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自拍畫質的希望,可能全在屏下攝像頭上了

2021-01-18 三易在線

對於喜歡用手機拍照的朋友來說,從2019年下半年至今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相當「幸福而又痛苦」的時光。說幸福,是因為1.08億像素的主攝、100倍變焦、4800萬長焦,以及全像素全向對焦等技術先後得以商用,使得這段時間的旗艦機型無論是在拍照功能,還是在實際畫質上都上演了一出集體涅槃,瞬間令智慧型手機與專業卡片(注意,不是也不可能單反)相機之間的畫質差距又拉近了不少。

而說痛苦,除了因為超強的影像堆料與5G時代的來臨,使得相關機型的價格普遍高企,消費者錢包遭難之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事實,那就是以上所述的這些手機拍照新技術和新配置,基本上全都是針對後置攝像頭而做的改進。至於部分用戶非常在意的前置相機部分,整個行業在這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裡,都幾乎是無所作為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時至今日,我們在主流旗艦機型上能看到的前攝規,格普遍還停留在2019年年初的3200萬像素水平,甚至還有不少旗艦手機仍在使用著1600萬或者2000萬像素的前攝傳感器。很顯然這種「後攝突飛猛進、前攝不動如山」的情形,絕對稱不上是正常的技術發展狀況。

那麼問題就來了,是什麼原因導致智慧型手機前置攝像頭的規格停滯不前呢?答案其實沒有什麼新意。說白了,還是整個行業、包括消費者在內對於智慧型手機「屏佔比」,或者說對於屏幕視覺觀感的極致追求。

因為想要智慧型手機機身儘可能小,顯示面積卻儘可能大,所以就出現了消滅上下邊框的「全面屏」;因為想要全面屏在視覺效果上更加極致,所以就有了從劉海到水滴、從珍珠到開孔的造型變遷;因為就連開孔屏都會被嫌棄擠佔了那麼一點點的屏幕顯示面積,所以如今的設計方向普遍都是將開孔越做越小,以至於就連理論上能夠做到更好前置自拍虛化效果的雙孔雙攝配置,都會被大部分消費者認為「藥丸、太醜」。

需求決定供給,當大部分的消費者開始追求旗艦手機屏幕的3K解析度、高幀率顯示、廣色域色彩,並且對屏幕上哪怕一丁點的遮擋都認為是不完美的時候,廠商的技術和精力自然也就放在了如何儘可能縮小開孔上。而更小的開孔,不僅意味著前攝更少的進光量、也代表著將無法使用尺寸比開孔大出很多的大底傳感器。於是智慧型手機前攝的硬體(尺寸)規格,就這樣被限制住了。

面對這個狀況,一部分有技術、有追求的廠商還是進行了一些探索的。比如說OPPO與vivo都曾先後嘗試推出了採用升降式前攝的機型;華碩和三星曾經在旗下產品上嘗試了自動翻轉式的「後攝變前攝」;而努比亞更是率先實踐了前後雙屏設計,一度被認為是解決全面屏時代自拍畫質下降問題的最好辦法。

但是升降式前攝模組本身體積巨大,會導致手機變重變厚,並且升降式前攝雖然可以有更大的「開孔」,但其厚度卻更受制約,這導致將無法使用複雜的光學鏡組,實際上還是限制了CMOS的規格。而翻轉式與前後雙屏的設計直接以後攝為前攝,看似是自拍畫質的最終極解決辦法,但說到底這二者一個耐用度堪憂,一個多少會影響到手機的續航與維修成本,因此最終還是沒能成為市場主流。

那麼,難道智慧型手機行業就沒有一個能夠同時兼顧機身美觀輕薄、質量可靠耐用、操作便捷直觀這三個優點,同時還能顯著提升自拍畫質的辦法了嗎?其實還是有的,這就是最快可能在年內登場,最慢明年也會到來的屏下攝像頭技術。

為什麼屏下攝像頭有望帶來智慧型手機自拍技術的進步?要理解這一點,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屏下攝像頭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2019年6月,OPPO在MWC上海展期間首家展出了實際可上手工作的屏下攝像頭原型機,一時間成為行業焦點。但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同時公布了自家屏下攝像頭的專利資料。

