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是讓人意外,很少能用完整本本子的我居然已經用到第四本手帳了
。手帳到底對時間管理有多大用處,感覺還是因人而異吧。並不是你用了手帳就一定能管理好時間,就像我們聽了再多的道理,也沒法保證一帆風順。但是手帳確實讓你用掉的時間留下了更多的痕跡,幫你記住了很多生活的小碎片。
Part.1
我的手帳歷程。
——走過的路,看過的書,掉過的坑,
都會留下痕跡,積攢為經驗。
行進路線圖1——本子篇
看了下淘寶的購買記錄,買的第一本手帳是在2015年12月27日,花了15.88元。其實本子只花了3.5元,就是圖上最左邊那本。
圖左邊第一本,
就是我第一本才花了3.5元的手帳啦~
本子的內頁也是換了又換,空白本——網格本——混合內頁——點陣本。其實各有各的優點,但是如果不能保證自己每天都寫,建議避開每日一頁,不然空著那麼多頁真的很打擊人。我也從來不補手帳,覺得寫手帳並不是為了讓別人看著好看(但是經常分享手帳也能成為養成手帳習慣的一個動力呀),而是來實實在在做規劃和記錄的。
喜歡用對格式限制比較小的本子,所以最開始就用了空白本,想怎麼安排完全是自己決定,真的很棒啦!特別因為是B5的大本子,寫年計劃真的太爽啦,完全不必擔心格子小寫不下。
但是我怎麼會就這麼放棄嘗試新的本子類型呢!特別是看了《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之後就決定要試試網格本啦!網格本還是比較常見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本書帶動了網格本的生產。後來換掉了網格本(只是手帳不用網格本了,網格本還是值得推薦噠),因為購買到的網格本大多線條較粗,顏色較深,而我寫字又不夠好看,導致寫完之後整體有點密密麻麻的…..
混合內頁就不多說啦,是本活頁的,所以買了不同的內頁自己組合,其實對萌新是很友好的。
點陣就是為了避開網格本的不足,選擇的替代,但是除了燈塔(一個筆記本牌子,價格有點高)整本都是點陣的本子選擇還是比較少的。
行進路線圖2——手帳類型、體系
我最開始做手帳就是各種混搭,想怎麼寫怎麼寫,也沒有什麼風格可言,更多的是實驗,去嘗試然後留下適合自己的。如果特別喜歡拼貼的話,還是推薦一日一頁,很多大佬的拼貼看完就讓你有開始做手帳的衝動。一天拼一頁,然後寫上今日的待辦和其他的記錄,一本本子就成了一本精緻的書。
去年才知道bujo(Bullet Journal,子彈日記),感覺和自己最開始使用的目的比較接近,但我同時沒法不把本子貼的很花哨。bujo是一種非常簡潔的手帳形式,如果希望能控制花在手帳上的時間,重視實用性那肯定值得好好研究哦!
手帳體系嘛,我基本就是封面——目錄——年曆——各種清單——月曆/封面——2頁一周的bujo+總結。非常的簡單,也沒有設置21天習慣、體重表、項目表,因為總是堅持不下來,最後就只剩下這麼些內容啦,自己用著順手最重要,以後肯定會根據需要做出調整的。
行進路線圖3——手帳裝飾
各種文具可以說是非常的眾多了,其實手帳沒有什麼門檻,一隻黑筆一本本子就能開始。
至於下文那麼多的文具,也是我在使用中慢慢購買的!畢竟我的第一本手帳購買花費是3.5元本子,和十幾元的貼紙呀!
基本成了拍照道具的眾筆們:纖維筆、水粉筆、螢光筆偶爾畫畫還是挺好用的。軟毛筆是專門為brush lettering 準備的,很可能會滲到背面,背面貼上便籤或者貼紙就好了。但是馬克筆,很少有紙能hold住吧,我買來基本沒用過。還有玻璃筆呀(拍照很好看),不小心就會入了彩墨的坑,偶爾會使用,非常有儀式感的筆!
