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嬰用壓歲錢交學費考夜校 曾建議推廣廉價書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82歲終與父親相會

  父與子

  孩子生於前年(指1929年)九月間,今已一歲半,男也,以其為生於上海之男嬰,故名為海嬰。」

  ——魯迅在給摯友李秉中的信中寫道

  希望他只是暫時的昏迷,暫時的假死,忽然一下甦醒睜開眼睛。然而父親終於沒有甦醒,終於離我們而去,再也不能慈愛地叫我「小乖姑」,不能用鬍鬚來刺我的雙頰了……

  ——周海嬰《魯迅與我七十年》之「訣別」

  魯迅之子

  周海嬰去世

  作為一代文豪魯迅之子,周海嬰終其一生,都在努力走出父親巨大的光環。昨日,他在北京病逝,走完了自己充滿個性的一生。

  魯迅和夫人許廣平膝下只有一個兒子,昨日凌晨5時36分,這位叫周海嬰的老人在北京走完了82歲的人生旅程。

  他生前曾說:「我是在一個『人場』的環境下長大的,『人場』,你明白嗎?就像磁場,我被這個『人場』控制著。父親一直在鞭策著我,也在給我壓力。」如今,他可以一身輕鬆地和父親在天堂相會,終於沒有人在他背後指指點點地說:「喏,那就是魯迅的兒子。」

  周海嬰生前所在單位國家廣電總局官方網站昨日公布,周海嬰的遺體告別儀式定於2011年4月11日11時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他的一生】

  出生 魯迅異乎尋常的愛

    成長 魯迅教育順其自然

  周海嬰出生於1929年9月。在他將出世時,許廣平一度出現難產的跡象。當醫生徵求魯迅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魯迅不假思索地說:「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

  也許魯迅認為這孩子是意外的收穫,為了孩子的堅強,他對新生命傾注了異乎尋常的愛。海嬰這個名字,魯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嬰兒這一意思。他對海嬰的教育完全按照他於1919年寫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儘量創造機會讓海嬰自由地成長,希望海嬰成為一個「敢說、敢笑、敢罵、敢打」的人。魯迅病重、逝世的那一年,周海嬰年僅8歲。

  周海嬰曾回憶說:「父母對我的啟蒙教育是順其自然,從不強迫,不硬逼。」魯迅曾在遺囑中表示,「希望後代萬不可做空頭文學家」。

  海嬰小時候,很喜歡一種叫積鐵(也叫小小設計師)的玩具,這是一盒用各種金屬零件組成的玩具,他用這些零件學會了組裝小火車、起重機,裝好了再拆,魯迅總在一旁予以鼓勵。

  魯迅去世後,家境曾一度困難,但周海嬰熱愛技術的興趣不減,他用儲蓄多年的壓歲錢交納學費,報考南洋無線電夜校。1952年考進北大物理系,從此走上嚴謹的科研道路,開始了默默無聞、淡泊名利的無線電通信工作者生涯。

  【他的秉性】

  叛逆  走出不一樣的路

    渴望  遠離父親的光環

  周海嬰坎坷的經歷、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待人處事格外小心謹慎。周海嬰曾表示,不願在魯迅的光環下生活,也從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誰的後代;他反對靠父母的餘蔭生活,虛度人生;強調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績,去贏得社會的承認。

  他還說,自己對名與利想得不多,看得很淡,只想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人。小時候,父母就教導他不能以名人的孩子自居。周海嬰夫人馬新雲回憶說,1945年她家搬到上海霞飛坊62號,與住在64號的周海嬰是鄰居。

  弄堂裡的孩子們常在一起玩耍,大家並不在意周海嬰是魯迅的兒子,周海嬰也從不刻意去擺架子,孩子們彼此平等、感情融洽。

  周海嬰的離世讓長江出版集團北京圖書中心總編輯安波舜相當傷感。他表示,「周老和藹可親,為人敦厚,雖為名人之後又是政協常委,但待人處事卻平易近人,事事處處為別人著想。」

  【他的直言】

  檢討  我也買過盜版書

    力挺  應推廣「廉價書」

  2007年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身為政協委員的周海嬰就圖書盜版現象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話題從「於丹現象」說起。周海嬰認為,於丹籤名售書成了一道風景,說明廣大群眾都是有求知慾的。

