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漆夾薴,千年佛像不朽的秘密,看完真的漲知識!

2020-12-22 vinvin

在美國最大的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館,收藏著一尊珍貴的中國佛像。佛像的五官生動細緻、宛若真人,衣著自然寫實、流暢生動。雖然外表上看上去略顯陳舊,但是佛像肌膚處的金色和袈裟上的珠紅色卻仍然鮮豔絢麗。

  這尊出自中國唐代的佛像,為何在歷經千年之後,仍能鮮活如初、神彩熠熠?它在中國佛教造像中又何特殊的地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項古老的技藝――乾漆夾薴。      一直以來,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聞名於世,民間百姓更是視其為仙山佛國、洞天福地。俗話說,有山必有寺,有寺必有佛。鼎盛的佛教文化。使得這裡的佛教造像技藝特別發達,而乾漆夾薴工藝,則是天台佛教造像藝術中最為珍貴、也是最獨特的一項。      何謂乾漆夾薴?      乾漆夾薴是一項傳統的手工技藝,被廣泛運用於佛教造像,宮殿、廟宇建築物的裝飾、保護及民間器材的製作上。具有經久不蛀、光澤潤亮、不開裂、不變形等特點。   乾漆夾薴中。「幹」和「夾」是工序,「漆」和「薴」是原材料。它有48道工序,包括型模、上灰、夾薴、披灰到上漆、砂光、上朱、磨光、貼金等。採用的是純天然的原材料,比如薴麻、生漆、桐油、五彩石等,這些在天台的自然山水間均能找到。   在乾漆夾薴技藝出現之前,工匠們製作的佛像大多容易開裂、變形,且色澤極易褪去。經過乾漆夾薴工藝處理過的佛像,形神皆具、色澤鮮豔、線條流暢,能夠更好地保持佛像最初的神韻,歷經千年仍能光潔如新,並且有不開裂、不變形的特點。可以說這一工藝的運用,徹底改寫了中國佛教造像的歷史。   2006年,天台山的乾漆夾薴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紐約大都會藝術館所收藏的那尊唐代佛像,所採用的正是古老的乾漆夾薴工藝。所以在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歲月滄桑之後,仍然栩栩如生、光鮮如初。乾漆夾薴工藝的起源   我們知道乾漆央薴是一項古老的工藝,那麼它究竟起源於哪一年?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讓這項古老工藝流傳至今?故事還得從東晉的一個名叫戴逵的人說起。   戴逵(?-396),東晉學者,雕塑家和畫家,字安道,譙郡至(加金旁)縣人(今安徽宿州西南),後遷會稽之剡縣(今浙江嵊州西南)。   戴逵長期生活在天台山的剡地,擅長雕塑、繪畫,精通音樂。他雕刻的佛像造型厚重、線條流暢、神情端嚴,令人稱絕。但唯一的缺點是,經幾年風吹雨打之後,便會扭曲變形、開裂。

  怎麼樣才能讓木雕佛像不開裂、不變形呢?戴逵和他的兒子陷入了漫長而又艱苦的探尋之中。一個雷雨交加的午後,戴逵父子來到一座祠堂避雨。祠堂裡的工匠正在用生漆將薴麻包裹在梁柱上,戴逵好奇地前去詢問,工匠答道,用了生漆和薴麻,祠堂的梁柱就會牢固永久,不變形、不開裂。戴逵聞之豁然開朗,之後,戴逵父子對生漆加薴麻的工藝作了進一步的改造和加工,運用到了佛像的造像之中。   不久之後,中國第一尊木雕的乾漆夾薴佛像在戴氏父子手中誕生了。從此,這門古老的技藝開始走進各大寺院廟宇、走進道教殿堂,並划過千年的時空流傳至今。      日本第一座乾漆夾薴像塑造的是鑑真大師      自從戴逵父子將乾漆夾薴工藝運用到造像之後,這項古老的工藝開始在民間傳承紮根,並且走出了天台的崇山峻岭,傳到了海內外。   公元753年,唐代高僧鑑真大師第六次成功東渡日本,他不僅帶去了很多經書,也帶去了先進的技藝。在鑑真大師彌留之際,他的天台籍弟子思託等人,採用乾漆夾薴工藝,為他製作了一尊塑像。從此。日本便有了第一座乾漆夾薴塑像。這尊塑像在日本被精心供奉了1300餘年,他造型優美、線條柔和,乾漆夾薴技藝爐火純青,被奉為日本的國寶。   