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國內電商市場一片紅利,不少企業擠破頭也要加入其中,然而沒想到如今很多玩家都已經被擠得頭破血流,不得不退出電商行業。話說,現在電商市場基本穩定,紅利觸碰天花板,阿里、京東等頭部效應明顯,小平臺只能默默退出市場。
近期,估值曾超10億的尚品網宣布關站、停止APP運營;緊接著沒過幾天,就傳出著名主持人李靜創辦的樂蜂網也停止運營了;不僅如此,網易考拉還以20億美元的價格轉賣給阿里巴巴。不難看出,現在電商領域呈現的正是巨頭吃肉,小玩家沒湯喝的情景。
昨天有消息稱,又一家電商要隕落了。有報導稱母嬰電商寶寶樹裁員30%,技術團隊裁員50%,而且其創始人王懷南也退出管理層著手準備接下來的計劃。不過,此消息遭到了寶寶樹的否認,王懷南也否認了此消息稱寶寶樹是他的主戰場。
儘管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寶寶樹業績不佳,逐步走上下坡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其營收僅為2.41億元,大跌40.9%;淨虧損高達9834.2萬元,股價和上市時相比已經跌去了近70%。很顯然,寶寶樹現在的處境十分困難。
其實寶寶樹剛創立時並不是電商網站,而是網際網路社區平臺。成立之初,寶寶樹的發展也十分穩定,主打社區和內容為年輕的父母們提供良好的服務。經過6年的發展,2013年寶寶樹註冊用戶達1600萬,成為全球最大的母嬰社區網站。然而,有了流量之後,寶寶樹開始瘋狂擴張,進入電商、知識付費等領域。
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時間,寶寶樹電商業務發展迅猛,業績高速增長,就連阿里巴巴都被其吸引,兩次投資寶寶樹。只不過,2018年寶寶樹就開始陷入困境,內部增長發力,去年營收僅比2017年增長了0.3億元,去年11月下旬寶寶樹流血上市。
今年上半年寶寶樹月活下降至8950萬,同比減少50%。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或許是因為寶寶樹進軍電商的時間有點晚,錯過了很多機遇,再加上現在新生兒的數量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或許是因為寶寶樹對於廣告費過於依賴,其廣告費營收佔比高達87.9%,對其發展結構造成了很大的影。
此外,知識付費在度過高潮後,市場上也逐漸進入冷靜期,知識付費平臺業績全都下滑,寶寶樹的相關業務也受到了影響,只能繼續深耕母嬰電商。然而,沒想到的是,阿里、京東等巨頭也開始發力母嬰電商,搶佔市場份額,導致寶寶樹業績逐步下滑。
阿里、京東等巨頭要資金有資金、要平臺有平臺,發展可謂十分強勢,即使現在寶寶樹沒有滅亡,但命運多舛,不知道其能否成功度過這次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