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學習的朋友。
免責聲明:文中任何觀點和建議僅供閱讀者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我們不對任何投資做出任何形式的擔保。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廣告會以「特約發布」、「商務推廣」等詞彙標註,廣告內容僅供參考,實效請讀者自行驗證,號主不承擔任何責任。
我們在乾貨中,已經聊過了K線和均線理論,也講了很多書上看不到的知識點。今天我們開始全面聊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是技術分析大師艾略特於1934年創立的一種價格趨勢分析工具,預測準確性相當高。同時又是一種最難以了解和精通的技術分析工具。艾略特認為股票價格漲跌不動,如大自然的波浪一樣一浪接一浪,周而復始循環不息,股價的漲跌所形成的波動,具有相當程度的規律性和周期性,任何,股價的波動,具有極可循,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些規律來預測股價的未來趨勢,以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根據波浪理論,一個完整的股市,漲跌周期有五浪推動和三浪回調組成。
這個圖就是典型的波浪
根據波浪理論,每一次漲跌為倆浪,那麼這兩浪又可分為子浪上升了,通常為三浪,也就是上圖中的一浪三浪五浪都分別存在三次的上升和兩次的回調,而二浪和四浪中存在兩次的回調,一次的反彈。在回調a浪和c浪中,又可拆分為三次回調,兩次反彈的子浪,而反彈b浪中是兩次上漲,一次回調
具體子浪圖如上圖所示
此圖為三級浪圖,後期我們會聊到反彈浪和拉升浪的區別。此圖為重點。
很多書籍中在介紹波浪理論的時候,會講到關于波浪理論的一些漲跌幅度數字,首先我們不去,討論這些數字的意義,因為在A股市場中有漲跌幅度的限制,所以這些神奇數字對於A股市場作用並不大。有的朋友會問是什麼神奇數字呢?想知道這個知識點的朋友,請參考波浪理論的相關書籍。有很多朋友認為波浪理論起源於國外,對A股市場作用不大,其實這完全是錯誤的。
根據A股市場的交易規則,多數個股屬於t+1模式,並且沒有融資融券的牌照,那麼A股市場中非常適合應用波浪理論。我個人認為波浪理論在t+0的股票適應性相對,t+1的股票。要遜色很多,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噹噹前市場多方力量強於空方力量時,股價必然是上漲的,但受限於交易規則,今日無法賣出離場,那麼如果第二日有獲利空間,非常有可能會操作離場行為。畢竟兩日內的操盤總人數數量大致相等,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昨日作為多方力量的操盤手,今日就可能,轉換為空方力量。既然昨日的多方力量,強於空方力量,那麼今日的多方力量,多數情況下,會弱於今日的空房力量,也就是說昨日的多方力量可以理解為就是今日的空房力量,那麼,昨日市場的上漲就意味著,今日市場的回調。以上思維是不考慮成交量的情況,若成交量恆定不變,那麼根據交易規則,就應該是昨日上漲,今日必然回調。在以後的好文當中,我們會引入成交量,一起探討波浪理論,暫時我們只固定一個思維,成交量恆定不變。
通過規則,我們基本可以知道八天或十天左右為一個漲跌周期,也就是說了這個周期可在五日均線中觀察到,
我們剛才提到的8到10天,為理論周期,那麼這個周期會受什麼影響呢?也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成交量,當空方出盡時,多方實力變強,如果出現在下跌過程中,空方放量砸盤,空方籌碼出盡那麼多方,如果資金充裕,就會產生見底後的快速拉升,同樣會改變周期的長短。所以剛才上面這張大盤的K線,中的理論周期只存在於橫盤震蕩的時候。通過理論周期,我們知道一次60分鐘級別的漲跌需要8到10天,那麼日線級別的漲跌就需要34到42天我們以34天為常見周期繼續推算,那麼周線級別的漲跌就應該是136天左右,而一年的全年交易時長,最多為248個交易日一半,也就是124。那麼由此可知,周線級別的漲跌大約也就是半年線。而每半年漲跌一次,最常見的題材就是年報和半年報,也就是每年固定的三四月份和,八九月份。以上只是周期與波浪中的理論結合,有時甚至周線級別的上漲會持續到全年。例如現在2020年就類似這種走勢。我們通過基礎知識知道123浪為上漲了b浪為反彈了。