  周海嬰誠懇地向在場的數十位委員「檢討」:「有關部門花了很大力氣反盜版。但是我檢討一下,我也買盜版書。一本書五六塊錢,想了解一下,就買一本翻翻,看完再當廢紙賣掉。」現在一本書動不動三四十塊錢——書價虛高,使許多老百姓不得不去買盜版書。周海嬰質問:「書價為什麼總是定得這麼高?」周海嬰建議從廣大讀者角度出發推廣普及本和「廉價書」,將虛高的書價降下來,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知識的陽光。

  【他的愛好】

  最愛  攝影和橋牌

    可愛  80歲自稱「80後」

  作為魯迅之子,周海嬰的身份世人皆曉,而他作為一位攝影師的身份卻一直鮮有人知。從10歲起拿起相機攝影至今70年來,周海嬰拍攝了數萬張照片,不乏重要歷史瞬間。

  第四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期間,他的作品展《鏡匣人間》展出。

  魯迅50歲時,周海嬰出生。出生後的周海嬰仿佛註定要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第100天,小海嬰就被魯迅抱到上海的照相館拍了照片。

  魯迅先生在1924年寫過《論照相之類》,1934年又寫了一篇《從孩子的照相說起》,裡面還特別提到了周海嬰小時候照相的事。魯迅去世後,許廣平自己帶著周海嬰,節衣縮食,卻為兒子購置了一架照相機。

  在生前回憶在北大物理系讀書時,周海嬰說,同學可以打橋牌、跳交誼舞,他出於好奇,偶爾走去觀看,就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說「魯迅的兒子不好好讀書,只知道打牌跳舞」。

  橋牌和攝影一樣,是周海嬰一生相當鍾情的「雅好」。河南作家趙中森是周海嬰在晚年在網上認識的牌友。他介紹,周海嬰網名叫周老漢,報的歲數是80歲,有網友問是不是「80後」?周老笑得好開心,以後對話也不時稱自己為「80後」。

  ●以父之名

  魯迅的手跡他僅存兩幅

  1949年以後,許廣平、周海嬰母子將魯迅的遺物、手稿全部捐獻給了國家。魏明倫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許廣平去世後只給周海嬰留下了3000元人民幣的遺產,「他的生活一直都過得很清貧。」

  一次,某媒體記者去周海嬰家採訪他,周老指著客廳牆壁上用鏡框鑲嵌的魯迅手跡說,「這是僅存的兩幅中的一件,而右邊那幅詩句中轅字的一撇因著墨過濃寫壞了。當時父親想丟掉,母親卻收了起來。」

  他說:「父親從不在意自己的手跡,而許多手稿都是母親背著他偷偷地收起來的。」而另一件最珍貴的是魯迅《兩地書》

  手跡,周海嬰尚未懂事時,魯迅曾將他與許廣平傳達愛意、遙寄思念的《兩地書》重新工整手抄一遍送給年幼的周海嬰。

  周海嬰曾在1980年向人民文學出版社和中國青年出版社追討魯迅版稅,當時轟動文壇。他聲明,對魯迅著作的稿酬「保留自己的支配權」。1981年9月2日,國家出版局向兩家出版社發文,將人民文學出版社存的27萬元、中國青年出版社存的2萬元魯迅稿酬全部交周海嬰。如今不斷再版的《魯迅全集》則不再給周海嬰版稅,在有一次接受採訪時他說:「魯迅去世距今近70年,《魯迅全集》90%以上內容都已進入公版領域,不用支付版稅。」

  這些「文二代」

  巴金小兒子——李小棠筆名李曉。四川成都人。任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編輯室編輯。著有小說集《小鎮上的羅曼史》等。

  巴金女兒——李小林《收穫》副主編茅盾之子——韋韜茅盾先生的獨子,生於1923年。被茅盾稱作「我大半生活動中始終在我身邊的唯一的一個人」。著有《父親茅盾的晚年》。

  老舍之子——舒乙當代著名作家,老舍研究專家,中國現代文學館原館長。舒乙說「我這一生,25年念書,25年當工程師,20年辦文學館」。著有散文集《老舍散記》、《父親最後的兩天》等。

  冰心之女——吳青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曹禺之女——萬方著名劇作家,曾創作《空鏡子》、《空房子》。

