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聽到一個熟悉的名詞,叫做「三分鐘熱度」。
在我的理解裡,三分鐘熱度或許是這樣的:第一分鐘,你接觸了某個東西並對它產生了興趣。第二分鐘,你開始著手準備去了解它、去學習它。第三分鐘,你開始付諸於實踐。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就結束了。一時興起的開始,虎頭蛇尾的結束,所以我們往往喜歡將它等同於另外一個詞——半途而廢。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也不乏有這樣的三分鐘熱度的經歷吧?
我也有。
以前,母親給我買了一把葫蘆絲,是因為我在電視上面看到這個東西覺得很喜歡,就非常衝動的要母親給我買,想著自己也會成為一個安靜而又神秘的女生。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熱度過了,就把它放到了一邊。
也有過想要學舞蹈的夢想,學了幾年拉丁舞,最後敗給了懶惰,最後就怎麼也不願意繼續學了,然後給自己編制了一個自認為很有說服力的理由不學了。
每一次,只要類似於上面所講到的三分鐘熱度出現的時候,就會有一種類似於罪惡感的東西伴隨而生。
它會拿著鞭子對你進行內心的拷問,會對你破口大罵,你怎麼又沒有堅持下來?
在這個時候,你又會垂頭喪氣的地向他承認錯誤,就像你小時候犯了錯誤,被大人訓斥的場景。
可是,你去看看周圍的人,他們其實也好像或多或少面臨著屬於他們的「三分鐘熱度」。
所以,我更加願意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三分鐘熱度,這是我們大家的共性。
事實上,像小說裡面、電影裡面那種高度自律的人是少有的,我不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樣的人。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會和那位叫三分鐘熱度的怪物作鬥爭。
大學,遇見了一些非常有趣和優秀的靈魂。
其中有一個同學,因為熱愛和專業要求,他想修二專,但是家裡人不怎麼支持,甚至可以說是反對。
一般的人,經歷這種挫折和不支持甚至說是否定之後,就會選擇放棄吧?
可是後來我發現,他沒有選擇放棄,他在自學。
自己跟著喜馬拉雅FM學習,在自己沒有課的時候去別人專門學這個專業的課蹭課。
他會每天都堅持如此,會和專業的同學討論,後來聽說他考到了與這個專業相關的證書。
還參加了不少的比賽,和圈子裡面的人都相處的很好。
我看到他現在的樣子,就會不自然的回想起他當時臉上的失落。
直到有一次在QQ上閒聊的時候,他訕訕的跟我說了一句,因為熱愛。熱愛可以抵達遠方啊
我才明白,有些事情是真的可以靠著那一份叫熱愛的東西支撐下來的。
所以,你的三分鐘熱度,也許是因為你終究還是不夠熱愛吧。
我們回過頭來想一想,三分鐘熱度就真的是所謂的「洪水猛獸」嗎?
我覺得不是,它其實就像是一個個的可能性一樣。
雖然夭折了,但是會讓你增進對它的了解,會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加努力。
而這增加的了解,我覺得也挺好的。
我靠著這一點點的了解,認識了三毛,結識了林清玄,拜訪了柴靜、李娟。
雖然不能說精專,但是我對此有所涉獵。
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只是將自己的時間,分割成一個又一個的三分鐘,分別去體驗和了解不一樣的事物。
有的東西,可能這一生只需要花上三分鐘就足夠了。
而那些你將傾注更多精力和時間的東西,或者說伴隨你一生的東西,最初不也是從這樣的三分鐘開始的嗎?
前些天看到一段話:不要因為害怕結束,就拒絕了所有的開始。
同樣的道理,不要因為顧慮著自己的三分鐘熱度,就拒絕了一切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