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關於大學的評估標準有很多,比如說985工程、211工程、全國重點大學,現如今雖然已經換成了「雙一流大學」,但說到底仍然是大學畢業生質量的比拼,而大學生畢業生質量的比拼,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收入的高低。
從某網站關於2017屆大學生平均月薪的統計數據顯示,總體上來看大學的綜合實力與畢業生的平均月薪成正比,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說,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收入排在全國前兩名,北京大學以9042元排在第二名,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則是以微弱差距落後,但同樣進入了9000元俱樂部。從第五名至第四十名的2017屆大學生工資,全都在8000元至9000元之間,這些大學的名次差距比較大,平均月薪差距在1000元以內,雖說並不算大,但如果細看大學的先後名次,讓人唏噓不已。
浙大和交大綜合實力排名時總是不相上下,從這次的2017屆畢業生的平均月薪排名來看,就有了相對直觀的佐證數據,浙大的是8810元,比復旦大學少了約為110元左右。而中科大的畢業生月薪竟然直接跌出了前十,排名僅僅為第17名,排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之後。武漢大學更是讓人意外,竟然連國內前40名都沒能入選,而相比之下,哈工大雖然排在了第40名,但似乎更讓人失望。哈工大曾經是國內最頂尖的工科大學,工科專業實力甚至要略勝於清華北大,如今大學畢業生的工資卻從2013年的10832元跌到了2017年的8051元,不免讓人看後非常意外。
重點大學本科生深造率居高不下
從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報告來看,超7成以上本科生選擇繼續深造,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學則全部超過了6成。而且,從最近兩年的數據來看,企業對於大學生的學歷要求變得更高了。201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生平均年薪比本科生多了將近7萬元,南京大學的學生兩種學歷之間也差了2萬左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本科生的平均年薪在12.12萬元,南京大學相應為14.62萬元。這也是為什麼2019年考研人數突破歷史最高點達到340萬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70%本科應屆生工資不足6000元
在一定程度上,高考確實是一考定終身,好大學的起點要高很多,即便是從普通本科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在求職應聘的時候,依然會面臨關於大學出身的歧視,甚至有可能被排除在外,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金本科銀碩士破銅爛鐵是博士」的順口溜。還有一個更加扎心的事實,大學排名在第160名之後的高校畢業生,平均月薪都在4500元以下,超過70%以上的本科應屆生工資不足6000元。不過,從北航與南京大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學歷高的大學生工資收入整體還是要高一些的。

所以,對於即將參加2020年高考的考生來說,如果能夠一次性考上985大學,然後保研再找工作,月工資妥妥超過萬元並不是難事。不過,想要考好大學,除了爭分奪秒努力拼搏,還需要一定的技巧,而作為過來人的高考狀元就是最好的榜樣,從他們的筆記之中,你可以找到捷徑和方法,學習知識可以事半功倍。
高中各年級都可以使用,如果你正處於高三衝刺階段,那這份筆記則可以幫助你短時間內查漏補缺;如果你是高一和高二的考生,則可以讓你穩紮穩打掌握各科的學習技巧,考出高分並不是難事。
2020年高考即將到來,預祝考生金榜題名,考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