那麼,歷史上採用乾漆夾薴工藝的佛教造像在中國還有沒有保存下來的實物呢?   有,而且就在乾漆夾薴技藝的發源地――天台的國清寺。   1973年,天台國清寺迎來了一尊極為珍貴的元代佛像。其中有一佛兩弟子和十八羅漢。它們是從北京故宮博物院慈寧宮大佛堂遠道而來的稀世珍寶。這一佛兩弟子造像高6.7米,通體金色、面如滿月、慈祥端莊。他們所採用的正是乾漆夾薴工藝中的「脫胎漆塑像」。   所謂「脫胎漆塑像」,就是先做一個木胎佛像,然後在上面用薴麻包裹,反覆刷上上百道植物漆。陰千用再把裡面的木胎撤掉。「脫胎漆塑像」代表著中國乾漆夾薴技藝的最高境界,用這種技藝造的佛像看似體積寵大,但卻十分輕盈、堅固。   時光雖歷經七百餘年,國清寺內這些乾漆夾薴佛像依然鮮亮如新,散發著迷人的神韻。   乾漆夾薴雖然經歷過鼎盛輝煌期,但它終究只是流傳於民間的一項手工技藝。由於這一工藝一直沒有系統的書面文字,完全靠口授心傳,全憑個人悟性和長期實踐才能掌握,所以未能形成較大規模的生產。   南宋之後,歷史上戰亂不斷、民不聊生,這門技藝到了幾乎失傳的狀況,只有極少數的民間藝人還熟諳此法。此後,這門技藝一直處於失傳的邊緣。      這項「非遺」唯一的傳承人      天台佛教城,距國清寺不過一千米。佛教城的圍牆上,立著各種千姿百態的佛教塑象。從外面看。最高的一尊佛像足有四層樓那麼高。城內飛簷翹角、樹木蔥蘢,一派寧靜安祥之象。如果不是偶爾傳出來的叮叮噹噹的雕刻聲。你可能以為這裡只不過又是一個寺院罷了,但其實,它是今日天台見證乾漆夾薴技藝最好的去處。   這座城的主人叫作湯春甫,天台乾漆夾薴一金漆造像非物質文化遺產唯一的傳承人。   關於湯春甫的故事,還得從1962年的一天說起。這一天,自幼喪父的湯春甫來到了天台山華頂寺,幫助寺裡做些掃地、倒茶的雜活,是年他12歲。廟裡的老師父年事已高,卻是個造像高手,他正在尋找一個可以延續自己技藝的繼承人,於是,他相中了能吃苦又聰明的湯春甫。   六年過去了,在老師父的精心指導下,湯春甫學到了這門失傳已久的乾漆夾薴造像技藝,精通了佛教造像藝術的他走出了華頂寺的山門。這之後,他遊歷全國各大佛像名窟,研究各種宗教塑像的造像技巧。   文革後,正值宗教信仰政策全面恢復,宗教寺院重新建立,湯春甫開始為寺院製作佛像。他採用13種天然原材料,帶領數位弟子經過數百次試驗。總結出了乾漆夾薴的四十八道工藝流程,讓這古老的技藝,煥發了新的光彩。      故宮博物院一百年來首次收藏的當代木雕作品是湯春甫的千手觀音      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湯春甫總喜歡站在他辦公的二樓,眺望著佛教城。這裡的一草一木,均瀰漫著一股靜謐的宗教氣息。   他目光所及的每一幢房子裡,擺滿著形態各異、造型各異的塑像。這其中包括儒釋道三教的神像,也包括一些帝王像。如今,湯春甫的職能是如何更好地管理這座佛教城、如何讓乾漆夾薴―金漆造像的技藝發揚光大。儘管如此,每年,他都會抽出一兩個月的時間,推掉所有的俗務,親自去創作一兩件作品。   1999年。湯春甫的一尊千手觀音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這是故宮博物院一百年來首次收藏的當代木雕作品。   在湯春甫的帶領下,每年有五六十名造像師,採用乾漆夾薴―金漆造像的工藝,為世界各地的宗教廟宇塑像。他們沿用的依然是1500年前的古老技藝。據這裡的老師傅透露,一尊真人大人的佛像,從設計、製作胎心到完工,約需半年的時間。這中間的每一個過程都得小心謹慎,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曾經有塑像師傅,採用現代的化學油漆來製作佛像,結果製作出來的佛像不是開裂,就是褪色。   在湯春甫的萬佛城裡,經常有國清寺的僧人為即將請走的佛像開光。近二十年來,從這裡被「請」走的木雕佛像已接近三萬餘尊,被49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寶館和寺院收藏和供奉。   綿延不絕的香火氣息和梵音古樂,飄蕩在天台山脈。讓天台的山,天台的水,天台的雲,都散發出一種空靈而神秘的味道。乾漆夾薴,這門古老的技藝,也必定會像這裡的佛教文化一樣,一直延續下去。

