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近些年出現了逐年減少的情況,這和農村周邊的小城市發展有關,因為自打城鎮化以來,把農民就近歸入到周邊小城市一直都是基本的一個思路,按照網上公布的第一季度農民工打工者的情況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農民工的數量較去年減少了800萬人,雖然對於龐大的農民工群體來說,這個數量並算不得多,但有故鄉的地方也有工作起碼正在變成一種可能,對農民工來說,這是個好事兒。和離家遠的農民工不同,可能農民也注意到了,很多在農村周邊打工的農民還是很注重生活品質的,有個最明顯的側證就是很多農民喜歡開車往返。
其實對這一點,村子裡有些農民也議論了,在絕大部分地方,工資收入不過一個月兩三千塊錢,如果說是隔三差五開一次車的話,還可以理解,畢竟農村現在汽車保有量已經上去了,可真要動不動就開車的話,對農民來說還是有壓力的,更有人調侃說這是要把掙到的工資全部都用來加油吧。我覺得如果僅從收入這個層面上來說的話,收入有限,但是卻經常開車的話,壓力確實不小,那為什麼在農村周邊打工的人還喜歡開車往返農村呢?
第一、為了圖方便,也為了好娶媳婦兒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經常喜歡開車出入農村的人,一般都是村子裡的年輕一輩,他們的觀念和老輩農民本身就比較有差距,起碼在他們的觀念裡邊,哪怕是每個月只有2000的收入,哪怕全部都花完呢,也要把生活給過得有滋有味,至於說存錢,則更為隨意一點,能存到了自然是好的,要是存不到了也就不去刻意維持了。很多年輕人能夠想得開,錢雖然花完了,但是不用風吹日曬了,在這點上來說,還是開車進出農村比較方便。
除此之外,很多男青年開車也是為了娶媳婦兒,就農村現在的陣勢,想要順利娶到媳婦兒,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別說是沒車沒房沒錢了,就算是有車有房,有些也不好娶。作為一種生活品質和經濟能力的展示,農村男青年不得不在平時表現的闊綽一點,這樣的話村子裡邊介紹對象的人也會多一點。其實對這一點,農村很多人也都有怨言,說是現在很多女孩在會看到表眀,不看到本質,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現在不流行有錢也藏著掖著了,不表現出來,別人就是看不到。
第二、農村的男青年,啃老普遍,不管自己掙多少,父母那還有資金幫扶自己
有人做過一個調查,那就是農村現在40歲以上的農民工對工作的渴求度要比年輕人高很多,他們擔心沒有收入,擔心找不到工作,反而是農村的年輕打工者,對打工賺錢這事兒更隨意一些,基本上沒太多想法,隨遇而安。很多農村男青年賺到的錢根本不夠自己花的,所以不管是結婚還是買房,指望不是他們自己,由於現在很多農村90後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也習慣了依靠父母,啃老現在在農村真的十分普遍,老子比兒子忙的現象比比皆是,所以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開車出入,不要為加油錢煩惱。
第三、在農村周邊打工的人,有些掙得也並不少
按照正常的情況理解,在農村周邊打工的人收入普遍不高,但也有一些例外,有些在村子周邊工作的農民,收入相當可觀,他們或者是做點小生意,或者是有其他的賺錢門路,他們的手裡有錢,起碼滿足開車需要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只不過他們的賺錢門路在農村老家,所以才沒去城市發展,但是可能在市區已經購買過住房了。當然了,這樣的人佔比不會很大,一般一個村子只有少數幾個農民屬於這種情況罷了。
我覺得享受生活是所有人的天性,所以說除了上述原因外,我覺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民的想法不一樣,有些農民可能喜歡把錢存起來,攢到一定程度了,再拿出來辦事兒,而有的農民則接受了貸款消費的觀念,雖說本身沒什麼積蓄,但就喜歡把每一天的日子都過得順風順水,從這一點來說,只不過是選擇不一樣罷了,沒有好壞之分,但不管是哪種,都值得尊重。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