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險送命,低血糖預防有多重要

2020-12-19 博禾醫生

很多人都知道,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嚴格控制糖分的攝取量是糖尿病患者的必做事宜,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認為血糖寧低勿高。但事實上,偶爾一次高血糖對身體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計,而低血糖對身體的危害是以分秒計算的。它可能會誘發心肌梗死、腦梗塞甚至威脅生命。

老年糖尿病出現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老年糖尿病血糖波動大

老年糖尿病根本特點就是血糖波動比較大,用藥少了血糖就高,用藥多了血糖就低,就會發生低血糖,對於老年糖尿病,要重視低血糖的教育,因為老年糖尿病很容易發生低血糖。

2、胰島功能下降

老年人胰島功能在逐漸的衰退,對於血糖的控制就相對差一點,正常人當進食以後血糖升高的時候胰島的β細胞會很快分泌出胰島素,隨著血糖的升高胰島分泌也增加,這樣血糖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老年人的胰島素分泌一般是相對延遲的或者是分泌偏低的,這種情況都會導致血糖高的時候胰島素分泌少,而血糖降低的時候胰島素反倒是分泌的多,這樣就很容易發生低血糖。

3、老年人相對依存性差

老年人相對依存性差一點,記憶力差一點,很多老年人在打了胰島素之後有可能去幹其它的事情就忘記吃飯了,還有的老年人會吃了降糖藥以後就忘了,又吃一次藥,這種情況下也是增加低血糖發生很重要的危險因素。

4、老年人的自我監測差

老年人的自我監測相對差一點,有的老年人可能由於一些身體狀況進食會減少,應該及時的調節藥物,及時的監測血糖,如果不及時的調節藥物,沒有很好的監測血糖,也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5、降糖藥物的蓄積作用

這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較常見的原因。隨著病情的發展,糖尿病患者常出現腎功能減退,所服降糖藥不能正常由腎臟排洩掉,久而久之,降糖藥在體內蓄積量越來越多,從而引起持續而嚴重的低血糖。在這種情況下,應注意隨時調整降糖藥劑量,或改用非經腎臟排洩的藥物,如格列喹酮降血糖作用可靠,約95%代謝產物經膽道及腸道排洩,適用於糖尿病合併腎功能不全者。

6、藥物降糖作用增強

磺脲類與下列藥物同時使用時,降血糖作用增強:阿司匹林、氨基比林、保泰松、複方新諾明、雙氫克尿噻、氯貝丁酯、胍乙啶、利舍平、可樂定等。降糖藥與上述藥物同時應用時,可發生低血糖,應注意減量。

7、患者進食量少未調整降糖藥劑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進食量易受某些因素影響,如食物種類、情緒、胃腸道疾患等。若出現進食量減少時,應注意監測血糖水平並及時調整降糖藥劑量,否則很容易導致低血糖的出現。

低血糖的危害在業界達成共識的一句話是「一次致死性低血糖可以抵過10年的糖尿病治療」,足見低血糖對機體傷害的嚴重性。

如何預防低血糖?

1、做好血糖監測

最好做到每周二次全天血糖監測,包括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早餐後2小時、午餐後2小時、晚餐後2小時,必要時加凌晨3:00,根據血糖波動,及時調整降糖藥物用量。老年患者如睡前血糖偏低,小於5.6mmol/L,要及時加餐,同時減少降糖藥物用量,防止低血糖。反覆晨起高血糖時,不要盲目增加降糖藥物用量,要防止夜間低血糖後反應性晨起高血糖現象,要及時監測夜間血糖,合理調整降糖藥物用量。

2、加強糖尿病教育

認識低血糖的危害性,科學合理的應用降糖藥,不能偏信廣告,濫用自製降糖藥。

3、適當放寬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

如糖化血紅蛋白可由6.5%放寬至7.0%以內,空腹血糖在7mmol/L以內,餐後1小時血糖在9mmol/L以內。

4避免使用作用過強的藥物

避免使用作用過強、過快的格列齊特,慎用長效的格列美脲及格列吡嗪,儘量使用作用溫和、中效的格列喹酮等。最好是與二甲雙胍合用,以發揮協同作用,降低低血糖的發生機率。如果用胰島素注射,最好選用長效製劑。

5、按時進餐

做到生活規律,按時進餐,服用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後一定要及時進餐。

6、不要隨意增大運動量

運動量應比較恆定,切莫隨意增大運動量,並在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食物、葡萄糖以作備用。

7、嚴格遵醫囑用藥

嚴格遵醫囑用藥,切莫自行增加用藥劑量。每次用藥前要核對劑量,以防用藥量過大。

8、常備口服葡萄糖

糖尿病患者家中常備口服葡萄糖,必要時準備葡萄糖注射液。任何糖果、白砂糖都不能代替葡萄糖,有些阻止糖轉化的藥物對白砂糖等糖果升糖有阻止作用。葡萄糖是最有效的。如果服用葡萄糖後症狀仍不緩解或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症狀,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不可延擱,以防發生嚴重低血糖昏迷。

