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閱讀效應》:0-3歲親子閱讀指導手冊(內附共讀書單)

2020-10-10 戴你讀書

全文約3400字,閱讀用時約9分鐘。文章最後一部分附有0-3歲親子共讀書單。

你好啊!我是戴叔。

問一下各位寶爸寶媽:你平時是怎麼陪伴孩子的?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熟悉的場景:孩子拿著手機或者平板玩得不亦樂乎,不吵不鬧,家長也樂得輕鬆。

可是,這樣的方式真的好嗎?相信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因為工作忙、累等原因,沒有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那怎麼做才是高質量的陪伴?有一個活動一定是得票最高的:閱讀

無論是上一代給我們灌輸的理念,還是自己這麼多年的經歷,都能深刻體會到"知識改變命運"絕對不是一個空口號。由此,給下一代的閱讀啟蒙就更不容小視了。

但是,對於新手爸爸媽媽們,可能對於親子共讀活動也存在很多疑問,比如:應該買什麼書好?寶寶更喜歡哪方面的內容?市場上紛繁複雜、各式各樣的書籍,能不能買?等等。

最近,我閱讀了《1000天閱讀效應》,這本書可以說是新手爸爸媽媽的超級福音,也是0-3歲親子閱讀的最佳指導手冊,幫助我們更快、更好地理解親子共讀這項高質量陪伴活動,並且給予我們一些書單參考。

下面,我將分三個部分為你講解,分別是:

1、親子共讀中常見的誤區;

2、0-3歲寶寶閱讀特點及方法;

3、0-3歲親子共讀書單。

一、親子共讀中常見的誤區

誤區1:嬰兒不需要閱讀。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還小,特別是1歲以內,既不會說話,也不會認字,看到書不是撕就是咬,能閱讀嗎?我也諮詢過身邊一些有孩子的同事朋友,大多數的回答都是1歲以內沒有給孩子讀過任何書。

其實,有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在沒出生以前就具備了聽故事的能力。

在妊娠期最後三個月,聽媽媽讀熟悉的故事時,胎兒的心跳頻率會發生變化。如果從分娩前6個星期開始讓媽媽經常朗讀一小段故事,那麼孩子出生後,每當聽到媽媽讀這段故事,而不是說其他話時,他們吸吮奶嘴的速度會加快,強度也會增加。

再者,閱讀中有一個"馬太效應",是指孩子讀書越讀越愛讀、越讀越會讀;反之越不讀越不愛讀、越不讀越不會讀的現象。

所以,從早期閱讀的效果來看,在當下可能並不明顯,但堅持下去,就會超出預期、令人驚訝。這和我們投資理財裡熟悉的複利效應是一個道理:開始越早,收益越多。

當然,如果寶寶已經3歲了,也不要認為就晚了、輸在起跑線了。與其產生強烈的負疚感,不如立即準備好書籍,和寶寶一起開始閱讀!

記住一句話:現在開始,任何時候都不晚!

誤區2:字少的書性價比太低。

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最開始也有這個慣性思維:一本書總共才20頁不到,絕大多數都是圖畫,加起來沒十幾個字,這樣的書有用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從這個圖,我們能發現,3歲以前的孩子,在閱讀書籍的時候,主要的關注點都在畫面而不是文字上。

這也符合寶寶認知發展的特點。嬰幼兒還不能理解文字這樣的抽象語言,也還沒有發展出抽象思維,所以對他們而言,最直觀的就是圖形圖像。

所以,在早期閱讀的過程中,是逐步從圖畫過渡到圖畫+文字,甚至是後期純文字的過程,而不是我們大人眼中的字多就好。

誤區3:為了讀而讀。

爸爸媽媽與寶寶共讀的時候,可能因為時間比較緊張,或者個人情緒、身體原因等,會出現把閱讀當成任務的現象。

其實,這種情況也經常出現在我們自身的學習上。比如書還剩20頁,課程還有幾分鐘,為了得到這點成就感而"欺騙"自己。

但是,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就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體驗了,更要關注寶寶的體驗,也要尊重寶寶的需求和興趣。不要強迫寶寶閱讀,寶寶不喜歡聽的片段就跳過,特別喜歡的片段就反覆讀。

