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成都大浦當代藝術館外部空間
2019年4月29日下午4點,「零」成都大浦當代藝術館開幕展在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向陽街79號大浦當代藝術館A空間揭幕,並將持續至7月30日。
大浦當代藝術館坐落在華陽的某個街區,周圍充滿著市井、生活的氣息。原有建築物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是美籍華人、世界知名數學家呂克寧先生故居。2018年開始,蘇男初建築師團隊將其收購、改造為社區型藝術館。並拓展為A、B、C、D四個空間。藝術館社區化發展是當代藝術的未來趨勢之一。項目落地成都天府新區是烏合小眾藝術小組5年來,結合廣泛考察、未來發展、個人情懷和理性分析的結果。建築設計對原有建築物本身的保留與尊重有利於建立一種物態的歷史關聯和精神延續,改造中我們維繫了老舊建築布局。關於建築風格,建築師強調說「作為當代藝術展覽空間,我們一直想做一個平庸而完成度非常高的白色盒子」。
項目完成後,這裡每天都會有社區市民參觀訪問,並成為網拍、自拍、拍攝婚紗或擠進藝術家和設計師工作生活空間探望,他們與這個建築物和藝術空間的交流可能從此開始了。這種社區型藝術館在成都,甚至中國西部都是首次嘗試。大浦當代藝術館希望通過交流傳播、研究分享、社會教育、文化完善,積極探索藝術與社區生活之間的新的可能性。項目前期,華人世界最具創新精神的、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朱競翔教授團隊曾先後提出過4套概念設計文本和建築模型;當地政府也對項目推進給予支持和協助,這些工作為後期施工圖設計、項目實施落地產生了重要影響。
展覽現場
作為成都大浦當代藝術館的開館展,本次展覽由毛唯辛、何雨擔任策展人,邀請到國內國際十位藝術家參展,他們分別是董金玲(北京)、何利平(成都)、計文於&朱衛兵(上海)、金鋒(上海)、賈煜(西寧)、申凡(上海)、史金淞(北京)、劉廣雲(柏林)、蒂姆·烏爾裡希斯(柏林)、烏蘇拉·紐格鮑爾(柏林),從繪畫、裝置、影像、圖片等形式,呈現了10餘件具有觀念性的藝術作品。
大浦當代藝術館執行館長馬利
開幕式由大浦當代藝術館執行館長馬利主持,本次展覽策展人毛唯辛,世界頂級藝術家蒂姆·烏爾裡希斯,AMC烏合小眾的藝術家代表東奴相繼致辭。
本次展覽策展人、藝術家毛唯辛
藝術家蒂姆·烏爾裡希斯
藝術家蒂姆致辭時談到,自己作為參展藝術家中年齡最大的一位,非常感謝大浦當代藝術館創始人蘇男初先生的邀請來到成都,作為為社區和這個城市送上的這樣美好的一份禮物,藝術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不需要其他語言,人們可以通過藝術了解彼此。因為這次展覽我有機會與中國的藝術家和同事合作,非常感謝策展人及大浦當代藝術館的團隊,是他們的辛勤勞動讓這一切完美的呈現。
AMC烏合小眾的藝術家代表東奴
對於本次展覽的主題「零」,策展人毛唯辛表示,作為成都大浦當代藝術館的開館展和首場展覽,其實就是一個「零」的開始。不僅包括了從零開始的起始概念,也有藝術家工作方法的呈現。「參展的十位藝術家作為相對成熟的藝術家,他們的工作方式也是如此。從幾十年的線索下來,也有一個回歸本體的概念,作品中有與『零』有關的部分。因此『零』不僅僅是數字,還是從無到有的概念。」
何利平 《行為企劃案》 視頻 尺寸可變 2016年
何利平的作品《行為企劃案》中,觀眾的參與讓現場變得具有偶發性和不可控性,藝術家試圖用一種無聊的方式,模糊和消解行為藝術的邊界,探尋更多的可能性。
蒂姆·烏爾裡希斯 《淚河》 視頻 尺寸可變 1970年
蒂姆·烏爾裡希斯 《微觀和宏觀》 視頻 尺寸可變 1986-1991年
蒂姆.烏爾裡希斯被認為是德國最具影響力的觀念和行動藝術家之一,為了避免任何標誌性的風格,他在包括雕塑、裝置、表演藝術、視頻、攝影、具體詩歌在內的一系列媒介中工作。本次參展的兩件作品分別是藝術家1970年創作的《淚河》和1986-1991年創作的《微觀和宏觀》。《淚河》中,藝術家通過服用藥物,讓藍色以及紅色通過淚腺分泌出來,藝術家用身體在進行對生命和死亡的體驗。《微觀和宏觀》中,藝術家通過旋轉讓膠帶從一邊轉到另一邊,循環往復之下,可以看到一面是像繁星點點宇宙般的微觀世界,一面是藝術家通過精密計算所形成的個人頭像。作品似乎寓意著生與死,人的一生正是不停旋轉輪迴的過程。