相關焦點

  • 乾漆夾薴法技藝傳人:流傳千年的手藝可能失傳
    湯春甫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的傳承人。乾漆夾薴是天台民間的一項傳統手工藝,遠在東晉時期,就有匠人將這一技法用於寺院的佛像製作,能使其千年風雨中保存完好。  1999年9月,湯春甫耗6年心血製作的通高3.46米的「千手觀音」佛像,一舉奪得中國工藝美術創作大展9件金獎作品中的第一名。
  • 乾漆夾薴上的高貴
    答案是,這座作品的製作,是流傳在天台山的古老的「乾漆夾薴」手工技藝。  乾漆夾薴,從字面上看,漆、薴是材料,而幹、夾則是工序。其實,「乾漆夾薴」技藝遠遠不只是兩種材料,兩道工序。它要用13種的天然原料,經過夾薴、包粘、打磨、上漆、貼金、彩繪等4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它是天台山古代工匠創造的一種用於木製品上的裝飾技藝。它能使笨拙憨厚而又素麵朝天的木製品,神奇般靈動起來。
  • 天台乾漆夾薴 守得住千年時光 便是永恆|台州記憶
    這些歷經千年的佛像,為何仍能鮮活如初,神採奕奕?讓我們先來了解一項古老的技藝——天台乾漆夾薴。天台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聞名於世,又盛產山漆、薴麻、香樟等天然原材料,佛像造像技藝特別發達。天台山乾漆夾薴,是為各種製品外表裝飾和保護的古老手工技藝。
  • 非遺傳承八:具有雕刻、彩繪等藝術魅力,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
    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於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乾漆夾薴工藝是天台民間工匠早已應用的一項傳統的手工技藝。它能綜合的體現出雕刻、彩繪等領域的藝術家在一件作品上發揮出共同的藝術魅力。早在東晉時期,乾漆夾薴已在天台民間得到應用。
  • 藏家齊聚南昌「鑑寶」 罕見佛像令專家拍案叫絕
    罕見佛像令專家拍案叫絕  在昨天的海選現場,書畫、陶瓷、玉器等寶貝爭奇鬥豔,讓人看花了眼。在抱著寶貝躍躍欲試向專家展示的藏家中,來自上海的陳先生顯得非常淡定,他對此次帶來的寶貝非常自信。  果然,當陳先生小心翼翼地向專家展示自己的「乾漆夾薴」佛像時,現場專家無不拍案叫絕,當即讓陳先生的藏品入圍。
  • 看完真的漲知識了
    看完真的漲知識了。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我們也都知道在中國其實有很多的食材種類,有的食材種類可能我們經常見到,而有的食材種類就不是經常能夠見到的了,那麼在平時的時候,很多人也是會聽說一些食材,可是卻從來都沒有見過,今天我們要來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東西,它的名字叫做瑤柱,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瑤柱是什麼東西,可是卻聽說了它的價格,因為它的價格特別的昂貴,甚至賣出了天價,那麼對於這種瑤柱更是讓更多人好奇了,當我們看完這篇文章之後,真的是長知識
  • 樂山大佛屹立1200年,為什麼不朽不爛?老外:中國人大智慧
    樂山大佛屹立1200年,為什麼不朽不爛?老外:中國人大智慧,現在我們國家還保留著很多古代建築和各種佛像,其中樂山大佛是有名的觀光景點,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裡參觀,尋求佛的保護,希望大家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另外,也有人去現場研究樂山大佛中隱藏的秘密,佛屹立了1200年,為什麼不腐朽呢?
