱撒森林、天怡、關東文化園以及劍鵬國際馬城等六大溫泉,1小時左右均可到達;市區內的重點公園、廣場,重要街路、商圈遍布冰雪雕塑作品,賞冰玩雪十分便利。
相較於亞布力、雪鄉等景區景點距離哈爾濱3—6小時的行駛距離,長白山等景區距離中心城市較遠的空間距離,長春「都市冰雪」概念名副其實。
長春都市圈範圍包括長春市、吉林市市區、四平市市區、遼源市市區、松原市市區、公主嶺市、伊通縣、永吉縣和前郭縣,核心區以長春城區為核心,涵蓋了九臺區、雙陽區、公主嶺市、四平市和吉林市部分區域。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都市圈內部形成數個增長極,長春國際汽車城、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長春國際影都、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四大板塊」帶動作用明顯,無論是從長吉一體化、長平一體化,還是長春公主嶺同城化,都不難看出,都市圈範圍內,正在形成有機聯繫的發展體系,持續帶動周邊城市、縣城的發展。
而這種輻射帶動在冰雪產業的發展上也作用明顯,目前,長春冰雪旅遊產業輻射省內九市州和長白山管委會的同時,還衍生到黑龍江、內蒙古和南方眾多省市,特別是以長春冰雪新天地為代表的體驗式沉浸式冰雪產品的強勢注入,長春冰雪旅遊的吸附作用越來越強,以長春為主要目的地的遊客數量呈不斷上升趨勢,充分體現出長春大都市圈的吸附作用。
與此同時,長春「都市冰雪」的特色,也體現在冰雪經濟的綜合帶動作用上。與之關聯的冰雪旅遊業、冰雪裝備製造業、冰雪用品產業、冰雪特色商品、冰雪創意產業等直接拉動作用明顯,「冰雪+旅遊」「冰雪+商貿」「冰雪+節慶會展」「冰雪+文化」「冰雪+運動」「冰雪+裝備製造業」「冰雪+房地產」「冰雪+農業」等融合發展,實現良好互動,與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中產業關聯發展的思路緊密切合。
會思考的城市妙不可言。錨定「都市冰雪」,必將推動長春區位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冰雪旅遊快速發展。
優質選擇
新業態帶來豐富的融合體驗
隨著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公共服務設施日趨完善,我國一些旅遊發達城市已具備了輻射周邊的區域性旅遊集散中心功能。比如,以杭州為中心,可以方便地到達紹興、蘇州、烏鎮等旅遊城市,形成了以杭州為中心的「都市旅遊圈」。
相比而言,長春市作為省會城市,輻射周邊、服務全省乃至東北區域的功能有待更深更廣的發揮,是較典型的「都市旅遊」城市。哈長城市群建設、「一主六雙」產業布局、建設現代化都市圈等戰略部署,為長春持續做大都市旅遊帶來了新的機遇。
而在旅遊消費升級的時代,人們的消費心理已經發生了變化,旅遊目的地的食、住、行等體驗都決定著旅遊的滿意度。誰在旅遊配套能力上更強,誰更能抓住遊客心理,在服務細節上做精做細,誰就能成為旅遊市場的贏家。
近年來,長春注重旅遊產業層次的提升,力推旅遊產業上檔升級,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文旅新業態,使旅遊者「食有特色、住有選擇、行之方便、遊之盡興、娛之快樂、購之豐富」,初步形成了多元複合、多重經濟屬性的產業生態集群。
特別是在「都市冰雪」發展上,在滿足冰雪旅遊1小時通勤圈的基礎上,主城區完善的吃、住、行、遊、購、娛配套接待體系,讓遊客在冰雪體驗與休閒生活間快速轉換,配套服務承載能力極強。
在廟香山、天定山、淨月潭等滑雪場盡情地感受滑雪帶來的刺激體驗後,驅車不足一小時,就回到主城區的懷抱,高星級品牌酒店、經濟型酒店、客棧民宿、短租公寓、長租公寓等多種旅遊住宿業態任選;吉菜、粵菜、魯菜等各種融合菜系應有盡有;城市西部,新城吾悅廣場室內、室外步行街可以光顧各類潮流小店;在經開區,可以到摩天活力城坐浪漫的摩天輪,參觀室內動物城、水族館等;在寬城區,砂之船(中東)奧特萊斯、中東迪克公園、萬達廣場等,可滿足人們購物、運動、飲食、娛樂等各方面需求;淨月高新區的迅馳廣場廣受周邊大學生歡迎……商業綜合體分布城市各城區,類型豐富,各具特色。
