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帶來無盡的災難,為何至今不道歉?日本老兵的話讓人心寒

2020-12-25 百家號

大家好,歡迎關注「小豆豆聊歷史」,記得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

日本二戰帶來無盡的災難,為何至今不道歉?日本老兵的話讓人心寒

日本給我們國家帶去了非常大的傷害,當然對於我們周邊的其他國家也是一樣的情況,這一點是我們永遠不能夠忘記的事情,而我們在西方的報紙上或者是一些媒體上都是能夠看到這樣的一種情景的,那就是德國這個國家是能夠像曾經受到過他們傷害的國家進行道歉的,但是同樣都是給人類造成重大災難的日本,卻很少在公開場合進行道歉,僅有的道歉更多的都是來自於民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日本對於我們國家的傷害是巨大了,從1931年就已經開始了,而且那個時候我們的東北就已經成為了日本控制的地區了,而這個地方給日本帶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要想憑藉著日本這個小國就能夠發動戰爭,這本身難度就是非常大的,這裡面最主要的就是資源的問題了。

戰爭的過程是殘酷的,相信看過很多影視劇的人們,已經是能夠看得出那個時候我們的國家已經到了一種什麼情況了,當然大家要忽略這些作品中誇張的成分,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看待這段歷史了。

但是日本這個國家給我們國家,還有韓國,甚至是東南亞的國家都是有著帶去了很大的殺戮的,如果是戰場上的傷亡大家還好理解,但是殘害無辜的百姓這就是非常讓人們不能夠理解的了,可以說日本犯下的罪行是遭到了很多國家的共識的,所以他們想要抵賴是不可能的。

但是日本確實是沒有為自己的行為道歉,也就是不承認他們的罪行,而他們國內的很多神社都是供奉著這些二戰中沾滿無辜百姓鮮血的人了,這樣的行為怎麼可能不讓這些受到傷害的國家非常抵制呢?

我們通過很多日本的老兵的話語,或者是一些回憶錄,都是能夠從中看出一些端倪的,那就是在他們的心中,這場戰爭根本就不是侵略,而且他們都是遵從國家的天皇才進入到這些其他國家的,所以他們自始至終也就不認為這是一場侵略行為了。

而日本上層給這些士兵的傳輸的觀念就是這些亞洲國家都是受到了西方國家的統治,當地的百姓都是生活非常困苦的,所以他們這是在幫著日本的鄰國擺脫其他的國家的統治,在他們的心中這都是在做好事,既然是做好事,怎麼可能牽扯到侵略呢?所以如果日本的領導層不承認錯誤,這個國家肯定也是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

