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公告!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海洋環境遙感團隊」誠聘英才 |...

2021-01-10 網易

  

  海洋科學學院位於美麗的南海之濱——珠海(中山大學珠海校區)。2015年,中山大學對珠海校區(佔地面積5000多畝)重新調整布局,重點圍繞海洋建設「海洋學科群」。6000噸海洋科考船已經獲批准立項建造。6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海洋科學學院大樓將於2020年投入使用。

  海洋科學學院海洋環境遙感研究團隊,主要開展海洋遙感理論、算法開發與評估、海洋遙感應用的研究熱點課題,團隊由1名教授、3名副教授、1名博士後組成。團隊誠聘青年傑出人才和專職科研人員,學校為引進人才提供富有競爭力的薪酬。

  招聘研究領域:海洋遙感、海岸帶遙感、

  海岸帶空間規劃、海洋遙感與多學科交叉等。

  01

  百人計劃引進人才

  1.中青年傑出人才:年齡不超過40周歲,具有特別優秀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潛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創新前景,獲得海內外認可的專業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或取得公認的科研成果。

  2. 青年學術骨幹:年齡不超過35周歲,具有活躍的創新思維、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較大的發展潛力,取得高水平、創新性的專業成就的學者。

  3.助理教授:博士畢業不超過3年,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周歲。應具有海內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或本領域優勢學科所在高校的本碩博學習經歷且取得博士學位。有同學科和科研發展方向相符合的研究方向,已取得較好的研究成果並具備良好的發展潛力。

  02

  專職科研人員崗位招聘

  (1)特聘研究員:具有顯著學術潛力,取得較為突出的研究成果,原則上已發表有不少於3項突出的學術成果,成果特別突出者,成果數量可適當減少;在海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具有博士後、講師或者助理教授工作經歷的人員;至少主持過1項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來自海外的申請人可不做要求)。年齡不超過38周歲。

  (2)特聘副研究員:具有較大學術潛力,取得較好的科研成果,原則上已發表有不少於2項突出的學術成果,成果特別突出者,成果數量可減少到1項;海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優秀博士畢業生或博士後。年齡不超過38周歲。

  (3)博士後:

  基本條件:有一定科研積累,在海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年齡不超過35周歲。

  (4)崗位要求:

  1)具備2-3年相關領域的科研經驗,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2)撰寫學術論文和研究總結,參與科研項目申請;

  3)協助團隊指導研究生工作,團隊交辦的其他事情。

  03

  崗位待遇

  (一)學校為引進人才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福利待遇、安家補貼、配套啟動經費、博士生指標等。

  (二)學校為專職研究人員提供有競爭力的崗位薪酬、年度績效等;申請後允許以副高職稱申請課題;博士後考核合格出站後,可申請續聘3年的特聘研究員、特聘副研究員。

  (三)每年均享受珠海校區的工作補貼。

  以上崗位長期有效,

  竭誠歡迎海內外優秀學者與我院聯繫!

  網站:http://marine.sysu.edu.cn/index.html

  聯繫人:艾老師

  電子郵箱:abin@mail.sysu.edu.cn

  研究進展簡介

  海洋科學學院趙俊教授領銜的海洋環境遙感研究團隊,主要以近岸-海洋生態環境信息獲取、典型海陸場景及其功能演變過程與響應機制為研究焦點,開展輻射傳輸理論、海洋生態環境參數(如溫度、鹽度、葉綠素、懸浮物、有色溶解有機物等)的遙感反演算法開發、衛星產品驗證與校正、多源衛星遙感數據融合方法等研究;開展近岸—海洋典型生態系統對人類活動、中小尺度動力過程(內波、上升流、渦旋等)以及氣候變化影響下的響應模式與機制研究;並將地理過程模擬與優化模型引入了廣東省海岸帶城市化過程模擬、生態用地布局優化等領域。重點解決如何快速獲取近岸—海洋生態環境格局、演變過程及其生態響應模式的難題;探索全球氣候變化以及「一帶一路」等重大發展戰略背景下海洋資源優化開發、保護與治理模式,為海岸帶場景功能優化與綜合調控提供理論依據與基礎數據。

