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美國《新聞周刊》網站8月3日刊載題為《廣島和長崎有多少人喪生》的報導。文章指出,75年前,美國投下原子彈後,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遭到大規模破壞,記錄在案的死亡人數是估算的,而且很多受害者在多年後死亡,死因是與爆炸引起的核輻射中毒有關的癌症和其他疾病。文章編譯如下:
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發生在75年前,時間分別是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
美國在二戰即將結束時轟炸了日本,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
第一枚原子彈——被稱為「小男孩」——是由一架改裝過的B-29轟炸機投向廣島的。這架飛機以飛行員保羅·蒂貝茨上校母親的名字伊諾拉·蓋伊命名。
這枚重9000磅(約4.08噸)的鈾-235炸彈於當地時間上午8時15分投下,在廣島上空2000英尺(609.6米)處爆炸。爆炸威力相當於1.5萬噸TNT當量,摧毀了這座城市5平方英裡(約12.95平方公裡)的土地。
三天後,一枚名為「胖子」的鈽彈裝載至一架名為「博克斯卡」的B-29轟炸機上。這架轟炸機由查爾斯·斯威尼少校駕駛。最初的目標是小倉市,但由於雲層較厚,炸彈被投到第二目標長崎。
第二枚核彈重近1萬磅(約4.54噸),爆炸當量為2.2萬噸。
廣島和長崎有多少人喪生?
據估計,廣島35萬人口中有約14萬人在爆炸中喪生,長崎有約7.4萬人喪生。
在廣島,原子彈投下後,約8萬人當場遇難。在長崎,約有4萬人當場喪生。還有數萬人隨後因核輻射中毒和受傷而死亡。
然而,由於兩座城市遭到大規模破壞,記錄在案的死亡人數是估算的。有其他研究報告說,6.6萬人死於廣島原子彈爆炸,3.9萬人死於長崎原子彈爆炸。
很多受害者在多年後死亡,死因是與爆炸引起的核輻射中毒有關的癌症和其他疾病。199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廣島原子彈爆炸還導致另外約6.2萬人死亡,遇難者總數超過20萬人。
在兩次原子彈爆炸事件之後,日本於8月15日投降。裕仁天皇在電臺宣布了投降決定。9月2日,正式投降書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簽署。
這是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的美國國家空軍博物館拍攝的同型號但已拆除核心部件的原子彈「胖子」(左下黃色)和「博克斯卡」號B-29轟炸機。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