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網際網路+的興起,世界的距離拉近,人與人與物的交流、交易成本降低,壁壘被打破。即使住在遠在大山的小鄉村裡,也能與千裡之外的一線城市進行生意往來。
李子柒做原創視頻吸引千萬量級粉絲,李佳琦在家做直播從銷售搖身變成炙手可熱的口紅一哥。媒介工具的演進推動渠道改變,十年前的那一套放在現在沒用了,可能投幾百萬做電視廣告,都沒有網紅主播兩句話的推薦帶來的效益高。
我們在享受和恐懼的同時,也會幻想,在飛速發展的浪潮中如何分一杯羹?有些年輕人選擇回到老家創業,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
農村辦廠哪些項目好?某音某帳號靠分享爺爺奶奶的煮飯日常吸粉百萬,華農兄弟吃個竹鼠都能火遍全網,毛毛姐一句好嗨呦一夜爆紅。
似乎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與此同時,傳統生意模式步履維艱,不順應潮流,路只會越走越窄。
我有個朋友十幾年前就在老家開養雞場,請客吃飯,拉到市縣餐館的單子,直接供貨。之後又有人介紹,對接上了食品加工廠,一筆訂單上千隻的量,單生意興隆已經形容不出當時的風光場面。
漸漸地,走地雞流行起來,他大手筆地租下林場和附近幾十畝農田,供應超市菜場等地。成本高了,賺得也多了。
寒暄了幾句,他聽說我在外面開網店,很是開心,拉著我一定要去家裡喝一杯。
他家自建的二層樓房,因為建得早,外觀看起來很陳舊。嫂子在養雞場裡忙衛生,暫時沒時間回來張羅,我就請他帶我參觀他龐大的養殖場。
我看到了什麼呢?相比記憶裡的廠棚,眼前的規模至少砍了一半。設備新舊混合,他絮絮叨叨:「唉,老哥生意難做啊。你看這臺機子,網上買的,比熟人介紹的還便宜一千多。網購是好。」
散養的走地雞更慘,早在前兩年,村裡大多數閒地就被人高價承包了,聽說是種改良的外國作物。他不想在租金上花費太多,乾脆只留了自己的幾畝田圍起來養雞,林場都退了。
散養雞成本高,價格自然貴,在以前不愁銷路,鄉裡鄉外家裡有點錢的不在乎吃幾隻雞。
現在呢,有了網購,全國的養雞場都成了競爭對手,比品種,比價格,比包裝,比服務,比味道,比速度,甚至比菜譜配方、比附加價值,你哪一樣拿得出手呢?
在你養雞場買一隻雞的價格,夠在網上買兩隻,還包郵送到家門口,味道大差不差,你是顧客的話會怎麼選?如今,各行各業競爭都大,餐飲跟工廠都在壓縮成本,原材料自然也要便宜的,有了電商,什麼樣的貨源找不到?你家的養殖場又有什麼優勢呢?
況且,他們在壓縮成本,養殖戶的成本卻只會越來越高,因為糧食水電都在漲價,家禽疾病防治成本也在漲。
他領著我走到一片搭著棚的田地,左半邊用網圈起來了,右半邊上百隻雞閒散地溜達,可能還沒清理,看起來不怎麼幹淨。左邊圈起來的是發現毒藥的地方,說到這裡,他又罵罵咧咧起來。
「生意難做啊。」
這話他說了不下十遍。他也沒拐彎抹角,就是想找我聊聊開網店的事情。現在算很晚了,但多一條銷路多一分希望,一直這樣耗著也不是辦法。
我問他為什麼以前沒做。他說,老一套的傳統,總覺得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靠譜,現在越來越難,自己也從網購中獲得了便利,才終於決定著手做,只是想想就頭大,連手機支付都剛學會用,根本不知道怎麼下手。
我跟他聊了很久。說實話,一方面是想幫忙,另一方面想跟他合作試試淘寶店肉食品的潛力。本來想在老家多逗留兩天,好好商量這個事情,因為有事不得不第二天就趕回去。
我教了他怎麼拿許可證跟身份證註冊淘寶C店,又幫他下好了一個店寶寶輔助軟體,能一鍵裝修一鍵鋪貨,還順帶分享了我這些年開網店的起起落落。
做網店肯定得有個與眾不同的獨特賣點。我幫他想了個主意,直播挑選,直播平臺有抖音、快手、淘寶直播,每天更新原生態或者好玩的小視頻。一條快速拔雞毛的短視頻買了幾百塊的推廣,竟然有三十多萬播放,直接給淘寶店引流了八百多單。
現在,老兄早把生意重點放在了網店,養雞的雜事交給了媳婦和幫工,我跟他說,少賺點沒關係,商品品質是走下去的基礎,不要琢磨花裡胡哨的。他也同意我的觀點,並且跟我商量再多養幾個品種。
農村辦廠哪些項目好?無論做實體生意還是開網店,沒有哪條路能一帆風順。不管現狀是好是壞,都要對未來有個把控,寫這篇文章,也是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啟發。當然,祝各位兄弟生意興隆,新的一年財源廣進。
農村辦廠哪些項目好,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