  • 品酒師這樣告訴我們,看完真的是漲知識了
    品酒師這樣告訴我們,看完真的是漲知識了。紅酒現在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喝的一種酒類飲品,我們也都知道紅酒相對於白酒而言,它會更加的健康。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紅酒有很好的美容養顏的效果,那麼在平時的時候我們喝紅酒都會把它打開之後每天喝上一些,但是我們卻不知道這些紅酒過去之後還能不能喝呢?品酒師就這樣告訴我們,看完後真的是長知識了。
  • 看完真的漲知識了
    看完真的漲知識了在古代,讀書人的社會地位一般都相對較高,普通民眾都非常尊崇讀書人,就連打家劫舍的劫匪都不會輕易得罪讀書人,在唐朝時期人才選拔嚴格,每年當選秀才之人僅一二人,因此要想當上秀才尤其困難,「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 看完真漲知識,秋季多吃身體好
    看完真漲知識,秋季多吃身體好。買來的黑豆提前放入清水中浸泡4個小時以上,泡過的黑豆顆粒飽滿,倒入篩網中,控幹水分,正宗的黑豆,泡過的水並不會太黑,表皮呈棕紅色。②在炸黑豆之前一定要控幹水分,低油溫下入炸,注意這兩點,黑豆才不會炸鍋傷人。③不喜歡吃辣的朋友也可以不用加辣椒麵,我家有小孩吃,所以沒有加辣的,口味也是非常不錯的。
  • 名列日本三大佛的岐阜乾漆「籠大佛」:老山羊分享
    名列日本三大佛的岐阜乾漆「籠大佛」老山羊分享與奈良大佛、鎌倉大佛齊名的著名日本三大佛之一的岐阜大佛位於日本岐阜。據說岐阜這個地名還與中國有關。被指定為岐阜縣的重要珍貴文化遺產的岐阜大佛,建成於江戶時代1832年,光是建造這個佛像就花費了38年的時間。佛像被擺放於岐阜的佛殿之中,高25.15米,周長約20米。大佛屬於乾漆佛,佛像是坐像,高13.7米,耳朵長2.1米,鼻高0.4米。
  • 一件十分罕見的南宋乾漆夾紵羅漢像首
    南宋 乾漆夾紵羅漢像首 寫實風格之佛像,在宋代尤受歡迎。 乾漆夾紵起始以木柱為蕊,泥塑作模,貼蘸漆麻布以為胎。復施重漆,巧工精雕,敷彩添色,最後割開背面取出木蕊泥坯,只餘薄麻漆層,脫胎成像。
  • 中國第一佛像窖藏,出土300尊佛像,網友大呼:中國的「維納斯」
    他們曾被深埋地下,而在黑暗中得以跨越千年。而今天,這些剛剛起來的沉睡者將為我們開啟來自遙遠歷史的秘密。山東青州青州,山東省境內運輸幹線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如果不是1996秋天一次驚人的發現,也許這座城市還是人們路途路上匆匆略過的地方,繼續這樣默默無聞下去,繼續深埋自己,不會讓太多人知道他的秘密
  • 千年佛像內藏宋朝高僧「金身」:骨骼完整(圖)
    原標題:千年佛像內藏宋朝高僧「金身」:骨骼完整(圖)  視頻:千年佛像內現打坐高僧真身 內臟已被掏空 來源:中央電視臺 圖為佛像及其掃描圖。來源:德倫特博物館。   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外媒報導,荷蘭德倫特博物館(Drents Museum)最近為一尊中國千年佛像做電腦斷層掃描和內窺鏡檢驗,發現佛像內端坐一人,內臟掏空,體內還藏有寫著中文的紙屑,專家推測其身份為宋朝高僧柳泉。   報導稱,這尊佛像是現今僅存的唯一一尊來自11世紀(宋朝)的佛像,也是唯一一尊作為文化交流、由中國佛教協會借出給西方研究的佛像。
  • 科普大家 懸棺,何以歷經千年而不朽?
