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玉霞:在教育中升華生命

2020-12-15 中國教育新聞網

小檔案:

    萬玉霞,湖北省武漢市常青樹教育集團總校長,湖北省特級教師、全國勞動模範、中國「課改傑出校長」、全國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研究優秀校長、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校長、感動中國人物十大傑出校長、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回眸世紀初,湖北武漢張公堤畔,雜草叢生,滿目荒涼。這兒有所學校,幾幢校舍,107名學生。時光荏苒,18年辦學,18年創業,草創時期無人問津的這所常青實驗小學,早已發生「蝶變」,成為一所頗具影響力的中國書院風格兼具國際範式的集團學校。校長萬玉霞和她的「生命發展教育」煥發了學校的生機。

構築生命教育文化鏈

古樸的庭院式建築設計,花園式的校園格局,每一堵文化牆都在說話,每一處校園「認養」設施都能育人。在這所學校,教育的品質和氣質蘊含在每一項獨特設計中。

辦學伊始,萬玉霞就以超前意識確立了學校的發展之魂——構建以生命為本的生命發展教育,圍繞每個學生的自主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把人的靈魂構建和人格力量的塑造放在學校發展首位。

「7年前剛入校時,老聽到孩子們『萬媽媽』『萬媽媽』地叫。說實話,是萬校長用無盡的愛心和責任心,讓自己無愧於『媽媽』這個偉大稱呼!」一名家長在感謝信中如此寫道。

一次期末考試的早上,學生王小斌因起晚來不及洗漱抓起書包拼命趕到學校,在樓道口和萬玉霞撞了個滿懷。「孩子,慢點!」王小斌來不及做任何解釋,慌忙往教室跑……「早上吃早餐沒有?是哪個班的?」背後傳來的依然是關切的聲音,王小斌拼命搖了幾下頭說了聲,「沒吃,七(9)班的」。說完,就扎進了考場。幾分鐘後,萬玉霞追了進來:「孩子,趕緊趁熱吃了。」邊說邊拿出一個食品袋,裡面有2個熱乎乎的肉包,還有一隻一次性環保手套。

在學校,對生命的關懷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裡:每間教室門口都放有一排木製的矮櫃,柜子裡一格一格擺滿了備用的鞋子;學校的每一處洗手池邊,都擺放著一瓶稀釋過的洗手液,以免高濃度物質損傷稚嫩皮膚;為保護學生安全,每一套桌椅的尖銳稜角都被泡沫塑料包紮得嚴嚴實實……

隨著對教育荒地的進一步深耕,萬玉霞把辦學理念不斷兌現在學校環境文化、有效德育、高效課堂、生命文化、卓越管理之中,形成了生命教育的文化鏈。

「生命是一個旅程,不是一場比賽。」萬玉霞說,「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才是真正溫暖學生生命的發展教育。」

點燃學生的思維火把

「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教,正是為了將來用不著教。」萬玉霞經過長期的摸索,依據學生不同年級段身心發展特點,在小學部推行「主動教育」,在中學部推行「自能發展教育」,讓學生自己來點燃頭腦中的思維火把。

萬玉霞深知,「讓孩子在生命自然、自主需求的狀態下去實現人品、人性的主動『優化』發展,這是教育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學校要努力為每個學生創造最適合其學習、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使教育更適合每個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發展需求,更適合每個學生的潛能、才智、個性」。為此,她著力瞄準身心健康、中國人格、智慧生活、楚漢氣度、國際視野5項課程目標,將各課程進行解構和重組,建構了與生命發展相關的「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世界」「人與自然」4類核心素養課程。

徜徉在校園中,生命科學館、樹人谷、夢想劇場、生活體驗街等現代化教學設施應有盡有,必修、選修、能力提升等三大類近200門課程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3D列印、無人機、雷射切割、VR航天、車模、三維立體繪畫……學校利用佔地3000平方米的「常青樹創客夢工廠」,培養著具備「設計思維+批判思維+創客精神」的學生;梁子湖的小天鵝、神農架的紅腹錦雞、沉湖的白鸛、雄立樹頂的金錢豹、美洲藍閃蝶……豐富的標本,創造出一個生命科學教育的獨特天地。置身生命科學館,每個孩子無法不對神奇的大自然產生熱愛,進而萌生出對生命的遐想和探究奧秘的欲望。

主題鮮明、曲折有致的「生活體驗街」裡,「小郵局」「小超市」「低碳生活館」「小小安全崗」「巧手小廚房」「愛心小醫院」「立體創意坊」7個空間涉及培養學生民生服務、生活技能、藝術修養、衛生健康、科學環保、創新設計等方面素質與能力,旨在為學生創設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真實問題的機會,教會學生低碳生活、安全生活、健康生活、美好生活。

