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073字,預計閱讀4分鐘
千萬廣告不如學生的口碑。
在錄取通知書上,準研究生們前期很多美好的想像既可能被那一張醜而low的「紙張」打擊,也可能被一份或精緻、或厚重、或特別的「作品」增強。
(來源:清華大學)
作者 | 張曉報(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講師,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博士後)
近期有幾個考上研的同學吐槽他們報考的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很low,言語間滿是失望,內心更充滿不解:究竟為什麼?為什麼別人家的大學給學生發的是那麼高大上的通知書,而到了他們那裡就變得這麼low?
思來想去,我總結了這麼幾個原因,歡迎大家交流和補充!
01 「不就是一張通知書嘛?」
通知書,薄紙一張,供通知錄取和新生報到使用,只要信息無誤,能發揮其實際作用,似乎好不好看、是否「高大上」並沒有那麼重要。這就導致一些大學並沒有把通知書的精緻與否當回事。
但實際上,通知書事關學校形象,而學校形象無小事。
好的通知書,能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甚至令人產生高度的學校認同,一些學生可能還會因為某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對其產生嚮往。
反之,一張普普通通甚至還有點醜和low的錄取通知書會直接影響到對於學校的認知和評價:「通知書設計成這個樣子,估計學校也好不到哪去!」
02 大學格局與審美的投射
一所大學的格局與審美會投射到方方面面,包括錄取通知書。
正如我在論述「精緻的大學」時所提的一個觀點:「一所大學的精緻具有整體性:一所大學如果精緻,必然在多方面表現出精緻,特別是當精緻已經成為一種整體的文化與精神之時,精緻將會在大學的方方面面得到體現。反之,一所不精緻的大學,審美、品味、格局等早已固化,可能在某一方面表現出精緻都會是一種奢侈。」
當然,這種整體性不能簡單與大學水平直接掛鈎。雖然現在獲得好評的通知書多是北大、清華等名校的通知書,但亦有一些「985工程」大學的通知書很一般甚至也很醜。
03 決策與執行主體的錯位
關鍵人物很重要,包括研究生院招生辦負責人、研究生院負責人、主管研究生教育的校領導,有一個在意可能這個問題就不會出現。
當然,在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上有話語權的主要是後兩者。
遺憾的是,在這三者當中,有想法的人往往決策不了,可以拍板的人可能又沒這個意識和能力。
曾經有人專門對這些年我國一些大學建築為什麼那麼像工廠廠房進行了分析,其原因恰可部分解答本文所提到的通知書問題:
「這些大學的校領導大部分是學理工科出身的。他們的審美趣味有意無意地決定了大學新校區的建築風格。理工科出身的人有共同的知識背景和專業訓練,也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審美特徵,比如都比較推崇幾何形狀,直線和由直線交叉成的網格狀的坐標紙則是他們能欣賞的最美麗的圖畫,再加上這代人相對缺乏人文和藝術的薰陶,所以,當他們有機會把自己的大學夢落實到現實中後,就變成了整齊有序的『工廠建築』。」(張生:《和你的大學一起變老》,文匯報,2016年7月22日第6版)
當然,也未必文科出身的人就有更好的審美素養,這種缺失實際上是整體性的。
04 求穩與標新立異的衝突
挑戰過去,意味著很可能受到別人異樣的目光:「你對我設計的通知書是不是有意見?」「這個人,還挺愛出風頭的嘛!」……
不僅如此,設計一個新的通知書並不是那麼容易,可能做出來的東西並不盡如人意。如此一來,可謂吃力不討好。
在這種情況下,按照過去的傳統做,當然最為保險,「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的問題自然就出現了。
05 額外成本付出與不可承受之重
「誰有那個工夫?差不多得了!」設計新的通知書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物質倒是其次,關鍵是精力。
但現在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行政,都忙得不可開交,很難有精力再去做錦上添花的事,利用往年的模板、列印好相關信息(包括收信地址)這種方式當然最為省時省力。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同學抱怨大學和相關人員「什麼都按部就班,不願意付出精力」的重要原因。
06 變革創新與路徑依賴
路徑依賴理論揭示,初始的體制選擇會形成一種慣性,這種慣性會強化現存體制、鞏固現有制度,阻礙進一步的變革。
換而言之,不管制度是否合理,但因強大的慣性,其可能一直持續,所以最初的設計很關鍵。
在這種情況下,最初設計的質量就尤為重要。事實上,無論是大學建築,還是錄取通知書,最初的風格都奠定了現在的基礎。
所以,前人用心,後人乘涼;前人不用心,後人要背鍋。
從醜而low到高大上的錄取通知書,就要打破路徑依賴,這需要對通知書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需要一所大學以其格局與審美作為根基,更需要關鍵人物的努力!
07 結語
在高等教育逐漸從「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的時代,大學需要積極地宣傳自我,增加自身的吸引力。
然而,千萬廣告不如學生的口碑。在錄取通知書上,準研究生們前期很多美好的想像既可能被那一張醜而low的「紙張」打擊,也可能被一份或精緻、或厚重、或特別的「作品」增強。
即將寫完此文,我有三個最大的感受:
據學生說他們會跟其報考的學校反映,期待這一問題能夠有所改善!
本文獲授權轉自「一讀EDU」微信公眾號(ID:yidu_edu)
延伸閱讀
一封特殊的錄取通知書
派「鋼鐵俠」送錄取通知書?MIT招生視頻玩出新花樣
酒香也怕巷子深,高校如何抓住年青一代的心?
歡迎關注一讀EDU微信公眾號(ID:yidu_edu),獲取更多教育資訊
一讀EDU是方略研究院旗下專業的研究性媒體,方略研究院是踐行教育研究的全球智庫,總部設於北京,在世界多地設有分站。研究院曾參與多項國家科技部、教育部、教育廳、國內外高校教育研究課題與諮詢項目,專注於為教育研究和決策者提供雙一流、國際化、人才培養、教育質量保障等主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