其中上漲了,可以拆分為五浪,推動反彈浪可以拆分為三浪推動。我們可以進行三浪和三浪之間的對比。首先我們來觀察上漲,二浪可以拆分為回調三浪,那麼三浪的上漲五浪的前三浪。之間都是三浪對三浪,也就是周期的三天對三天,當然這裡的三天是理論值。這三天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漲跌幅的對比,可以看出上漲的幅度遠大於下跌的幅度。類似這種後期則為上漲。現在我們來看回調。下跌五浪中的三浪,四浪,五浪。和反彈b浪中的a浪,b浪,c浪。同樣是三浪對三浪,我們可以看出三浪的最高點和c浪的最高點,高度差,雖然ABC了是形成一個上漲狀態,但是仍然無法超越回調的三浪最高點。通過以上規律,我們可以知道反彈和上漲,主要看後期的幅度。也就是同樣的時間幅度的區別,這在K線語言中經常會形成陽包陰狀態。相反,陰包陽狀態就是下跌。那麼我們如何區分很簡單,只要觀察均線的度變化。但是儘量使用20均線和60均線。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講過不同周期均線之間的兌換關係。所以現在要求你使用這種兌換關係來判斷你所操盤的周期的是上漲還是下跌?而實際中,我們通過均線判斷大約的趨勢方向後,應該通過相對區間內的最高價和最低價進行更準確的研判。這主要因為我們大多數的技術指標是通過收盤價進行判斷的,但實際中波浪更應該通過最高價或者最低價進行判斷。當股價偶爾出現快速下跌並回彈時,此時的最高價或最低價不應採納,所以波浪應該靈活掌握,對於不容易判斷的個股,可以選擇放棄,畢竟市場中幾千隻股票,總有一隻適合你。若藍色線為一級浪,那麼這一圖例中表示有三級浪的變化。首先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在西浪的結束,一浪的起始,第三級浪也就是第三集仔靚中的伊朗出現了一次快速的上漲,當然,我這裡表示的是相同周期,若在K線中,通常較為常見的是陽包陰狀態,也就是今日是陽線長陽線昨日市小陰線或者十字星。甚至是一根長陽線包幾根陰線。圖中黃色的垂線表示周期,也就是說相鄰兩根黃色的垂線為一個時間周期。我們以藍色線一浪的起始點,可以看到回調的二級的e浪與上漲的二級的一浪。同在一個周期的起始點與終點。二藍色線最大周期的一浪的起始點也是c浪的終點,這一點在時間周期上幾乎處於等分階段。從這一點看,我們就得知在c浪中的子浪的回調e浪,與上長的,一浪中的子浪一浪,對比來說。上漲的幅度更高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形成了在K線中陽包陰的狀態。但是因為個股處於周期不同,所以還要看整體的振幅變化,不可以單純的觀察K線語言。此圖為後期上漲的波浪區別可以看出,反彈過程中的上漲一浪的力度往往很大,三浪減小,五浪更小。觀察回調,在子浪中回調的深度也要更大。也就是說,幾乎在相同的時間段內,下跌後的上漲或者反彈的拉升幅度完全是不相同的,若拉升幅度小,多數可能表示是反彈過程,若拉升幅度大,則多數為後期表示上漲。現在了,我們來對比一些細節。我們可以看到在垂線黃色線上的交點。也就是二級浪的最高點。這一高點,如果在拉伸過程中通常為下跌五浪的c浪的起始點附近。通常會略低一點,但如果是反彈過程,通常最高點會低於一浪的起始點,也就是在我們的下跌藍色線的a閬中的細分的最後一浪。那麼對於操盤來說,如何去選擇這主要針對你所操盤的周期?例如我們在圖中的藍色線,也就是最大一級浪。這一級浪所對應的周期是什麼樣的?很關鍵,同時,對於前期的下跌速度也是有要求的,如果前期的下跌很緩慢。那麼我們的獲利空間則會很小。如果前期下跌的速度非常快,幅度非常大,那麼我們則有一定的獲利空間根據t+1的操盤規則,藍色線最小周期也為60分鐘,K線或者說周內的買賣操作。若我們按照一天上漲,一天反彈的周期計算,那麼從a浪開始,到達a浪結束,一共需要五天時間。那麼伊朗整體的最大下跌幅度為20%左右,創業板,科創板為40%左右。當然,我說的這裡是極限值。如果操作反彈,我們從圖例中可以看出,從最大周期b浪的視點到最高點,整體上也就20%左右的獲利空間,創業板是40%。那麼如果去掉了,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判斷誤差,你的獲利空間可能只有一半。也許這時會有朋友想一半也很好了,但是我很榮幸的告訴你,極限值幾乎不會發生。通常在上圖中,藍色線下跌,整體幅度大約也就20%到30%左右。藍色線b浪整體的反彈最多最多不過10%幾,你的獲利空間也只有百分之幾。一般情況下,獲利空間在3%到5%左右,創業板也就是6%到10%。