從這份專利中我們可以看到,此前網傳的「屏下攝像頭靠的是透明化的屏幕像素」的說法至少當前還做不到。因為OPPO利用的其實是屏幕上每個像素之間的間隙部分——通過將像素之間的間隙孔洞透明化,並在其內設置聚焦用的微透鏡,就構成了一個類似「複眼」或者說百葉窗一樣的光學結構。

從拍照原理的角度來說,這種基於超多微透鏡聚焦的「鏡頭」當然也能拍出完整的照片來,但它的難點就在於要讓每一塊微透鏡捕捉到的光線信息「拼合」,需要極為精密的設計。同時由於單個微透鏡的進光量實在太小,這就意味著屏下攝像頭要想捕捉到足夠的光線信息,就必須要把「鏡頭」所在的區域設計得相當大。

「等效尺寸」相當大,而且視覺上還看不到的「光學鏡頭」,想到什麼了嗎?沒錯,屏下攝像頭的這種結構,決定了它和大尺寸的CMOS堪稱絕配。一方面是因為不再需要顧慮肉眼可見的屏幕開孔問題,另一方面來說,要想充分接收陣列式的微鏡頭捕捉到的光線,本身也需要一塊足夠大的「大底」。

Galaxy S20Ultra的拆解結構,可以看到頂部揚聲器體積不小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就來了,對於當今內部空間寸土寸金的智慧型手機來說,還有餘力在屏幕下方塞進一顆和後攝一樣(甚至更大)的自拍傳感器模組嗎?當然有,既然已經能夠在機身內放下又寬又大的高品質頂部揚聲器,那麼如果這樣的空間對於前攝模組的安置來說,或許就不會是太大的問題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小米屏下攝像頭手機專利曝光
    IT之家5月6日消息 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都在尋找更好的劉海屏替代方案,其中一些廠商採用打孔屏設計,而有些則採用彈出式自拍相機設計完全擺脫劉海屏,相對來說都是折衷方案。而智慧型手機行業中研究屏下攝像頭已經有段時間了。在OPPO、華為和三星之後,小米似乎找到了新的方法,能夠開發出一款屏下攝像頭的智慧型手機。
  • 屏下攝像頭要來,你剛買的水滴屏手機可能已經過時了
    智慧型手機進入全面屏的形態以來,已經走過了不少階段,從劉海屏到水滴屏,從升降式到開孔屏,都是在圍繞著前置攝像頭做文章,如何更好的隱藏前置攝像頭是每個廠商都想突破的地方,而全面屏的最終形態就是要靠屏下攝像頭技術。
  • 中興將首發屏下攝像頭手機,官方稱自拍效果不用擔心
    IT之家 8 月 13 日消息 昨天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總裁倪飛發微博稱,中興將推出全球首款屏下攝像頭智慧型手機,該機名為中興 A20 5G。屏下攝像頭的應用將讓智慧型手機實現真正的全面屏體驗,但作為一個新技術,由於很難捕捉到足夠多的光線,因此其拍照效果或許要打折扣。不過,中興通訊消費者體驗部部長呂錢浩今天在微博稱,「新機自拍效果不用擔心」。呂錢浩稱:「新機自拍效果不用擔心,做盲測時候,小姐姐們都說好。
  • 屏下打孔=屏下攝像頭,網友:榮耀手機重新定義了「打孔屏」!
    智慧型手機發展的趨勢就是全面屏,但是當一整塊屏幕完全覆蓋在手機正面的時候,手機上的一些必要組件就必須隱藏起來了。最先隱藏掉的是指紋,而屏下指紋技術現在已經進化得十分成熟,且體驗已經十分優秀。目前手機圈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攝像頭需要位置去擺放,主流的解決方案就是升降式和打孔式。但是升降式全面屏已經成為去年的「老技術」,打孔屏幕才是今年的未來!
  • 華為手機新專利曝光:屏下攝像頭加邊框副屏,看起來太科幻!
    屏下攝像頭已經說了快三年了,但是目前除了中興推出過屏下攝像頭的手機,其他手機廠商都還繼續選擇觀望。而中興的那款屏下攝像頭手機,基本也是翻車狀態,不但在屏幕上看得到屏下攝像頭的印記,同時也對自拍造成了負面影響。