否則,我們僅僅是為了完成一種叫做"閱讀"的任務,寶寶既不能感受到讀書的樂趣,也感受不到我們陪伴的樂趣,因為這是一種沒有靈魂的陪伴。

二、0-3歲寶寶閱讀特點及方法

既然要尊重寶寶,在符合他們認知和興趣的基礎上陪伴,那麼,我們也就相應要知道各個年齡段的寶寶都有什麼樣的特點,這樣才能夠"對症"陪伴。

0-6個月的寶寶

在這個階段的寶寶,視覺發展是最弱的,雖然能夠分辨彩色與非彩色,但是並不能辨別具體顏色。所以,我們應該給他們提供對比度高的圖片,也就是所謂的"黑白卡"。

特別是,他們對人臉的圖案更感興趣,也更偏愛曲線。爸爸媽媽們在準備書籍或者卡片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添加相應的圖案內容。

在3個月以後,寶寶就會開始喜歡觸摸和啃咬,所以可以相應準備一些紙板書、觸摸書、布書、洗澡書。當然,一定要注意選擇正版的品牌貨,安全質量有保障。

6-12個月的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已經開始從"口"逐漸過渡到"手",視覺清晰度在不斷提升,在聽覺方面也能夠辨別大人的語調是高興還是憤怒,注意力和記憶力也有了一定的發展,能夠發出一些"baba""mama"等簡單聲音。

在這樣的發展特點下,可以開始給寶寶準備一些發聲書、帶機械連接的書等,幫助他理解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同時,寶寶對表情、事物與動作都產生了一定的興趣,所以我們也要相應為寶寶準備表情書、認知書等。

在語言方面,爸爸媽媽們可以開始準備一些主打語言交際主題的書,比如"你好""喂喂"等,有助於寶寶模仿,讓寶寶產生成就感。

1歲-1.5歲的寶寶

寶寶們在這個階段特點是聽得多,說得少;理解多,表達少,所以爸爸媽媽們要繼續讀給寶寶聽,為寶寶提供大量接觸語言的機會。

此外,這個時期寶寶的認知又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一些數字兒歌、數數書、形狀遊戲書都可以添加到寶寶的書架上。同時,注意不要選擇太厚的書籍,10頁左右就足夠了,讓寶寶讀起來也有成就感。

1.5歲-2歲的寶寶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爸爸媽媽有著強烈的依戀與依賴,特別是對爸爸越來越親了,所以親子類題材,尤其是展現父愛類的圖書更適合與寶寶一起共讀了。

隨著寶寶精細運動能力和手眼配合能力提升,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準備一些認知遊戲書,讓寶寶像偵探一樣玩起"找不同"的遊戲。同時,針對寶寶的認知提升,也需要準備相應的認知小百科,幫助他認識更多的事物。

2歲-3歲的寶寶

故事書始終是寶寶的最愛,這個時期,我們更要注重與寶寶一起互動,最好是能夠和寶寶一起進行角色扮演,讓他更融入到故事內容中,從行為中理解故事情節。

當然,隨著寶寶長大,也要開始給寶寶灌輸一些道理,讓寶寶養成正確的三觀,所以,有趣又有益的故事書更應該加入到共讀之中了。

最後,在進行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有3條是爸爸媽媽們必須自始至終做到的:

1、始終把閱讀的重點放在寶寶上。看到寶寶感興趣的,就反覆讀、不厭其煩的讀;如果寶寶此刻實在沒心情,或者就是不想聽這一段,就跳過或者待會再讀,千萬不要勉強寶寶閱讀,讓他感受到閱讀是一種負擔。

2、不要做居高臨下的大人。有的時候,寶寶可能在閱讀上有畏難情緒,或者我們提出的問題寶寶一下回答不出來。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責備寶寶,讓他感受到一種"考試壓力"。我們要做寶寶共讀的夥伴,而不是老師。

3、把遊戲貫穿到共讀中。無論是1歲以內的閱讀,還是3歲以後的閱讀,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爸爸媽媽們更應該把書中的內容"演"出來,讓寶寶們感受到活靈活現的事物,而不僅僅是書本上平面的東西。特別是與寶寶一起參與到角色扮演中,更有助於寶寶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0-3歲親子共讀書單

