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貴州省東北,域內印江、江口、松桃三縣交界,海拔2570.5米, 系武陵山脈主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核心區與緩衝區面積約775平方公裡,得名於「梵天淨土」,中國的佛教彌勒菩薩道場,自然保護區。
梵淨山猶如滾滾紅塵之中的- -葉諾亞方舟,成為眾多子遺、珍稀、瀕危物種最後的家.園。太平洋東南季風與印度洋西南季風在這裡纏綿悱惻,翻雲覆雨,活躍的氣流轉化成充沛的降雨,年降雨量1100-2600毫米,堪比東南沿海的1400-1800毫米,算是內陸腹地的一大神奇!
充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溫潤的氣候為大量的動植物提供了優質的棲息環境,其中野生植物種類4394種,孑遺物種如珙桐在這裡僥倖存活下來(珙桐是第三紀古熱帶植物的子遺,喜歡生長在潮溼背陰的環境,梵淨山潮溼的深溝為其提供的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梵淨山還是黔金絲猴僅存的家園,與川金絲猴、滇金絲猴一樣,都是仰鼻猴屬,其中又以黔金絲猴最為稀有,目前僅存800隻左右。
「梵淨山就像是一個生態孤島,裡面有很多物種生存、進化,它的周邊則是人類活動的海洋」,不大的面積,相對原始的生態環境,為6000多種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進化、敷衍的家園。根據科考資料,區內現有植物種類約4000餘種,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植物有31種,其中一-級保護植物6種,二級保護植物25種。
有珙桐林、鐵杉林、水青岡林、黃楊林等44個不同的森林類型;原始森林裡棲息著的多種頻臨滅絕的國家保護動物共35種,包括:黔金絲猴、藏酋猴、雲豹、蘇門羚、黑熊等,其中黔金絲猴被譽為「地球的獨生子」,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
201 8年7月2日梵淨山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原始洪荒、山形複雜、環境多變是梵淨山的景觀特徵,全境山勢雄偉、層巒疊嶂,溪流縱橫、飛瀑懸瀉。其標誌性景點有:紅雲金頂、月鏡山、萬米睡佛、蘑菇石、萬卷.經書、九龍池、鳳凰山等。這裡不僅是神奇動物的樂園,更有著豐富多彩的人文遺蹟。
除了這裡居住著多個少數民族族群外,這裡很早就是佛家聖地。
佛家的鐘聲猶如複雜的山形- -般渾厚飽滿 ,梵淨山佛教開創於唐,鼎興在明,明萬曆所立《敕賜碑》將梵淨佛山譽為「立天地而不毀,冠古今而獨隆』的「天下眾名嶽之宗」。
梵淨山自古就被佛家闢為「彌勒道場」,是與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齊名的中國佛教名山。梵淨山以紅雲金頂日月升天為中心,以四大皇寺四十八座覺庵群星滿地作接引。
紅雲金頂與月鏡山之間,正殿承恩寺與四、五衛星殿堂形成犄角之勢,擁拱絕頂二佛。紅雲金頂是佛山之核心。絕峰上兩殿鼎峙,兩佛臨鑾,法界無邊,極樂天宮的營造,是南宋白蓮社在「人間淨土」建設.上的點睛之筆,是名山佛教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是紅雲之上盛開的一朵奇葩。
佛光是梵淨山最奇特的天象奇觀之一, 這裡是中國所有名山中佛光出現頻率最高的地方。在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時分,人們在太.陽相對的雲霧.上,經常可以看到七色光彩組合成的巨大光環,倏忽間飄飛而至,裡面佛影端坐,莊嚴肅穆,其景奇異之極,其光絢麗之極,其影神聖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