左:申凡 《詞語-普天之下》 鏡面不鏽鋼 66.4x29.5cm 2013年
右:申凡 《詞語-道非道 名非名》 鏡面不鏽鋼 61.4x30.7cm 2013年
作為上海抽象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藝術家申凡的創作方法希望確認一種屬於自我的感知,他的辦法是通過對被既定的感知加以否定,用排除法找到屬於自我的部分。他選擇拆解文字的通道,強暴式留下「標點」。擺脫文本主體的架構而造成閱讀障礙,讓文本自行設置。展出的兩件盲文鏡面不鏽鋼作品《詞語-普天之下》 、《詞語-道非道 名非名》中,藝術家對詞語進行改造,對文本進行隱藏,給觀者造成閱讀障礙,文本消失之下的不可閱讀性,具有抽象的美感。
董金玲 《榮耀1》 繪畫 100x70cm 2017年
董金玲 《榮耀2》 繪畫 110x180cm 2019年
董金玲所創作的兩件架上作品《榮耀1》和《榮耀2》用隱喻和象徵的手法對死亡進行表達,所有的榮耀終將都要回歸死亡。
史金淞 《金剛經-淞注版》 影像 尺寸可變 2019年
史金淞的《金剛經-淞注版》中,藝術家找來一些生活中的雜件,用水墨的方式進行拓印,從個人角度而言演繹他所理解的《金剛經》。
計文於&朱衛兵 《瓦全》 裝置 78x135x38cm 2012年
計文於&朱衛兵 《這裡的魚不缺食物》 裝置 146x114x86cm 2018年
日常平庸的生活,同時又隱喻著「存在便是一種荒誕」的思想背景。計文於、朱衛兵這對夫妻搭檔的藝術家,可以發現他倆的藝術創作有著對日常平庸生活的一種嘲諷、幽默的話語方式,調侃和質疑我們現實的存在,並以既溫和又荒誕的方式凸現出我們生存的本質。本次藝術家參展的兩件裝置作品《瓦全》和《這裡的魚不缺食物》,用一貫的幽默對生活中的視角進行了反諷。
烏蘇拉·紐格鮑爾 《財產》 攝影作品12件 35x28x12cm 2002-2003年
藝術家烏蘇拉·紐格鮑爾也是柏林藝術大學教授,她參展的作品《遺產》 由12張攝影圖片組成。每一張照片的內容為一個房間,這是都是主人剛剛去世,或許帶還有死者氣息的房間。烏蘇拉獲得允許第一時間進入到空間中進行拍攝,作品背後是對死亡的探討。
劉廣雲 《神話》 不鏽鋼掛鈎、石膏 尺寸可變 2019年
旅德藝術家劉廣雲的《神話》是四段被切割的石膏像,石膏像作為藝術從業者最早接觸的物件,藝術家用被切割後產生的奇異的、暴力的美來解構經典,具有消解神話的概念。
金鋒 《幻方》 水墨繪畫 尺寸可變 2019年
金鋒水墨繪畫作品《幻方》是藝術家來到現場,花費5個小時完成的在地創作。幻方是一種將數字安排在正方形格子中,使每行、列和對角線上的數字和都相等的方法。作為一名數學迷,金峰在讀到一本數學家所寫的數學史中對藝術家丟勒的分析,產生了創作的衝動。《幻方》也是從其近期作品《憂鬱Ⅱ》中派生出來的創作,《憂鬱Ⅱ》來源於丟勒1514年的一件版畫作品《憂鬱Ⅰ》。通過對丟勒死亡年代的推測,展開一系列跨時空的對問題的羅列與探討。作品試圖在虛幻的對接與對話中,使得今天的相關問題重新回到歷史的語境中加以考察。金鋒通過精密的計算,他解讀出丟勒的死亡時的年齡為54歲,也是藝術家對一位數學家的致敬。
賈煜 《荒原在緩慢的光裡》系列 鋁板列印 80x80cm 2019年
生活在西寧的藝術家賈煜為本次開館展量身創作了4件鋁板列印作品《荒原在緩慢的光裡》系列,畫面內容有獸身人頭,奇特夢境,藝術家用超現實的手法進行著表達。
開幕式現場,參展藝術家及策展人合影
一年前,毛唯辛便在思考如何策展這場展覽,通過對藝術家工作方法的觀察和對藝術家的邀請,這場展覽在4月29日正式開啟,並在次日對外開放。通過十位藝術家的作品,旨在從全球化的角度,呈現不同文化背景下更加鮮活的個體景觀、藝術表達以及關於文化存在形態的未來思考。
「零」2019大浦當代藝術館開幕展相關信息:
展覽時間:2019-04-30 - 2019-07-30
展覽機構:大浦當代藝術館
開放時間:10:00-17:00 周一閉館
展覽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區華陽向陽街7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