  團隊成員

  

  PI 趙俊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學科專業:物理海洋

  研究方向:海洋環境遙感

  電子郵箱:zhaojun28@mail.sysu.edu.cn

  個人簡介:

  主要從事海洋遙感成像理論、機理、算法模型及其相關應用研究,在衛星產品數據校正、區域性海洋生態環境參數反演算法、海洋生態環境參數獲取及其變化檢測、海洋汙染(如赤潮、溢油等)監測及預警方面形成了自主研發的一系列模型,獲取了可區域性業務化應用的數據產品;並耦合衛星影像數據反演與海洋模式模擬,結合物理海洋學、生物海洋學等理論模型,彌補利用衛星影像數據應用於海洋生態環境觀測的不足;探討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海洋生態環境演化過程、典型物理過程(如颱風、冷鋒等)導致的生態環境響應等問題。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Oceans、Optics Express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 論文40餘篇。

  

  艾彬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學科專業:物理海洋

  研究方向:海洋環境遙感與GIS;

  海岸帶空間規劃決策支持

  電子郵箱:abin@mail.sysu.edu.cn

  個人簡介:

  主要從事海岸帶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城市化過程模擬相關研究,致力於推進遙感、海洋、地理信息系統等多學科的綜合與交叉應用,研究內容涵蓋海岸帶生態環境信息遙感識別模型、生態環境信息變化監測和生態製圖、海岸帶環境災害及生態損失遙感監測、SAR遙感模型、人類活動幹擾與氣候變化影響下的海岸帶典型場景生態響應機制、海岸帶城市化過程模擬及用地布局優化、海洋環境參數反演算法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中國科學博士後基金、實驗室開放基金等共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共40餘篇。

  

  齊琳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學科專業:物理海洋

  研究方向:海洋生態環境遙感

  電子郵箱:qilin9@mail.sysu.edu.cn

  個人簡介:

  主要從事海洋生態環境遙感分析等相關研究,關注於各類有害藻華(包括滸苔「綠潮」,馬尾藻「金潮」,夜光藻「赤潮」等)的遙感光譜識別、量化以及形成發展機制等方面的研究。通過結合遙感光譜分析、水體光學性質分析、輻射傳輸理論和光學反演模型構建等多方面的手段,在海洋、內陸水體有害藻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創新性顯著的成果,相關成果發表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等國際主流學術期刊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等項目。

  

  孫紹傑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學科專業:物理海洋

  研究方向:海洋溢油遙感;海洋資源環境遙感

  電子郵箱:sunshj7@mail.sysu.edu.cn

  個人簡介:

  主要從事海洋表面溢油遙感探測相關研究,通過不同汙染類型溢油的光學屬性,基於光在油和水體中的輻射傳輸理論,油表面的菲涅爾反射理論,結合衛星、飛機和無人機等多種遙感平臺,研究溢油的遙感探測與厚度估算方法;並將理論與算法應用到海洋溢油事故的評估中。博士論文研究獲得美國航天局 (NASA) 地球與空間科學研究生獎學金項目 (NESSF) 資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 論文16篇,部分研究成果獲得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 (NPR News),美國墨西哥灣溢油研究聯合協會 (GoMRI) 等媒體和科研機構的關注與報導。

  

  劉英飛 博士後

  學科專業:物理海洋

  研究方向:海面目標探測;海洋生態環境遙感

  電子郵箱:liuyf87@mail.sysu.edu.cn

  個人簡介:

  主要從事海面船艦遙感監測的相關研究,包括建立船身和航跡特徵與船艦類型的關係;研究不同類型航跡的光學成像機理,對航跡的特徵進行分析和模擬;提出了船身和航跡聯合探測模型對船艦進行探測。參與國家支撐項目、國家海洋公益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3篇。

  編輯:羅洋欣;初審:林奇琦

  審核:汪幗英、韓墨香、林奇琦、李穎、劉亞婷、曾瑛

  審核發布:廖喜揚

  