在「常青創學院」,孩子們申報了3000多個實踐課題,開展各項「科學之旅」的課題研究……近3年來,多名學生在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全球總決賽、全國數學聯賽、全國機器人大賽中獲獎。

激發教師的嚮往與追求

每天早晨,教職員工都會收到一份新鮮的水果、一杯酸奶;每個員工生日的那天,都會有一份獨特禮物;學校與房地產集團進行協商,讓教師們能夠優惠購房;對有著不同志向與興趣的教師,學校提供不同的培養路徑……

18年來,圍繞著教師隊伍的建設,萬玉霞打破傳統管理模式,加強集團學校的扁平化管理探索,組建了全國、省、市三級名師工作室的「鷹雁隊伍」,成立「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坊」,並劃分為「個人學習—年級組學習—大教研組學習—工作室學習—學校組織學習」階梯式發展,制定「一年一成長、兩年回頭看、三年上新階」的學習規劃。教師的成長和專業化發展平臺得到不斷拓寬,產生了一大批全國創新型名師、省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師職業幸福、學生成長和學校的發展,實現了有機結合。

帶著責任,她把「中國教育的微笑」送到大洋彼岸;帶領教師們積極探索課改,赴來鳳、神龍架、松滋及海南、雲南等地送教支教……

在教師隊伍活力充分被激發的基礎上,萬玉霞還持之以恆地開展了「年修10萬家書」的師德師能提升活動,班主任定期以「家書」的形式向家長匯報學校工作、班級活動、孩子的進步,解答家長的家教困惑,提出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建議,讓教師、家長與孩子同進步。

萬皎老師當了6年班主任,「每年寫的家書超過10萬字」。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家長李作峰每周都會收到一封班主任萬老師的家書,看信回信成了他的必修課。

李作峰覺得,教師每天的教學任務本身就很重,他實在難以想像他們如何有時間寫家書,而且下筆千言。他認為只有一個答案:教師心裡裝著每個學生。

「一切以孩子健康成長需求為第一要務,這是教育者的使命。」萬玉霞常常這樣說。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27日第6版 