    華西都市報記者楊帆 實習生羅姣

相關焦點

  • 報名深圳夜校要多少錢能夠讀大學,學費如何交
    深圳夜校在我國成人繼續教育中佔有重要位置,通過深圳夜校完成學業的學生可獲得國家予以承認學歷證書,達到一定要求者可申請獲得學士學位。那麼深圳夜校的學費又是多少怎麼交費的呢。深圳夜校學費是多少深圳夜校學費其實還是比較實惠的,學費根據層次不同,深圳夜校專科學費一般3000元/年,深圳夜校本科學費是3000-4000元/年。
  • 我是周海嬰
    他曾用儲蓄多年的壓歲錢交納學費,報考南洋無線電夜校,並於1952年考進北大物理系,從此走上嚴謹的科研道路。母親後來跟我講得很清楚,她說當時我們家的生活環境並不安全,她和父親能夠在上海住十年,可以說是他們想不到的,到上海之前他們曾住在廣州、廈門。
  • 港媒:北京中學生用壓歲錢炒股 賺錢交學費還房貸
    報導稱,中學生入市資金多來自壓歲錢或父母所給的零用錢,而據內地媒體所做的隨機調查顯示,不少學生的收益尚可,普遍能賺回入市資金的一倍。有學生更曾以炒股賺來的錢交學費和買手機,甚至助其父付房租和房貸。雖然不少同學表示炒股並不佔用過多的學習時間,有人坦承,炒股花費精力,且令人情緒波動,影響學習。秦漢指稱每逢考試前寧願「斬倉」,也不願受股票的起落影響情緒。
  • 周海嬰:我的親歷
    他是周海嬰。   在朋友和同事眼中,他是個和善、低調的人。儘管一生都無法脫離父親魯迅的光環,但他堅持己任、默默無聞、淡泊名利。   他曾用儲蓄多年的壓歲錢交納學費,報考南洋無線電夜校,並於1952年考進北大物理系,從此走上嚴謹的科研道路。   我有幸在一個陽春三月,在他生前,採訪了他,當時被告知要在他家裡做採訪。那時,甚是激動。我在想:魯迅先生的後代,到底該是什麼樣子?
  • 壓歲錢如何用,會被父母誇懂事,對初中生來說可謂「難上加難」
    過年對於學生來說,更加開心,能夠收到壓歲錢。難免這時面臨的就是自己的期末成績,每個人都想要收穫滿滿,這樣買東西、玩耍都有了「資本」。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們也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創造良好的條件。單從學習上來說,不能滿足如今的教育形式。每逢過年時候,家中長輩出於對孩子的寵愛,到少都會準備好壓歲錢。同學們擁有了壓歲錢,更多的是想到的是消費,怎麼買?買什麼?
  • 孩子的壓歲錢,用好了一生無憂
    圖片來源:攝圖網可惜,多數孩子的金錢觀、理財觀、財商觀念還不夠成熟,往往沒將壓歲錢用對、用好,甚至往壞的方向發展,讓大人操碎了心。再比如通過共同保管壓歲錢,在家庭缺錢的情況下,鼓勵孩子用壓歲錢支付自己的必須支出
  • 你的學費交了嗎? 支付寶交學費網友:掛科就差評
    原標題:你的學費交了嗎? 支付寶交學費網友:掛科就差評  快開學了,你的學費交了嗎?近日,天津大學官網出現了「支付寶喊你交學費,天津大學網上繳費系統上線」的消息,支付寶繳費不僅不用大熱天去銀行排隊,而且少交了0.5%的手續費,家長、新生齊齊點讚。有網友調侃,「如果給我掛科,就退費還要給差評。」
  • 廣東工業大學成人夜校報名流程
    廣東工業大學成人夜校報名流程:即日起開始接受學生預報名,報名後有免費考前輔導網課,早報早複習報名需交身份證複印件一份,畢業證複印件一份,大一寸藍底照片、考試費即可。10月底會有全國統一的入學考試,考生需先參加考試,大概11月底就可以知道分數及錄取的結果。錄取後來年的3月就可以到錄取的學院入學。 廣東工業大學成考夜校:學習方式靈活、入學通過率高、可以考英語等級、畢業容易、學費便宜等優勢。
  • 巧用壓歲錢買教育儲蓄險 讓孩子學理財
    春節已過,不少家庭的孩子可謂是「大豐收」,收到的壓歲錢動輒幾千元甚至是上萬元。記者了解到,有些家庭把孩子的壓歲錢用來交學費,也有些家庭幫孩子把壓歲錢存在銀行。不過,有理財專家卻建議:可以利用壓歲錢來購買保險產品或其他一些風險係數較低的債券型基金,以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讓他們儘早親身參與到賺錢、攢錢、花錢的各個環節中來。壓歲錢處理方式多元化近年來,不少孩子收到的壓歲錢越來越多。記者了解到,在廣州,年僅10歲的小明在今年春節就收到了8000多元的壓歲錢。
  • 父母都用什麼理由保管你手中的壓歲錢?
    小時候的壓歲錢都在父母那裡掌管,作為一個合格的小孩子,只負責在收到壓歲錢的時候說謝謝,然後快活的把壓歲錢交給了父母,接下來這些壓歲錢就會被用於交學費、交書費、訂讀物,反正就是用在我身上,用父母的話就是「取之你身,用在你身」。