相關焦點

  • 91歲日本老兵稱還想打中國?被問為何執著戰爭,老兵說出3個原因!
    而同為軸心國的日本,則沒有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反而不正視歷史。在日本甚至還有91歲的二戰老兵在一次採訪中還揚言要繼續打中國,被問為何執著於戰爭時,老兵說起了3個原因。 眾所周知,日本多年以來歪曲歷史美化戰爭,在日本教科書中關於二戰的記載各種顛倒黑白,導致了日本人並沒有真正了解到二戰真實的歷史。
  • 二戰時的日本兵,真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殘忍嗎?聽日本老兵怎麼說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表現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我國也曾經根據二戰的歷史拍攝過不少電視劇,不可否認在這些抗日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尊重史實的神劇,不過也有一部分電視劇還是值得一看的。但這些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將二戰時期的日本兵刻畫得十分殘忍,這也讓很多人好奇,當年的日本兵真的像電視中所演的那麼殘忍嗎?
  • 二戰日本士兵真如影視劇中演繹的那麼殘暴嗎?聽日本老兵如何說
    今日收到某平臺一個問題,問:二戰時期日本人真的像影視劇中所描寫的那麼殘暴嗎?事實上我個人是不願意回答這樣的問題的,但既然有問,便答了一答。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容不得「洗白」和「狡辯」,二戰時期的日本軍人正如影視劇中描寫的那樣,如同野獸一般,殘暴而無情。
  • 駐英大使劉曉明與英二戰老兵通信:甲級戰犯就是日本的納粹
    國際在線1月15日報導,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近日與英國二戰老兵塞克互致信件,共批日本軍國主義行徑。塞克日前致函劉曉明大使,高度讚賞大使在《每日電訊報》發表的《拒不反省侵略歷史的日本必將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一文,並以自己二戰期間作為遠東戰俘的經歷為例,痛斥日本軍國主義殘暴罪行,提醒世人永不忘歷史,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捲土重來。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有國防軍,而日本只有自衛隊
    作為二戰的兩大發起國和策源地,德國和日本推行的法西斯戰爭,給歐洲和亞洲人民帶來的災難可謂相當深重。不過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多行不義的德日軸心國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向同盟國投降。
  • 二戰結束後,日本老兵是如何贖罪的?有人下跪,有人挫骨揚灰
    二戰結束至今,雖然日本仍然有不少人不肯承認侵華戰爭的事實,妄圖抹殺南京大屠殺,但還是有不少日本老兵主動到中國贖罪。鹽谷保芳捐贈的物品與鹽谷保芳一樣,日本老兵本多立太郎也是一位侵華日軍。他1911年生於日本北海道小撙市,入伍前曾經是一名新聞記者。
  • 日本二戰老兵:隨政府推卸責任 借國家賠償領高額「恩給」
    隨著時光流逝,參加過侵略戰爭的日本老兵在世的已越來越少,像東史郎那樣深刻反省和站出來講述加害歷史、揭露日軍當年暴行的更是屈指可數。按照日本二戰時的徵兵規定,志願參軍者必須年滿17歲。所以,即使按照參軍與戰爭結束的1945年來推算,最年輕的日本老兵也已經88歲,很快他們就將與那場戰爭一起成為歷史。然而,歷史的記憶註定不會消逝,他們給日本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像癌細胞一樣仍在擴散。
  • 日本二戰老兵:日中關係越來越壞 若再開戰還想去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曾傷天害理卻無處悔罪,他們曾殺人放火卻緘口不語,他們雙手沾滿鮮血卻不肯認錯。隨著時光流逝,參加過侵略戰爭的日本老兵在世的已越來越少,像東史郎那樣深刻反省和站出來講述加害歷史、揭露日軍當年暴行的更是屈指可數。按照日本二戰時的徵兵規定,志願參軍者必須年滿17歲。
  • 它是日本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災難起因讓日本人感到無奈
    它是日本在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災難的起因讓日本人感到無奈眾所周知,二戰中的日本海軍擁有18艘重型巡洋艦,對於日本這樣一個不算很富裕的後起帝國主義國家而言最上級重巡洋艦三隈,是日本大分縣境內日田盆地裡一條河流的名字,日本人管這條河叫三隈川。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如今的德國和日本,誰的軍事力量更強?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日本和德國都為二戰戰敗的法西斯國家,曾經其強大的軍事實力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二戰後其軍事力量受到了極大的約束,不過如果說如今來比較日本和德國的軍事實力誰的更加強大