9、患者不要獨居一室

一定要讓患者身邊的人知道患者病情,以及什麼情況下可能出現問題,及如何幫助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為以防萬一,最好不要獨居一室。

相關焦點

  • 【健康微課堂】未雨綢繆,預防糖尿病低血糖
    有的糖尿病患者,餓了就多吃,沒胃口就只喝點水,胰島素的劑量也是自己按進餐量調節,這樣很容易造成低血糖。 4.食物還沒來得及升糖 前面我們說過,糖尿病患者張阿姨剛吃完飯竟然發生了低血糖,這是怎麼回事?醫生仔細詢問後發現,原來是因為張阿姨比平時吃飯晚了一個小時,又吃了降糖藥。
  • 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比血糖高還可怕!
    李阿姨今年65歲,在昨天晚上8點多,突然全身出汗,後來意識逐漸喪失,家人嚇壞了,趕緊將她送到醫院。經過醫生檢查,發現李阿姨的餐後血糖僅為13mmol,屬於嚴重的低血糖,最後李阿姨被確認患了2型糖尿病。低血糖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水平的降低,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或者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3.9mmol,就可以診斷為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以「秒」計算。夜間低血糖一般出現在凌晨1~3點鐘左右,患者會感到心慌、顫抖、飢餓、並多汗、做噩夢。如果夜間無症狀低血糖沒有及時發現、處理,就可能引起隱匿性心腦功能損害,造成嚴重後果。
  • ADA2016 指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多種」,是指至少有三種疾病,但許多患者可能有 5 個或 5 個以上。藥物治療老年患者的處方與監測需要特別護理,但費用是個重要因素,尤其是需要多種藥物治療的老年患者。1. 胰島素增敏劑二甲雙胍是 2 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然而,禁忌症是伴隨腎功能不足或嚴重心衰。
  • 低血糖,該如何預防?
    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預防。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症候群,但在其長期的治療過程中,糖尿病患者也會出現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診斷低血糖。有研究報告顯示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發生率為1.29%,其中嚴重低血糖發生率為0.29%。一次嚴重的低血糖或由此誘發的心血管事件可能會抵消一生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所帶來的益處。
  • 糖尿病為什麼還會低血糖?關於低血糖的重要知識,都在這裡
    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高血糖固然重要,但在血糖控制過程中,注意減少血糖的波動,減少低血糖風險,同樣也是重中之重。糖尿病患者很多時候需要應用藥物來加強血糖的控制,而有些降糖藥物會有導致低血糖的風險,比如口服的胰島素促泌劑,各種格列脲類的降糖藥,還有注射型的胰島素藥物等,都要積極的注意低血糖的發生風險,如果用藥過量,或者用藥的時機把握的不好,就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問題發生。
  • 低血糖就不得糖尿病了嗎?不注意可能會導致腦梗塞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碰到患者問我:「我總是有低血糖反應,是不是就不會得糖尿病了?」實質上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在一個糖尿病病人中他既可能出現低血糖也可以出現高血糖 , 而低血糖反而會是一些糖尿病病人的早期症狀,需要更多地給予重視。
  • 低血糖比高血壓還可怕?糖尿病患者預防低血糖需做好這6件事,趕緊記好
    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使用藥物才能夠穩定控制血糖,不論是血糖過高還是過低,都會對糖尿病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低血糖導致的症狀會比較嚴重,甚至會在短時間內危及患者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降低血糖的同時,也要做好預防低血糖的工作。
  • 86歲的老人急症入院,老年糖尿病有什麼樣的特點?
    95%以上的老年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是肥胖型老年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發生胰島素抵抗的原因有活動量明顯減少,體內脂肪絕對量增多,飲食中糖類的總量減低。老年人胰島素受體,糖感受器和胰島素調節反饋機制發生變化。
  • 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低血糖? 糖尿病為什麼會出現低血糖?
    原標題: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低血糖? 糖尿病為什麼會出現低血糖?   糖尿病最可怕的是會誘發併發症,低血糖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其實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如果不及時急救會有死亡的風險。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低血糖的防範措施,以免發生意外。   什麼是低血糖?
  • 如何應對突發低血糖?這5個技巧能保命,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
    「後來我才知道,老人有糖尿病,因外出辦事,過了吃午飯的時間,低血糖導致的。」小高講清楚事情原委後,他妻子陷入了沉思,因為小高的嶽母也有糖尿病,小高的妻子擔心母親外出時也可能會發生低血糖暈倒,是否會遇到好心人搭救呢?想到此處,小高妻子趕緊打電話給醫生朋友。