  • 交學費考駕照,學車還要加900塊錢燃油附加費?網友的評論太逗了
    考駕照的年齡要求是,只要年滿18周歲就可以,因此一部分大學生會趁著放假的時間到駕校去練習,科一和科四自己就可以學習,而科二和科三隻能到駕校去找教練教自己。教練的水準和素質之類的咱們先放到一邊去,如果說碰到交了學費駕校卻跑路的事情,這種就更加讓人難以接受了:不給你練車,不給你退費,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最近,有上百名大學生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 西安中小學生壓歲錢平均2192.5元 最高7900元
    過半父母是「錢掌柜」  調查中,超半數孩子表示,壓歲錢由父母管理,同時也有近半數孩子對此表示理解。不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高年級同學開始自己支配壓歲錢,而家長只是給出意見及建議。  無論是否認為應由父母保管壓歲錢,父母強收壓歲錢時「給你交學費」或「攢著以後用」等言辭,受訪孩子表示是一個大謊言。「可能他們就花掉了」或「轉手給別的孩子發壓歲錢」是很多孩子的想法。  小記者章範霖調查了4位同學,其中三人的壓歲錢是由家長管理的,只有一人壓歲錢是自己支配管理的。
  • 壓歲錢到底屬於誰?父母挪用5.8萬壓歲錢被孩子起訴
    近日,雲南一女大學生因父母離婚後不願支付學費而將父母訴至法院,討要5.8萬元壓歲錢交學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壓歲錢也開始水漲船高,你認為壓歲錢到底該歸誰呢?來企鵝問答,聊一聊吧!
  • 家境一般,壓歲錢1萬,10歲的兒子要自己管錢,該不該給他?
    可今年元旦一過,宜婕提出過年回老家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時候,小孩突然一口咬定,壓歲錢是給他的,爸爸媽媽不可以搶他的壓歲錢。原來兒子聽說同學都有自己的銀行卡,還可以用壓歲錢來買很貴的賽車和樂高,就動起了小心思。宜婕只得做兒子的思想工作。說起來壓歲錢還真是個麻煩事。
  • 堅強90後患病不低頭 想當廣告人,工讀念夜校
    學美術、考駕照、做廣告策劃……23歲的廣州姑娘錢寶珠給自己定下了不少目標,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這些心願擱淺。今年9月,錢寶珠突發高燒,隨後被確診患有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期化療。高昂的化療及移植手術費用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舉步維艱。
  • 巨額壓歲錢要不要交孩子保管?這位媽媽的做法,孩子願意家長放心
    二是收孩子壓歲錢的家長,因為要不要交「巨額」壓歲錢給孩子保管而苦惱。現在有不少地區,動不動就是給孩子要包幾百上千的壓歲錢。孩子若有十個長輩,過年期間少則幾千,多則有上萬的壓歲錢。孩子滿了四歲後,上了幼兒園中班,也有了一定的金錢和物權意識。
  • 躲過了軍統,卻沒防住日本人,周海嬰憤怒揭露:魯迅是被謀殺的!
    魯迅一家,中為周海嬰魯迅先生1936年10月19日逝世,消息傳出,日月失色,國人同悲。關於魯迅的死因,一直以來都說是因為胃病,直到魯迅之子周海嬰的自傳著作《魯迅與我七十年》出版,才解開了魯迅被軍統盯梢,涉嫌被日本人謀殺等鮮為人知的真相。
  • 父母「挪用」5.8萬壓歲錢被起訴,壓歲錢歸誰所有?
    雲南一女大學生因父母離婚後不願支付學費而將父母訴至法院,討要5.8萬元壓歲錢交學費。女大學生小娟的父母因感情不和,於2010年11月協議離婚,小娟由母親撫養。離婚後雙方又因對小娟的撫養及婚後財產分割等問題多次對簿公堂,導致雙方間的矛盾和隔閡不斷加深。
  • 要過年了,孩子的理財教育就從壓歲錢開始吧!
    也有一些家長在處理壓歲錢問題上過於開通,他們索性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處理那些錢,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依然被壓歲錢的問題所困擾,那麼不妨試試老四的幾個建議,讓壓歲錢成為提升孩子理財能力的起點。1.創立家庭小銀行建議年齡:學齡前。在國外,許多家庭都十分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