要我推薦的話,還是覺得纖維筆更常用吧,如果喜歡brush lettering可以購買軟毛筆,國產的也可以呀。
好像不怎麼火的修飾帶:現在牌子變多了,價格也就有選擇的餘地啦!plus是日本的牌子,也是我最早買到的修飾帶牌子,價格10r左右吧,使用的也不是很多,使用方法就像修正帶啦!基礎的還是可以入的,使用方便,可以先寫字再用修飾帶裝飾。
plus修飾帶
從小就愛買的貼紙:沒錯,估計很多文具控從小就愛囤貼紙,而很多貼紙只是買來欣賞。現在貼紙材質N多,pvc、和紙、銅版紙、硫酸紙、轉印……很多好看的貼紙因為太好看而捨不得用
。
各種各樣的貼紙
購買務必克制住的和紙膠帶:最開始買的都是1.5cm比較基礎的膠帶,價格也便宜2-3r。純色的膠帶也買了不少,一套價格也不會超過10r(國產的價格),因為數量少膠帶就放在小盒子裡收著。
直到某天心血來潮買了第一個膠帶福袋,奕達家的(這個牌子膠帶質量挺好噠,最初的福袋數量超多,我就是那時候買的。中世紀系列很美貌啦)。我後來膠帶就開始越買越多了,由於錨定效應的作用,膠帶價格也是從個位蹦去了十位數。
所以希望大家管住手,合理的購買,不要衝動消費。也可以適當考慮分裝,因為很多膠帶其實用掉1-2循環也差不多了。而且很可能中途換風格,各種體會我覺得可以單獨寫一篇哈哈哈。
其中一小盒膠帶
非常個性化的手帳素材:這個指的是列印的素材,可以算是貼紙和膠帶的替代吧,這邊也不說太多啦,打算單獨拿來寫的。但是第一次列印,建議少量多種,紙張類型很多,用了才知道哪種合適。
裝飾的內容感覺差不多啦,其實還有很多可以用來裝飾的材料,哪怕包裝紙都能拿來發揮哦!另外比如說印章,橡皮章又是另外一個坑,強烈安利矽膠印章,便宜好用。
Part.2
行進路線圖上的小站點
——帶著各種好用的工具一路向前
站點1:筆刀和它的搭檔切割墊板,以及一把剪刀。
從左到右:剪刀、筆袋、分裝版
底下綠色的就是切割墊板
站點2:膠帶分裝收納。
分裝板,不管是攜帶還是出分裝給別人都是非常實用的工具,最常用的是5cm*15cm的,可以說是通用的尺寸了,基本都是默認使用這種的,當然了其他尺寸也有很多。
分裝版收納的膠帶
分裝也有纏在和膠帶類似的軸上,或者吸管上的。但是我覺得吸管太難啦,買了一大包吸管最後閒置了。
離型紙本/離型紙,就是表面比較光滑的紙,膠帶貼上去能夠很容易撕下來。這樣膠帶就不會像纏分裝板上那樣有摺痕了。但是長度會受紙張的限制,而且不同廠家的離型紙會不一樣,有的離型紙國產膠帶(其實臺產也可能的)貼上去會翹邊甚至更糟糕的情況。
站點3:膠帶整卷的收納
這就比較簡單但是工程浩大啦,如果少量可以隨便放,就算攤桌上也不會佔多少地方。
慢慢多起來的可以用塑料盒(15格的那種很常用,10r左右還包郵),分裝版也可以放。要是再多,那麼請不要放過各種盒子,可以考慮的有快遞盒、收納箱、月餅盒、鞋盒等等,或者考慮下大自封袋。
因為太多而不停的改收納方式
對於膠帶發黃和過黏或者失去粘性的問題,這邊必須說到。之前我也很糾結啊,看到喜歡的膠帶還沒用多少就出現了問題真的很不開心,後來請教了下專業人士(特意翻出了截圖)
所以,最終膠帶是沒粘性還是撕不開其實能判斷其品質,但是最好的結果是沒出現問題就用完啦~
站點4:手帳素材的收納
建議買資料冊,a5或者a4大小的,素材一頁頁放好找起來非常方便。而對於已經剪好的素材,可以自制硫酸紙袋子來裝,或者買那種自封袋。
左:自製硫酸紙信封;右:自封袋
站點5:未完待續>>>
可能有點碎碎念?但是寫的都是我入坑這麼久想說的!如果是在一些出閒置的平臺或者群、貼吧一類的地方購買(個人出膠帶大多閒置的平臺出,某寶的話分裝價格一般比較高。還是要看下別人給的評論哦!而且最好走連結)。自己也是一邊買膠帶,一邊出膠帶回血,就是郵費Emmm…還是近一點的地方買吧。
手工| 手帳|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