  —END—

  信息來源:中山大學海洋學院

  轉載請註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大家都在看

  

  

  海洋知圈

  知曉海洋 | 探知海洋

  宣傳海洋 | 服務海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啟事
    一、學院簡介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成立於2008年,位於廣東省珠海市。學院依山傍海,環境優雅,擁有濃厚的人文氛圍和自由的學術環境。圍繞「聚焦南海,邁向深海大洋,建設世界一流的完整的海洋學科群的發展目標和定位,學院在物理海洋學、生物海洋學、化學海洋學和海洋地質學等學科方向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70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3人。
  • 2020廣東中山大學海洋工程與技術學院人才招聘公告
    中山大學海洋工程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17年5月,定位於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辦學。一、招聘研究團隊和方向(一) 海洋工程裝備與技術圍繞海洋工程裝備與關鍵技術,著重發展深海海洋裝備與技術,主要包括海上新能源裝備與技術、高性能水面航行器、海洋資源勘探開發裝備與技術、跨介質高速航行器四個研究方向。
  • 2017廣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實驗室招聘2人公告
    因工作需要,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擬面向校內公開招聘實驗室工作人員2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招聘範圍面向校本部事業編制人員二、崗位工作職責及應聘條件具體內容請詳見附件1。四、招聘程序與時間安排(一)受理報名:應聘者將個人的應聘材料的電子掃描件發送至hanmox@mail.sysu.edu.cn郵箱,紙質材料請寄送至廣州市番禺區中山大學東校園南實驗樓E202室海洋科學學院辦公室。應聘材料請應聘材料代為保密,恕不退還。(二)報名時間:2017年11月17日至2017年12月1日。
  • 2020廣東廣州市中山大學物理學院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誠聘英才公告
    一、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簡介中山大學物理學院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於2020年5月成立。中心秉持「開放、合作、前沿、創新」的發展理念,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開展中子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動中子科學學科發展,目前正在建設中國首臺高能直接幾何非彈性中子散射飛行時間譜儀(高能非彈譜儀)。
  • 2020年廣東省中山大學數學學院(珠海)誠聘英才公告
    廣東教師考試網提供以下廣東教師招聘信息:2020年廣東省中山大學數學學院(珠海)誠聘英才公告,報名時間:詳見公告,更多關於中山大學數學學院教師招聘,廣東招聘信息,2020珠海教師招聘,廣東教師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2019廣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誠聘英才公告
    物理與天文學院是位於珠海校區的整建制學院,是珠海校區十三五規劃發展人文學科和理科學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正在積極建設引力物理、天文學、空間科學與技術、量子科學與精密測量物理、理論物理五大學科方向。作為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新建學院,物理與天文學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2020年南海綜合航次海洋科學考察船舶租賃...
    廣東省機電設備招標中心有限公司受中山大學的委託,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2020年南海綜合航次海洋科學考察船舶租賃服務項目」項目(項目編號:0692-209C05580041)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0692-209C05580041   項目名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
  •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編纂國內首套海洋科學專業系列教材
    高校海洋科學專業教材不成體系將成為歷史。記者日前獲悉,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建設並推出了一系列海洋科學專業本科教材。這是全國首套專門針對海洋相關專業編纂的成體系的本科課程教材。儘管海洋科學專業涉及的學科領域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所有傳統的「陸地學科」。但相對於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等基礎學科專業,海洋科學專業開辦時間較短,教材積累相對欠缺,部分課程尚無正式教材。「有些涉海專業只能使用相關學科的教材,比如環境科學、生物學、化學、地質學等的教材。」有中大海洋科學學院老師介紹。中山大學一直有一個「海洋夢」。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
    學院發展:原湛江海洋大學基礎科學繫於2002年更名為理學院,2016年6月學校調整學院設置和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時,按照學科基礎相同原則,將原理學院應用化學系的製藥工程專業、農學院的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環境科學專業,海洋與氣象學院的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歸攏,組建成立化學與環境學院。
  • 2018下半年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招聘1人公告