  • 領國一狂人,找日本要80億賠款,不給賠款就殺日本戰犯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日本不僅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而且也給亞洲各國帶去無盡的災難。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同盟國向日本提出了54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讓許多人想不到的是,由於中、蘇、美、英等國放棄了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當時出於各方面的考慮中國最後放棄了要求日本賠償,但並不是所有亞洲國家都如此。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那麼客氣。所以日本最終支付的賠款還不足540億美金的零頭,實際僅支付了22.3億美金。日本支付的這22.3億美金中,其中有8億是支付給了中國的一個領國—菲律賓。
  • 二戰時日軍很矮,這是真的嗎?老兵告訴你他們是不是真的只有1米5
    德國、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政府把戰火燒遍了歐洲大陸,而在亞洲,日本對以中國為首的多個國家進行了殘暴的侵略,雖然最後失敗了,但給被侵略的國家都帶來了無盡的苦難。我們在提起二戰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的時候,往往都會罵上一句「小日本」。
  • 日本動漫裡的二戰
    ,還有一些作品則將山本五十六塑造為穿著暴露的性感美女……估計這些片兒還沒被左翼人士聲討之前,就已經先把右翼份子給氣死了。 4:《少年青空之夏》 北條司最嚴肅的一部短篇集,原名《Melody of Jenny》,國內曾譯作《難忘青春之夏》,臺灣則譯為《那年的夏天很笛子》(這個「很」應該是錯別字,臺灣的「和」字念作「漢」,大概是在拼寫時不小心把發音拼錯了吧)。 本書由《夢之青空》、《無盡的蒼穹》、《那年的夏天》三個劇情獨立的故事組成。
  • 美國投下原子彈,日本人為什麼不恨美國?兩個日本老人說出答案
    眾所周知,二戰是由法西斯主義軸心國德國、日本、義大利發動的一場世界大戰,這場戰爭的規模之大,傷亡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雖然整體只持續了6年,但給全人類都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 二戰日本投降後,蘇聯如何處理日本女兵?至今讓日軍不敢回憶
    我們割讓土地,開放通商口岸,做了這麼多之後日本還是沒有滿意,為了得到更多,他們對我們發動了侵華戰爭。日本在當時已經完完全全被利益吞噬了頭腦,他們站到了法西斯的陣營之中,邪惡終究是不可能戰勝正義的,在二戰期間隨著美國的加入,日本潰不成軍,還在做著最後的抵抗,一直到美國在日本投擲了原子彈,日本再也沒有餘力招架了,就這樣,日本落敗。
  • 中國老兵娶了日本女戰俘,晚年嶽父讓他住日本,他又為何拒絕?
    人們不願看到戰爭,卻又無法避免戰爭,許多人因此而受到傷害。那時我們國家的經濟狀況不好,許多人都不能吃飽,甚至在戰場上的戰士們也都餓得不能吃飽。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也有愛的出現。下一步,我們將講述一名老兵和一名日本女戰俘結婚後繼承了萬貫家產的故事,但他為何拒絕居住日本?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動用衝鋒鎗?
    在二戰時期,日本發動了侵略戰爭,對亞洲各國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侵略,特別是對中國來說,日本在中國大地上所犯的罪行非常多,當時我軍的裝備非常落後,所以遇上裝備精良的日軍,初期自然是毫無還手之力
  • 為何二戰過後,許多日本人待在臺灣不想回國,是什麼吸引了他們?
    為何二戰過後, 許多日本人待在臺灣不想回國, 是什麼吸引了他們?二戰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膩了,那我們今天就來講講關於二戰之後的日本,我們都知道當時有一項規定就是因為戰爭而到其他國家的日本人都必須回國或者說是遣返。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想回去,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規定日本人不許待,就比如說當時的臺灣,當時臺灣大量的日本人在戰爭之後都不願意回去,而當地的人也不想他們回去。
  • 《昭和史》日本學者的二戰思考——中立客觀還是有意脫罪
    刻意與雙方保持距離,以其為首的這一歷史研究派別也在歷史社會上的一個重要維度當中,通過自己的視角去研究二戰對日本的影響。包括日本發動二戰的原因,過程以及失敗的教訓。《昭和史》一部編寫日本在戰爭中的災難記述在《昭和史》這部書中半藤一利,重點講述的是日本民眾在這場戰爭中的悲哀。
  • 駐英大使與英二戰老兵往來書信共批日軍國主義罪行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網站近日公布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與英國二戰老兵往來書信,共批日軍國主義罪惡行徑。  2014年1月3日,英國二戰老兵弗瑞德·塞克先生致函駐英國大使劉曉明,高度讚賞劉大使在《每日電訊報》發表的《拒不反省侵略歷史的日本必將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一文,並以其二戰期間作為遠東戰俘的經歷痛斥日本軍國主義殘暴罪行,提醒世人永不忘歷史,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捲土重來。塞克先生隨信還寄來根據其親身經歷寫成的《永遠不能忘記》一書中、英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