以下分齡書單,僅供參考(來源於《1000天閱讀效應》)。

0-6個月:

(1)黑白卡:《嬰幼兒視覺激發卡系列》;

(2)兒歌:《小雨滴:給0-3歲寶寶的律動兒歌》;

(3)床掛書:《小寶寶視覺激發床掛書》;

(4)洗澡書:《小不點布書洗澡書禮盒》;

(5)布書:《寶寶手掌書》。

6-12個月:

(1)《洞洞動起來——小手捏一捏》;

(2)《小不點觸摸書》系列;

(3)《臉,臉,各種各樣的臉》;

(4)《連在一起》;

(5)《嬰兒遊戲繪本》系列。

1歲-1.5歲:

(1)《咚嘟咕咚》;

(2)《中國童謠》;

(3)《冰冰和波波手指推拉書》;

(4)《數一數,親了幾下》;

(5)《光線投影變變變》。

1.5歲-2歲:

(1)《我爸爸》;

(2)《小貓頭鷹》;

(3)《0-4歲幼兒認知小百科》;

(4)"小熊寶寶"系列;

(5)《小金魚逃走了》;

(6)《好餓的小蛇》;

(7)《蹦》;

(8)《親愛的動物園》。

2歲-3歲:

(1)《小馬過河》;

(2)"米菲"系列;

(3)《猜猜我有多愛你》;

(4)《大拇指無字故事書》;

(5)《誰藏起來了》;

(6)"14隻老鼠"系列;

(7)《跟屁蟲》;

(8)《魔法親親》;

(9)《可愛的鼠小弟》;