    因浙江大學海洋學院發展需要,根據《浙江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等有關要求,經舟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同意,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單位簡介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舟山校區),坐落於中國第一大群島和重要港口城市浙江省舟山市,校址位於舟山定海區惠民橋地塊,校區一期佔地480畝,總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
  •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誠聘英才
    一、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簡介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於2020年5月成立。中心秉持「開放、合作、前沿、創新」的發展理念,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開展中子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動中子科學學科發展,目前正在建設中國首臺高能直接幾何非彈性中子散射飛行時間譜儀(高能非彈譜儀)。   中子科學與技術是中山大學物理學院重點發展的特色研究領域。
  • 報考資訊(2)|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概況
    圍繞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立足南海,面向深海和大洋,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重點打造大海洋學科群,6000噸國內高校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即將下水,總建築面積63282平方米海洋大樓即將落成,將為海洋專業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提供實習和實訓平臺。海洋,是行動者的舞臺。海洋科學,是佔領未來的朝陽專業。走向海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
  • 2020廣東中山大學數學學院(珠海)誠聘英才公告
    中山大學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區域,擁有廣州、深圳和珠海三個校區,以及文理醫工農藝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學科體系,紮根中國大地,朝著進入國內高校第一方陣、邁進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目標快速發展。中山大學數學學院(珠海)成立於2015年10月。根據中山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目標,數學學院(珠海)與數學學院(廣州)將形成錯位發展、學科優勢互補的格局。
  • 2015廣東中山大學海洋學院B系列輔導員招聘1人公告
    因工作需要,擬面向校內現有行政經費(含包幹經費)聘請的B系列人員公開招聘海洋學院B系列輔導員1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招聘範圍面向校內現有行政經費(含包幹經費)聘請的B系列人員公開招聘二、招聘崗位及工作地點B-6輔導員崗:1名;珠海校區三、招聘基本條件(一)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操守
  • 活動 |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2018年優秀中學生海洋科學夏令營邀請函
    三、報名條件1、參加2019年全國統一高考的理科生;2、學習能力強,學業成績排名原則上在年級前5%者;3、曾參加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等學科相關競賽並獲省級以上獎項者優先;4、為人誠實守信,學習態度端正,有志於從事海洋科學相關研究。
  • 2020年廣東省中山大學數學學院(珠海)誠聘英才
    廣東教師招聘網提供以下教師招考信息信息:2020年廣東省中山大學數學學院(珠海)誠聘英才,更多關於中山大學數學學院教師招聘,廣東招聘信息,2020中山教師招聘,教師招考信息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海洋與氣象學院!
    學院設有海洋科學系、大氣科學系和實驗教學中心。擁有廣東省海洋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東省大學生大氣科學實踐教學基地、海洋科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3個省級教學平臺。建有自然資源部珠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連雲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湛江市氣象局、海軍南海艦隊海洋水文氣象中心、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教學實踐基地15個。
  • 2019福建廈門大學海洋碳匯與氣候變化前沿科學中心(籌)招聘若干人...
    福建教師招聘網:為您提供福建省教師招聘新公告、教招考試報名入口、準考證列印、備考資料、考試資訊、輔導課程及模擬試題等教師招聘相關訊息。廈門大學擬建設海洋碳匯與氣候變化前沿科學中心,因籌建工作需要,現面向海內外誠聘優秀人才。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招聘40人
    一、單位簡介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是以培育創建國家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為目標,由廣東省政府於2018年11月啟動建設。南方海洋實驗室由珠海市政府主導,中山大學牽頭建設和管理,陳大可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蘇紀蘭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 2019廣東廣州市中山大學招聘海洋工程與技術學院工程實驗人員2人公告
    因學校事業發展需要,擬面向校外公開招聘海洋工程與技術學院工程實驗人員2名。現將本次招聘的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招聘對象面向校外公開招聘。二、招聘基本條件及崗位要求(一)遵守憲法和法律,忠誠教育事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