  • OPPO 小米公布屏下攝像頭方案:這就是未來手機該有的樣子
    OPPO:未來手機該有的樣子6 月 3 日,OPPO 副總裁沈義人在微博上發布了屏下攝像頭的視頻。雷鋒網了解到,從視頻中的內容來看,在一個工程機上,完整而正常地呈現著手機畫面,看不出絲毫的異樣;然而在打開攝像機之後,屏幕頂部的一部分變黑並居中呈現光圈(以提示用戶前者攝像頭的存在),而屏幕則呈現出前置攝像頭的拍攝畫面。
  • 配備屏下攝像頭!vivo APEX 2020發布:一款來自未來的手機
    2月28日下午,vivo正式發布了第三代APEX概念機——APEX 2020,這也是首款採用屏下攝像頭的智慧型手機,在保留了前置攝像頭的前提下,實現了「正面全是屏」。120°全視一體屏外觀方面,APEX 2020搭載一塊6.45英寸的120°全視一體屏包裹於機身上,左右顯示區域彎曲角度高達120°,完全消除正面視角中的左右黑邊和中框,通過搭載屏下攝像頭,實現整機無開孔的超級一體化的超前設計,同時配備了虛擬壓感按鍵。
  • 小米11超大杯曝光:採用屏下攝像頭方案!
    並且,小米11 Pro+有望在2021年登場,從而採用更為先進的屏下攝像頭方案。相對於打孔屏的設計方案,屏下攝像頭方案顯然更加受到用戶的期待。 在此之前,小米數字系列的旗艦手機,往往一年更新一次。當然,因為MIX系列遲遲沒有更新機型,這促使小米不得不加快了數字系列的新機發布節奏。最新消息稱,小米11系列包含標準版和Pro兩款機型,正面挖孔屏設計,據說區別主要在於屏幕解析度、後置攝像頭設計、快充功率等方面。至於米粉們期待的屏下攝像頭,似乎同樣歸屬於小米11系列。
  • 幾款有NFC,快充,屏下指紋的手機!
    現在很多人購買手機時候會在意很多細節了,比如手機是否支持NFC、屏幕指紋識別、充電速度快不快等,都是影響大家是否買一款手機的因素,你的預算在2500-3000元之間,一定定位品牌的中高機型,可以選擇的機型還是非常豐富的,下面我給你安利幾款有NFC、快充、屏下指紋的手機給你,都蠻不錯的!
  • 屏下攝像頭不再是空想,外媒再次為國產品牌點讚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只有」屏下攝像頭「,才是最理想的、實現手機」真全面屏「的終極解決方案。但此前,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100%屏佔比」的設想,始終只能是個空想。這個遺憾在今年終於得到了解決——6月26日下午,MWC 19上海展會正式拉開了序幕。和往屆一樣,這一屆的大會也有很多廠商帶來了諸多的最新科技成果。
  • 首發屏下攝像頭!中興A205G入網:OLED真全面屏/矩陣四攝
    8月14日消息,近兩年各大手機廠商為了擴大屏幕佔比,推出了劉海屏、挖孔屏、升降攝像頭等,但是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屏下攝像頭被廣泛認為是最理想的狀態。昨天,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總裁倪飛宣布,中興將首發屏下攝像頭技術,首發機型為中興A205G。現在這款全球首款屏下攝像頭手機中興A205G(型號為ZTEA2121)獲得入網許可,外觀設計、硬體規格等大部分細節揭曉。
  • 中興Axon 20 5G全球首款屏下攝像頭手機 海外上市
    全球首款屏下攝像頭手機中興Axon 20 5G今天在海外正式上市,該機於9月份在中國發售。中興Axon A20 5G智慧型手機現已在歐盟、英國、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阿聯、烏克蘭、沙烏地阿拉伯和南非上市。中興Axon A20 5G採用6.92英寸FHD+屏幕,90Hz刷新率,搭載高通驍龍765G處理器,輔以6或8GB的內存。