如今,在城市冰雪旅遊收入中,來自「購」「娛」兩方面的收入佔比已經越來越高,「冰雪旅遊+商貿」新業態逐漸成形。這有山、巴蜀映巷等綜合體,各類博物館都給冰雪旅遊帶來了豐富的融合體驗。
24小時不閉店、多樣的人氣美食、人聲鼎沸的夜市、富有文創特色的木工DIY小店、靜謐多姿的客棧……「網紅」景點「這有山」,開業至今人氣旺盛。
「與傳統的商業綜合體不一樣,『這有山』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它包羅萬象,有各種玩法,能待上一整天!」……來到「這有山」的遊客們都認為這裡不僅僅是商場,更是一個旅遊、打卡的新地點。這裡是一個集文化、旅遊、商業,互相滲透,融合交匯的商業綜合體。利用山坡、山洞兩種不同的建築形式和風格設計,從街巷到院落,空間層次分明,移步換景,錯落有致;令人流連的美食茶館、人聲鼎沸的夜市小店、靜謐多姿的客棧酒館、豐富多彩的文創作品,多元業態打造出一個休閒度假的社交目的地和城市微度假綜合體。
「這有山」只是長春泛旅遊產業發展以及文化旅遊業態發展和轉型的具體體現之一。除風靡長春的「這有山」外,近年來,長春湧現了巴蜀映巷、歐亞匯集等眾多特色鮮明、服務定位明確的商業項目,逐漸形成「旅遊+商貿」的新業態。
作為長春商業綜合體中的「新生代」,歐亞匯集在整合場景、網絡、潮流等資源方面做到了極致。「歐亞匯集我來了」打卡曬照免費領取代金券、「瘋狂的匣子」主播見面會、「時光謠」音樂會、懸浮表演、網紅探店、「民」星有約、「中國好聲音」海選、王者榮耀城市賽、ChinaJoy超級聯賽、楊梅紅親子遊戲等活動,成為朋友圈的熱門話題,聚攏了人氣。
在長春市有一個地方,隨手拍張照片就是風景畫,非遺文化體驗、美食等應有盡有,它就是巴蜀映巷文化旅遊商業街,是東北首家以川渝文化為主題的商業步行街。除集聚了原汁原味的川渝名菜、火鍋、小吃,巴蜀映巷還配套設置了川渝土特產、名優商品等等。此外,這裡還成立了巴蜀映象非遺文化展示交流傳承中心,入駐了鍾氏泥塑、松花石雕、長白山黑陶、薩滿文化、寶君刀畫、刺繡、常炳華油彩陶瓷等種類多樣的非遺項目,供市民遊玩之餘近距離接觸非遺文化。
而更多時候,長春冰雪旅遊的都市性讓遊客在城市中就能有豐富的冰雪旅遊體驗。城市中大體量的冰雕雪雕、大小公園裡遍布冰雪娛樂設施、四季都能體驗的室內冰場……都充分展示出長春城市冰雪娛樂設施的豐富度。
這一切,都是「都市冰雪」發展的生動註腳。
作為冰雪旅遊目的地,長春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發展「都市冰雪」成為最優質選擇。
揚長避短
走差異化發展的特色之路
發展好冰雪旅遊,就要避免同質化競爭,揚長避短。近年來,在長春冰雪旅遊發展過程中,堅持冰雪產品供給與市民需求深度融合、引導消費與提升服務辯證統一、發揚優勢與推進創新雙線並進、全面推進與各具特色統籌兼顧為原則,不突出強調專業性、競技性,而更多強調大眾化、趣味性、體驗性和群眾參與度,把冬季的長春市打造成全域冰雪樂園,這對場所要求不高,這也決定了長春冰雪更具都市特點。
從白天到夜晚,從動態娛樂到靜態景觀,從冰到雪,長春冰雪產品體系更完備;每年冬天,長春市內都會打造以四大滑雪場、六大冰雪溫泉、冰雪樂園為主體的各類冰雪運動及娛樂場所數十處,呈現東西南北中全面開花,冰雪活動在全域此起彼伏的良好局面。
去年以來,長春一批具有科技含量和前沿技術的冰雪產品問世,深受廣大遊客喜愛。
淨月雪世界採用數字複合技術在正門、西門參觀主線打造以生態和諧為主基調的動物及運動雕塑作品,實現開放式、沉浸式體驗。環路建設夜遊燈光秀,填補夜場空白,實現晝夜聯動。瓦薩博物館通過聲光電現代科技,滿足遊客冰雪娛樂休閒體驗的同時,推出冰雪運動成果展。
長春世界雕塑園冰雪新樂園「山海經」光影互動項目推出冰雪幻境燈光秀、星光大道、光影森林、燈光觸控體驗,打造城市光影樂園。大型冰雪樂園面積達到6.4萬平方米,餐飲、娛樂、演藝、夜間展覽配套項目全面升級,為觀眾帶來全新體驗。