  • 老年糖尿病患者標準是否可以放寬?如何更好防控?一文說清楚
    但是,有專家表示,老年人有容易出現低血糖的特點,這是由於:身體反應性下降等,在患者出現低血糖時,出現症狀時常常反應不過來;另外,由於大多數老年糖尿病病人存在胰島素分泌不足,需使用胰島素治療;再者,老年人多合併腎功能減退,藥物清除速率減慢,更易發生低血糖事件。這樣造成的後果常常使低血糖帶來嚴重的身體損害。
  • 低血糖是糖尿病前兆?糖尿病來臨前,注意這8種表現,別忽視
    糖尿病是臨床和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但是近年隨著生活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的發病率逐漸呈年輕化,很多年輕人也出現了血糖升高。人體在低血糖的情況下,會出現身體無力、眩暈等,對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低血糖也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雖然說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也要預防,提起注意力,積極配合調理,避免併發症的出現。而且低血糖多發生在身體肥胖的人身上,而肥胖的人是糖尿病的高發人群,很容易引發糖尿病。
  • 《健康佳話》——《糖尿病患者的冬季養生》
    《糖尿病患者的冬季養生》寒冷的冬季如期而來,那麼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如何調整自己的身體呢?本期《健康佳話》節目請來了佳木斯市中醫院內三科副主任呂正鑫給大家分享糖尿病患者冬季養生方面的相關知識。很多糖尿病的老患者有晨練的習慣,其實,糖尿病患者冬天不適合晨練。首先,冬天了,我們早晨氣溫很低,這樣可以導致人體產生應激反應,使我們的升糖激素增加,容易導致空腹血糖升高;其次,清晨吃飯前鍛鍊,有低血糖風險;再次,是寒冷會使血管驟然收縮,易誘發腦卒中。 最後,適宜的戶外鍛鍊時間是吃過早飯、太陽出來以後。
  • 糖尿病患者自我認知的重要性
    2.18 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糖尿病前期婦女,應接受生活方式幹預或二甲雙胍治療以預防糖尿病。囊性纖維化相關糖尿病2.19 無囊性纖維化相關糖尿病的囊性纖維化患者從 10 歲開始應每年用 OGTT 篩查囊性纖維化相關糖尿病。
  • 糖尿病友開車,因低血糖險喪命,怎麼了低血糖?
    低血糖 容易被忽視的危險!低血糖是一種生活中常見問題,其病因較多。我們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主要包括不吃早餐導致的低血糖、大量體力活動後導致的低血糖,以及糖尿病患者用藥不當、飲食控制不當導致的低血糖等。除此之外,嚴重的低血糖還會造成腦損傷,甚至直接導致患者出現死亡。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高血糖,低血糖的危害往往容易被很多朋友所忽視。但事實上,低血糖的危害爆發極快。如果得不到及時緩解,短短幾個小時就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惡果。 遭遇戰 面對低血糖如何應對?
  • 糖尿病患者嚴重低血糖與心臟結構和功能以及心血管事件風險的關係
    近日,糖尿病領域權威雜誌Diabetes Car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該研究旨在評估社區居住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基線時測得的嚴重低血糖與心血管疾病(CVD)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納入了來自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ARIC)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他們參加了第5次訪視(2011-2013年,基線)。基線時嚴重低血糖的定義是住院、急診就診和救護車呼叫中使用了第一位ICD-9代碼。
  • 了解低血糖症狀, 做到及時預防
    糖尿病患者無法預知低血糖何時會來臨,不論在任何時間和地方,如在家中、辦公室、大街上、駕車時或在沙灘上等,都有可能發生低血糖反應,一旦低血糖反應發作時,患者應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儘快進食糖類食品或飲料什麼是低血糖症?有何嚴重後果?
  • 低血糖的症狀 低血糖有哪些預防措施
    由於工作與生活上的壓力,導致許多人出現低血糖的症狀,那低血糖表現在哪些方面呢?怎麼有效的預防低血糖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低血糖防範的措施有哪些吧。低血糖的症狀(1)腎上腺素能症狀包括出汗,神經質,顫抖,無力,眩暈,心悸,飢餓感,歸因於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和腎上腺素釋放增多(可發生於腎上腺切除病人)。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嚴重可死亡,低血糖有什麼表現,誘因有哪些?
    低血糖是指血糖濃度低於2.8mmo/L(50mg/dl),對於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mmol/L.(70mg/dl),就應按低血糖處理,血糖濃度低於上述標準,同時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者即為低血糖症。
  • 低血糖,你更容易忽視的健康殺手
    先看看糖尿病人為什麼更容易低血糖。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血糖如果在短期內迅速下降,一旦低於3.9 mmol/L時,也可能出現低血糖症狀,屬於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常見的併發症。這樣看來,糖尿病人更不能忽視低血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