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14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今天在上海頒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和《2019年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繼續雄居排行榜前五名。
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央廣網發 孫國跟 攝)
專科方面,張文宏教授主場的華山醫院感染科獲得專科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11家獲得第一名的專科成為專科聲譽和科研雙滿分的醫院,包括復旦大學附屬耳鼻喉科醫院的耳鼻喉科、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呼吸科、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腎病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的神經外科、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心血管科、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科、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的整形外科、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康復醫學科、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燒傷科和解放軍總醫院的超聲醫學科。
這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作為獨立第三方開展的公益性學科評估項目,已是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連續第十一年發布。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本年度排行榜組織者按照往年方法,向專家庫裡的專家發出邀評掛號函,並根據專家投票產生榜單。今年專家庫人數與去年相比創紀錄地增加了331名,達到5210名,最終收到回執3362份(再創新高),比去年多出104份,有效回復率高達64.53%,遠高於早就 「排行榜評選常態化」已有31年歷史的美國最佳醫院評選33.5%的專家有效回復率。本年度全國共有366家醫院(創歷史新高)獲專家提名,最終有100家醫院進入「復旦版排行榜」,40個專科(前10名)榜上有名。
十一年前,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率全國之先,啟動《2009年度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和《2009年度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評比工作,至今己成為較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學科評估標杆。復旦版醫院排行榜評審專家來自中華醫學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包括各臨床專科的全國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以及中青年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等)。入評專科已由最初的27個,逐年增加到目前的40個;從2014年度起,增加了我國七大區域的醫院排行榜,對區域醫療中心學術影響力幅射,患者就近尋醫有積極引導作用。
評審專家綜合考慮後,根據學科建設、臨床技術與醫療質量、科研水平等因素,提名本專業領域內排名第一到第十的醫院。根據專家的排名,得出該專科領域的各醫院平均聲譽分值,通過排序產生了平均聲譽分值的前十位醫院和獲得提名的醫院名單。在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的基礎上,根據每家醫院獲得的各專科聲譽排名,得出該醫院所有專科的總分值,在此基礎上綜合該院科研學術水平總得分,評出中國醫院的前百名排行。
十一年來,人們高興地看到兩個趨勢,一是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和復旦版《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越來越得到同行認可,已將榜單作為醫院學科建設的一個標杆和參考, 如今相關各方已在重視學科建設方面取得共識,此與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多年來的正確引領有很大關聯。
高解春介紹,十一年來,堅持評議標準不變,就是堅持專家聲譽排名和加強學科建設的宗旨始終不變。在此原則下,事實表明,堅持「十一年不變」的評選原則,是符合我國國情,也適應我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目前,社會上各種醫院排行榜甚多,評估內容,対象,數據來源各不同。但十一年來復旦版醫院排行榜堅持的標準始終緊緊「咬住」學科建設標杆作用的宗旨不變,其中讓「最了解情況的同行專家來評選本專科的最佳醫院」、讓最懂「學科建設的專家」來評醫院的「專科聲譽」也是復旦版排行榜堅持的「不變」原則。目前來說,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和復旦版《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是唯一一張覆蓋全國(包括公立、民營、部隊和企業等)所有醫院的榜單。
全國不少專家認為,復旦版醫院綜合排行榜和專科綜合排行榜評選體系較科學、嚴謹,這體現在「有限」的創新上。從2017年度起,專科綜合榜首次引入當年科研考評機制(權重20%)。高解春解釋道,這是因為專家聲譽評選效果相對滯後,科研評分效果較敏感,故需引入科研評比的敏感性來引導、補充聲譽評選的滯後性。
據觀察,國家衛健委對全國各大公立醫院進行績效考核,從目前公布的情況看,儘管考核內容、角度、方法等與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評選有較大差異,但其結果有很高匹配度,雙方可謂相得益彰,互為印證。高解春強調,學科建設搞得好,醫療質量和績效考核都不會差。
據悉,復旦版醫院排行榜自誕生以來,已受到來自全國各醫療單位以及衛生行政部門、學術機構的重點關注,已成為醫院學科發展的參照標準和方便患者就醫的科學指南。