(10)《一園青菜成了精》。

關於書單整理的圖片版,可以關注【戴你讀書】以後進主頁查看2020年1月30日的微頭條內容。

希望爸爸媽媽們都能和寶寶一起讀書、一起成長,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互動話題:你家寶寶最喜歡哪本書?歡迎留言分享,與各位寶爸寶媽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1000天閱讀效應》:0-3歲親子閱讀指導手冊(內附共讀書單)
    全文約3400字,閱讀用時約9分鐘。文章最後一部分附有0-3歲親子共讀書單。你好啊!我是戴叔。問一下各位寶爸寶媽:你平時是怎麼陪伴孩子的?最近,我閱讀了《1000天閱讀效應》,這本書可以說是新手爸爸媽媽的超級福音,也是0-3歲親子閱讀的最佳指導手冊,幫助我們更快、更好地理解親子共讀這項高質量陪伴活動,並且給予我們一些書單參考。
  • 在遊戲中閱讀,在閱讀中成長:淺談0—3歲遊戲化親子閱讀的策略
    ,1632-1704)實施0—3歲遊戲化親子閱讀的依據開展遊戲化親子閱讀的主要依據是閱讀主體和閱讀對象,這兩者的特點決定了0—3歲遊戲化親子閱讀實施的可行性。圖畫書的遊戲元素有的體現在書的印製形式上,圖畫書本身就是一本遊戲書,適合0—3歲孩子閱讀的圖畫書大部分都屬於遊戲書。例如,配有搖鈴、BB器、魔術貼等多種訓練材質的布畫書(拉拉書),專為嬰幼兒洗澡時玩耍設計的洗澡書,還有觸摸書、聲響書、嗅覺書、立體書等。
  • 【早期閱讀系列】之對話式閱讀--看與問
    比如:世界第一個(英國自1992年開始)專為4歲前兒童提供閱讀指導服務的「閱讀起跑線計劃(Bookstart)」項目。 以上文字摘自《1000天閱讀效應》)
  • 這份早期閱讀避坑指南,讓親子閱讀少走3年彎路(附0-6歲書單)
    2歲才開始,原來從0歲就能開始閱讀啊?」寶寶2、3歲的時候,大腦發育是最為迅速的,這時候寶寶的大腦神經突觸發育已經和成年人差不多,在這之前就開始閱讀,能更好地刺激孩子大腦關於閱讀和語言方面的突觸發育。在親子溫柔對視過程中,還能幫助孩子進行早期視覺練習,也有利於親子關係的形成。等到3個月左右,孩子能看到彩色了,爸爸媽媽可以利用帶人臉的繪本,讓寶寶多接觸繪本,建立對書的好感度。
  • 父母必讀的早教書單(下):你不能不知道的親子閱讀指導書
    親子閱讀怎麼做?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一本繪本該怎麼讀?如何給孩子選書?每天閱讀多長時間?親子閱讀應該堅持到幾歲?……關於閱讀的方方面面的問題,這些書都會給你答案。《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作者: 彭懿 豆瓣評分8.8本書是圖畫書閱讀指導經典之作,作者是我們瀋陽籍的繪本作家、翻譯家彭懿。熱愛親子閱讀的父母對這個名字應該都不陌生,羽佳就不多說啦。本書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篇是對圖畫書(繪本)這一門類的介紹,下篇選擇了60幾部經典繪本一一解讀。
  • 親子閱讀的重要性(二)
    (一)繼續……哈佛著名兒童教育研究者湯姆麗說,真正拉開孩子學習成績好壞的,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內容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這個孩子的閱讀面。在「親子閱讀」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理解不到位調查發現,不到10 %的家長認為親子共讀只適用於幼兒,等到孩子上學了、會自己認字念書了,就應該讓孩子獨立閱讀,否則會養成依賴大人的習慣。所以大部分家長在自己孩子上幼兒園時比較關注親子閱讀,一旦孩子上了小學,親子閱讀的熱情與參與意識就逐漸消失或蕩然無存。
  • 閱讀指導:親子(關係)繪本系列推薦
    我們已經發表了幾篇閱讀指導的文章,點擊藍色字體可以閱讀閱讀·智慧:孩子成長的秘密閱讀·智慧之繪本分類淺談適合家有兩胎的家庭閱讀的繪本這次我們著重介紹繪本的第一大類別:親子繪本第一部分理論部分,可以直接看第二部分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癒
  • 親子閱讀=陪讀?如何培養0-3歲孩子閱讀習慣?這些技巧很重要!
    2014年,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聲明,建議從寶寶出生就開始親子閱讀,並至少持續到寶寶上幼兒園。有證據表明,親子閱讀不但可以增強親子的關係,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還能極大地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提高孩子的語言及讀寫能力,尤其在語言以及閱讀能力的發展方面。
  • 親子閱讀、垃圾分類一碰撞,怎樣的神奇效應?
    親子閱讀從熱愛閱讀的小家庭中起步,到社區、街道為親子閱讀提供場地、購置書籍、組織活動;再到區婦聯在全區範圍內大力推廣,邀請親子閱讀大咖為家長們授課、組織故事爸媽專業培訓,聯合區教育局、區圖書館、關工委等多個部門開展各類讀書節和大型親子閱讀活動等;再到全市親子閱讀工作現場會在北侖召開,市級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進行推廣……如今,北侖已經擁有1個區級小板凳親子閱讀聯盟,10個街道親子閱讀品牌
