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投簡歷洩露信息 騙子冒充"領導"打電話騙錢
網上求職有風險,個人信息可能被騙子利用。據了解,現在大學生在網上註冊求職並投簡歷很普遍,但公開的資料和聯繫方式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騙子就是利用剛畢業或工作不久的大學生涉世未深、對新環境不熟悉、警惕性低的特點,通過網上簡歷找到目標並行騙。
讓畢婷想不明白的是,騙子是怎麼弄到自己的手機號碼、姓名以及許多個人信息的?經過回憶,她覺得,肯定是找工作在網上投的簡歷信息洩露了。原來,去年臨近畢業時,她在許多人才網站上註冊並投了電子簡歷,以便讓用人單位看到。簡歷中,她填寫了手機號碼等個人詳細信息。
據了解,現在大學生在網上註冊求職並投簡歷很普遍,但公開的資料和聯繫方式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儘管一些人才網站在求職者註冊時提供了簡歷「公開」或「保密」的選項,但為了爭取更多機會,求職大學生很少會選擇對簡歷信息進行保密。
據記者調查,在求職大學生中,不少人都遇到過和畢婷一樣的騙局。騙子大多操廣西、廣東口音普通話,有人真的上了當。
「騙子就是利用剛畢業或工作不久的大學生涉世未深、對新環境不熟悉、警惕性低的特點,通過網上簡歷找到目標並行騙。」畢婷說,「我要用自己的經歷提醒找工作的同學,在網上註冊投簡歷時不要留太具體的個人信息,遇事一定要冷靜,遇到騙子應報警。」
提醒>>>
求職信息中
勿公開家庭信息
在如今剛畢業的大學生防備心理不足的情況下,求職信息安全問題值得重視。記者發現,近幾年全國各地新聞報導中,多有騙子利用大學生公開信息行騙的例子,且招數不斷翻新。有騙子利用大學生求職信息進行電話騷擾,迫使求職大學生關機,再打電話騙其家人。有騙子利用大學生的網上信息,許諾高薪招聘,實為傳銷陷阱。還有騙子專門搜集求職大學生的個人信息,假以「面試機會」,實施搶劫。
在此提醒求職大學生,莫隨意丟棄自己的簡歷。求職信息中應儘量不公開相關家庭關係及家庭信息。若遇到類似騷擾電話,關機後一定記得聯繫家人。同時,不要輕易赴約,並核實相關信息,以免上當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