  • 全球首款屏下攝像頭手機:中興Axon 20 5G海外正式上市
    IT之家 12 月 21 日消息 全球首款屏下攝像頭手機中興 Axon 20 5G 今天在海外正式上市,該機於 9 月份在中國發售。中興 Axon 5G 智慧型手機現已在歐盟、英國、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阿聯、烏克蘭、沙烏地阿拉伯和南非上市。中興 Axon A20 5G 售價為 449 歐元 / 449 美元 / 419 英鎊起,將通過邀請碼先限量銷售。
  • 無處安放的手機前置攝像頭將會何去何從?
    夏普J-SH04雖然沒有配備前置攝像頭,但在後置攝像頭旁邊配備了一小塊鏡子般的材料,這樣可以通過後置攝像頭實現自拍。 圖片來源:wikipedia在最開始的功能機時代,前置攝像頭並不是手機的標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功能機都沒有配備前置攝像頭。
  • 屏下攝像頭是雞肋?2021國產手機大趨勢,居中打孔成主流
    不久前,中興發布了全球首款「屏下攝像頭」手機,引起了一波屏下攝像的熱潮。在當時,很多人預測2021年國產手機將會普遍搭載屏下攝像頭,全面屏也將迎來它的最終形態。然而這波熱潮沒有持續多久就「夭折」了,在中興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後,國內市場沒出現第二個、第三個吃螃蟹的人,這是否意味著屏下攝像頭手機將不再是未來手機發展的主流?
  • 屏下攝像頭效果不好?微軟:上神經網絡,還原更真實的可視會議效果
    一切都得看屏下攝像頭和深度學習技術。把攝像頭放在屏幕下的想法並不新奇,在視頻會議這個交流方式剛剛出現時,人們就意識到把攝像頭和屏幕分設在不同位置讓人交流起來非常彆扭。眼神交流是溝通的關鍵因素,但如今的視頻會議仍然無法在人們之間建立起這種聯繫。壓縮傳感器尺寸是屏下攝像頭出現的另一大動力。
  • 2020手機發展新常態!5G+屏下攝像頭,還有你不知道的黑科技
    智慧型手機近幾年一直是熱門話題,因為其市場巨大,引來各大手機廠商進行角逐,因此其競爭激烈,技術迭代相當之快,要想在行業內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掌握最新科技。手機屏幕從上下雙下巴向全面屏發展,攝像頭也從最初的前後單攝過渡到如今的三攝和四攝,大容量電池也使得續航更持久。那麼2020年,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方向又將如何呢?
  • 中興最強屏下攝像頭手機3499元開售,值得出手嗎?
    今年國產手機創新很多,很多新的設計理念被提到日程上來,比如說屏下攝像頭的全面屏手機。這裡最早的實踐者是中興,而最近其推出了天機Axon 20至尊版,將屏下攝像頭技術,素皮質感,以及國潮風格融合到了一起,售價3498元。天機AXON 20至尊版採用了驍龍765G處理器,12GB內存,256GB存儲。
  • vivo APEX 2020上手評測,屏下攝像頭技術成熟,無限接近量產
    作為vivo每年都會推出的APEX系列概念機型,該機所搭載的黑科技,很有可能應用到vivo後續上市的機型上。而這一點,已經在前幾代APEX系列概念機型上得到了印證。因此,用戶紛紛對其展開了猜測。而如今,vivo APEX 2020已經正式發布,那麼用戶所猜測的黑科技又實現了多少呢?
  • 小米11超大杯曝光:屏下攝像頭、全面屏終極形態
    最新消息稱,小米11系列包含標準版和Pro兩款機型,正面挖孔屏設計,據說區別主要在於屏幕解析度、後置攝像頭設計、快充功率等方面。 至於米粉們期待的屏下攝像頭,似乎同樣歸屬於小米11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