長春農博園是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的舉辦地,代表了中國農業最高水平。吉林(長春)冬季農博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展示形式,成為了長春冬季冰雪旅遊和冰雪文化的重要品牌,綠色農業與冰雪旅遊相結合、「年味兒」特色與年俗文化相結合,為廣大遊客在領略北國春城冰雪勝景獨特魅力的同時,提供一個集觀光、購物、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新春大集。
為滿足人民群眾的觀賞性、體驗性、文化性、遊樂性、消費性等冬季美好生活需求,今年,長春市將圍繞五大板塊,打造四大滑雪場、六大冰雪溫泉、十大冰雪樂園、推薦十佳文旅消費好去處,全市建設冰雪產品44處,策劃冰雪活動208項,為市民和遊客帶來恢宏、時尚、舒適、便捷的都市冰雪綜合體驗。
隨著冰雪項目體量的增加、活動的豐富,遊客、消費者的娛樂需求也隨之增加。不少企業和旅行社等市場主體「嗅」出了其中的商機。歐亞賣場等商業綜合體開始搞促銷活動、辦新春大集,借冰雪節的「熱度」促進消費。長春文化國際旅行社等地方文旅企業圍繞「長春天定山滑雪場」「長春冰雪新天地」等新品牌設計標語,積極組織和吸引外地遊客來長遊玩,並推出「滑雪直通車」等旅遊產品及線路。
除冰雪項目、文藝活動外,長春還積極推動都市冰雪體驗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全市各類文化場所提供的各項服務以及各類賽事活動,豐富了市民的冬季生活。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冰雪旅遊被賦予了濃厚的文化內涵。爵士音樂節、長影周末音樂會、新年音樂會、冬季駐場演出季、冰雪雜技演出等文化演出活動,閱讀、書畫展、話劇展演等文藝活動也為「都市冰雪」助力。
「冬季裡不僅要帶孩子們賞冰玩雪。還應該多體驗文化、感受藝術。」市民郭女士與愛人經常帶女兒到長春博物館,通過觀看靜態的展覽了解了長春的歷史,親身體驗版畫製作過程等,參加生動的社會實踐課。
市民牛先生帶孩子來到偽滿皇宮博物院,深度遊園後,還觀看了一場話劇。「每一幕、每一個情節都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感受很深。這樣有感染力的演出不僅適合成人,也應該讓孩子們看一看,以此了解那段不應忘記的歷史。」牛先生說。
為推進全民上冰雪,長春還有針對性地打造了冰雪研學板塊,通過擴大冰雪場地鋪設、冰雪知識普及、冰雪技能培訓範圍等舉措,加大「百萬學子上冰雪」的廣度和深度。組織中小學生到滑雪場進行冰雪課程體驗,培養學生參與冰雪運動的興趣。
不僅如此,坐落於長春市內的滑冰館、速滑館等市內滑冰場,遍布城市公園、廣場、街頭、巷尾的戶外冰雪場地,讓群眾走出家門就可以參與冰雪運動,遊客進入這座城市就能體驗冰雪旅遊。
作為雪博會的永久舉辦地,長春市還依託「吉林雪博會」和「長春冰雪節」兩大平臺,主打「冰雪體驗」和「都市文化」兩大特色,研發滑雪、玩雪、賞雪、樂雪等系列冰雪產品和節事活動,實現冰雪形象提升、冰雪運動提檔、冰雪服務提質、冰雪發展提效,進一步做大做響長春冰雪品牌,拉動冰雪經濟,服務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
都市性,讓長春冰雪獨具特色。區別於哈爾濱亞布力等大型場館的競技性、專業性,長春給人們帶來更多的群眾性體驗,「都市冰雪」已經成為長春冰雪旅遊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有效路徑。
事實證明,發展「都市冰雪」,是貫徹落實「兩山理論」的具體舉措,更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符合城市戰略,切中長春實際。
你永遠可以選擇長春,因為她始終追求卓越,無論是冰雪體驗,還是生活服務,她所走的每一步,都出發於市民和遊客的需求。
我們相信,更加期待,長春「都市冰雪」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