相關焦點

  • 「國培計劃」,萬玉霞校長工作室成員,赴四川涼山州支教
    今天上午,武漢常青樹實驗學校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部分學校師生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共敘兩地教育交流情誼。在視頻連線中瀘沽中學學生表示:」我很喜歡你的禮物,以後有機會我也想去武漢看看,品嘗你們那裡的熱乾麵。「武漢市常青樹實驗學校學生回應:」很高興我們可以成為好朋友。
  • 讓生命在愛的懷抱中升華
    讓生命在愛的懷抱中升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4日 23:25 來源: 來源:中國教師報讓生命在愛的懷抱中升華而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江都國際學校所秉承的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他們在辦學過程中對教育使命的獨特理解——用愛來為每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 「素質教育楚天行」①|設立武漢首個少兒創學院 連續13年推進教學改革——「為了生命之樹常青」
    全省各中小學校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積極推進德育教育、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學習、教育教學改革、教育信息化建設、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綜合實踐教育等方面,探索了大量的有益經驗,湧現出了一大批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好學校。
  • 從新冠肺炎思考「繪本中的生命教育」,第三篇:繪本中的生命教育
    尊重幼兒個人的獨特經驗與情感,啟發重於灌輸成人在帶幼兒讀繪本的過程中起著引導與催化的作用,怎樣引導和啟發,考驗的是成人的感受力、理解力和生命力。繪本閱讀分享過程中其實也是成人與幼兒雙方在精神上的一種交匯,是喚醒生命的過程,是讓彼此的生命更加完美和充實的體驗過程,是共同成長,讓生命的個體得以提升的過程。
  • 從新冠肺炎思考「繪本中的生命教育」,第三篇:繪本中的生命教育
    >意義升華     成人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是引導和催化;在和孩子一起共讀繪本的過程中也在共同成長。、律動等創作來抒發情感,或欣賞他人的藝術作品以提升對生命的體驗,達成生命教育    實踐,生命教育在生活中發生,也需要在生活中實踐。
  • 先接納,後升華,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和家長的心靈相通
    來諮詢的家長都帶著一種絕望的心情:孩子厭學,打死也不肯去學校的;初中就早戀與家長反目離家出走的;打遊戲機打得昏天暗地早把學習忘到爪哇國去的……絕望之中都懷著一線希望,一線對賞識教育的希望。的確,活在這個世上,時時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現實需要人們面對。
  • 假面騎士01中升華鑰種類區分,程式升華鑰為通用型升華鑰
    升華鑰作為假面騎士01中存儲數據的裝置,有著不同的種類,存儲的數據也有所不同,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不同種類的升華鑰吧1、人機偶/修瑪吉亞程式升華鑰劇中用來專門用來儲存修瑪吉亞數據的的升華鑰,劇中前期數據都是儲存在衛星澤亞上的
  • 教育學生懂得珍惜生命傳承生命就是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一、生命教育的缺少,讓青少年不懂得珍惜生命,輕率離去。我們痛心的看到近年來,一些學生因為一些生活挫折或者個人目的無法實現,動輒以自殺威逼家長和學校,甚至視生命於草芥,輕率結束。給家人帶來極大痛苦,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由於學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學生對「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
  • 書中的生命教育
    一本生命讀本藍藍的哥哥讀到這本書的一字一句的時候,發現正如書本封面所寫的:最美生命教育青少年讀本。這本書裡面講述的儘是2020年1月-3月期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這些事情涵蓋新冠肺炎的發現、擴大,武漢封城,封城以後的全力救治,武漢和全國人民為武漢的付出等。
  • 人生就是在不斷的重複中在升華和淨化
    這也許就是人生的軌跡,生命的規律。有時會在相似的重複中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對日常失去了新鮮感,心生厭離。現實空間更像是冰箱的冷藏室,熱氣騰騰的踏入之後,調節至恆溫方能保鮮。也許這就是重複的意義。在一天一天重複的日子裡過著過著,漸漸的我們長大了、懂事了、成熟了。從初始到現在,每天都在自己人生的畫紙上留下一筆,堆積堆積,我們自己也成了一本厚重的書。
  • 但漢國: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生命教育實踐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在戰略主題中明確提出了要「學會生存生活」,要「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國防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可見,進行生命教育已成為了國家教育發展的戰略決策,這也是在國家教育改革文件中第一次載入了要「學會生存生活」,要進行「生命教育」的內容,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 《死亡詩社》其一: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生命,這些問題總是不停地出現,毫無信仰的人群川流不息,城市充斥著愚昧,生活在其中有什麼意義?呵!自我,呵!生命?!」,並利用詩歌的形式作答的時候——「因為你的存在,因為生命和個體的存在。」,我相信在那一刻,電視機前的你也一定深深地被詩歌的魅力所吸引吧?!
  • 達州升華職業技術學校
    達州升華職業技術學校是2008年經達州市教育局批准成立並在四川省教育廳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民辦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伴中國夢而成長。
  • 從「知命順天」到「恪命守道」的升華
    從「知命順天」到「恪命守道」的升華——蕭力群在繁星璀璨的中華歷史長空中,從古至今,無數的智慧生命仰望星空發出天問,用心靈的火石擦出思想的火花,照亮茫茫宇宙間的迷津。從古代孔子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到當代梁缺的「不恪命,難以為達人也」,便是這「血脈」中一脈相承的哲學思想——一種中國傳統哲學觀在二千多年時間跨度上的傳承與延續、遞進與升華。「知命」乃儒家的哲學理念。知命,即知天命,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從新冠肺炎思考「繪本中的生命教育」,第一篇:何為生命教育?
    會有很多生命的發問?這就為我們提供生命教育提供契機。繪本,我們會看到它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學性、藝術性、兒童性、教育性,是幫助孩子打開認識萬事萬物,認識生命教育的一扇窗口。讓我們不必以說教的方式教育孩子,這些繪本中的畫面非常豐富,文字淺顯,能夠傳遞給孩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 青島推出全省首套生命教育系列教案
    隨著本周青島市高中陸續完成4課時的生命教育教學,至此全市百萬中小學生受益其中。此次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編寫的《青島市中小學生命教育系列教案》開全省風氣之先,涵蓋小學1-3低年級、小學4-6高年級、初中、高中四個段。
  • 內地高校新疆班畢業生感言:是生命的蛻變和升華
    在這個離別的時刻,新疆班學員們的心情有點複雜,回望這一年的「培養之路」,他們感言這是一次生命的蛻變和升華。「回顧在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培養的這一年,雖然極為忙碌,但卻非常充實。它加速了我們的成長,是我們職業生涯新起點的裡程碑。在這裡,從浮躁到成熟,從粗漏到精邃,從淺薄到深厚,我們經歷了艱苦的蛻變。」在畢業典禮上,新疆班學員代表伊斯馬爾·阿友蒲的發言是大家真切的心聲。
  • 讓心靈在旅行中得到升華
    能夠讓心靈得到升華的方式有很多,旅行就是其中的一種。在我看來,旅行之所以能夠讓一個人的心靈得到升華,不外乎幾個方面。旅行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包括一些突發事件,也包括一些性格各異的人。在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時,我們學會了如何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然後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處理方式,並接受相互都可以接受的結果。在這一過程當中,合理的妥協是必須的,由此,我們變得大度了,更懂得寬容了。
  • 大學生作弊後墜樓誰之過,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我認為最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就是「努力加強生命教育」。一、什麼是生命教育呢?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保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於2012年5月推出的職業培訓課程《生命教育導師》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於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係,學會積極的生存、健康的生活與獨立的發展,並通過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記錄、感恩和分享,由此獲得身心靈的和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從而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