    懸棺置放之處,山勢陡峭,絕壁千仞,望之令人驚嘆,而其歷經千年,飽受風吹日曬、雨打霜滋而不朽,其神秘和奇異之處無不令人遐想萬千。懸棺,何以歷經千年而不朽呢?要破譯懸棺不朽的奧秘,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懸棺所在地區的氣候特徵。
  • 乾漆 - 乾漆- 專區 - 生物谷
    用火點燃能燃燒,發黑煙,漆臭更強,以塊整、色黑、堅硬、漆臭重者為佳。【化學成分】乾漆是生漆中的漆酚在蟲漆酶的作用下在空氣中氧化生成的黑色樹脂物質。【炮製】取擦淨的乾漆砸成小塊,置煅鍋內,上覆一口徑較小的鍋,上貼白紙,兩鍋沿的接合處,用黃泥封固,加熱煅至白紙呈焦黃色為度。停火燜涼,取出打碎即成。或置鍋內炒至煙盡、焦黑存性亦可。
  • 重慶千年「神龜」露出水面,內有2尊佛像,市民紛紛拜祭
    參觀海龜時,遊客必須注意安全,畢竟,遊客從海龜背面轉移到海龜側面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如果他們不小心,他們會掉入滾滾的長江中,同時,兩個石窟保留在烏龜石的尾部,兩個佛像保留在石窟中,許多當地人在朝拜,並向其致敬,這兩個佛像成為附近的守護神,並且在石窟的兩側刻有「要求一切」字樣,石窟有明顯的人造痕跡,佛像到處都是金黃色,它表明附近的居民對這兩個佛像保持高度尊重
  • 女生睡覺時,為何喜歡「兩腿夾被子」?看完漲知識了
    女生睡覺時,為何喜歡「兩腿夾被子」?看完漲知識了睡覺是一件非常舒服,非常自然的事,每天晚上躺在軟軟的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第二天就會精神滿滿。睡覺只需要一張床,一個杯子,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但是你如果留意就會發現,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喜歡用不同的姿勢來入睡。
  • 為什麼國產手機裡面的文件夾是英文?能換成中文嗎,看完漲知識了
    為什麼國產手機裡面的文件夾是英文?能換成中文嗎,看完漲知識了手機現在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辦公還是娛樂,都少不了手機的影子。但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會發現,手機裡面的一些文件夾是英文命名,為什麼國行手機不用中文命名呢?能換成中文嗎?下面就來帶大家一起漲知識。為什麼國產手機裡面的文件夾是英文?
  • 永嘉古剎現千年佛像 保護供奉該何處安家
    經我市文物專家初步鑑定,該組石刻佛像是宋代建造的阿育王塔構件,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昨天下午,在霄梵寺內,霄梵寺住持智覺法師和當地村民商討後表示:他們有意將該組石刻佛像移交給文物部門。聽到這個消息,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所長蔡鋼鐵和永嘉文物館館長潘浩很是欣慰,他們說,智覺法師和當地村民這種積極保護文物的態度,值得提倡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