所以我們藍色線的周期一般通常不選擇60分鐘,多數會選擇周線。疊加前期的快速下跌,可以有較大的獲利空間。對於浪的區分,可以簡單記為一個口訣,後期上漲多維一浪包三浪,後期反彈,多為一浪包兩浪貨浪半。這主要看浪的最高點,突破前期的開盤點位的集中區域,的開盤點位天數的數量。這句話比較難理解,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例子進行詳述。例如在下跌過程中和反彈過程中,某一周反覆在一個價位不斷的開盤收盤,這幾天的開盤價的振幅大約只有一兩個點。請注意,我說的是開盤價的振幅,也就是說連續多日的開盤價的價差並不很大。那麼這一價格區間會有巨大的成交量,因為多數情況下開盤價附近的成交量是當日佔比很重的。那麼浪的最高點,能向上突破多少天的開盤過程中是真正的上漲還價就意味著後期的上漲能力的多少?。也就是判斷此次上漲是反彈。因為在每一上漲浪的頂部的成交量都會產生萎縮,那麼萎縮的狀態不同,此浪向上的幅度也不同。上圖中一浪三浪的頂部,如何判斷?這主要看,相同時間內的上漲與回調的幅度區別。也就是說,在藍色線一浪快要見頂的時候,之前出現過兩次上漲,兩次回調。最後一次上漲,也就是一浪中的子浪五浪上漲的幅度很大,速度很快,相同時間內超過了回調四浪,那麼表示藍色線二浪為回調了,也就是可以拆分為三個子浪。三浪的頂部判斷同理。為了方便理解,我們現在來看波浪的兩極關係。從上圖看可以知道藍色線為一次漲跌的完整周期,可以拆分為八浪。那麼上升浪為一浪,三浪和五浪。可以看出,一浪鑑定以後產生回調,當三浪的子浪的一浪。這一高點與前期一浪的高點基本近似。通常後期應該有兩次大級別的拉升。在圖中有紅色線,表示相同高度。現在我們來看三浪,一浪結束後,三浪拉升,三浪結束後,四浪回調,當進入五浪時候,五浪中的子浪一浪的高度不會再達到三浪的高度的位置,理論上會略低一點。這是因為五浪推動拉升越接近末尾,動能效應越差。上圖中字母表示藍色線的浪的級別,也就是回調浪的a浪b浪和c浪。我們現在要聊的是b浪中的第一次拉升,這次拉升中上升浪為一浪三浪五浪。同樣是一浪三浪五浪,那麼在反彈和拉升的區別是什麼?首先在拉升過程中,一浪三浪五浪的幅度通常最小,為一浪三浪和五浪的幅度大小不等,有的時候是五浪的幅度最大,有的時候是三浪的幅度最大。五浪的幅度最大,通常常見於股災之前的拉升。三浪的幅度最大,通常常見於大級別反彈的二次拉升,也就是b浪中的三浪。上圖中的數字表示白色線一浪三浪五浪可以看出,在反彈過程中,一浪的幅度最大,三浪其次,五浪最小。那麼在市場中多見於圓弧頂部的K線走勢。也同時符合較多數的中盤股和大盤股。因為流通額比較大,所以參與的人也相對較多,籌碼也較分散,受歷史原因和參與人的個人原因產生的砸盤行為因素較多,所以多會形成圓弧的頂部。也就是圖中白色線一浪三浪五浪的走勢。此種走勢不一定非是反彈過程,但反彈過程一定是這樣的。即使是新股上市,也可以走成此種K線圖形。這主要看流通市值大小。上圖中,藍色線為最大級別波浪線。浪級別標註為波浪頂部末期。可以看到C流浪末期與4浪末期是相同高度。如果我們進行細分。3浪的子浪4浪的末期。也是在這同一個高度。如果藍色線為周線周期,白色線為日線周期,當周線周期回調至支撐位的高度時,那麼前期多數支撐位會在開盤價附近,我們曾經在剛才的文章中說到一天最大的成交量,多數集中在錢15分鐘,或者錢一小時之內成交量的籌碼的多少意味著支撐位的有效性,也就是說,歷史相同價位的,開盤的前15分鐘或者一小時的總量,開盤的前15分鐘或者一小時的總量的和,的大小表示支撐位。當然,如果歷史周期成交量比較小,現在在五浪和a浪的成交量比較大,那麼意味著此位的有效支撐也相對較弱。所以對於支撐位通常表示成交量比較溫和,放量為最有效。最典型的例子,也就是各板塊的指數,因為指數放量相對於個股來說更溫和一些。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四浪末期和c浪末期處於同一高度,這一高度在歷史回調中是一種什麼狀態?從上圖可以看出,這一高度在歷史回調中,基本上經過了反彈,浪中的一浪最高點和三浪,子浪中的四浪。因為在回調中的反彈浪會產生一個小振幅的波動。所以因為振幅過小,造成區間內籌碼相對集中。因為後期是快速拉升,所以突破這一籌碼集中位相對較快,來不及一些歷史籌碼進行砸盤。當突破這一密集區間後,即使進入回調歷史持倉籌碼的人,也不會輕易離場。所以這裡要有一個人心的理解,就是當上漲速度過快的時候,會有很少人注意,或者是說出現一根長陽線的時候,會很多人進行,守株待兔的等待。後期更快速的上漲。喜歡就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