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業移民項目中,EB-3非技術移民是一個對外國申請人比較友好的項目,因為這個移民項目相對EB-1、EB-2等人才類移民的條件要更寬鬆,門檻更低,只要主申請人年滿18周歲,低於47周歲;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品行良好,能開出無犯罪記錄證明,就可以申請這個項目。對申請人的英語能力、學歷、資產、性別等都沒有要求限制。
門檻低的原因是有美國僱主為申請人做擔保,EB-3是一個僱主擔保類的移民。這類移民是美國政府為了解決美國企業的勞動力緊缺而設立的,每年有一定的配額。那些在美國本土招不到合適員工的僱主可以聘用外國人為自己工作,而想移民美國的人只要獲得有資質的美國僱主的就業擔保許可後,就能拿到勞工卡並申請移民,移民局審批通過後,就可以拿到移民籤證了。
登陸美國後,只需為全程擔保你的美國僱主工作一年即可。
工作內容也比較簡單,主要是藍領類的工作,比如去大型的食品加工廠上班,這類工廠一般都規模比較龐大,穩定發展,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外國工人,分批次招入,解決僱傭難題。
初到美國的申請人也可以藉此解決工作問題,從事美國僱主提供的工作,還可以起到一個過渡的作用,滿一年後再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從花費來看,EB-3非技術移民又比EB-5投資類移民90萬美元(去年11月EB-5改革法案實施後的最新投資額要求,變更前是50萬美元)的投資門檻更省錢。
EB-3非技術移民的經濟實惠和低門檻為很多想移民美國的普通人提供了一條高性價比的移民途徑。
而且,因為美國僱主擔保的都是美國企業急需的勞動工作者,EB-3非技術移民的獲籤率非常高。
雖說川普政府自2016年上臺以後,為了讓美國人優先,多次呼籲要改革移民制度,移民政策自他上臺以後也確實收緊了不少,說是打壓都不為過,不過,EB-3非技術移民這個歷史悠久的移民項目卻比較穩定,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發生太重大的變化,只要滿足基本要求,就能申請辦理合法拿身份。
EB-3非技術移民只要申請成功後,主申請人可以攜配偶和21歲以下子女一起登陸美國,一人申請成功,全家移民美國。
不過,美國EB-3非技術移民的門檻之低,成功率之高對於移民申請人來說固然是好事,不過,EB-3非技術移民也並非是十全十美的項目,比如這個移民項目長達6~7年的排期就是一個痛點,尤其是對於那些年齡偏大又無法申請其他排期較短的移民項目的朋友來說,是很不利的。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縮短排期呢?答案是有,但並不適用於大部分人,或者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減少排期的可能性比較小。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國際排期大幅提升辦理速度。上面所說的6~7年排期是針對大陸而言(沒辦法,大陸申請人太多了,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申請人也需要排期),如果申請人或者夫妻雙方中有一方不是在大陸出生,比如港澳臺同胞,或者是外籍人士,比如泰國人,那整個EB-3非技術移民從辦理到獲批只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
如果申請人和配偶都是中國大陸居民的話,那就只能耐心等待了。
順帶一說,職業移民的排期問題幾乎很難避免,需要花重金辦理的EB-5投資移民同樣也有排期,而且還可能面臨風險。對比之下,EB-3非技術移民的排期還是值得等待的。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換移民國家,比如移民到美國的鄰國加拿大。但要先說明的是,這個方法對減少排期並沒有作用。
美國的排期漫長,如果不想等待的話,可以移民到加拿大,移民到加拿大就快很多,像聯邦技術移民的話,整體的辦理周期一年左右,就可以拿到楓葉卡。當你拿到加拿大身份後,如果想移民美國,還是要按中國大陸的排期來算,這是因為美國綠卡的籤證排期日是以申請人的出生國為準,所以即使你移民到加拿大,依然還是要按大陸申請人的排期走。
所以,如果你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移民美國拿到綠卡,其實是否轉換移民國並沒有實質作用。
不過,加拿大身份的好處就在於,申請工籤的時候比普通申請多一條途徑:TN籤證。
移民加拿大後,如果想去美國工作生活,可以申請TN非移民籤證。這個籤證是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後,美國特別給加拿大和墨西哥公民的以中國非移民工作籤證。
和H-1B、L-1等籤證相比,TN籤證的優點主要有:
沒有配額限制,可以避免激烈競爭;
最長有效期3年,在3年期滿後,原則上可以無限次續籤,不像H-1B最長一共只有6年時間;
TN籤證可以在邊境入境或機場入境時申請,美國移民官在邊境海關或機場海關當場決定是否批准;
加拿大公民的配偶和孩子可以申請TD籤證,在進入美國口岸時向邊境移民官遞交有關材料就可以獲取籤證。
如果是IT從業者的話,在美國的工作機會和薪資會比加拿大好一些,而加拿大公民持有TN籤證在美國工作的壓力會小一些,至少不用為身份問題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