  • 共讀4年半 讀完1000本書的媽媽:0-6歲繪本應該這麼選(附書單)
    目前家有1000本以上的繪本,親子共讀已經4年半。很多朋友會問我,繪本到底如何選?就我個人挑選繪本的原則來看比較好的依據是年齡。雖然很多繪本是跨越年齡的,3歲時可以看,13歲也可以看。但是因為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認知與心理發展不一樣,如果撇開年齡來選繪本,很可能南轅北轍。那孩子對繪本的接受度,以及對閱讀興趣的培養可能無法達到我們的預期。
  • 21天親子閱讀打卡心得:與孩子的陪伴從親子閱讀開始!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這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當我無意中看到萬家爸媽學堂舉辦的讓「閱讀變成一種習慣,挑戰21天親子共讀」活動時,就毫不猶豫的報了名,跟孩子說起活動的內容時,當他聽到會把讀書的過程拍照給更多的小朋友看時高興極了,也更認真了。
  • 全國婦聯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掃描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指導支持下,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以「書香飄萬家」為主題,面向家庭、面向兒童,根植基層,多方聯動,開展「我愛我家·同悅書香」2016親子閱讀活動,讓廣大家長、兒童在參與中感受閱讀的魅力。
  • 害怕錯過閱讀黃金時期?實用親子共讀攻略來了(0-2歲篇)
    (見文末推薦閱讀)接下來,院長會分不同年齡階段來具體講講,對應階段寶寶的閱讀特點及方法今天先來聊聊關於0-2歲年齡段的。閱讀特點 1、開始牙牙學語,模仿一些熟悉的聲音2、開始模仿熟悉的動作3、逐漸學會指認物品閱讀建議 模仿是貫穿孩子0-6歲階段的重要能力。
  • 0-1歲的閱讀發展特點和閱讀書目推薦
    很久以來,博客、微博、群裡,有不少關心親子閱讀的媽媽爸爸經常問我,幾歲幾歲讀什麼書,有什麼推薦。我們要想孩子有閱讀習慣,真的是越早越好,讓他知道他的成長過程中,有書相伴,有爸爸媽媽讀書的聲音相伴。不過,1歲內的嬰兒還是有些閱讀的基礎和跡象可以介紹。嬰兒到4個月左右,眼睛觀察事物的模式已經建立,聽力當然更進一步了,加上睡眠時間逐漸減少,正好是書和圖卡這樣的閱讀玩具侵入的時候。
  • 1歲以內寶寶必備閱讀及聽力清單(含英文啟蒙)
    文/辣媽達摩院孩子的閱讀啟蒙,應該從0歲開始。8歲前的閱讀習慣,會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1歲以內寶寶的可讀書單並不多4個月5、熊貓量子Baby口袋書(中英文對照版)6、『寶寶知道』《磨出寶寶英文耳朵》這一套口袋書共有10本,除去三字經、兒歌及拼音3本外,其它的7本包括動物、果蔬、數字、顏色形狀、認物、認車、唐詩等主題,他都很喜歡。
  • 「幸福閱」閱讀會本周啟動 邀請家庭參與親子閱讀
    華龍網4月20日10時55分訊(蒲思靜)為倡導幼兒親子閱讀,傳遞親子閱讀的理念,傳播親子閱讀的方法,《世界兒童》雜誌社聯合重慶少兒頻道、重慶科普作家協會等全市多家專業教育機構舉辦「幸福閱」大型親子閱讀公益讀書會活動。本周六(22日)下午,活動將拉開序幕,在重慶大學民主湖報告廳舉行新聞發布會暨閱讀主題講座。
  • 早期閱讀你了解多少?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指導策略。
    比如說為零到一歲的孩子提供兩本硬紙板的書,家長指導手冊,還包括有一本童謠,一本認識圖形的書。還有三到四歲的學齡前兒童,以及前面還是剛剛學走路的這個階段的孩子,為他們提供了一些免費的閱讀包,所以,這樣的一個活動,在後期他們不斷的去做跟蹤,最後發現學齡前的孩子,他們的閱讀經驗,會讓他們更好的去適應學校生活。
  • 入戶指導、親子閱讀……寧波「優生優育」親子小屋活動小記
    為進一步推進嬰幼兒早期發展及嬰幼兒照護工作,近日,寧波市計生協開展「優生優育親子小屋項目」系列服務活動。、梅山衛生院兒保醫生一同來到轄區內0-3歲的兒童家中,為他們上門提供家庭養育指導服務,受到居民歡迎。
  • 《閱讀手冊》:真正的閱讀,是自主閱讀
    文 | 沐漪有幸收到《閱讀手冊》的作者籤名版,作者在書的扉頁寫道這本書的宗旨:真正的閱讀是自主閱讀。《閱讀手冊》的封面寫道:閱讀手冊,成就孩子的一生閱讀法。知道了問題的緣由將引導,具體的按將引導具體的實際操作,彼此分享了父母培育孩子閱讀能力的具體方法,包括如何引導三歲前的孩子開始早期閱讀,把書的選擇權交給孩子,如何幫助孩子享受閱讀。
  • 英文原版蟋蟀雜誌,同步北美圖書館閱讀,適合0~14歲
    3. 可點讀,帶音頻這套雜誌中0~3歲和3~6歲低齡階段的可以用毛毛蟲點讀筆點讀。其它系列都可以在喜馬拉雅上搜到音頻,配套來學習。這套雜誌中0-3歲啟蒙版的Babybug和3~6歲的《Lady Bug》、《Click》支持毛毛蟲點讀筆,同時這三套雜誌配有家長指導閱手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